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棕点石斑鱼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的快速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离体外周血白细胞与中草药水提液共同孵育法,快速筛选棕点石斑鱼中草药免疫增强剂。39种生药量浓度为100 mg/ml 的中草药水提液及添加5.0 mg/ml 酵母聚糖的中草药水提液分别与棕点石斑鱼外周血白细胞孵育后,采用氮蓝四唑(NBT)还原法检测各种中草药水提液对棕点石斑鱼外周血白细胞氧呼吸爆发活性的影响,再以吞噬乳胶微球法检测具有显著增强白细胞氧呼吸爆发活性效果的中草药对棕点石斑鱼白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筛选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并将其拌料饲喂棕点石斑鱼,考察其对棕点石斑鱼外周血和头肾白细胞氧呼吸爆发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39种中草药中有10种对棕点石斑鱼离体白细胞氧呼吸爆发活性显著提高15%以上,3种酵母聚糖添加组对白细胞氧呼吸爆发活性提高70%以上;筛选出可同时提高棕点石斑鱼离体白细胞的氧呼吸爆发活性和吞噬活性的 3种中草药,它们分别为鸡血藤、黄柏和墨旱莲。拌料饲喂实验结果显示,饲喂1%的鸡血藤、黄柏和墨旱莲可显著提高棕点石斑鱼体内外周血和头肾白细胞氧呼吸爆发活性。  相似文献   

2.
在饵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免疫增强剂(0.2%,0.5%,0.8%)连续投喂21d。在0,1,4,7,14,21d检测河鲫鱼(Carassius auratus)血液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和体表粘液的溶菌酶活性。结果表明,该免疫增强剂可使河鲫鱼血液中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和体表粘液的溶菌酶活性都有明显提高。在停止投喂后7d,血清溶菌酶的活性逐渐降低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组白细胞吞噬活性依然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三种鲟鱼血清及组织中磷酸酶和补体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施氏鲟、小体鲟和西伯利亚鲟的血清、肝脏、鳃及肠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补体C3及补体C4活性进行了测定和比较.AKP活性在小体鲟鳃和肠中显著高于施氏鲟和西比伯利亚鲟(P<0.05),而其在三种鲟鱼的肝脏和血清中差异不显著(P>0.05);ACP活性在小体鲟肠中显著高于施氏鲟和西比伯利亚鲟(P<0.05),而其在三种鲟鱼的肝脏、鳃和血清中差异不显著(P>0.05);补体C3活性在小体鲟肝脏和肠中显著高于施氏鲟和西比伯利亚鲟(P<0.05),而其在三种鲟鱼的鳃和血清中差异不显著(P>0.05);小体鲟血清中补体C4活性显著高于施氏鲟和西伯利亚鲟(P<0.05),而补体C4活性在三种鲟鱼的肝脏、鳃及肠中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虽然三种同为鲟科鲟属鱼类,但它们之间的AKP、ACP、补体C3及补体C4活性存在着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4.
免疫增强剂对河鲫鱼白细胞吞噬和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饵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免疫增强剂(0.2%,0.5%,0.8%)连续投喂21d。在0,1,4,7,14,21d检测河鲫鱼(Carassius auratus)血液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和体表粘液的溶菌酶活性。结果表明,该免疫增强剂可使河鲫鱼血液中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和体表粘液的溶菌酶活性都有明显提高。在停止投喂后7d,血清溶菌酶的活性逐渐降低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白细胞吞噬活性依然显著差异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5,(9)
为研究自制复方中草药免疫效果,以小白鼠为模型探讨其免疫的作用。设立空白对照组、左旋咪唑组、复方中药组,对小白鼠的吞噬指数,脾脏、胸腺指数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复方中药组吞噬指数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左旋咪唑组差异不显著(P0.05);复方中药组脾脏指数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左旋咪唑差异显著(P0.05)。复方中药组的胸腺指数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左旋咪唑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说明该复方中草药有较好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水温18~20℃下,将体质量为(59.16±4.18)g的杂交鲟浸浴在质量浓度为25、50μg/L和100μg/L的壬基酚环境激素中28d后,检测杂交鲟血液指标、肝脏指数和糖原的含量,研究了壬基酚对杂交鲟的生态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壬基酚质量浓度为25μg/L时,杂交鲟肝糖原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壬基酚质量浓度为50μg/L时,杂交鲟血糖的含量、谷丙转氨酶的活性以及肝脏指数显著提高(P0.05);壬基酚质量浓度为100μg/L时,杂交鲟血红蛋白的含量显著提高,肌糖原的含量降低(P0.05)。而不同质量浓度壬基酚对杂交鲟红细胞数目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环境激素壬基酚影响杂交鲟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糖原的含量,损伤杂交鲟的肝脏,但杂交鲟可能已经启动了自身解毒系统。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7,(10):17-18
介绍了由数种中草药组方配置的免疫增强剂型中草饲料添加剂对仔猪免疫的影响。试验选用200头28日龄仔猪,设置一个空白组,三个对照试验组,对照组分别于日粮中添加1%、1.5%及2%免疫增强剂,每试验组设置5重复,每重复10头仔猪。试验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免疫添加剂组其各项免疫指标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1.5%添加组显著(P0.05)高于1%添加组,但是与2%添加组差异不显著(P0.05)。这说明该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对于提高仔猪免疫能力是有效的,并且在仔猪日粮中添加1.5%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即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水温23.5~28.5℃下,将体质量(6.76±0.1)g的中华绒螯蟹随机分为6组,置于24个100cm×50cm×50cm的玻璃缸中,每组4个平行,每个平行30只中华绒螯蟹,投喂含有0(对照组)、0.1%、0.5%、1.0%、1.5%、2.0%复方中草药的饲料60d。试验结果表明,除0.1%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各试验组中华绒螯蟹的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组中华绒螯蟹血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最高(P0.05);血清和肝胰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最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血清中酸性磷酸酶活性,除0.1%和2.0%组(P0.05)外,其他各处理组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0.5%、1.0%和1.5%组中华绒螯蟹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和肝胰脏组织中溶菌酶活性均随饲料复方中草药添加量的增加先升后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胰脏中丙二醛的含量随着复方中草药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除0.1%组外,其他组的中华绒螯蟹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免疫保护率显著性升高(P0.05)。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0%的复方中草药,中华绒螯蟹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抗病力较强。  相似文献   

9.
以刺五加、藿香、党参和五味子组成中草药复方一(添加量0.4g/kg);茵陈、大黄、黄芩等组成复方二(0.75g/kg);贯众、大青叶、板蓝根、紫草根等组成复方三(1.86g/kg),水煎剂拌饲。在水温(15.5±1)℃下,将体质量(115±4)g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 Brandt饲养于室内半径为1m的圆形水泥池中2.5个月,饲养试验期间每月前15d投喂上述药饵,后15d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全程投喂基础饲料,日投喂量为2%,并于试验第16d、46d和76d测定鱼体质量、血清、肝脏、脾脏及头肾中免疫酶的活性,探讨三个中药复方对施氏鲟生长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组中草药均能促进施氏鲟生长,与对照组相比,复方Ⅱ组促进施氏鲟生长显著(P0.05)。实验第16d,复方Ⅰ和Ⅲ组中草药可显著提高施氏鲟头肾中溶菌酶(LZM)、碱性磷酸酶(AKP)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P0.05),复方Ⅱ组和Ⅲ组施氏鲟脾脏中AKP及血清中CAT活性显著提高(P0.05);实验第46d,复方Ⅰ和Ⅲ组施氏鲟脾脏和头肾中LZM、AKP和CAT活性、血清中AKP活性及复方Ⅰ组肝脏中AKP活性显著提高(P0.05);实验第76d,复方Ⅰ和Ⅱ组施氏鲟肝脏中AKP活性和脾脏中LZM活性及复方Ⅱ组施氏鲟脾脏中CAT活性显著提高(P0.05)。综合比较,中草药复方Ⅱ在间断性给药方式下提高施氏鲟生长及免疫能力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免疫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 Brandt,1869)后的免疫应答反应与保护效果,本研究采用福尔马林灭活法制备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通过腹腔注射途径免疫健康施氏鲟,对施氏鲟外周血的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白细胞组成、吞噬活性、吞噬指数、血清酸性磷酸酶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血清中和抗体效价等免疫指标及疫苗保护效果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免疫组红、白细胞数量迅速上升,于免疫后第4天达峰值,分别为(8.50±0.17)×10~8个/mL和(8.96±0.44)×10~6个/mL;单核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分类百分比于第7天达峰值,分别为10.50%和15.53%,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淋巴细胞分类百分比在第21天才达峰值73.51%;吞噬指数和吞噬百分比均于第4天达到最高值,分别为4.53和30%;血清中溶菌酶活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分别在免疫后第7天和第14天达到峰值,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抗体效价于免疫后第21天达到峰值1:203,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攻毒感染实验结果表明,免疫组的相对免疫保护率为76.84%。由此可见,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免疫施氏鲟后,能够显著诱导施氏鲟体内的免疫应答反应,增强鱼体的免疫保护能力。本研究为养殖鲟因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疾病的免疫预防技术研究奠定了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11.
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大杂交鲟A.schrencki i(♂)×Huso dauricus(♀)及西伯利亚鲟A.baeri成熟卵子及体腔液的酶、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施氏鲟与大杂交鲟的卵径显著大于西伯利亚鲟(P<0.05)。吸水后大杂交鲟的卵径显著大于施氏鲟和西伯利亚鲟(P<0.05)。大杂交鲟卵中谷草转氨酶(GOT,2.83U·g-1)、酸性磷酸酶(ACP,0.69 U·g-1)和碱性磷酸酶(AKP,0.81 U·mg-1)含量最高,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仅西伯利亚鲟卵内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力显著升高(P<0.05)。3种鲟鱼卵与体腔液中蛋白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组成差异显著。大杂交鲟体腔液内的ACP活力显著高于施氏鲟体腔液内的ACP活力(P<0.05)。西伯利亚鲟(0.51±0.16μmol·g-1)卵内的Fe含量显著高于施氏鲟(0.35μmol·g-1)和大杂交鲟(0.42±0.12μmol·g-1),而体腔液内均未检测到Fe和Zn,但体腔液中Vc(4.00±2.44μg·L-1)含量显著低于大杂交鲟(5.58±1.53μg·L-1)和施氏鲟(5.47±2.32μg·L-1)(P<0.05)。3种鲟鱼卵及体腔液内的酶、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组成相同,但SDH和ACP活力、Fe和Vc含量存在组织和种间差异,在亲鱼培育时应区别培育。  相似文献   

12.
茯苓多糖对中华鳖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口服茯苓多糖对中华鳖(Trionyxsinensis)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共分3个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0·0mg/kg茯苓多糖作为试验组,添加500·0mg/kg酵母细胞壁作为免疫刺激剂对照组,以投喂基础饲料作为空白对照组。连续投喂28d后,测定中华鳖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溶菌活力和补体活性。结果表明:在中华鳖饲料中添加茯苓多糖和酵母细胞壁能显著提高中华鳖白细胞的吞噬活性(t检验,P<0·05),而2个试验组之间中华鳖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没有显著差异(t检验,P>0·05);2个试验组中华鳖血清中补体C3和C4的活性与对照组之间呈显著差异(t检验,P<0·05),而试验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检验,P>0·05)。本研究结果说明在中华鳖饵料中添加茯苓多糖和酵母细胞壁对中华鳖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3.
工厂化流水养殖条件下进行为期90 d的饲养试验,探讨养殖密度对杂交鲟[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生长性能、肌肉组分含量和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杂交鲟初始体重为(251.11±0.59)g,养殖密度分别设置为5.50 kg/m3、8.27 kg/m3、11.01 kg/m3、13.80 kg/m3。结果表明,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的生长和存活影响显著(P0.05),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幼鱼的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和存活率呈下降趋势,而饲料系数则呈上升趋势;实验结束时,杂交鲟幼鱼肌肉中水分含量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上升(P0.05),而粗脂肪含量却下降(P0.05),粗蛋白和灰分的含量则变化不显著(P0.05);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的血液指标影响显著(P0.05),各处理组的幼鱼血液中血红蛋白、血浆葡萄糖及总蛋白含量差异显著(P0.05)。结果说明,高密度环境对杂交鲟幼鱼生长性能与肌肉组分均产生了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用分别含1%(质量分数)的大黄、穿心莲、板蓝根和金银花水提取物的饵料连续28d饲喂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在不同时间取样,测定其血液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和体表粘液的溶菌酶活性。结果表明,大黄、穿心莲、板蓝根和金银花可使异育银鲫血液白细胞的吞噬活性有明显提高。投喂药饵后4d,吞噬百分比(PP)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投喂药饵后4d或7d,吞噬指数(IP)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差异;在停投药饵后的10d,PP、IP与对照组相比仍有极显著差异。同时,投喂这4种中草药后,异育银鲫血清和体表粘液溶菌酶的活性也有明显提高,但体表粘液溶菌酶活性远远高于血清中溶菌酶活性。投喂药饵7d后,溶菌酶的活性与对照组之间有极显著差异;但在停止投药后10d,溶菌酶的活性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5%、1.0%、2.0%的复方中草药制剂,连续投喂60d后,通过测定供试黄颡鱼的生长性能、血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比较了复合中草药制剂对黄颡鱼促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0.5%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对黄颡鱼的生长影响显著(P0.05),添加1.0%和2.0%的中草药制剂对黄颡鱼的血细胞的吞噬活性、溶菌酶活力影响极显著(P0.01)。试验组可显著提高黄颡鱼生长、血细胞的吞噬活性、溶菌酶活力。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姜黄素对杂交鲟(Acipenserbaeri♂×Acipenserschrenckii♀)幼鱼生长和形体指标、血清生化、代谢酶活性、抗氧化功能和肠道结构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25 g/kg、0.05 g/kg、0.1 g/kg和0.2 g/kg的姜黄素配制成5种饲料,投喂初始体重(16.24±0.11) g的杂交鲟幼鱼。实验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姜黄素对杂交鲟幼鱼生长没有产生显著影响。血清总胆固醇(TG)含量在姜黄素添加量为0.2 g/kg时显著降低(P<0.05)。肝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在0.05 g/kg姜黄素组明显降低,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在0.05 g/kg、0.1 g/kg、0.2 g/kg添加量时活性显著降低(P<0.05)。十二指肠蛋白酶和淀粉酶分别在0.05g/kg和0.1g/kg姜黄素组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在0.025g/kg时显著降低(P<0.05),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0.025g/kg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17.
将20∶1的红枣、黄芪和山药提取物等比例混合成复合物,按照质量分数分别为0%(对照组)、0.3%、0.6%和1.2%的比例加入到基础饲料中制成复合中草药饲料,投喂给饲养在冷水鱼循环系统中直径1 m×高1m饲养缸中、体长7.6~8.9 cm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在水温11~15℃下,探讨复方中草药对虹鳟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56 d饲养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组虹鳟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肝脏指数(LSI)有所增加,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仅添加0.6%的复方中草药组虹鳟的脾脏指数(SSI)显著性升高了21%(P0.05)。复方中草药组虹鳟的溶菌酶(LYZ)、血清抗菌活力(AA)和超氧化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有所升高,其中SOD酶活力极显著升高(P0.01);0.3%和0.6%复方中草药组LYZ活力显著升高(P0.05),而0.6%和1.2%复方中草药组AA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复方中草药组虹鳟的尿素氮水平(BUN)、血清中肌酐(CREA)含量和谷草转氨酶(GOT)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比对照组低,谷丙转氨酶(GPT)、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和总蛋白(TP)含量升高,其中CREA含量和ALP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0.6%复方中草药组的BUN极显著降低(P0.01);而0.6%和1.2%复方中草药组的GPT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各剂量组的GOT活性高于对照组水平,但无显著差异(P0.05)。复方中草药组的ACP显著高于对照组,0.6%和1.2%组的TP也显著高于对照组。0.6%复方中草药组血清中补体3(C3)和补体4(C4)水平显著升高(P0.05),0.3%和0.6%添加剂组血清中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在基础饲料中添加等比例红枣、山药和黄芪的提取物混合物,对虹鳟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能提高虹鳟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建议添加量为0.6%。  相似文献   

18.
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测量5批次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黑龙江杂交鲟(达氏鳇Huso dauricus♀×施氏鲟♂)和达氏鳇Huso dauricus(共644尾)的体长、体质量,观察其生长、个体繁殖力、卵巢发育、卵径、卵质量和卵色等。结果表明:3种鲟雌亲鱼的体长与体质量差异显著,施氏鲟的体长和体质量显著小于杂交鲟与达氏鳇(P0.05),而杂交鲟的体长和体质量则显著小于达氏鳇(P0.05)。施氏鲟、杂交鲟和达氏鳇雌亲鱼的成熟系数(GSI)和繁殖力差异显著,杂交鲟的GSI和平均绝对繁殖力显著高于施氏鲟和达氏鳇(P0.05),而施氏鲟与达氏鳇的GSI无显著性差异(P0.05)。杂交鲟的相对繁殖力(Fw)显著高于施氏鲟与达氏鳇。3种鲟雌亲鱼产卵质量与体质量比值以10%~15%为主,该比值范围内雌性施氏鲟个体数约占同龄雌性个体的42.66%,杂交鲟为42.91%,达氏鳇为41.93%。施氏鲟和杂交鲟的卵多为棕色,而达氏鳇的卵为棕灰色。达氏鳇的卵径显著大于施氏鲟与杂交鲟。杂交鲟的绝对繁殖力、相对繁殖力及成熟系数均高于施氏鲟与达氏鳇,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  相似文献   

19.
皂角苷对大菱鲆非特异免疫的增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雯  王秀华  王玉娟  王锐  李晨  黄倢 《水产学报》2014,38(7):999-1008
为评价皂角苷增强鱼类非特异免疫效果,分别用浓度为0、15和35 mg/L的皂角苷浸泡大菱鲆,分析了浸泡后6、12、24、48和72 h时大菱鲆白细胞的吞噬活力、血清补体旁路途径溶血活性、血清与黏液中溶菌酶活性、抑菌活性与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及血清总蛋白浓度。结果显示,皂角苷低浓度组(15 mg/L)与高浓度组(35 mg/L)大菱鲆白细胞吞噬活力分别在浸泡后12与24 h出现显著的增高(P0.05)。实验组大菱鲆血清中补体旁路途径溶血活性除低浓度组在12与24 h较对照组低外,其他检测时段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溶菌酶活性最高值出现在低浓度组浸泡后6 h时,黏液中未能检测出。不同时间点各组大菱鲆黏液抑菌活力变化幅度较大,两实验组黏液抑菌活力在浸泡后6与12 h时较对照组提高,两个实验组间无差异(P0.05)。血清中AKP活力高峰值出现在浸泡后6与12 h,该时段AKP的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间存在差异(P0.05),而黏液中AKP高峰值出现在12 h,该时段AKP的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间无差异。浸泡皂角苷后6 h高浓度组血清中蛋白浓度达到最高值,除12 h时各组差异不显著外(P0.05),24~72 h高浓度组中血清蛋白含量均高于低浓度及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皂角苷具有提高鱼类非特异免疫水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草药对瓦氏黄颡鱼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饵料中分别添加1%的党参、当归、黄芪、金银花、陈皮、刺五加和甘草,饲喂瓦氏黄颡鱼8周,测定其生长指标,结果显示:在瓦氏黄颡鱼的饵料中添加中草药对其均有促生长的作用,黄芪组的增重率和饵料系数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党参组、金银花组、陈皮组和刺五加组的增重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当归组和甘草组的增重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