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随着水产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渔用口服疫苗的研究不断深入,渔用口服疫苗佐剂也成为研究热点。目前,人们已研制出多种渔用口服免疫佐剂,常见的有聚合微球体、免疫复合刺激物、霍乱毒素、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和细胞因子等。陈昌福等以莨菪碱作为佐剂口服免疫接种草  相似文献   

2.
正上接2018年9期四、鱼类免疫佐剂的研究及其前景免疫佐剂简称佐剂,是先于抗原或与抗原同时使用时,能非特异性地改变或增强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而本身并不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可以积极发挥辅助作用的一类物质。近几年来,随着免疫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渔用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和DNA疫苗等新型疫苗的研究逐步深入,也促进了疫苗佐剂研究的迅速发展。疫苗佐剂作为生物反应调节中的免疫调节剂,可刺激机体产生一定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免疫佐剂简称佐剂,是先于抗原或与抗原同时使用时,能非特异性地改变或增强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而本身并不引起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可以积极发挥辅助作用的一类物质。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渔用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和DNA疫苗等新型疫苗的研究已逐步开始,也促进了疫苗佐剂研究的迅速发展。与传统疫苗相比,开发新型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国内外渔用疫苗产品研发与应用现状,目前全球超过140种疫苗获得生产许可,中国渔用疫苗相关研究涉及病原27种(类)。未来水生动物疫苗佐剂、抗原载体技术、规模化生产工艺和水产免疫基础等方面将成为研究热点,浸泡口服、多联多价疫苗及区域差异化免疫方案等将成为重要的技术需求,渔用疫苗将为水产动物疫病防治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渔用疫苗的研发和应用是防控病害、保障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最安全有效的措施之一,而渔用疫苗的递送途径直接关系到免疫效果。注射免疫效果最佳,大部分渔用疫苗均以注射免疫为主要递送途径,但由于该途径具有费时费力、易伤鱼体、不适用于小规格鱼体等缺点,因而浸泡和口服免疫逐步成为目前渔用疫苗递送途径的研究热点。浸泡免疫操作简单,不伤鱼体,但所需抗原量较大,而超声波、活载体及穿刺等辅助方法或技术可有效提高浸泡免疫效果。口服疫苗解决了小规格鱼体免疫的问题,避免鱼类应激反应,利于大量鱼类同时免疫,也具有很好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综述渔用疫苗各种递送途径的优缺点及其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6.
殷中琼  贾仁勇  刘世贵 《畜禽业》2002,(7):X014-X015
细胞因子是体内免疫细胞或非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组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异质性肽类调节因子,在体内能激活和调节免疫活性细胞,对免疫应答的产生和调节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应用细胞因子作为免疫佐剂在基因治疗中的研究已有许多报道,本文将IL-2、IL-12和GM-CSF作为分子佐剂在基因免疫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热应激蛋白(HSPs)也称为应激蛋白和外源性伴侣蛋白,是一组分子量不同的高度保守的蛋白,包括s Hsps、Hsp60、Hsp70、Hsp90和Hsp110。HSPs指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合成,用于应对应激状态的物质。蛋白多肽链的折叠与组装、受损蛋白质的复性、免疫识别、细胞凋亡等都有HSPs的参与。在鱼类、甲壳动物和棘皮动物中,HSPs除了增强水生生物抗应激能力外,还能在免疫调控、细胞凋亡、炎症反应中的各个方面发挥作用。外源性HSPs可以作为疫苗,通过刺激宿主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来增加对病原的抵抗力。HSPs也可以作为疫苗佐剂,在开发水生动物疫苗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可以作为水生动物的重要靶位点,通过调节HSPs的表达,提高水生动物的抗应激能力,在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上接第五期) 六.渔用疫苗的使用方法 渔用疫苗是通过接种对象体内产生免疫力不定期达到预防疾病效果的,因而,有可能因接种对象自身不够健康而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效果。因此,要使渔用疫苗最大限度地发挥效果,平时合理的饲养管理和卫生管理是重要的基础因素。渔用疫苗只有正确使用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对鱼类实施免疫接种的途径有别于其它动物。目前,渔用疫苗的免疫接种途径主要有如下四种:  相似文献   

9.
嗜水气单胞菌重组β-hemA-ISCOMs对鳗鲡的浸泡免疫效果=Immune effects of the eel after immersed with ISCOMs containing recombinant β-hemA of Aeromonas hydrophila[刊,中]/吴宗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3),龚晖,陈红燕,杨金先,刘晓东,林天龙//水产学报,-2007,31(3),-374~378 应用嗜水气单胞菌β-hemA重组菌表达产物作为抗原,制备成免疫刺激复合物(β-hemA-ISCOMs),通过浸泡途径免疫鳗鲡,测定免疫鱼细胞和抗体应答水平和免疫效力。试验结果表明:(1)β-hemA-ISCOMs在电镜下呈笼格状颗粒,直径约40 nm;(2)一免后第44天,β-hemA-ISCOMs免疫组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高于非β-hemA-ISCOMs免疫组(P<0.05);(3)免疫浓度在30~120 mg•L-1时,β-hemA-ISCOMs免疫组血清抗体效价与浓度正相关,且显著高于ISM1312佐剂组与无佐剂组(P<0.05);(4)免疫浓度在30~120 mg•L-1时,β-hemA-ISCOMs免疫组存活率与免疫接种剂量正相关,在同等剂量下,β-hemA-ISCOMs免疫组的存活率高于其它组。因此β-hemA-ISCOMs浸泡免疫可诱导宿主产生细胞与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产生保护性免疫,ISCOMs技术适用于制备浸泡型渔用疫苗。图3表4参13  相似文献   

10.
白鲢对嗜水气单胞菌疫苗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贺路  李杜 《淡水渔业》1997,27(1):26-27
用嗜水气单胞菌9120株制备了鱼类出血性败血症疫苗。用该疫苗分二组对白鲢进行免疫,检测免疫后白鲢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其中加佐剂免疫组获得了较高滴度的凝集抗体,不加佐剂免疫组产生的凝集抗体滴度较低,但用间接血球凝集试验可以检出。  相似文献   

11.
肖琳琳  张庆华 《海洋渔业》2004,26(4):295-299
本文就蜂胶佐剂对鱼类细菌性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进行了首次评价。试验以异育银鲫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为对象,比较了蜂胶佐剂、铝胶佐剂和无佐剂三种疫苗对银鲫的免疫效果。经抗体监测表明,免疫接种后第2周,蜂胶佐剂组银鲫已检测到血清抗体,随后抗体效价迅速上升,第4周达到峰值2^5:铝胶佐剂组和无佐剂组第3周检测到抗体.铝胶佐剂组第5周达到峰值2^5,无佐剂组第4周达到峰值2^4。银鲫免疫后第5周进行攻毒保护试验,发现蜂胶佐剂组、铝胶佐剂组和无佐剂组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77.3%.65.0%和56.3%。试验结果表明,蜂胶佐剂能有效增强异育银鲫细菌性灭活疫苗的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添加蜂胶佐剂、弗氏佐剂和铝胶佐剂后对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取已制备好的大鲵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分别加入3种佐剂,充分混匀后制备成含菌量为1×108 CFU/mL的佐剂疫苗,通过腹腔注射免疫健康大鲵(平均体长40 cm、平均体质量85 g),每尾1 mL,并设不加佐剂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免疫后第1、4、7、14、21、28、35天尾静脉采血,利用凝集反应检测血清抗体效价,于免疫后第35天进行攻毒感染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蜂胶佐剂组抗体效价于免疫后第1~14天呈上升趋势,第21天达最高,为1: 469.33,弗氏佐剂组于免疫后第1~28天呈上升趋势,第35天达到最大值,为1: 448.00,随后呈下降趋势;铝胶佐剂组抗体效价于免疫后第1~21天呈上升趋势,第28天达到最大值,为1: 362.67,不加佐剂组于免疫后第21天达最高,为1: 384.00,随后呈下降趋势,而对照组基本稳定在1:4.00。攻毒感染试验表明,蜂胶佐剂组、弗氏佐剂组、铝胶佐剂组和不加佐剂组的死亡率为10%、20%、25%和35%,相对免疫保护率分别为88.9%、77.8%、72.2%和61.1%,对照组大鲵死亡率为90%;3种佐剂疫苗均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其中以蜂胶佐剂疫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DNA疫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防治动物疾病的新型药物,被称作第三代疫苗。DNA疫苗可导致体液免疫和细胞介导免疫两种免疫类型。其基本的成分是质粒DNA,由5个部分构成:1)细菌的复制起点;2)抗性选择基因;3)编码抗原蛋白或多肽的基因;4)转录调控因子;5)mRNA的转录终止信号。本文介绍了DNA疫苗的作用原理、免疫方式以及DNA疫苗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鳖的赤斑病和红脖子病及其防治一、赤斑病(一)预防方法1.亲鳖和商品鳖在放养前,每公斤鳖腹腔或肌肉注射(一次)10~12万国际单位硫酸链霉素。2.用土法疫苗(即类毒素疫苗)进行免疫注射。南京等地已有鳖用免疫疫苗供应,大型养鳖场可自行制备,制法与鱼类免疫...  相似文献   

15.
我国渔用疫苗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先乐  曹海鹏 《水产学报》2006,30(2):264-271
翻开疫苗学的发展史,镌刻着以下里程碑:1796年Jenner首次发现预防天花的牛痘疫苗,开创了疫苗免疫防病的新纪元,1870年Pasteur发明了第一个兽禽疫苗-鸡霍乱细菌减毒活疫苗,1942年Duff研制了第一个渔用疫苗——杀鲑气单胞菌疫苗,1986年我国第一个渔用疫苗——草鱼出血病细胞培养灭活疫苗诞生。  相似文献   

16.
对于鱼类免疫的研究很早就出现,鱼类是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并存的脊椎动物。但与哺乳类相比,鱼类的特异免疫系统尚不够发达,特异性免疫机制还不完善。因此,在鱼类对外界刺激及病原生物侵袭的防御反应中,非特异性免疫起着重要作用。现已知参与鱼类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因子主要包括巨噬细胞、粒细胞和细胞毒性细胞等一些具有吞噬作用的细胞,以及介导一系列免疫或应激反应的蛋白分子,如补体、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及溶菌酶和抗菌肽等。  相似文献   

17.
<正>上接2018年12期九、水产用疫苗的使用方法渔用疫苗是通过接种对象体内产生免疫应答达到预防疾病效果的,因而,有可能因接种对象自身不够健康而不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因此,要使渔用疫苗最大限度地发挥效果,平时合理的饲养管理和卫生管理是重  相似文献   

18.
Carel氏瓶静置培养草鱼CIK细胞,细胞2~3d内长成单层,细胞单层均匀而稳定;旋转瓶培养,细胞7d左右长成单层,细胞单层面积大,病毒培养产量高。2种方式所培养病毒的TCID50/ml值稳定在6.0左右。0.1%福尔马林4℃条件下灭活病毒材料17d制备疫苗,疫苗性能稳定,安全性好。疫苗效力检验结果表明,注射免疫10d和浸泡免疫10d后,免疫鱼体内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107.9±11.0(3)和68.5±9.9(3),免疫保护力分别为(77.1±8.9)%(3)和(73.9±8.3)%(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本研究建立了草鱼细胞培养灭活疫苗大规模生产工艺流程,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疫苗生产和生产性免疫试验,免疫草鱼成活率平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草鱼母源免疫因子传递特性,本实验借助ELISA和qPCR技术分别检测分析了GCRV弱毒疫苗免疫草鱼母本及其子代(即母源免疫子代)早期胚胎阶段至一龄期间5种免疫因子(IgM、C3、LZM、MBL和Bf)蛋白活性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周年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草鱼母本经GCRV弱毒疫苗免疫后,血液中5种免疫因子蛋白活性及基因表达水平在产卵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倍以上,至免疫后第11个月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母源免疫子代发育至水花(4 d)时,IgM、C3、MBL和Bf的基因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发育至乌仔(15 d)时,IgM、C3和Bf的蛋白活性水平均略高于对照组;发育至5~11月龄时,5种免疫因子在肝脏、脾脏、肾脏和头肾等免疫器官中仍存在高表达。研究表明,GCRV弱毒疫苗促使母源免疫因子在亲本和子代体内富集表达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最长可维持至11个月,为实际生产中草鱼母本疫苗免疫程序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感染神经坏死病毒(Nervous necrosis virus,NNV)会引起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苗种大量死亡。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不含病毒基因组,被认为是一种最安全、有效的能够预防病毒病的疫苗。本研究以养殖的斜带石斑鱼为研究对象,分析了3种免疫相关基因(IFN、TNF-α和IRF3)在9种组织(心、肝、脾、肾、肠、鳃、血、眼和脑)中的表达量,并通过肌肉注射疫苗,检测这3种免疫相关基因在主要免疫组织(肝、脾和肾)中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显示,IFN、TNF-α和IRF3基因在斜带石斑鱼的9种组织中都有表达,IFN、TNF-α和IRF3基因分别在脑、鳃和血中的表达量最高。单独疫苗免疫后,肝脏中IFN、TNF-α和IRF3基因,脾脏中IFN基因以及肾脏中IFN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并没有提高,但注射添加CpG ODN(含CpG基序的寡核苷酸)佐剂的疫苗后,这些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出现上调。单独疫苗免疫能够提高其他组织中IFN、TNF-α和IRF3基因的表达值,但其最高表达量均小于相对应的佐剂+疫苗组,表明CpG寡核苷酸基序能够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和机体的免疫反应能力,从而使疫苗发挥最大的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