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微生物絮凝剂可降解、易分离,降解产物对环境无毒无害,不产生二次污染,广泛应用于水处理中。本文综述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絮凝菌)的种类与培养、絮凝机理及其在工农业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尤其是在水产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出构建以生物絮团技术为基础的我国节水减排型池塘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2.
臭氧消毒是工厂化水产养殖中水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臭氧的物理、化学性质,论述了臭氧制造、水中溶解及水中溶解浓度的检测方法。结合国内外有关水产养殖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分析了臭氧在工厂化水产养殖水处理中的一些作用和应用特性。介绍了臭氧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消毒杀菌、氧化有机物、凝聚悬浮物、除臭与除色方面的作用,阐明了臭氧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目前我国的海水养殖尾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和这些尾水会带来的各方面影响.并对海水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的各种方式进行了简要阐述,包括物理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和生物处理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尾水处理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研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海水养殖水体模块化净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近海污染日益复杂,水质的稳定日益成为高密度养殖和苗种生产的环境限制因子,要突破水质的限制发展生产,其根本的出路在于广泛采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合理调整水质,达到养殖品种所要求的最佳生态环境。目前,海水养殖中多见的水处理技术为过滤,气浮,消毒,增氧等措施。过滤可以达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气浮使有机大分子和凝胶等与海水分离;消毒能够杀灭的是微生物活体。增氧和暴气对溶解在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去除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模块式水处理方式可以定向的去除水中的有毒有害成分,尤其是循环利用的养殖用水的处理,处理目标…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中国海洋大学通用海水素厂的高密度闭路循环海水养殖真鲷(Pagrosomus major)体系CO2的积累规律及水处理各环节溶氧、CO2分压、pH、碱度、磷酸盐的变化规律,估算了水处理各环节对CO2的去除效果和换水频率,探讨了高密度循环海水养殖真鲷在高pCO2、高ALK条件下仍然具有较好养殖效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对海水工厂化养殖牙鲆、大菱鲆的循环水处理系统工程进行了研究,对循环水系统各环节的设备性能及水质指标进行了测试和研究,确定了工艺流程及系统设施设备,对水处理系统各单元分别进行了设计计算。为我国海水工厂化养殖走向产业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弄清不同全封闭循环海水工厂化养殖设备对养殖用水的处理效果,对普林和金沟两家公司全封闭循环海水工厂化养殖设备进出水口各项水质指标进行了检测。经分析得出,普林公司循环水设备水处理效果较好,经该系统处理后的海水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标准,为循环水技术推广应用的可行性提供了良好示范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土地与水是限制性资源,为高效利用,集约化节水型养殖模式已愈来愈多被养殖户接受并采用。但其需配套养殖废物的处理系统,即对养殖用水处理再利用,现有2种行之有效的技术可以利用——循环水养殖技术与生物絮凝技术,后者采用一种反直觉的方法,降低换水率并促进悬浮颗粒与相关微生物群体在养殖池中累积。本文着重介绍生物絮凝  相似文献   

9.
热泵技术在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源热泵对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进行控温,提供养殖车间冬季所需的热负荷,使水体维持在养殖鱼类适宜的温度,可大大提高养殖鱼类的成活率,经济效益显著,节能潜力巨大。文章概述了热泵技术及其优越性,并以宁德市蕉城区一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石斑鱼车间为例,介绍了其循环水处理技术和工艺流程,并从经济性和环保性两个方面分析论证了水源热泵技术在海水养殖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正生物膜技术作为一种高效水处理技术,已成为池塘养殖绿色发展中的重要技术之一。本文综述了生物膜的形成过程、净水原理、影响生物膜形成的主要因素,并介绍了生物膜对池塘水质的调控机理及其在池塘养殖中的应用,以期为池塘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尾水排放问题日益凸显。大量的养殖尾水若未能得到科学处理,会严重污染周围水环境,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最终也会影响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文章介绍了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等3种常见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并分类叙述了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的进展情况,可为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养殖尾水污染已成为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填料生物膜养殖尾水处理系统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经济、高效去除养殖废水污染物的尾水处理设施。然而关于填料生物膜在氮素迁移转化中微生物生态效应及其功能知之甚少。为此,本研究利用宏基因组学方法剖析填料生物膜微生物群落氮循环过程及其潜在驱动机制。研究发现,填料生物膜微生物主要参与氮代谢活动。与水体相比,填料生物膜的碳代谢活动能力较强(P<0.05);填料生物膜上硝化作用羟胺还原酶、反硝化作用氧化亚氮还原酶和一氧化氮还原酶及其编码功能基因nosZ和norB、异化硝酸盐还原作用亚硝酸盐还原酶及其功能基因napA、nrfA和nirB、以及固氮酶及功能基因nif HDK丰度相对较高(P<0.05),说明填料生物膜具有比周围水环境更强的氮周转能力。在属水平上,Pseudomonas菌、Spirochaeta菌、Opitutus菌和Syntrophus菌是填料生物膜氮素转化关键过程的重要功能微生物类群。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内复合填料生物膜主要通过关键功能物种介导的固氮和反硝化作用实现养殖尾水氮素的转化和迁移。本研究结果作为野外实验证据可为今后复合填料生物膜系统在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得到越来越广的应用,去除水体中有机物的重要性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但去除有机物的主要设备———泡沫分离器在技术应用上还不成熟,本文通过实验逐步改变充气量、水流量、有机物浓度、分离器高度等影响因素,以确定这些影响因素对泡沫分离器有机物去除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气流紊动的影响存在最佳气液比,本实验中气液比为6时有机物去除率最大。(2)有机物浓度是影响有机物去除效率的主要因素,本实验中当有机物浓度在4.32mg/l时去除率明显增大。(3)分离器高度对去除率的影响是随着有机物浓度等因素的变化而不同。  相似文献   

14.
转变增长方式是我国水产养殖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产养殖业是渔业中的重要产业之一,已经成为我国水产品市场供给的主要来源。在回顾我国水产养殖业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认识到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如水资源严重缺乏、耕地资源不断被压缩、水产养殖良种覆盖率水平不高、饲料原料短缺、劳动力不足、水产疫苗和药物发展滞后、质量安全和水产品品质安全等问题。认为唯有转变水产养殖的增长方式才是我国水产养殖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如通过转变现有养殖模式,提高单位水体的产量;转变饲料投喂模式,普及高效环保饲料,开发替代鱼粉的新蛋白源;提高优良品种选育与普及水平;加强疫苗创制能力,扩大其应用范围;转变消费习惯,提升加工与流通领域发展水平等措施。水产养殖产品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刚性需求,政府应从战略高度认识到通过转变增长方式实现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Nitrogen in aquaculture wastewater may cause man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o the receiving water. To protect its pristine coastal water, the State of Hawaii established stringent water quality limits for aquaculture wastewater. Effluents from aquaculture facilities in Hawaii generally exceed these limits—sometimes by one to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Development of cost-effective treatment technology would b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for a profitable aquaculture industry in Hawaii. Furthermore, recirculating of aquaculture wastewater is highly desirable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resource conservation. To achieve these goals, a wind-driven reverse osmosis (RO) technology was developed and applied for the removal of nitrogenous wastes from the culture water of tilapia on Coconut Island, the home of the Hawaii Institute of Marine Biology,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A conventional multi-blade windmill is used to convert wind energy directly to hydraulic pressure for RO membrane operation. Aquaculture wastewater passing through the RO membrane is separated into permeate (freshwater) and brine (concentrated wastewater). The permeate is recirculated to the fish tanks, while the brine is collected for possible treatment or reuse. As a result, no wastewater discharge is made to the ambient coastal water. Testing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rototype wind-driven RO system can process and recycle freshwater at a flux of 228–366 L/h, depending on wind speed. The nitrogen removal rate ranges from 90% to 97%, and the recovery rate of the RO membrane is about 40–56%. A preliminary cost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production of 1.0 m3 permeate from aquaculture wastewater would cost US$ 4.00. Further study will focus on the reuse of concentrates and on further enhancement of cost-effectiveness.  相似文献   

16.
海水工厂化养殖水处理系统的装备技术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工厂化养鱼(尤其是全封闭高密度养殖方式)是依靠工艺和设施装备技术的支撑,运用生态学原理及环境条件控制手段进行科学养殖。本文围绕海水工厂化养殖系统主要工艺环节(去除固体废弃物和水溶性有害物质、消毒、增氧、调温、水质测控)中涉及的装备技术和应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生物—电氧化法去除海水养殖循环水污染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海水养殖循环水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本研究采用曝气生物滤器与电化学阳极氧化组合工艺,考察了不同阳极电势、进水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下系统对氨氮及亚硝酸盐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了微生物与工作电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分析了电化学反应能耗。在水力停留时间为45 min、1.4 V阳极电压、进水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分别为4.5和1.3 mg/L条件下,生物—电氧化法对氨氮去除率达88.8%,高出对照组7.6%,出水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分别为0.5和0.9 mg/L,COD去除率为88.2%,高出对照组19.4%,平均能耗0.040 kWh/m~3,电极表面微生物生长对阳极电氧化过程有促进作用,微生物功能预测显示实验组硝化功能占比为0.03%,对照组为0.07%。研究表明,生物—电氧化法对海水养殖循环水的污染物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具有一定的发展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一株高效脱氮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应用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获得对虾养殖池塘中高效去除亚硝态氮和氨氮的菌株,采用富集培养分离的方法,从养殖水体中筛选得到1株去除亚硝态氮和氨氮的菌株,培养24 h后的去除率分别为96.17%和88.27%,编号为O-11。基于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生理生化鉴定结果,明确了该菌株基本生物学特征以及可能的分类地位。分离菌株在20~30℃时有利于亚硝态氮的去除,而温度为20~35℃时对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好;分离菌株在盐度小于30的环境中对亚硝态氮的去除能力受盐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在碱性环境中分离菌株对氨氮的去除能力较高。安全性检验可知,在菌浓度为10~5~10~8 cfu/mL的菌株O-11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是安全的,且在菌浓度为10~5 cfu/mL时能显著提高对虾的存活率,促进对虾生长。这说明,分离菌株O-11在水产养殖水体中有害氮脱除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生物絮团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水产养殖模式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病害频发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生物絮团技术(BFT)具有净化水质、提高饵料利用率及病害防控等优点,被认为是有望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健康生态养殖技术,已在国内外得到一定规模的应用,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本文重点介绍了生物絮团的形成与培养、生物絮团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认为,BFT能够改良水质、节约养殖用水、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对象存活率、增加养殖产量和效益;将BFT与生物膜技术相结合,能够更有效地维持养殖水体中适宜的生物絮团含量,避免生物絮团的过量沉积,并能提高水质改良及增产增收的应用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