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江新螺段江豚保护水域水质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护极度濒危的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了解其生活水域长江新螺段白鱀豚自然保护区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探究水质状况的季节变化与地理变化差异,选用1992-2008年长江新螺段的水质监测数据资料,利用Kendall非参数趋势检验法分析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水体中溶解氧(DO)、氨氮(NH3-N)、总磷(TP)和总氮(TN)的变化趋势,并于2013年4月至2014年1月对该江段18个监测点的水温(T)、溶解氧(DO)、电导率(EC)、p H、总氮(TN)、总磷(TP)、硝态氮(NO3-N)、亚硝态氮(NO2-N)、氨氮(NH3-N)和六价铬[Cr(Ⅵ)]共10种水质指标进行监测分析。Kendall检验结果表明,1992-2008年长江新螺段水质状况整体无显著性变化,其季节性变化特征为枯水期水体污染物浓度高于平水期和丰水期。2013-2014年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与2008年前相比,长江新螺段水质状况明显恶化,水体中的TN、TP和Cr(Ⅵ)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其中TP和Cr(Ⅵ)的平均浓度均超过Ⅳ类水质标准,且水质季节性变化特征也发生了相应改变。层次聚类分析将长江新螺段的18个监测点分为5个地理组,水质指标差异比较结果表明,陆溪河口的水质状况最好;临湘市化工园区排污口的水质状况最差,是长江新螺段的主要污染源;洪湖市生活废水的输入可能是新港码头附近水域中NH3-N浓度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淮河流域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背景下的水质变化,采用季节性 Kendall 趋势检验法对2003-2019年淮河流域110个监测断面水质变化进行了评估与分析。断面监测频率为双月(2003?2006年)或逐月(2007?2019年)中旬,主要测定水质指标为CODMn、CODCr、NH3-N 和 TP。选取各流域土地利用最大的3种类型(林 地、耕地和城镇用地)数据以及同期子流域各监测断面水质数据建立线性拟合方程,分析水质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2003-2019年淮河流域水质治理成效显著,水质呈好转趋势。Ⅰ~Ⅲ类水体比例呈上升趋势, 劣Ⅴ类水体比例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以沂沭泗河水系 CODCr和 NH3-N 指标改善最为明显;但流域内 12.73%、14.54%、16.36%、45.46%监测断面的CODCr、CODMn、NH3-N、TP指标有恶化趋势,尤其是淮河下游和沂沭泗河水系的TP污染有加重趋势。淮河流域各子流域CODMn、NH3-N以及TP指标与耕地和城镇用地面积比例显著正相关,其中耕地和城镇用地是污染物的主要产生“源”,当耕地或城镇用地面积组成越高时,源强越大,对水质的恶化影响也越大;而CODMn、NH3-N、TP指标与林地面积呈负相关,林地作为水体潜在污染物“汇”,能很好地拦截和缓冲降雨冲刷产生的污染物,当流域内林地面积增加,污染物浓度则降低。未来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措施应结合水系水质分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强磷污染的管理,重点把控高污染、易反复的地区和水质指标。  相似文献   

3.
2013年5-9月对乌鲁木齐塔桥湾水库渔业水质展开了调查,通过监测酸碱度(pH)、叶绿素a(Chl-a)、亚硝酸盐氮(NO2--N)、氨氮(NH4+-N)、非离子氨(NH3-N)、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氮(TN)、总磷(TP)、溶解氧(DO)、水温(T)、蓄水量(V)共计11个项目,分析水库水质。利用相关性分析、单项污染指数、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及主成分分析,对乌鲁木齐塔桥湾水库渔业水质的质量现状和污染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水质呈弱碱性,pH月均值在7.45~8.59;NH3-N、NH4+-N、TN、CODMn、TP均严重地超过渔业水质标准限值;月均氮磷比为20.31~156.60:1,月均综合营养指数为58.9~78.3,水体一直处在氮元素过剩和富营养状态,营养盐和有机物是塔桥湾水库的主要污染物。水库多项水质因子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其中营养盐TN、TP、NO2--N、NH4+-N 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42~0.890,蓄水量与TN、TP、NO2--N、NH4+-N、NH3-N、pH、Chl-a的相关系数在0.585~0.943。主成分分析表明,营养盐和有机物对水质的影响随时间而改变,5-8月,营养盐对水质的影响作用减弱,有机物、水温和溶解氧对水质的影响作用增强。积累的数据为新疆渔业养殖提供了资料,为渔业主管部门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提供参考,并对我国现有渔业水质标准中的氨氮和非离子氨指标规定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依据岷江中游眉山~乐山河段(简称眉乐段)水质监测资料,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水质因子COD、NH3-N、TP分析眉乐段水质变化趋势,探讨航电梯级开发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眉乐段水质主要受上游来水影响,府河汇合后的岷江干流眉乐段区间污染负荷量相对较少,对河流水质影响相对较小;河段水质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上游至下游逐步好转的趋势,COD沿程稳定达到Ⅲ类水质标准,NH3-N和TP沿程降低;在时间分布上,水质逐年变好;主要支流体泉河水质较差,超标严重,思蒙河和毛河COD、NH3-N浓度维持在Ⅲ类水质标准,TP浓度超过Ⅳ类水质标准,且有逐年升高趋势;汉阳库区建成后COD、NH3-N较建成前降低,TP较建成前略微增加,汉阳库区出库COD、NH3-N、TP较入库降低.研究结果可为航电梯级水库环境影响分析?航电开发和水环境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航电梯级开发对水质的影响,选取彭山岷江大桥、彭东交界、眉山白糖厂、东青交界、青神黑龙、岷江大桥和国控悦来渡(7号)共计7个断面,依据岷江中游眉山-乐山河段(简称眉乐段)水质监测资料,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水质因子COD、NH3-N、TP,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分析眉乐段水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眉乐段水质主要受上游来水影响,府河汇合后的岷江干流眉乐段区间污染负荷量相对较少,对河流水质影响相对较小;河段水质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上游至下游逐步好转的趋势,COD沿程稳定达到Ⅲ类水质标准,NH3-N和TP沿程降低;在时间分布上,水质逐年变好;主要支流体泉河水质较差,超标严重,思蒙河和毛河COD、NH3-N浓度维持在Ⅲ类水质标准,TP浓度超过Ⅳ类水质标准,且有逐年升高趋势;汉阳库区建成后,COD和NH3-N较建成前降低,TP较建成前略微增加,汉阳库区出库COD、NH3-N、TP较入库降低。研究结果可为航电梯级水库环境影响分析、航电开发和水环境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琼江流域遂宁段水质现状,在研究区域设定13个水质监测断面,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水质因子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NH3-N)和总磷(TP),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GB 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解析琼江干流遂宁段及主要支流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探究流域水质受河流断面和典型水期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干流水质不稳定,部分月份存在CODCr、TP超标现象;干流水质呈逐年好转的趋势,监测期间CODCr达标率由50.0%增长至68.3%,TP达标率由45.8%增长至83.7%;干流CODCr和TP浓度沿程变化趋势不显著,流经安居城区以及支流石洞河汇入后,NH3-N浓度均出现明显的升高和降低趋势(P<0.05);主要支流水质较差,河口断面达标率仅31.3%~52.6%,水质同样受CODCr和TP的影响;支流蟠龙河CODCr和TP均表现出枯水期水质显著劣于丰水期(P<0.05),但整体水质无明显年际变化趋势。研究结果对深入认识琼江流域水质现状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水污染治理提供基础数据与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根据现场采集调查、实测取得河段的水体水质和水文数据,使用QUAL2K模型模拟永定河怀来段DO、NH4+-N和COD三种水质参数,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QUAL2K可以准确模拟永定河怀来段水体水质,模拟拟合值和实测值的相关性较好,相对误差均在20%以内;对永定河怀来段水质参数模拟精度最高的是DO,其次是COD和NH4+-N;官厅水库上游退地水生态湿地保护与修复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完成后,理论上洋河张家口市八号桥控制单元DO、NH4+-N能够达到Ⅲ类水体标准。  相似文献   

8.
林永青 《福建水产》2016,(4):318-325
本文以2010—2013年丰、平、枯水期漳江水流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为依据,分析漳江氮、磷营养盐含量特征及其季节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漳江NO_3~--N含量范围为1.45~3.50 mg/L,NH_4~+-N含量范围为0.112~0.940 mg/L,NO_2~--N含量范围为0.030~0.188mg/L,PO_4~(3-)-P含量范围为0.005~0.143 mg/L,TN、TP含量范围分别为3.40~5.75、0.104~0.379 mg/L。漳江TN含量全年偏高,呈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变化规律,受点源和面源的双重污染,以面源污染占主导。TP含量在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变化无明显区别,受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交互作用。漳江NO_3~--N含量占漳江DIN总量的65.3%以上,是氮的稳定形态,不具有显著季节差异。漳江NH+4-N表现出枯水期高值的特征,主要来源于点源排放污染。PO_4~(3-)-P在枯、平、丰水期均有高值出现。漳江水体各营养盐因子在丰水期和枯水期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在枯水期,NH+4-N、TP和TN三个因子间皆呈极显著正相关,NO_3~--N和PO_4~(3-)-P也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雨季径流对各营养盐因子含量变化的影响则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9.
分析冰封期冰-水介质、各冰层间污染物质的分布迁移规律,揭示污染物质的水平空间分布,为后续乌梁素海冰封期水质评价、湖泊营养物质分布规律、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019年1月在乌梁素海12个采样点使用冰柱采集器和“注射器”式采水器采集冰样和水样,测定表层冰、冰-水界面冰和水样中总氮(TN)、氨氮(NH3-N)、总磷(TP)、总有机碳(TOC)、盐分(Na+、Cl-)等污染物浓度,采用冰-水分配系数分析污染物在冰水体系中的迁移特征。结果表明,水体TN、NH3-N、TOC、Na+及Cl-浓度分别是冰体的2.03、5.09、3.76、202.87和182.23倍,冰体TP浓度是水体的1.94倍;冰体内部,TN浓度冰-水界面冰是表层冰的1.48倍,其他污染物浓度表层冰是冰-水界面冰的1~1.59倍;TN、NH3-N、TP、TOC、Na+及Cl-冰-水分配系数分别为0.63、0.40、3.25、0.34、0.01和0.01。随着结冰过程,TN、NH3-N、TOC由冰体向冰下水体不断迁移,而TP是冰体浓度高于冰下水体,Na+和Cl-由于冰晶的析出使绝大部分溶质在冰下水体中浓缩。  相似文献   

10.
阳澄西湖及其入湖港口的水质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阳澄西湖湖区及其入湖港口的水质现状,为其后续水环境治理提供参考,选取湖区6个位点和4个港口,于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监测其水质,逢单月月初采样;监测的水质参数包括水深(H)、酸碱度(pH)、溶解氧(DO)、透明度(SD)、悬浮物(TSS)、总氮(TN)、氨氮(NH~+_4-N)、亚硝酸盐氮(NO~-_2-N)、总磷(TP)、活性磷酸盐(PO■-P)、叶绿素a (Chl-a)、高锰酸盐指数(COD_(Mn))、总有机碳(TOC)。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了水体主要污染因子,采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法探究湖区TN、TP对Chl-a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阳澄西湖水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年均值为57.9,主要水质参数的时空分布表现为枯水期(5-7月)优于丰水期(11-1月),湖区优于入湖港口,北部优于南部。湖区TN和TP年均值为2.63 mg/L和0.217 mg/L,Chl-a年均值为21.74μg/L,且以9月最低。主成分分析显示,NH~+_4-N、NO~-_2-N、PO■-P、TP、TN是湖区水质主要的污染因子,TP、NH~+_4-N、NO~-_2-N、TN是港口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显示,阳澄西湖的Chl-a浓度与TN呈正相关(P0.01),与TP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且相关系数为负值。研究表明,阳澄西湖的Chl-a对营养物质的响应不灵敏,后续治理中需加强对外源氮磷的拦截。  相似文献   

11.
四十里湾养殖水域环境监测及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四十里湾养殖海域连续发生赤潮,养殖环境质量及变化情况引起养殖生产单位的极大关注。通过连续监测说明了养殖水域各种环境因素和指标变化情况,以及养殖、海洋环境、赤潮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浑河干流水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浑河干流水质状况,基于2010年浑河干流水质监测数据,选用化学需氧量、氨氮、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总磷和石油类等7项监测项目,采取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浑河干流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浑河干流阿及堡、戈布桥和东陵大桥断面水质较好,满足水功能区水质目标,七间房、砂山、七台子和于家房断面水质较差,不能满足水功能区水质目标。根据各断面评价因子权重分析,七间房断面主要影响因子为氨氮;砂山断面主要影响因子为氨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次之;七台子断面和于家房断面的主要影响因子均为氨氮和总磷。从浑河干流整体考虑,氨氮超标为河流部分水质断面超标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池塘闭路循环水水质的变化及养虾效果,循环水开机4h后,氮氮和化学耗氧量,分别降低了11.09%和17.35%,下层水的溶解氧含量比对照池提高了1.22ml/L,并使上、下水层的水温和pH值趋向平衡。生产应用试验证明,使用闭路循环水比对照池的成活率提高了7.78%,降低投饵系数12.18%,提高产量19.21%,每公顷增加效益6354元。  相似文献   

14.
浮游生物完整性指数在浙江水源地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09年9月和2010年8月依次对浙江省4座大中型水库水源地的浮游生物现状进行了调查,采用浮游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价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经过对22个备选参数的筛选,构建了以藻类密度、藻类平均体重、藻类生物多样性指数、浮游动物/浮游植物、潜在产毒藻类丰度、不可食藻类密度比为入选参数的浮游生物完整性评价体系;进一步利用该评价体系对4座水库的水生态健康程度进行分级评价。结果表明,4座水库的P-IBI评价分值依次为1.216、5.157、3.304和3.542;P-IBI等级依次为差、优、良、良。评价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浙江省水源地的富营养化、藻类水华风险程度等水生态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5.
乌江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水质生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乌江流域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水质状况,2006年7-8月对贵州境内乌江流域干流和16条主要支流共34个断面的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并利用生物学污染指数(BPI)、Goodnight-Whitley生物指数(G.I)和Shannon-Wiener指数(H)对流域水质进行了评价。共获底栖动物132 种,隶属4门7纲54科,其中线形动物1种,环节动物21种,软体动物37种,节肢动物73种,在种类数上以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占优势,分别占总物种数的28.03%和53.78%。流域底栖动物密度为22-21712 ind./m2,其中霍甫水丝蚓、凸旋螺相对密度较高,在流域分布较为广泛,是流域的优势种;乌江大桥、沙沱电站、沿河二桥、思渠等断面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H=2.97~3.56)。底栖动物群落主要包括软体动物或以软体动物为主、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或以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为主、环节动物为主、节肢动物+环节动物或以节肢动物为主等类型,软体动物为群落中的优势种。水质生物评价显示:基于BPI, 有21个断面受到轻度到中度污染;基于H, 有31个断面受到中度到严重污染;基于G.I, 则34个断面分别受到轻度到严重污染。为使流域水质得到改善,必须对污染源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6.
夏永旭  梁文平  刘娇 《河北渔业》2004,(4):10-11,13
PSB菌剂 (即光合细菌制剂 )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环保型饲料添加剂 ,具有可净化水质 ,防治鱼病 ,维持生态平衡 ,减少二次污染等优点 ,颇受养殖业者的欢迎。合理使用该菌剂 ,将在水产养殖中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海蜇池塘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研究了海蜇养殖池塘改造、苗种放养密度、饵料培植、水质管理等技术,为当前国内虾池综合利用探索了新途径;提出了大水面海蜇养殖的基础设施要求,在苗种放养密度、肥料施用及进排水管理方面提出了确切的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18.
河口区室内幼虾养殖循环水处理技术与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臧维玲 《水产学报》2003,27(2):151-157
利用臭氧与生物滤器循环水处理系统进行室内南美白对虾幼虾养殖。试验期间,按48~72h间隔以臭氧处理养虾循环水2h、曝气2~4h。水处理期间,暂停处理池、养虾池间水循环,过滤系统持续运转。53d中,水处理系统有效控制养殖水质化学指标与微生物指标均在合适范围内,各指标平均值为:NH3-Nt0.41mg·L-1,NO-2-N0.057mg·L-1,COD10.12mg·L-1,氧化还原电位379mV,浑浊度0.6NTU,细菌总数10200cell·mL-1,弧菌数6cell·mL-1;同时获得较高的幼虾成活率(78.3%~80.2%)。根据试验结果与河口水特点,提出了河口区室内养虾循环水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河蟹青虾混养池塘循环水净化效能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河蟹青虾混养池塘构建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并对其净化效果和养殖效益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对水体TN、TP、NH4+-N和CODMn的平均净化效率分别为27.33%、56.14%、43.91%和39.59%。经湿地净化后的水质能够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Ⅲ类排放标准,平均纯收益达53769元/hm2。  相似文献   

20.
林永添 《水产养殖》2011,32(4):18-20
2008—2009年通过对金蛇头入海口及邻近海域海水、表层沉积物的监测,并对环境质量进行初步评价。监测数据结果表明:海水污染物中COD含量仅宁德金蛇头入海口中超出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第二类的要求。在无机氮、磷酸盐等项目中宁德金蛇头入海口及邻近海域、对照点站位等海域均超出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第二类的要求。而表层沉积物监测项目,宁德金蛇头入海口、邻近海域及其对照站位监测结果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GB18668-2002)第一类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