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配合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10%、20%、30%、40%、50%、60%)的甘薯块根粉与甘薯茎蔓粉,测定了添加2种甘薯饲料成分对刺参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在50 d实验期间,投喂添加甘薯块根粉饲料的实验组刺参平均体重随实验时间呈上升趋势,实验结束时,添加20%甘薯块根粉组终末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30%组特定生长率(SGR)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投喂添加10%甘薯茎蔓粉的实验组刺参SGR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组SGR均低于对照组(P<0.05).投喂添加10%、20%甘薯块根粉饲料的实验组刺参体腔液中过氧化氢酶(CAT)、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投喂添加10%甘薯茎蔓粉饲料的实验组AC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刺参体腔液中的溶菌酶(LZM)、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CAT和AKP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当甘薯块根与茎蔓的添加比例分别在30%和20%以下时,可满足刺参的营养需求,促进或保证刺参的生长,提高刺参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刺参配合饲料中添加6个比例(10%、20%、30%、40%、50%、60%)的甘薯块根粉与甘薯蔓茎粉,测定两种甘薯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及其对仿刺参摄食与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甘薯块根粉中粗蛋白含量为10.01%,甘薯蔓茎粉中粗蛋白含量为5.54%;每100 g甘薯块根与蔓茎粉中氨基酸总量分别为7.33 g和4.37 g。在30 d的实验期间,投喂添加甘薯块根粉饲料的实验组仿刺参平均体重随实验时间呈上升趋势,实验结束时,10%和20%组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0%组SGR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投喂添加10%甘薯蔓茎粉的实验组仿刺参SGR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组SGR均低于对照组(P0.05)。投喂添加10%、20%甘薯块根粉饲料的实验组仿刺参食物转化率(FCE)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投喂添加10%甘薯蔓茎粉饲料的实验组FCE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实验组仿刺参FCE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当甘薯块根粉和甘薯蔓茎粉添加比例分别低于30%和10%时,可满足刺参的营养需求,提高饲料利用效率,保证并促进仿刺参的摄食与生长。  相似文献   

3.
在刺参配合饲料中添加6个比例(10%、20%、30%、40%、50%、60%)的甘薯块根粉与甘薯蔓茎粉,测定两种甘薯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及其对仿刺参摄食与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甘薯块根粉中粗蛋白含量为10.01%,甘薯蔓茎粉中粗蛋白含量为5.54%;每100 g甘薯块根与蔓茎粉中氨基酸总量分别为7.33 g和4.37 g.在30 d的实验期间,投喂添加甘薯块根粉饲料的实验组仿刺参平均体重随实验时间呈上升趋势,实验结束时,10%和20%组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0%组SGR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投喂添加10%甘薯蔓茎粉的实验组仿刺参SGR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组SGR均低于对照组(P<0.05).投喂添加10%、20%甘薯块根粉饲料的实验组仿刺参食物转化率(FCE)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投喂添加10%甘薯蔓茎粉饲料的实验组FCE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实验组仿刺参FCE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当甘薯块根粉和甘薯蔓茎粉添加比例分别低于30%和10%时,可满足刺参的营养需求,提高饲料利用效率,保证并促进仿刺参的摄食与生长.  相似文献   

4.
以初始体重为(6.77±0.01)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为实验对象,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分子量分别为35 k Da和400 k Da,进行为期56 d的养殖实验,研究低分子壳聚糖(LMWC)和高分子壳聚糖(HMWC)对仿刺参生长和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对仿刺参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且LMWC能显著促进刺参的特定生长率(SGR)(P0.05)。饲料中添加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刺参体腔细胞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比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5)。LMWC可显著增强刺参体腔细胞中酸性磷酸酶(ACP)活性(P0.05),并能提高碱性磷酸酶(AKP)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HMWC对刺参体腔细胞中AKP和NOS活性均有显著增强作用(P0.05)。研究表明,在刺参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壳聚糖,对其生长和相关免疫酶活性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初始体重为(6.77±0.01)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为实验对象,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分子量分别为35 kDa和400 kDa,进行为期56d的养殖实验,研究低分子壳聚糖(LMWC)和高分子壳聚糖(HMWC)对仿刺参生长和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对仿刺参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且LMWC能显著促进刺参的特定生长率(SGR)(P<0.05).饲料中添加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刺参体腔细胞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比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5).LMWC可显著增强刺参体腔细胞中酸性磷酸酶(ACP)活性(P<0.05),并能提高碱性磷酸酶(AKP)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HMWC对刺参体腔细胞中AKP和NOS活性均有显著增强作用(P<0.05).研究表明,在刺参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壳聚糖,对其生长和相关免疫酶活性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全营养破壁酵母对仿刺参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质量(0.65±0.03)g,基础饲料中添加5%(质量分数)全营养破壁酵母为实验饲料,以基础饲料为对照。分别于投喂后第15天和第30天检测仿刺参体腔细胞数量、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于第30天计数肠道菌群。结果显示,实验组仿刺参体腔细胞数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ACP、AKP、CAT活性均比对照组有所增高,其中第15天CAT活性和第30天AKP活性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投喂破壁酵母对仿刺参肠道菌群有一定影响,可显著降低肠道内异养菌总数及弧菌数量。研究表明,全营养破壁酵母对仿刺参非特异性免疫活性有增强作用,且对肠道有害菌群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及适宜添加量等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旨在探索全营养破壁酵母在海参育保苗中的作用机理,以期为仿刺参安全健康养殖开发新型绿色添加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初始平均体重为(12.5±2.0)g的刺参为研究对象,在室内玻璃钢桶内进行了56 d饲喂实验。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A),研究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B)、1.25%(C)、2.0%(D)的裂壶藻对刺参生长、免疫及消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C组、D组可显著提高刺参的特定生长率(SGR)(P0.05)。C组和D组刺参体腔液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吞噬活性、肠道淀粉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组的体腔液呼吸爆发活性和肠道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组的AKP、LZM、肠道淀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裂壶藻各处理组刺参成活率均为100%。实验结果表明,1.25%-2.0%裂壶藻添加量可显著提高刺参的生长速度和免疫酶活性;饲料中添加1.25%裂壶藻能够显著增加刺参肠道的蛋白酶、淀粉酶的消化活性:裂壶藻有作为刺参营养添加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裙带菜和萱藻凝集素对刺参组织主要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刺参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裙带菜凝集素和萱藻凝集素对刺参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SZ)、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8%、1.16%、2.32%裙带菜凝集素(质量分数);0.32%、0.64%、1.28%萱藻凝集素,以基础饲料饲组为对照,于投喂后第4、8、13、17天检测ACP、AKP、LSZ、CAT活性。结果显示,投喂17 d内,各实验组ACP活性随时间和剂量增加持续升高,ACP活性均高于对照组;LSZ活性则随时间延长持续升高,但萱藻凝集素各组活性在第17天有所下降,且LSZ活性与凝集素添加量成正比关系;裙带菜凝集素组CAT活性呈升高趋势,萱藻凝集素组呈先高后低规律变化。  相似文献   

9.
2种免疫多糖对刺参组织主要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口服不同剂量海藻硫酸多糖、壳聚糖对刺参(Apostichopus iaponicus)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25%、0.5%、1.0%海藻硫酸多糖(质量百分比);0.5%、1.0%、2.0%壳聚糖,以基础饲料饲喂组为对照,饲喂7d.于投喂后第2天、5天、9天和15天检测ACP、AKP、LSZ与SOD活性.结果显示,投喂后15d内,各实验组ACP、AKP活性均随时间和剂量增加持续升高,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添加1.0%海藻硫酸多糖与2.0%壳聚糖效果最佳,1.0%海藻硫酸多糖组的ACP、AKP酶活最高,分别是对照组的3倍、2.3倍,2.0%壳聚糖添加组的ACP、AKP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3.9倍、4.4倍:LSZ活性则随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最高时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LSZ活性与免疫多糖添加量不成正比关系,0.5%海藻硫酸多糖与1.0%壳聚糖组效果最佳,酶活最高分别是对照组的1.4倍、3.3倍;SOD活性均在第2天显著升高,短暂的升高后逐渐降低趋于对照,1.0%海藻硫酸多糖、2.0%壳聚糖组SOD酶活最高,分别是对照组的1.7倍、2.1倍.研究结果表明,海藻硫酸多糖和壳聚糖可作为刺参免疫增强剂使用,建议其适宜添加量分别为1.0%海藻硫酸多糖、2.0%壳聚糖.  相似文献   

10.
试验研究了饥饿、次饱食、饱食和过饱食4个不同投喂水平(即2%、3%、4%和5%体重)对刺参[初始体重为(5.80±0.02)g]生长性能、体成分、消化性能以及刺参体壁与体腔液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和溶菌酶(LZM)活性的影响。试验在室内静水养殖系统中进行,试验水温为19–21℃,为期60 d。结果显示,在次饱食水平下,刺参特定生长率达到最高,显著高于饥饿水平和过饱食水平(P0.05),但与饱食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刺参肠道胰蛋白酶活性均随着投喂水平的提高而升高,在过饱食水平下达到最高,显著高于饥饿水平和次饱食水平(P0.05),但与饱食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刺参肠道淀粉酶活性随着投喂水平的提高呈现先下降后保持稳定的趋势,在饱食水平之后达到稳定;在饱食水平下,刺参体壁和体腔液AKP、SOD及LZM活性均表现出较高水平,表明在饱食投喂水平下,刺参抗病能力最强;不同投喂水平对刺参体壁营养组成以及刺参脏壁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建议刺参养殖采用饱食水平进行投喂。  相似文献   

11.
以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为研究对象,设置4组不同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水平(0%、10%、20%、40%,其中0%为对照组)的饲料,进行60 d的饲养实验,探讨饲料中添加南极磷虾粉对银鲳幼鱼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南极磷虾粉的处理组银鲳增重率与特定生长率(SGR)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提高(P <0.05),但在添加不同比例南极磷虾粉的饲料组间(10%、20%、40%),银鲳的增重率与特定生长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及溶菌酶(LZM) 20%饲料组活性均为最高,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肝脏AKP活性、肾脏LZM活性10%饲料组均分别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 <0.05);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40%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20%饲料组也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 0.05);添加南极磷虾粉的饲料组血清和肌肉中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其中40%饲料组血清和肌肉CAT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本实验条件下,结合银鲳幼鱼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能力的分析,南极磷虾粉替代饲料中鱼粉的适宜比例建议控制在10%~20%。  相似文献   

12.
以初始体质量为(30.0±2.0)g的刺参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6周的投喂试验,探讨不同剂型的黄芪多糖对其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抗病力的影响。试验期间水温为16~20℃,溶解氧5mg/L,分别向基础饲料(占刺参体质量的2%~4%)中添加3%的黄芪粉(100~160目)、黄芪多糖微胶囊(包封率约85%)、黄芪多糖制剂(黄芪多糖含量约63%),配制成3种试验饲料,对照组分别为基础饲料组(基础对照组)和3%海藻酸钠空白微胶囊添加组(空白对照组)。试验结束后进行刺参体腔液中相关免疫学指标的测定及致病菌感染试验。结果显示,添加3%黄芪粉、黄芪多糖制剂时,特定生长率均高于基础对照组(P0.05),而添加3%黄芪多糖微胶囊时,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基础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添加3%黄芪粉时,刺参体腔液中各免疫指标(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基础对照组(P0.05);添加3%黄芪多糖制剂时,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基础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基础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3%黄芪多糖微胶囊时,刺参体腔液中免疫指标活性较高,与基础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及其他试验组差异性均显著(P0.05)。109cfu/mL致病菌灿烂弧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3种试验饲料均不同程度地降低试验刺参的累积死亡率,具免疫保护作用,黄芪多糖微胶囊试验组差异最显著(P0.05)。因此,选择适宜的方式在基础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黄芪多糖可显著提高刺参特定生长率、非特异性免疫力及抗病力。  相似文献   

13.
为考察A3α-肽聚糖(Peptidoglycan,PG)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养成期对其免疫酶活性的影响,设立了连续投喂、间隔投喂和浸浴共6个实验组。连续投喂组中PG的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0.01%、0.05%和0.1%;间隔投喂组中PG的添加量为0.05%;浸浴组的给予方式为50mg/ml,3h/次/15d。分别在30、60和90d时,测定对虾体内及血浆上清中的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性,另外,在60d和90d时,测定对虾血细胞内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活性。结果表明,30d时,PG浸浴组、0.05%和0.1%PG添加量组的ACP活性,各PG作用组的AKP活性均较对照组高,且0.1%PG添加量组的ACP活性及0.05%和0.1%PG添加量组的AKP活性较对照组增长显著(P<0.05);60d时,除间隔投喂组外,各组的ACP活性均较对照组高,且0.1%PG添加量组增长显著(P<0.05),而各实验组的AKP活性均较对照组高,且0.05%PG添加量组增长显著(P<0.05),除浸浴组外,各组血细胞内PO活性均有提高;90d时,浸浴组和间隔组的ACP和AKP活性均较对照组高,且间隔投喂组的AKP活性增长显著(P<0.05);间隔投喂组的血细胞内PO活性较对照组有增长。实验证明,PG能激活对虾的免疫力,并可作为免疫增强剂应用于对虾的生产。  相似文献   

14.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1%、3%、5%)的微胶囊剂型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udes,APS)(载药量为17%),制成3种配合饲料,连续投喂初始体重为22.0±1.0g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35d,探讨微胶囊剂型黄芪多糖(以下简称"微胶囊")对刺参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及抗病力的影响。结果显示,35d后刺参最高特定生长率(Specific growth rate,SGR)为0.51%/d(5%添加组)(P<0.05);微胶囊添加量为3%时免疫效果最佳,刺参体腔液中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期间每隔7d测定刺参体腔液样品,其中ACP活性在第28天最高,为11.2U/100ml(P<0.05);SOD活性在第21天最高,为63.3U/ml(P<0.05);MPO活性在第21天最高,为40MPO单位/ml(P>0.05);免疫试验结束后对刺参进行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攻毒实验,14d内观察得出,3%微胶囊添加组累积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得,微胶囊剂型黄芪多糖对仿刺参生长性能、免疫力及抗病力方面均具有显著的增强效果,以3%添加量效果最佳,且添加量、作用时间、免疫效果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在水温17~18℃和盐度30条件下,将初始体质量为(4.09±0.26)g的仿刺参饲养在15个循环水玻璃缸(容积100L)中,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3%、6%、9%和12%浒苔的饲料,于投喂后第7、14、28d和42d分别检测仿刺参的生长指标、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褐藻酸酶)和体腔液免疫酶(溶菌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投喂试验饲料后第14、28d和42d:(1)饲料中添加6%和9%浒苔组仿刺参的特定生长率显著增加(P0.05),在不同取样时间其他添加组仿刺参的的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2)饲料中浒苔添加量为6%和9%试验组仿刺参的4种消化酶比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6%组仿刺参的消化酶比活力最高;(3)饲料中浒苔添加量为6%时,仿刺参溶菌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其他试验组(P0.05);饲料中浒苔添加量为6%和9%时,仿刺参碱性磷酸酶活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其他试验组(P0.05);添加浒苔可以显著提高酸性磷酸酶活力,至第42d,试验组酸性磷酸酶活力高于对照组(P0.05),且浒苔添加量为6%时活力最高。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浒苔可以提高仿刺参的特定生长率、消化酶活力及免疫力,浒苔的最适添加量为6%~9%。  相似文献   

16.
壳寡糖是良好的免疫增强剂,但在水生动物的应用还十分有限。本研究通过间隔投喂方式研究壳寡糖对仿刺参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消化能力、组织学和抗病力的影响。实验挑选体质量(18.51 ± 0.28)g仿刺参,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实验组以3天1次的饲喂频率饲喂含0.5%的壳寡糖饲料,其余时间饲喂基础饲料,进行8周的养殖试验后,测定该饲喂方式下仿刺参的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能力、肠道消化酶、肠道和呼吸树组织学以及对灿烂弧菌的抗病力。结果显示,3天1次的饲喂频率下,仿刺参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几乎未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脏壁比和肠壁比(P < 0.05);在免疫指标方面,显著提高了仿刺参体腔细胞的吞噬活性和呼吸爆发能力(P < 0.05),以及体腔细胞和肠道的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ZM)和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的活性(P < 0.05),其中肠道AKP和LZM活性分别提高了70.06%和156%,且acp、akp、lzm基因表达量显著提高(P < 0.05),其中肠道akp和lzm基因表达量分别提高了13.47%和22.36%;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显著提高了仿刺参体腔细胞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 < 0.05),而体腔细胞和肠道的丙二醛(MDA)含量无显著差异(P > 0.05);组织学结果显示,该饲喂频率显著提高了前肠肌肉层厚度和浆膜层厚度,中肠和后肠的皱襞高度和宽度;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攻毒结果显示,实验组仿刺参的相对保护率达到66.67%。综上,3天1次的饲喂频率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仿刺参的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明显改善肠道结构,研究结果可为壳寡糖对仿刺参作用机制的研究及投喂频率的确定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浒苔、石莼、豆粕、扇贝边、葡萄糖、贝壳粉、维生素和矿物质预混料为原料配制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饲料,利用酿酒酵母菌菌液和碱性蛋白酶制剂对刺参饲料进行4种不同的处理,得到5组实验用饲料,分别为对照组、发酵组、酶解组、复合组和鲜浒苔组。将上述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1.92±0.02)g的幼刺参42 d,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幼刺参。结果显示,不同的浒苔型饲料对幼刺参的存活率(SR)、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系数(FC)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其脏壁比(R)无显著性影响(P0.05)。复合组和鲜浒苔组SR要显著高于酶解组(P0.05),而与其他2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鲜浒苔组WGR远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复合组和发酵组WGR显著高于酶解组(P0.05),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幼刺参的SGR规律与WGR一致。鲜浒苔组FC显著低于对照组、发酵组和酶解组(P0.05),与复合组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摄食饲料时间的推移,对照组、发酵组、复合组和鲜浒苔组淀粉酶(AMS)活力先升高再下降后趋于稳定,而酶解组一直呈现下降趋势。酶解组纤维素酶(Cellulase)活力呈现一直下降的趋势,而其他组呈现波动变化,且均高于初始活力值。随着摄食饲料时间的推移,除酶解组外,其余各组胰蛋白酶(TRY)活力前后时间点变化差异不大,且每个采样点幼刺参TRY活力大小顺序始终是对照组复合组鲜浒苔组发酵组酶解组。不同浒苔型饲料饲喂的幼刺参体腔液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鲜浒苔组ACP活力最大,且与复合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鲜浒苔组和复合组AKP活力显著高于酶解组和对照组(P0.05),与发酵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合组SOD活力最大,且显著高于发酵组和酶解组(P0.05),而与对照组和鲜浒苔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得出,幼刺参在摄食先酶解后发酵的饲料后能够得到良好的生长效果,并可改善自身肠道消化,维持正常免疫。这为解决刺参饲料原料短缺以及浒苔高值化利用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浒苔、石莼、豆粕、扇贝边、葡萄糖、贝壳粉、维生素和矿物质预混料为原料配制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饲料,利用酿酒酵母菌菌液和碱性蛋白酶制剂对刺参饲料进行4种不同的处理,得到5组实验用饲料,分别为对照组、发酵组、酶解组、复合组和鲜浒苔组.将上述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1.92-0.02)g的幼刺参42 d,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幼刺参.结果显示,不同的浒苔型饲料对幼刺参的存活率(SR)、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系数(FC)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其脏壁比(R)无显著性影响(P>0.05).复合组和鲜浒苔组SR要显著高于酶解组(P<0.05),而与其他2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鲜浒苔组WGR远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复合组和发酵组WGR显著高于酶解组(P<0.05),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幼刺参的SGR规律与WGR一致.鲜浒苔组FC显著低于对照组、发酵组和酶解组(P<0.05),与复合组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摄食饲料时间的推移,对照组、发酵组、复合组和鲜浒苔组淀粉酶(AMS)活力先升高再下降后趋于稳定,而酶解组一直呈现下降趋势.酶解组纤维素酶(Cellulase)活力呈现一直下降的趋势,而其他组呈现波动变化,且均高于初始活力值.随着摄食饲料时间的推移,除酶解组外,其余各组胰蛋白酶(TRY)活力前后时间点变化差异不大,且每个采样点幼刺参TRY活力大小顺序始终是对照组>复合组>鲜浒苔组>发酵组>酶解组.不同浒苔型饲料饲喂的幼刺参体腔液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鲜浒苔组ACP活力最大,且与复合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鲜浒苔组和复合组AKP活力显著高于酶解组和对照组(P<0.05),与发酵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合组SOD活力最大,且显著高于发酵组和酶解组(P<0.05),而与对照组和鲜浒苔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得出,幼刺参在摄食先酶解后发酵的饲料后能够得到良好的生长效果,并可改善自身肠道消化,维持正常免疫.这为解决刺参饲料原料短缺以及浒苔高值化利用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试验研究了饥饿、次饱食、饱食和过饱食4个不同投喂水平(即2%、3%、4%和5%体重)对刺参[初始体重为(5.80±0.02)g]生长性能、体成分、消化性能以及刺参体壁与体腔液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和溶菌酶(LZM)活性的影响.试验在室内静水养殖系统中进行,试验水温为19-21℃,为期60 d.结果显示,在次饱食水平下,刺参特定生长率达到最高,显著高于饥饿水平和过饱食水平(P<0.05),但与饱食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刺参肠道胰蛋白酶活性均随着投喂水平的提高而升高,在过饱食水平下达到最高,显著高于饥饿水平和次饱食水平(P<0.05),但与饱食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刺参肠道淀粉酶活性随着投喂水平的提高呈现先下降后保持稳定的趋势,在饱食水平之后达到稳定;在饱食水平下,刺参体壁和体腔液AKP、SOD及LZM活性均表现出较高水平,表明在饱食投喂水平下,刺参抗病能力最强;不同投喂水平对刺参体壁营养组成以及刺参脏壁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建议刺参养殖采用饱食水平进行投喂.  相似文献   

20.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20%、30%、40%的玉米干酒精糟及其可溶物(Dried distiller's grains with solubles,DDGS),配制成5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DDGS0、DDGS10、DDGS20、DDGS30和DDGS40),饲喂初始体重为(9.69±0.28)g的刺参56 d,研究玉米DDGS作为替代蛋白源对其生长、体成分及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玉米DDGS添加水平的升高,刺参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略有下降,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实验组刺参体壁指数、肠道指数、肠长比以及体壁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不受玉米DDGS添加的影响(P0.05)。体腔液中溶菌酶的活性呈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其中,DDGS20和DDGS40组显著高于DDGS0和DDGS10组(P0.05),DDGS30组与其他各组无显著差异(P0.05)。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DDGS20组达到最大值,其中,DDGS20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DDGS40组显著高于DDGS0组(P0.05),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酚氧化酶的活性随着DDGS添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各添加组均显著高于DDGS0组(P0.05),DDGS40组显著高于DDGS10组(P0.05),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中添加玉米DDGS对体腔液中碱性磷酸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本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0–40%的玉米DDGS均不影响刺参的生长和体壁成分,且添加20%–40%的玉米DDGS能提高刺参体腔液中免疫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