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0 毫秒
1.
网围草蟹轮作养殖是我国综合养殖的一种模式。改革以往单纯依靠大湖耙水草养触方法,试验推广在网围内草蟹实行轮作的养殖方式已成为恢复湖泊水草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养殖质量和效益的一项实用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网围无公害培育一龄蟹种和成蟹养殖技术,检测了试验区水质、底泥和成蟹品质。结果表明,网围河蟹养殖达到无公害标准。投草型、种草型和轮牧型养殖方式分别适合15亩左右、50亩左右和100亩以上规模的网围养殖,平均亩产达41.34~52.09kg,平均亩效益为1780.77~1988.89元。无公害养殖技术提高了河蟹品质,对维护浅水草型湖泊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循环和河蟹产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湖泊网围养蟹技术是一项新的养殖工艺。江苏省于1989年试点取得成功,1990年在全省推广,网围养蟹面积进到5800亩,比1989年扩大5.8倍,养殖产量35578.5公斤,比1989年增长8.8倍。1991年全省网围养蟹面积已扩展到17000亩,遍及全省主要湖区,已投放幼蟹68500多公斤。网围养蟹的形式  相似文献   

4.
湖泊无公害网围养殖河蟹,一方面可充分利用湖泊自然的生态环境,保持河蟹赖以生存的良好水域,另一方面又能充分发挥池塘养蟹高产的优点,促进河蟹健康快速生长,这是湖泊发展河蟹无公害养殖最为重要的生产方式。笔者通过近几年从事的湖泊网围养殖实践,总结出湖泊无公害河蟹养殖技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围养鱼技术在湖泊的推广应用;湖泊网围养鱼规模迅速扩大。不同湖泊或同一湖泊中各网围区,其养鱼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有很大差别。因此,有必要对各种类型的网围养鱼进行总结研究,探讨在现阶段养殖水平下,湖泊发展网围养鱼的各种规律。长荡湖是我国率先进行网围养鱼试验的湖泊,且发展且速度快、规模大、形式多,所以研究总结长荡湖网围养鱼的效果,对发展湖泊网围养鱼业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如何使湖泊网围养殖业与水环境保持良性发展?这个问题,是当前水产界共同关心的课题。作者论述了湖泊网围养殖与水环境保持良性发展的关系,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利用浅水草型湖泊网围养殖商品蟹,甲匡投放长江水质系隔年蟹种,乙匡投放当年5期幼稚蟹,丙匡投放辽河水系隔年蟹种,进行对比试验,甲匡成蟹平均上市规格142g/只,净增重7.0倍,投入产出比1:1.70,乙匡成蟹平均规格100g/只,净增重64倍,投入产出比1:1.09,丙匡成蟹平均规格105g/只,净增重3.1倍,投入产出比1:1.08。  相似文献   

8.
测量和比较了3种水体河蟹背壳长度和体重。结果表明,网围蟹生长最好,湖泊次之,塘最差。  相似文献   

9.
湖泊网围鱼蟹混养试验报告聂智敏,王建民,范荣庆,刘金炉,梁先稳(江西省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332000)为挖掘湖泊的生产潜力,提高湖泊养殖单产和经济效益,使湖泊养殖由粗养向精养高产发展,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从1992年3月始,将池塘鱼蟹混养高产技术采...  相似文献   

10.
网围养蟹高产技术1991年我们在东太湖进行湖泊网围养蟹试验,探索东太湖集约化养蟹技术,加快湖泊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东太湖网围养殖的综合开发效益,致富广大渔民。经二年试验,最终142亩网围养蟹试验的平均亩产达26.7公斤,回捕率达46.1%,产值25....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河蟹价格的攀高,湖泊网围养殖河蟹效益的提升,不少湖泊出现了生产单一、畸型发展的局面。加上不合理的操作方法及人为的酷渔滥捕,影响了湖泊渔业资源和湖区的生态平衡,严重破坏了湖泊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超密度网围养殖对湖泊渔业及环境影响:   1.超密度网围养殖造成湖区水草锐减,使湖区失去了净化水质的支柱   湖区水草不仅是鱼类饵料及水生动物栖息的场所,而且对湖区渔业及水环境的平衡起很大的调节作用。水生植物又能防浪消浪,减少湖区悬浮物,使湖水水质洁爽,增加水体透明度,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  相似文献   

12.
长荡湖是太湖流域的一个浅水草型湖泊。网围轮牧式养殖技术已成为保护湖泊生态平衡,提高养殖质量,增加经济效益的一项新的实用技术。本文作者阐述长荡湖网围轮牧式养蟹技术,作扼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吴兰波 《内陆水产》2004,29(1):12-13
目前,河蟹养殖在我国水产养殖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每年河蟹养殖产量超过15万t,其养殖方式主要有大水面网围养殖、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等,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当数大型湖泊网围养殖。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1水域选择湖底平坦,水体缓流,沉水植物茂盛,底栖动物丰富,水质清新,水体溶氧量高,pH值在7.0左右,正常水位80~150cm,避开上游入湖水流和出水口处。2网围设施建设2.1网围的设置网围面积以1.33~2hm2为宜,采用双层网结构外层为保护网,内层为养殖网,两层网间距5.0m,并在其间设置“地笼网”,以检查逃蟹情况。内层网上端内侧接一“T”型倒挂…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河蟹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利用自然生态进行水库网围生态养殖河蟹技术,2001~2002年我们承担了河南省科委“水库网围生态养殖无公害河蟹技术研究”试验项目,试验的四个网围采用生态养殖技术,投放规格150~300只/公斤的扣蟹34.6万只,年底获得商品蟹10250公斤,平均规格120~154克/只,获净利润9.221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现将主要技术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螃蟹等。在分类学上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爬行亚目,方蟹科。河蟹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素有“一蟹上桌百味淡”的美誉。近年来通过网围养蟹技术的推广应用,河蟹网围养殖在致富渔民、满足市场供应、增加出口创汇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随着生产的发展,蟹种质量的参差不齐已成为制约湖泊网围养蟹效益提高的主要矛盾。1998-1999年,我们在吴江市东太湖水域开展了网围培育蟹种试验,并进行了试验性推广。  相似文献   

16.
该文综合分析了目前我国湖泊网围养蟹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河蟹种质资源、养殖管理、病害防治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阐述,并提出了网围养蟹业可持续发展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杨长根  宋长太 《河南水产》2003,(3):19-19,27
为了提高湖泊水面养殖的产出率和经济效益,我们于2002年利用大纵湖进行了网围养蟹套养鳜鱼试验。试验共3个框口、面积235.5亩,平均每亩生产商品蟹34.14kg,平均规格145.7g/只;鳜鱼7.04kg,平均规格417.0g/尾;每亩毛利润为1115.25元,其中鳜鱼占毛利润18.84%,每亩增效210.17元。现将养殖试验总结如下:1.湖泊环境条件大纵湖属浅水草型小湖泊,总面积4.5万亩,常年平均水深1.35m。湖底为粉砂质草渣土,pH值7.0~8.2,水的透明度30~60cm。水质状况符合渔业用水标准,水流速缓慢,水体更换系数1.03左右。网围中栽种伊乐藻、轮叶黑藻、蒿草等水生植物;“…  相似文献   

18.
张建军 《淡水渔业》2003,33(6):36-36
黎城湖地处淮河入江水道下游 ,水质条件好 ,水草丰富。该湖是过水性湖泊 ,承担着排洪任务 ,夏季水位不稳定 ,所以至今该湖泊没有网围养殖。2 0 0 2年度我们金湖县渔政站在该湖进行了网围养殖试验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为广大湖区渔民由捕捞向养殖转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网围区的设置 :网围区设在湖泊滩岭的下尾 ,共 73亩。该网围区水位常年保持在 0 5~ 2 5m ,水草丰富 ,水草主要以伊乐藻、苦草为主 ,还有少量的水花生 ,水草覆盖率在 70 %以上 ;螺蛳、河蚬等底栖动物丰富 ;网围区湖底平坦淤泥…  相似文献   

19.
滆湖网围养殖后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1985年—1989年滆湖水质营养状态及此期间网围养殖规模和投饵情况调查结果的评价,分析了网围养殖对滆湖水体营养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是:目前滆湖水质处于中营养(前期)状态。网围养殖后,加快了水体富营养化进程,但速度较同类浅水型湖泊缓慢。并根据对研究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湖泊网围养鱼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养殖技术,也是大水面渔业增产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放养密度的增加,大量饵料的投入等因素的影响,也相继出现危害程度各异的多种鱼病,由于网围区水体变换快,不易防治,目前尚无很完善的治疗方法。现就根据我们在东太湖工作中所发现的病例及对渔民的调查,就其中主要病例、发病原因及所采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