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饥饿对凡纳滨对虾能量代谢及脂肪酸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考察了喂食与禁食状态下,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生长及其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试验虾初始重为0.2627~0.2715g,水体盐度10,温度为27~30℃。喂食采用蛋白饲料(PD)和无蛋白饲料(FPD),蛋白饲料主要以酪蛋白、明胶为蛋白源,蛋白质含量为43.8%。喂食试验为30d,禁食试验为15d。结果表明,经15d的禁食,凡纳滨对虾幼虾日增重率为-1.85%,成活率为53.33%。饥饿状态下,蛋白质和脂肪是凡纳滨对虾的主要能源物质,且以蛋白质为主。饲喂蛋白质饲料组,虾体肌肉脂质中C18∶2n-6、C18∶3n-3、C20∶4n-6和C22∶6n-3(DHA)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禁食(ND)状态下,C18∶2n-6、C20∶5n-3和C22∶4n-6得到保留,而C18∶3n-3、C22∶6n-3的含量明显减少(P<0.05),特别是C22∶6n-3消耗后所剩无几。g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探讨高能复合酶蛋白饲料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采用60头生长育肥猪.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组,每组5头猪。研究表明:第Ⅳ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下降.与其它3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第四组的料重比高于其它3组,并且与第一组、第二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各组之间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的含量差异均极显著(p〈0.01)。结论:高能复合酶蛋白饲料的适宜添加量为5%~10%.  相似文献   

3.
(上接2015年第5期) 由于设备的可靠性和系统的操作物流问题是关键点,设计改进使用了较小的漏斗。为了保证零件和组件的互换性,选用了相同尺寸的漏斗(直径,锥度),储存容量减少为30加仑。系统的高度降低了1英尺。这使喂食过程中漏斗的装料和重新装料都简单了。组装件如图9所示。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20,(5)
实验研究猪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玉米蛋白饲料对猪生长性能与养分表现消化率的影响,将24头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仅饲喂基础饲料,实验组饲粮为玉米蛋白饲料,实验1组和实验2组替代玉米比例分别为15%和30%,实验周期30 d。表明15%玉米蛋白饲料替代组日增重较对照组显著提高18.4%,15%玉米蛋白饲料替代组料重比较对照组显著降低8.3%,与30%玉米蛋白饲料组代替相比降低11.11%。实验1组与对照组粗蛋白质消化率无显著差异,实验2组比实验1组显著下降,实验2组粗脂肪消化较对照组显著降低3.6%,日粮中添加15%玉米蛋白饲料对杂交猪采食量有促进作用,过高比例影响育肥猪的生长速度,降低对粗蛋白质的表现消化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复方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热应激蛋白70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试验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2组,第1组喂食基础饵料辅以1%的复方中草药,第2组喂食基础饵料作为对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2组凡纳滨对虾的肝组织进行HSP70基因的mRNA表达检测,并以18SrRNA为内参照进行基因表达水平的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第1组的凡纳滨对虾的肝组织HSP70基因的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第2组(P〈0.05),说明复方中草药可提高凡纳滨对虾HsP70基因mRNA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6.
草鱼对17种饲料原料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以Cr2O3为指示物,测定草鱼对进口鱼粉、国产鱼粉、蟹粉、肉粉、肠衣粉、酵母、菜饼、黄菜饼、黑菜饼、双低菜仔粕、豆粕、膨化大豆、芝麻饼、棉粕、玉米胚芽饼、玉米蛋白粉和酒糟粉17种试验原料中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试验饲料由基础饲料和试验原料以70:30的比例(质量比)混合挤压成硬颗粒饲料。结果表明,草鱼对鱼粉、菜籽饼籽、豆粕和膨化大豆等质量好的蛋白饲料的表观消化率较高、其干物质、脂肪和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均在80%以上;草鱼对酵母、菜籽饼粕、豆粕和膨化大豆等饲料的干物质、脂肪和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均与鱼粉一致。  相似文献   

7.
温度、光照强度对舌状蜈蚣藻早期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舌状蜈蚣藻(Grateloupia livida)是一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红藻。文章研究了不同的温度(15℃、20℃、25℃和30℃)和光照强度(500 lx、2500 lx、5 000 lx和10 000 lx)对舌状蜈蚣藻早期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舌状蜈蚣藻适合果孢子发育为盘状体的条件为温度25℃、光照5 000 lx。果孢子在25~30℃条件下首先形成盘状体,15℃下形成最慢;盘状体在25℃首先长出直立枝,其次是20℃、15℃和30℃。果孢子在5 000~10 000 lx的光照强度下首先形成盘状体,2 500 lx次之;在盘状体发育过程中较高光强可以促进盘状体的生长发育,低光强培养条件显著抑制了盘状体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菜籽饼经蒸煮脱毒后,其中有毒成分异硫 氰酸酯由4.371mg/g降到0.83mg/g,■唑烷硫酮由1. 07mg/g降到 0.745mg/g。用蒸煮脱毒菜籽饼作蛋白饲料 配制全价日粮与含大豆、鱼粉等蛋白饲料的全价日粮饲喂 生长肥育猪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15%的蒸 煮脱毒菜籽饼,试验组平均日增重677g±35.59g,与对照组 平均日增重685g±34.25g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精肉 比试验组为3.57:1;每增重1kg较对照组降低饲料成本 14%。试验表明用蒸煮脱毒菜籽饼可替代大豆鱼粉饲喂生 长肥育猪,对猪无毒副作用,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渔业资源科学调查是开展渔业资源状况评价、物种保护和管理等分析的重要数据来源,当调查方式发生变化时,维持数据的时间一致性至关重要。因此,原位试验获取不同调查方式的捕捞效率校正因子(fishing power correction,FPC)成为资源状况评价的先决条件。本研究通过平行拖网对比试验分析了科学调查船“中渔科211”(试验船)和生产性渔船“浙嵊渔10201-10243”(标准船)在开展渔业资源调查时对不同种类或类群的渔获率差异。结果表明,标准船和试验船平均渔获率分别为(47.27~1836.72)kg/nmile2和(12.28~311.85)kg/nmile2。标准船主要种类为小黄鱼(),渔获率范围分别为(1.17~1113.26)kg/nmile2和(0~565.39)kg/nmile2;试验船主要种类为鳀(),渔获率范围分别为(0~277.59)kg/nmile2和(0~125.24)kg/nmile2。2种调查方式对不同种类/组的渔获率随深度变化趋势出现分化,其中总渔获率、鱼类、银鲳(Apogonichthys lineatus)、绿鳍鱼()8个种类/组表现为相似的变化趋势;甲壳类、细点圆趾蟹(Erisphex pottii)5个种类/组变化趋势相反;头足类、小黄鱼、龙头鱼在各深度变化具有异质性特征。这种变化与网口垂直扩张和所在水层位置有关。均值比和Kappenman方法估计的总渔获率FPC分别为0.35(95%置信区间为0.24~0.61)和0.43(95%置信区间为0.27~0.70),各种类渔获率均值比结果显示,FPC变化范围在0.03~2.61,其中总渔获率、鱼类、头足类、小黄鱼和绿鳍鱼达到显著水平,建议对上述种类的资源丰度指标年际变化趋势分析时进行数据校正。标准船以近底层种类为调查对象,尤其在捕获经济种类方面表现出优良性能,但对完整生态系统代表性较弱。试验船适合浅水区调查,在深水区由于网口垂直扩张不足,且网位存在上浮现象,难以反映近底层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0.
015年4月(春季)、8月(夏季)、11月(秋季)和2016年2月(冬季),对洪泽湖河蚬(Corbicula fluminea)进行了采样调查,共设置30个样点,从各采样点分别随机选取30个河蚬,记录不同壳长、壳宽、壳高和体重的河蚬数量,计算其年龄组成和分布频率,并统计不同壳长组的年龄分布情况,以期为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形态指标和体重呈现显著的季节变化;壳长、壳宽、壳高、体重和年龄范围分别为1.47~40.82 mm、3.93~27.81 mm、8.46~37.40 mm、0.43~20.56 g和1~5龄,壳长、壳宽、壳高、体重和年龄的优势组分别为15~35 mm(92.6%)、12~20 mm(83.2%)、15~31 mm(88.8%)、2~10 g(79.6%)和2~3龄(76.5%);其相对增长率和生长指标随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壳长-体重关系式为W = 1.5×10-3L 2.5795(R2= 0.90),Von Bertalanffy壳长和体重生长方程分别为Lt= 39.42 ×[1 - e- 0.33 (t + 0.6)]和Wt= 22.574 × [1-e- 0.33 (t + 0.6)]3;拐点年龄为2.73龄,对应的体重和壳长分别为6.69 g和26.28 mm。分析表明,洪泽湖有适宜河蚬生长的环境条件,且秋季为最佳捕捞季节;年龄与壳长和体重显著正相关,可以通过河蚬的体长和体重来估测其年龄;其生长可分为3个阶段,1~2龄为快速生长期,2~3龄为稳定期,3~5龄为衰老期。建议将拐点年龄所对应的壳长26.28 mm作为洪泽湖河蚬开捕壳长。  相似文献   

11.
以拟态弧菌安徽分离株OmpU基因序列为基础,应用DNAStarProtean软件联合采用多种方法对OmpU的二级结构、柔性、亲水性、表面可能性和抗原指数等方面进行分析,预测OmpU的抗原表位,并以此设计多表位疫苗分子序列。结果表明,拟态弧菌OmpU至少含有9个B细胞表位,其中第24~31、56~66、93~111、123~129、 183~198、253~258和275~287共7个区段的平均抗原指数较高。使用AAY接头以epitope5-epitope7-epitope2-epitope6-epitope3-epitope4-epitope1排列方式串联的多表位序列最接近原蛋白构象,各表位间相对独立,抗原性参数也较好,可作为研制多表位疫苗的候选分子序列。  相似文献   

12.
北部湾花斑蛇鲻生物学特征的演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1959-1960年、1992-1993年、1997-1999年和2009-2010年北部湾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的生物学资料,对花斑蛇鲻(Saurida undosquamis)群体组成、生长和生殖力参数等生活史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斑蛇鲻的平均体长从1959-1960年的185.5 mm下降到1992-1993年的163.1 mm、1997-1999年的133.2 mm和2009-2010年的130.5 mm,相应地平均体质量分别为66.5 g、46.4 g、23.8 g和22.6 g。1959-1960年、1992-1993年、1997-1999年和2009-2010年间的Von Bertanaffy生长方程的渐近体长(L)、生长参数(k)和理论初始年龄(t0)分别为497.8 mm,0.26,-0.49;424.1 mm,0.28,-0.48;385.3 mm,0.33,-0.41和342.5 mm,0.39,-0.36。体质量拐点年龄(tr)分别从1959-1960年的4.05龄提前到1992-1993年的3.66龄、1997-1999年3.05龄和2009-2010年2.43龄。50%性成熟体长(L50)则从1959-1960年111.2 mm下降到1992-1993年的105.2 mm、1997-1999年的95.6 mm和2009-2010年的96.7 mm。对于同一体长组,当前花斑蛇鲻的个体相对生殖力比20世纪60年代上升了56.4%。花斑蛇鲻种群生活史特征参数的一系列变化表明,在捕捞引起进化背景下,北部湾花斑蛇鲻种群产生了适应性进化反应,种群明显趋向小型化和低龄化,生长速度加快,性成熟提前。  相似文献   

13.
僧帽牡蛎幼体附着和变态的诱导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柯才焕 《水产学报》2000,24(3):229-234
采用外加人工化学物质检验对僧帽牡蛎眼点幼体的附着和变态诱导活性,结果表明去甲肾上腺素、野上腺素和L-多巴可有效诱导幼体不固着变态.在药物持续作用下,肾上腺素的最佳诱导浓度为10-5mol@L-1(变态率67.4%),去甲肾上腺素的最佳诱导浓度为5×10-5mol@L-1(变态率52.2%),L-多巴的最佳诱导浓度为10-5mol@L-1(变态率43.0%),而对照组变态率为0.幼体大多在药物作用12~24h之间完成变态.三种药物诱导的变态个体中有85%以上是不固着变态.比较多种附着基和EPI的变态诱导活性,显示同种贝壳的活性较肾上腺素还高.去甲肾上腺素诱导幼体变态效应对低盐海水有较强耐受能力,而对高盐海水适应性差.  相似文献   

14.
镉对凡纳滨对虾离体血细胞的毒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凡纳滨对虾血细胞进行离体镉离子应激,Cd2+浓度为10-3-10-9M,在应激6h后取样,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血细胞的活性和活性氧(ROS)含量。结果显示,当Cd2+浓度为10-5M时,血细胞的ROS含量显著升高;当Cd2+浓度为10-3和10-4M时,血细胞的死亡率和ROS含量均显著上升。这些结果表明Cd2+的细胞毒性作用与其浓度相关,Cd2+浓度达到10-5M时即可诱导血细胞ROS的产生,但当Cd2+浓度达到10-4M及以上时,被诱导产生的ROS对细胞造成氧化伤害从而导致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15.
温度与盐度对云龙石斑鱼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饱食和饥饿状态下温度(24、27、30和33℃)、盐度(15、20、25、30和33)对云龙石斑鱼幼鱼(Epinephelus groupers)耗氧率(OCR)和排氨率(AER)的影响,采用密闭流水式呼吸实验方法对OCR和AER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饱食和饥饿状态下,温度、盐度对云龙石斑鱼幼鱼OCR和AER影响均显著(P0.05);当温度为24℃~33℃时,饱食状态下的OCR和AER分别比饥饿状态的提高30.29%~131.84%和131.82%~316.19%。饱食状态下,氧氮比(O∶N)、蛋白质供能比(PSR)、Q10(呼吸)、Q10(代泄)分别为12.54~20.18、27.74%~48.48%、1.21、1.60;而在饥饿状态下分别为25.77~35.90、19.49%~27.19%、1.87、3.41;当盐度为15~33时,饱食状态下OCR和AER分别比饥饿状态的提高100.41%~128.21%、182.19%~382.83%。饱食状态下,O∶N、PSR分别为13.32~20.72、39.47%~49.42%,而在饥饿状态下分别为29.18~30.98、22.59%~23.98%。研究表明,云龙石斑鱼幼鱼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4℃~27℃,最适生长盐度为30~33。  相似文献   

16.
重金属对罗氏沼虾血细胞活性和酯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不同重金属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血细胞的细胞毒性,取罗氏沼虾血淋巴,离体状态下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10~(-9)~10~(-3) mol/L)的Cd~(2+)、Hg~(2+)、Cu~(2+)和Zn~(2+)环境中6 h,设置不添加重金属的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活性和胞内非特异性酯酶活力。结果显示,10~(-9)~10~(-6) mol/L的Cd~(2+)对细胞活性和酯酶活力均没有显著影响,Cd~(2+)浓度达到10~(-5) mol/L时,酯酶活力受到了显著的抑制,Cd~(2+)浓度达到10~(-4)和10~(-3) mol/L时,细胞活性和酯酶活力均显著下降;10~(-9)~10~(-6) mol/L的Hg~(2+)对细胞活性和酯酶活力均没有显著影响,Hg~(2+)浓度为10~(-5)~10~(-3) mol/L时,细胞活性和酯酶活力均显著下降;10~(-9)~10~(-5) mol/L的Cu~(2+)对细胞活性和酯酶活力均没有显著影响,Cu~(2+)浓度为10~(-4)~10~(-3) mol/L时,细胞活性和酯酶活力均显著下降;10~(-9)~10~(-5) mol/L的Zn~(2+)对细胞活性和酯酶活力均没有显著影响,Zn~(2+)浓度为10~(-4) mol/L时,酯酶活力显著下降,Zn~(2+)浓度为10~(-3) mol/L时,细胞活性和酯酶活力均显著下降。Cd~(2+)、Hg~(2+)、Cu~(2+)和Zn~(2+)对细胞活性的毒性临界浓度分别为10~(-4) mol/L、10~(-5) mol/L、10~(-4) mol/L和10~(-3) mol/L,毒性强度由高到低依次为Hg~(2+)、Cd~(2+)、Cu~(2+)、Zn~(2+)。Cd、Hg、Cu和Zn这4种重金属对罗氏沼虾血细胞活性和酯酶活力均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酯酶活力对重金属胁迫较细胞活性更为敏感,可作为虾类细胞毒理学研究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The effect on Tilapia aurea production of 15 biweekly applications equal to 22.5 kg/ha of 0-20-5, 5-20-5, and 20-20-5 fertilizers was tested in ponds. Averages of fish production were with 0-20-5 fertilizer, 651 kg/ha; with 5-20-5, 947 kg/ha; and with 20-20-5, 930 kg/ha. Increased fish production in ponds fertilized with nitrogen resulted from the favorable influence of nitrogen on plankton production. Moreover, the two higher rates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5-20-5, 20-20-5) were about equally effective in increasing plankton and fish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8.
施学文 《福建水产》2011,33(5):48-51
利用长200m、宽5.2m、高4.5m的山洞,在6m^2和0.48m^2的养殖池中用石板材和鹅卵石搭设人工洞穴,以人工养殖的Ⅴ-Ⅶ龄的子二代大鲵作为亲体开展人工繁殖研究。亲鲵培育水温19.0~20.5℃,pH7.2—7.3,DO5.8~7.4mg/L,光照〈300Lux;催产选择在7月上旬进行。激素选用LRH-A2+HCG,剂量LRH—A2 10-20ug/kg+HCG1000~2000IU/kg,雌雄同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受精卵孵化温度18~18.5℃,pH7.2~7.3,DO6.0—8.0mg/L,光照〈100Lux。2010年7月催产雌鲵26尾,雄鲵24尾,催产后第4d,4尾雌鲵产卵3800粒,获受精卵962粒,受精率25.32%。受精卵经35—38d的孵化,共孵出稚鲵172尾,孵化率为17.88%。  相似文献   

19.
为比较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与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杂交家系间的生长差异,评估杂交家系亲本在体重上的配合力,构建了种间杂交家系共42个。采用动物模型、约束性最大似然法(REML)和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等方法估计了杂交海胆250、295和340日龄体重的育种值,以及各亲本的一般配合力(GCA)和各亲本组合的特殊配合力(SCA)。采用方差分析方法,比较了体重表型值和育种值在杂交家系间的差异。结果表明,3个生长阶段杂交家系间体重的表型值和育种值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体重育种值在家系间的差异大于表型值,在50%家系留种率下,育种值选择和表型值选择的家系相同率介于88.89%~94.44%,育种值选择具有0.93%~4.83%的选择效率优势;250、295和340日龄各父本的一般配合力分别介于–0.22~0.33,–0.31~0.41和–0.29~0.31,各母本的一般配合力分别介于–0.24~0.33,–0.31~0.41和–0.28~0.28,各父母本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分别介于–0.07~0.09,–0.10~0.13和–0.32~0.32,M5、M6和M17等父本的一般配合力始终较高,F9、F11和F19等母本的一般配合力始终较高,M5F9和M6F11等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始终较高。  相似文献   

20.
环型和圆型钓钩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我国金枪鱼延绳钓渔业中推广应用圆型钓钩,必须掌握圆型钓钩、环型钓钩受力时的位移和应变等力学性能。实验对环型钓钩3.4~4.5和圆型钓钩14/0~4.5采用万能实验机进行拉伸实验,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测试系统对实验过程中钓钩的位移、应变等进行动态测量。结果显示:(1)当拉力为0~500 N、500~800 N时,圆型钩14/0~4.5最大应变分别为0.012、0.018,环型钩3.4~4.5最大应变分别为0.010、0.025;(2)当拉力为0~500 N、500~800 N时,圆型钩14/0~4.5最大位移分别为5.16 mm、8.50 mm,环型钩3.4~4.5最大位移分别为4.36 mm、6.01 mm。环型钓钩3.4~4.5为4.36 mm。对环型钓钩3.4~4.5和圆型钓钩14/0~4.5应变、位移进行卡方检验,发现环型钓钩3.4~4.5、圆型钓钩14/0~4.5力学性能无显著性差异。研究建议今后在金枪鱼延绳钓渔业中推广应用圆型钓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