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究乌江思林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效果,2013年和2014年对思林(沙沱)鱼类增殖放流站放流的中华倒刺鲃(Barbodes sinensis)和白甲鱼(Varicorhinus simus)部分个体进行了荧光标记,共标记放流1.98万尾中华倒刺鲃和4.56万尾白甲鱼,并在2014年与2015年进行了2个周期的回捕调查。结果显示,回捕调查捕获鱼类12种,共计2687尾;其中,中华倒刺鲃和白甲鱼的渔获物占比分别为1.60%和0.71%,未见荧光标记个体。通过走访调查,收集到标记中华倒刺鲃7尾(2014年6尾,2015年1尾)、白甲鱼7尾(2014年4尾,2015年3尾),回捕率分别为0.013%~0.049%和0.009%~0.030%,回捕地点共7个,距离放流地点226~24 105 m。研究表明,思林(沙沱)鱼类增殖放流站的增殖放流活动可对中华倒刺鲃、白甲鱼等起到一定增殖效果。为取得更好的增殖放流效果,建议调整放流方法、放流地点、加强渔政管理和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2.
用荧光标记法和T-tag锚标法标记了体长11.88-13.13cm的长臀鮠Cranoglanis bouderius、光倒刺鲃Spinibarbus hollandi、白甲鱼Onychostoma simus、花 Hemibarbus maculatus(Bleeker),以寻找适合北盘江增殖放流鱼类的标志方法。14d的标记结果表明:荧光标志法标记的长臀鮠、光倒刺鲃、白甲鱼、花的成活率均在90.0%以上,是一种较为经济实用的标志方法,可在该流域增殖放流使用。需在短时间内回捕的放流对象也可用T-tag锚标法作辅助标志。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云南特有鱼类大头鲤(Cyprinus pellegrini)增殖放流后的空间迁移特征, 于 2021 年 7 月在云南省杞麓湖开展了人工培育大头鲤幼鱼标记放流试验, 并通过定点回捕监测对鱼苗放流后的初期迁移特征进行了探讨。共放流大头鲤幼鱼 7000 尾, 平均全长(8.4±1.2) cm, 平均体重(7.5±3.5) g。放流鱼苗全部做了可见植入荧光标记(visible implant elastomer, VIE)。放流 24 h 后即开始回捕, 共在放流点及附近水域设置 10 个固定回捕监测点, 采用地笼进行为期 3 d 的持续回捕。共回捕到放流鱼苗 37 尾, 总回捕率为 5.286‰。回捕个体平均全长(7.1±1.0) cm, 平均体重 (4.4±1.8) g。回捕个体的标记均清晰可见, 标记保持率为 100%。放流后 3 d 内各固定监测点回捕到的放流鱼苗数量变动显示, 放流鱼苗呈现出先向两端沿岸浅水区迁移, 后向开阔水域迁移的特征。放流后第 1 天鱼苗的群体冒险性为 33.33%, 而放流后第 2、3 天的群体冒险性均超过第 1 天的 2 倍, 表现出先谨慎探索, 后大胆冒险的行为特征。 放流鱼在放流后 1、2、3 d 内的日迁移距离分别为 199.4、110.6、98.8 m, 呈逐渐下降趋势。根据有关背景资料及本研究结果, 提出了完善大头鲤增殖放流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亚湾黑鲷标志放流及回捕率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评价大亚湾海域黑鲷(Acanthopagrusschlegelii)增殖放流效果,使用塑料椭圆标志牌(plasticovaltags,POTs),开展了黑鲷幼鱼标志保持率与生长实验。结果显示,背鳍鳍棘基部第4~6鳍棘下方5mm左右的背部肌肉为最适标志位置, 90 d后标志保持率为81.76%。POTs标志黑鲷幼鱼45 d内生长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90 d后标志组生长显著缓于对照组(P0.05)。并于2014—2016年每年1次在大亚湾开展黑鲷幼鱼标志放流试验。采用有奖回收方式进行标志鱼回捕,测量体长、体重,收集回捕日期、回捕地点、回捕方式等信息,整理分析相关数据。3年共放流标志黑鲷幼鱼60115尾,共2758尾回捕标志鱼被定置网、流刺网及垂钓捕获(总回捕率4.59%);大规格放流苗种回捕率高于小规格放流苗种;垂钓回捕鱼数量占总回捕数量的比例为62.08%。通过对反馈信息的分析,认为放流后的标志鱼最初主要沿湾内和湾外两个方向呈近岸辐射状扩散,最远扩散距离约70 km。放流后1~2个月标志黑鲷生长较慢,随后相对加快,放流5~7个月后,黑鲷幼鱼体长、体重分别增长59.51%~127.20%和322.75%~989.83%。结论认为,POT是黑鲷幼鱼体外标志的适宜选择;在研究海域,放流后的标志黑鲷更易于被垂钓方式捕获;丰富的食物和可供躲避敌害的空间是影响其扩散、生长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摘要2011年,课题组在莱州湾东部芙蓉岛海域开展黑鲷标志放流研究,共放流平均体长8.6cm以上黑鲷苗种23.6万尾,其中有效挂牌标志放流68224尾。标志鱼经暂养4天后,脱牌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88%和2.03%。9—11月,通过地笼网回捕、回捕电话统计和实地走访3种方式累计回捕标志黑鲷1041尾,回捕率为1.53%,其中放流后20~30天和30—40天,标志鱼的回捕率较高,分别为0.63%和0.48%。回捕标志黑鲷的生物学分析表明,10月份,放流鱼生长缓慢,叉长日均增长0.53mm,之后生长速度加快,11)7份又长日均增长达到0.85mm。放流鱼主要分布于鱼礁海域,并随着水温降低,逐渐向渤海湾口移动。  相似文献   

6.
岱衢族大黄鱼放流增殖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恢复舟山渔场本地种岱衢族大黄鱼(Pseudosciaenac Focea)资源,2000~2009年进行了岱衢族大黄鱼增殖放流试验。10年间共放流了经过人工繁育的岱衢族大黄鱼苗种1288.0×10^4尾,其中包括标志鱼62680尾。回捕标志鱼1432尾,平均回捕率2.73%。回捕试验结果表明,在岱衢洋进行本地大黄鱼的放流可行,体外挂牌法适合于大黄鱼的标志放流,放流鱼苗不仅可以成活、生长,还能够产卵、增殖并进行洄游;放流使舟山渔场本地岱衢族大黄鱼资源得到显著恢复,并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3种倒刺鲤鱼种阶段主要经济性状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泥池和土池两种培育模式的试验,对3种倒刺鲃鱼种阶段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比较.试验表明:倒刺鲃的体重日增长率最高,其次是中华倒刺鲃,黑脊倒刺鲃最低;起捕率比较,倒刺鲃>黑脊倒刺鲃>中华倒刺鲃;土池培育时,倒刺鲃的规格整齐度最高,其次是中华倒刺鲃,黑脊倒刺鲃的大小分化最明显;土池培育方式更适合倒刺鲃属3个种的鱼种培育.  相似文献   

8.
通过水泥池和土池两种培育模式的试验,对3种倒刺鲃鱼种阶段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比较。试验表明:倒刺鲃的体重日增长率最高,其次是中华倒刺鲃,黑脊倒刺鲃最低;起捕率比较,倒刺鲃〉黑脊倒刺鲃〉中华倒刺鲃;土池培育时,倒刺鲃的规格整齐度最高,其次是中华倒刺鲃,黑脊倒刺鲃的大小分化最明显;土池培育方式更适合倒刺鲃属3个种的鱼种培育。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微卫星分子标记在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增殖放流效果评估中的适用性, 本研究利用 8 个多态性丰富的微卫星位点, 对 100 尾放流大黄鱼亲鱼以及官井洋海域回捕的 295 尾大黄鱼样本进行亲子鉴定, 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大黄鱼回捕效果评估方法。8 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 78 个等位基因, 其观测杂合度为 0.511~0.939 (平均值 0.764), 期望杂合度为 0.643~0.897 (平均值 0.781), 多态性信息含量为 0.587~0.883 (平均值为 0.751); 通过 Cervus 3.0.7 软件模拟分析得到, 在置信度大于 95%的情况下, 8 个微卫星位点的个体累积排除率达到 99.99%以上水平; 2019 年 7 月从官井洋海域回捕到的 190 尾大黄鱼中, 检测出 5 尾与放流亲本存在亲子关系的个体, 占回捕样本总数的 2.63%。推算本次富发放流大黄鱼在回捕样本中所占比例为 60.53%左右, 进一步推算出 7 月富发公司放流大黄鱼的回捕率为 0.0038%左右。8 月、9 月的 105 尾回捕样品中未能检出标记个体。本研究构建的大黄鱼亲子鉴定技术体系不仅可为三沙湾大黄鱼增殖放流效果评估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亦可为三沙湾大黄鱼保护区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此外本研究对于我国其他海水鱼类的增殖放流评估工作的开展也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莱州湾日本对虾放流移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6年5月26日在莱州湾水域放流平均体长为9.9mm的日本对虾仔虾855.8万尾,进行了跟踪回捕调查,生物学测定求得各项生长参数为:雌性:L∞=201.5mm;W∞=90.0g;k=0.017;t0=26d;t(拐点)90d(7月28日)雄性:L∞=168.6mm;W∞=52.8g;k=0.017;t0=19d;t(拐点)83d(7月21日)放流群体于8月上旬开始交尾,在持续近两个月的交尾活动期间,雌体可以连续蜕皮并多次交尾;秋汛虾群集中分布在3-5m的放流水域,不作长距离移动。7月中旬开始捕捞,至9月莱州市共捕获放流对虾105.4万尾;9月中、下旬开始途经蓬莱沿海陆续游出,至11月蓬莱沿海捕获2~3万尾,整个秋汛回捕率估计为12.5%左右;至12月初莱州湾水温降至10℃以下时,放流群体才全部游离渤海。根据放流群体的生长特性,秋汛开捕时间应控制在8月中旬,放流群体的平均体长超过145mm时为宜。  相似文献   

11.
陆君  黄富友 《渔业现代化》2007,34(2):40-41,44
分析了松阳花鳖在松荫溪自然水域增殖放流的效果,包括在其自然水域历年增殖放流、生长、回捕、管理及效益分析。从2002年开始,4年累计放流5 g/只的稚鳖为4162只/km;2003—2006年以后连续4年的总回捕率为6.60%。结果表明,增殖放流的鳖生长良好,在松荫溪自然水域进行花鳖增殖放流是行之有效的,可以在瓯江全江段推广。  相似文献   

12.
大亚湾黑鲷标志放流技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林金錶 《水产学报》2001,25(1):79-83
1997年在大亚湾标志放流平均体长为60.2mm的黑鲷(Sparus marcrocephalus)共11986尾,标志放流效果明显,共同捕标志鱼955尾,回捕率达8.0%,主群分布移动物湾顶沿岸浅水区,只有少部份分散于湾中岛礁间,生长良好,放流后的240d平均体长达235mm。  相似文献   

13.
《渔业科技产业》2007,(3):46-46
10月11日,6000尾被注射荧光制剂作为放流回捕标志的小牙鲆鱼苗,被放流到烟台市开发区套子湾海域,这是全国首次放流荧光标志的牙鲆鱼苗,据介绍,如果渔民能够捕到这种标志鱼,可以获得每条150元的奖励。  相似文献   

14.
1992-1994年,每年4-5月浙江苍南县近岸水域进行海蜇苗放流增殖,放汉回捕率为0.57-2.33%,停止放流后的1995-1997年在浙南近岸水域共捕到海蜇124.2万只,,放流结果表明,海蜇放流回捕率是高的,并且出现了自然繁殖群。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4-2008年浙江舟山趋礁性鱼类的增殖放流数据,以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和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与理论推算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放流后放流点附近海域放流种类的回捕率、移动分布情况、生长情况及死亡情况。结果表明,黑鲷和日本黄姑鱼的回捕率逐年增长,黑鲷在2008年仅游钓回捕率就达到3.68%,手钓率逐年上升,规格逐年变小,补充群体数量有增加的趋势;放流3个月后回捕的黑鲷平均叉长和平均体质量分别增加70.29%和390.25%,而日本黄姑鱼平均体长可增加200%,日均体质量增长速度为1g/d;预计至放流后第4年黑鲷总的投入产出比将达1:6.55,日本黄姑鱼投入产出比当年就可达1:12以上。生长比对实验表明,黑鲷和日本黄姑鱼在自然海域生长比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更具优势,岩礁性种类在连续放流3年以上时增殖的累积正效应才逐渐得以体现。结论认为,人工生境水域的增殖放流增加了渔业产量,使种群得以恢复,也丰富了自然水域的生物多样性,改善了水域生态群落结构,有利于水域生态环境的修复。  相似文献   

16.
江河渔业资源增殖技术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人工放流鱼苗,加强护养管理的方法增殖江河渔业资源,从1991至1994年累计放流草、鲤、露斯塔野鲮等鱼苗195万尾,放流后4年的平均产量比放流前5年的平均产量增加5倍.本研究用标志回捕法研究增殖后鱼类回捕率、生长速率和种群数量,用放流前后多年平均产量对比法估算增殖产量.回捕率在14.5%—20.5%,平均年增殖产量146吨.  相似文献   

17.
基于标志放流信息的长江口中华鲟降海洄游和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04—2014 年在长江口水域标志放流中华鲟 12570 尾, 标志回捕中华鲟 24 尾次, 接收 18 枚落式卫星数据回收标志(PAT)信息。本研究根据标志放流信息, 分析研究长江口标志放流中华鲟降海洄游和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1)长江口标志放流中华鲟分布于经度跨度 7°, 纬度跨度 9°的长江口水域和东海及黄海海域, 主要聚集分布区为长江口水域和舟山群岛海域; (2)标志放流中华鲟具有显著的降海洄游趋势, 放流后短期滞留在长江口淡水环境, 7 d 后具有进入海洋的行为; (3)长江口标志放流中华鲟进入海洋后, 其迁移方向会出现随机性, 在迁移过程中具有折返、转向、停滞的特征。本研究通过对长江口增殖放流的中华鲟标志回捕信息开展研究, 旨在揭示中华鲟降海洄游和分布特征, 为中华鲟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海洋牧场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八十年代开始以来,浙江省十分重视海洋牧场的研究工作,在象山港、三门湾海域进行人工放流中国对虾,近10年,共放流了3cm规格的中间培育虾苗11亿尾。象山港和三门湾每年各放流虾苗1亿尾,根据回捕率测算,回捕率为8—10%。  相似文献   

19.
mtDNA 和微卫星标记在放流牙鲆和非放流牙鲆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mtDNA控制区特异性引物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亲鱼、放流牙鲆和回捕牙鲆的DNA进行扩增,获得了3个群体的mtDNA控制区第一高变区部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母本55尾具有26种单倍型,作为其子代的预备放流牙鲆129尾具有5种单倍型,与亲本的单倍型全部一致,验证了mtDNA方法鉴定子代的准确性。回捕牙鲆435尾具有70种单倍型,其中330尾具有17种单倍型,与母本的单倍型相一致,为疑似放流牙鲆;另外105尾具有53种单倍型,与母本的单倍型不一致,为野生牙鲆或非北戴河站母本后代放流牙鲆。利用4个高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对330尾疑似放流牙鲆做进一步鉴定。结果表明,330尾检测个体中有310尾等位基因与候选亲本等位基因全部对应,可确认其为放流牙鲆;另外20尾等位基因与候选亲本不对应,可确认其为非放流牙鲆。结合mtDNA和微卫星标记鉴定的结果,可以确认2013年的435尾回捕牙鲆中有310尾放流牙鲆,占71.26%;另外125尾为非放流牙鲆,占28.74%。本研究结果表明,利用mt DNA标记可快速排除回捕鱼中的非放流牙鲆,利用微卫星标记作进一步鉴定,可以排除疑似放流牙鲆中的非放流牙鲆,是区分放流牙鲆与非放流牙鲆,准确评价放流效果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水产养殖》2014,(2):50-50
<正>2013年12月,陕西省水产研究所在太白县石头河一级支流白云峡水域开展秦岭细鳞鲑人工标记增殖放流试验。试验利用芯片追踪放流后苗种在野外的生长情况,这在陕西省尚属首次。据陕西省水产研究所负责人介绍,此次共放流秦岭细鳞鲑苗种310尾,全部采用PIT芯片进行标记,苗种的放流时间、放流时的身体情况以及体长、体重、联系方式等数据都将记录在芯片上。无论这条苗种游到何方,身体里的芯片都将记录它的资料。芯片也就成了这条苗种的身份证,便于水产研究所工作人员及时跟踪掌握放流苗种的生长繁育情况,回捕了解苗种在野外环境的适应能力,估算统计种群数量。从而为下一步开展大规模人工增殖放流提供科学依据,对陕西省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