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不同种植模式和密度对Z1112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机采超宽膜3行和6行2种模式和不同种植密度处理下,对早熟陆地棉品种Z1112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及纤维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机采棉3行13.5万株·hm-2密度下,籽棉产量为4 999.5 kg·hm-2,单株个体优势最强,生育期最短为134 d,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果枝数、单株结铃数、铃重明显降低,而第一果枝始节位、衣分、纤维品质等性状随密度变化差异较小;6行18.0万株·hm-2条件下,籽棉产量最高为5 548.5 kg·hm-2。  相似文献   

2.
10%恶霉灵纳米乳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10%恶霉灵纳米乳对棉花黄萎病进行全程高效控制技术研究,即用1000倍液药剂和棉籽按质量比1︰1进行拌种处理24~48 h,药剂和种子用量均为22.5~37.5 g·hm-2(主动防治);现蕾初期用1000倍液灌根,药剂用量450 g·hm-2(被动防治);秋桃盖顶时用1000倍液叶面喷施,药剂用量900 g·hm-2(补救防治)。示范面积78.47 hm2,技术辐射面积666.67 hm2。结果表明,应用10%恶霉灵纳米乳对棉花黄萎病进行灌根和叶面喷施处理的防效分别达96%和88%以上,优于对照药剂50%多菌灵WP 67%和53%的防效。测产结果表明,示范田、技术辐射田皮棉产量分别为1987.35 kg·hm-2和1801.35 kg·hm-2,比对照田增产369.15 kg·hm-2和183.15 kg·hm-2,增幅达22.81%和11.32%。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新疆7 500 kg·hm-2籽棉范例的气候特点、产量结构、管理模式与山西棉花生产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特点的比对,以及多年棉花高产试验结果分析表明:黄土高原植棉区植棉密度9.0万~13.5万株·hm-2,总成铃最多只能达到112.5万个·hm-2左右,在目前生产条件下,再想增加单位面积成铃数难度较大;要想棉花再高产,铃重是产量的决定因素。针对黄土高原棉区光热资源特点,提出通过选用大铃品种,调节株行距配置,提高第1、第2节位成铃率,培肥地力,同步运筹水肥,增加叶面营养和调节剂的应用等措施提高棉花铃重,形成“大群体、小个体、高铃重”的7 500 kg·hm-2高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4.
2015―2016年在常德进行施氮量0,75,150,225,300 kg·hm-2的定位试验,研究施氮量对棉花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最高产量施氮量为228.2 kg·hm-2,经济最佳施氮量为206.8 kg·hm-2;氮肥表观利用率、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适宜增施氮肥能显著增加棉花单株成铃数、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5.
2015年开展了棉花机械化收获试验示范,关键栽培技术包括油(麦)后直播、合理密植、机械播种、科学施肥、全程滴灌、合理化调、科学脱叶等。机收棉田棉花密度5.34万株·hm-2,籽棉产量3972.75 kg·hm-2,一次性机收采净率90.6%。  相似文献   

6.
鄂杂棉30麦后直播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寻鄂杂棉30麦后直播的适宜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在见花一次施肥的基础上,采用裂区设计,以密度(60 000株·hm-2,75 000株·hm-2)为主区,氮肥施用量(135 kg·hm-2,195 kg·hm-2,255 kg·hm-2)为副区,研究了鄂杂棉30产量及其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各处理平均实收籽棉产量达到3 148 kg·hm-2,皮棉1 269 kg·hm-2,其中D1N2(60 000株·hm-2,195 kg·hm-2)产量最高,分别为3 331 kg·hm-2和1 344 kg·hm-2。但各处理间产量无显著差异,说明该品种具有较强的群体调节和肥料适应能力,在迟播、增密条件下所试验的密度和肥料水平范围内都能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赣早5号在长江流域棉区适宜的种植密度,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赣早5号空间成铃分布以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6个种植密度处理(分别为15000株/hm2、37500株/hm2、60000株/hm2、82500株/hm2、105000株/hm2、127500株/hm2),定期测定棉花各器官干物质质量、籽棉产量等农艺性状。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棉花的株型结构由松散型逐渐变为紧凑型;单株干物质质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有减少的趋势,具有显著性差异;籽棉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其中种植密度在82500株/hm2产量最高,达到3707.01 kg/hm2,且其株型具有较大的成铃空间,单株成铃数也较高。综上所述,赣早5号的种植密度在82500株/hm2时拥有更好的株型结构,单株成铃率高,产量亦高。  相似文献   

8.
施用不同类型氮肥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施用液体氮肥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以新陆早66号为材料进行了常规施氮量与优化施氮量下尿素硝酸铵溶液与颗粒尿素的肥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深施底肥条件下,追肥采用尿素硝酸铵溶液的棉花株高、干物质积累及籽棉产量较追施颗粒尿素分别高1.5%~1.8%、1.6%~2.2%、2.0%~3.8%。深施底肥重过磷酸钙30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追肥采用尿素硝酸铵溶液870 L·hm-2可有效提升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9.
不同种植密度对新疆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旨在为新疆地区进一步探索提高棉花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棉花机械化生产水平,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以新陆中76号为供试棉花品种,研究不同种植密度(7.5万、10.5万、15.0万、18.0万、22.5万、25.5万株·hm-2)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棉花生育期延长,株高与始果枝节位高度越高,单株主茎叶片数、果枝、蕾、花、铃越少,铃重越轻;棉花种植密度以15.0万株·hm-2,棉花的铃重、衣分、籽棉和皮棉产量最高,其次是18.0万株·hm-2;密度对纤维长度影响较小,高密度栽培时断裂比强度下降,马克隆值变小。早中熟棉花品种的种植密度在15.0万~18.0万株·hm-2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适合黄河流域的棉花种植模式,设常规种植模式(4.5万株·hm-2、常规整枝)和轻简化种植模式(9.0万株·hm-2、简化整枝)2种种植模式,以20份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棉花在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种植模式对棉花株高、单株果枝数、衣分、铃重、单株结铃数、单位面积铃数、籽棉产量和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马克隆值和长度整齐度指数有极显著或显著影响。常规种植模式可以提高棉花的籽棉产量,轻简化种植模式下棉纤维马克隆值较好。  相似文献   

11.
水稻高产的产量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杂交稻特优63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构成的调查,结果明确:在闽南目前栽培条件下,每平方米穗数和每穗粒数成为决定产量的主要因素,其二者乘积的每平方米总粒数对增产的贡献率达95%以上,每667m2产量为500、600、700、800kg的每平方米总粒数分别为2.9万、3.5万、4.1万和4.7万粒。  相似文献   

12.
玉米高产育种研究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伟光 《玉米科学》2006,14(2):010-012
论述吉林省玉米单产对全省乃至全国玉米及粮食产量的影响,分析了我国玉米产量水平低下的原因和东北春玉米尚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并比较了中、美国家玉米品种的差异,提出了高产超高产育种计划:即高产超高产育种方向、目标和选系方法。认为稳产育种与高产育种应同步进行;中低产田以Lan.类群与塘四平头类群为杂优模式对,向适应性强、稳产杂交种方向选育;高产田以Reid类群与旅大红骨类群为杂优模式对,向超高产杂交种方向选育。  相似文献   

13.
高产花生理想株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粮食安全是涉及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花生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对解决我国油料供应矛盾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花生产业得到稳步提高,花生育种工作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以目前花生生产状况而言,若要进一步发挥花生生产潜力、提高花生产量,须要借鉴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的理想株型研究。本文以花生往年高产创建的株型等相关参数,提出了花生高产理想株型以期指导花生育种工作和花生高产攻关,进一步促进我国花生高产。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高产施肥措施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浙江省马铃薯主产区以马铃薯克851为材料,通过二年连续试验研究了马铃薯施肥措施对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试验表明,在当地习惯施肥(N80kg.hm-2、农家肥104kg.hm-2)基础上,提高氮肥量至120kg.hm-2,同时增施磷钾肥,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块茎淀粉含量和商品率,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和净同化率。同时表明,增施磷钾肥的不同处理增产提质效果不同。根据实际生产效益,推荐施肥量为:N120kg.hm-2、P2O580kg.hm-2、K2O180kg.hm-2、农家肥104kg.hm-2。  相似文献   

15.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蔗糖业是雒容农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甘蔗生产已经形成规模化、产业化。近几年来 ,我场蔗糖业发展较快 ,每年种植甘蔗面积稳定在1650公顷左右 ,甘蔗总产在15 2~16万吨 ,1999年实现“吨糖田”[即667m2 甘蔗可产糖1吨/以上———编者注]170公顷;2000年实现“吨糖田”370公顷 ,且实现公顷产蔗150吨的攻关中试试验(30公顷) ;2001年实现监狱局生产处下达的“千十万八”项目(千亩[1亩=667m2———编者注]单产十吨、万亩单产八吨) ,经广西大学农学院、区甘蔗研究所、区糖业公司等专家组…  相似文献   

16.
高产甘蔗的土壤养分肥力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甘蔗对土壤的酸碱性适应性较强,pH4.5-7.5的范围都可获得高产。甘蔗产量与土壤中的各种养分都没有明显的相关性。高产甘蔗的土壤碱解N、速效P、速效K、交换性Ca、有效Fe、有效Mn、有效Cu、有效Zn等含量水平较高,有效S和交换性Mg含量中等,有效B含量水平较低。高产甘蔗对土壤中的各种有效养分含量有最低要求。本次调查获得的各种有效养分的最低含量参考指标分别为:碱解N64.2mg/kg、速效P为8.7mg/kg、速效K为52.6mg/kg、交换性Ca1.62cmol/kg、交换性Mg0.28cmol/kg、有效S12.4mg/kg、有效B0.08mg/kg、有效Zn0.42mg/kg、有效Cu0.61mg/kg、有效Fe10.9mg/kg、有效Mn3.5mg/kg。  相似文献   

17.
宁夏高产玉米群体产量构成及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008~2012年宁夏玉米高产潜力研究示范中产量突破15 000 kg/hm2的54个品次高产田群体产量构成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宁夏玉米高产田群体平均产量为16 927.01 kg/hm2,平均收获穗数为9.78万穗/hm2,穗粒数为524.38粒,千粒重为357.01 g。高产田61%品次收获穗数9.25万~10.75万穗/hm2,平均收获密度9.97万株/hm2,属高密度种植。高产田在宁夏引、扬黄灌区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引黄灌区周边及中部干旱带扬黄新灌区,高产田46.48%选用紧凑耐密型品种,属中晚熟品种。高产田各品种花前干物质生产平均占整个生育时期总物质生产的41.7%;群体叶面积指数均为单峰曲线变化,吐丝期达峰值。高密度种植条件下,“增穗、稳粒数、增加粒重”、增加花后物质生产与高效分配、培育高质量抗倒群体是高产突破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8.
实现夏玉米高额丰产,必须在保证足穗的基础上,主攻穗大粒多,稳定提高粒重;在高产群体建立上,应掌握适宜的播种密度,合理的叶面积动态和较高的干物质积累;运用好选用良种、免耕点播、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和防倒抗灾五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户单2000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胡海军  荣新  王辉 《玉米科学》2003,11(2):102-102
户单2000是陕西省户县秦龙玉米研究所育成的,由隆化三北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独家生产开发的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2001年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在年有效积温达到2800℃·d时,春播生育期120d左右,夏播100d左右,属中晚熟品种。该品种高产、稳产,春播一般单产10500kg/hm2左右,高水肥田规范种植单产可达15000kg/hm2以上;夏播一般单产9000kg/hm2左右,高产可达12000kg/hm2以上。双穗率高,活秆成熟、结实封顶,适合作饲用玉米种植;茎秆坚硬,抗倒伏;高抗大小斑病、青枯病、花叶病、茎腐病、矮花叶病、粗缩病及丝黑穗病;适应性广。该品种2002年在各…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通过选用良种、控氮增磷改善甜菜营养,合理密植调节个体与群体关系.保护甜菜功能叶片等技术措施.实现了甜菜666.7m^2产糖1.0t的目标.获得显著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