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茶树的起源中心,茶区地跨暖温带、亚热带和边缘热带,茶树种质资源非常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8个产茶省(区)已收集入圃保存的农家品种、育成品种、单株、野生茶树、国外引入品种、近缘种等资源材料已达2800多份,为开展茶树育种及生物技术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种质资源保存是利用天然或人工创造的适宜环境,使个体中的遗传物质保持其遗传完整性,有高的活力,能通过繁殖将其遗传特性传递下去。长期以来,国  相似文献   

2.
茶树种质资源是品种遗传改良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其育种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本文综述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在茶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分类、描述编目、遗传多样性、核心种质库、优异茶树资源的筛选与创新利用方面重要的研究进展,并对茶树资源的收集保护、精细深入的鉴定评价、特异资源的挖掘利用、共享平台和机制的建立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茶树种质资源是茶树育种、遗传研究和生产利用的物质基础,也是茶产业持续发展的潜力所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利用的研究进展,并针对我国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拓宽甜菜育种途径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前我国甜菜育成品种存在变异系谱和遗传基础狭窄的局限性。实践证明,通过引进国外种质资源并导入野生种质、诱变育种、航天育种、生物技术育种等途径方法,能拓宽遗传基础,创造不同类型新品种,使甜菜育种工作上一新台阶。  相似文献   

5.
茶树是在我国被最早发现和种植利用的,经过几千年漫长的自然演变进化和人工驯种,已成为世界性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分布非常广泛,种质资源极为丰富,然而茶树的遗传基础研究却十分薄弱。优良品种资源的鉴定,采用形态学鉴别技术存在其局限性。传统的育种方法主要集中在分离群体后代当中进行优化选择,这种选择是建立在表现型基础之上的,环境对于性状的干扰和影响是十分复杂和难以避免的。因此,沿用传统育种方法在育种工作中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近二十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茶树遗传育种研究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广东、广西、海南、台湾是华南茶区茶叶生产的主要地区,其地方茶树种质资源及野生茶树资源非常丰富,是作为茶树选种、育种非常重要的原始材料。因此对华南茶区茶树种质资源品种进行系统全面的了解,可以更好地促进华南茶区茶叶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野生大茶树的地理分布、多样性及其利用价值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王平盛  虞富莲 《茶叶科学》2002,22(2):105-108,134
野生大茶树是遗传多样性最丰富、最具有保存和研究价值的初级茶树种质资源。本文就野生大茶树在中国的分布区域、类型、特征特性、在研究茶树演化分类及种质创新中的作用和大茶树的保护作了阐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湖北茶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湖北茶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品种创新研究的主要成就,并提出了"十一五"期间茶树资源与育种工作的主要研究目标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由于高产品种的广泛推广,农民渐渐地抛弃了遗传多样性极其丰富的传统农家品种。因而随着产量的普遍增长,大多数重要粮食作物的遗传基础迅速缩小。为了抵制作物遗传的脆弱性,收集丰富的种质资源,并通过适当的技术措施,获取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新品种,已成为农学家、遗传学家和育种工作者的当务之急。为此,各种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的种质(包括其野生种)的收集与保存,就成为  相似文献   

10.
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种质资源是生产利用、品种创新和生物技术研究的物质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系统阐述了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方法及国内外有关研究的主要成就和进展情况,并对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工作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亦是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国内外花生生产的不断发展,给花生的科研工作提出了新课题,改良花生品种成为育种工作者最迫切的任务。改良品种的根本途径在于丰富花生的遗传基础,扩大变异来源。而栽培种花生的遗传脆弱性和狭窄性给育种工作带来了困难,使花生的改良工作不得不与花生属野生资源的研究利用相结合。印度、美国已把野生种质的病虫害抗性和免疫鉴定摆上了重要地位,并认为野生种中蕴藏着极丰富的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12.
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是开展茶树品种选育的优质基因库。收集了来自湖北省巴东县的26份野生茶树资源,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子标记并结合对照栽培型茶树品种对野生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种群结构等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16对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扩增得到82个等位位点,每对引物扩增所得的等位基因范围为3~8个,平均检测出等位位点5.12个,有效位点数量3.65个,香农多样性指数平均值1.378。(2)从16对引物中筛选出6个核心引物位点,可对26份野生茶树进行有效检测并鉴别。(3)UPGMA进化树将48份材料分为7个类别,野生茶树与栽培型茶树能通过SSR标记进行有效划分;进一步种群遗传结构分析发现26份野生茶树可分为2个亚群。(4)依据生化成分含量,筛选得出2份高EGCG含量的茶树种质资源及2份适制红茶的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结果显示,巴东野生茶树多样性丰富,种群内部遗传变异高,为进一步保护、开发和利用巴东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作物种质资源是育种和生产重要的物质基础,种质创新是种质资源研究的核心.通过多年的系统研究,我国麻类种质资源研究已跃居世界先进水平,成为世界麻类资源大国.但是,麻类种质创新落后、育种材料遗传基础狭窄、可利用资源贫乏的矛盾还十分突出,种质资源研究与育种和生产还有较大的差距.本文报告了麻类种质创新的方法和技术,麻类优异基因源的发掘和利用,"十五"苎麻、红麻、亚麻、黄麻优异种质创新和利用的成果,对今后的麻类种质创新工作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30年来我国茶树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30年来,我国茶树育种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育成国家级茶树新品种22个,省级新品种85个,收集保存种质资源3300余份,并在茶树遗传、育种技术和良种繁育等方面,获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些研究项目(如茶树单倍体培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5.
选用"茶树"作主题词,词频并含"种质资源",对CNKI数据库进行高级检索,收集1997~2017年国内发表的有关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的文献,可获得期刊来源有效题录218条,以齐普夫第二定律为依据可筛选出30个高频关键词.通过构建相异矩阵,由SPSS进行聚类和多维尺度分析.结果显示,20年来国内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主题可以划分为4个类别,即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基于生化成分的分析和茶树育种是我国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主题结构及热点研究领域,整体表现为研究主题明确,但热点研究领域范围有限.  相似文献   

16.
孟加拉国是世界红茶主产国之一,茶叶芳香醇美,享有盛誉。目前,孟加拉国茶叶研究所保存了386份茶树种质资源,已育成BT系列17个无性系品种和4个双无性系原种。国内90%的茶园是有性系茶园,茶树育种技术起步较晚,主要进展集中在传统的育种方面。现将孟加拉国的茶产业概况、茶树种质资源、育种技术、良种繁育与推广等方面内容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麻类优异种质的创新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种质资源是育种和生产重要的物质基础,种质创新是种质资源研究的核心。通过多年的系统研究,我国麻类种质资源研究已跃居世界先进水平,成为世界麻类资源大国。但是,麻类种质创新落后、育种材料遗传基础狭窄、可利用资源贫乏的矛盾还十分突出,种质资源研究与育种和生产还有较大的差距。本文报告了麻类种质创新的方法和技术,麻类优异基因源的发掘和利用,“十五”苎麻、红麻、亚麻、黄麻优异种质创新和利用的成果,对今后的麻类种质创新工作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茶树种质资源是提供生产、育种和生物技术试验的重要材料。根据国家“广泛收集。妥善保存,深入研究,积极创新,充分利用”的资源工作方针,为发掘利用北方古老茶区特殊的地方资源优势,丰富国家资源宝库及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益茶叶生产,陕西省西乡县建成了我国北方茶区规模最大的茶树种质资源圃。在各级领导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省农业厅、省科委立项,由西乡县茶叶试验站、  相似文献   

19.
国外种质资源在我国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平 《中国马铃薯》2000,14(1):41-43
1 国外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征集和保存遗传变异性是植物育种学家从事作物改良的基础〔1〕。马铃薯在株型、产量、品质性状、抗病虫性及对各种逆境的耐性等方面 ,存在广泛的遗传多样性。为此 ,世界各国马铃薯育种家都努力组织征集、保存和利用各类外来种质资源。我国有计划地进行马铃薯引种工作是自 1934年由前中央农业研究所从英国引入KingEdwardⅦ等 4个品种。之后 ,于 194 0、 194 3和 194 7年三次大量引种 ,共从美国、日本等地引进品种 (系 ) 74份 ,杂交组合 6 2个 ,自交系 4 5份 ,近缘种 16份 ;50年代中后期 ,原四川农科所和原…  相似文献   

20.
《中国茶叶》2008,(5):20-20
本书概述了当今国内外的茶叶生产情况和古今中外的茶树种质资源收集和茶树品种改良工作。种质资源部分重点阐述了茶树的起源演化、系统分类、考察收集、鉴定评价和核心种质的建立等内容;遗传改良部分除了介绍系统选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常规遗传改良方法外,重点论述了茶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茶树功能基因研究以及转基因等新技术、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