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瓶栽灵芝容易污染杂菌,特别在高温高湿季节,污染率有时高达60%以上。现据我们的试验和调查资料,谈谈瓶栽灵芝培养初期杂菌污染的检测及防治方法。污染的检测瓶栽灵芝一般生产程序是:培养料经装瓶、灭菌、接种后,先在空气相对湿度75~80%的干燥室培养8~12天,待原基快出现时,转入湿度90%左右的培养室进一步培养。整个栽培过程中,污染主要发生在培养瓶转  相似文献   

2.
1983年冬和1984年春,因香菇育种工作的需要,笔者曾对福建闽中、闽北十二个县的二十多个香菇栽培场进行品种应用和生产效益调查。发现产量高低悬殊,说明我省段木栽培香菇的增产潜力很大。现根据几个丰产菇场谈点看法。首先,要有一个优良的菌种,这是丰产的关键。所谓优良菌种,应该是纯度高,菌丝生长浓密、健壮,培养基转色快(米黄色),香菇味浓,瓶壁容易形成子实体,原基圆整。  相似文献   

3.
龚振杰  潘永明 《食用菌》1996,18(3):21-21
香菇栽培因材料、条件的不同而方法各异。除传统的段木栽培外,目前代料栽培香菇广泛采用熟料、半熟料的袋栽法、棒栽法及块栽法。根据我市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笔者在栽培方法上加以改进,经多年的实践与推广,结果表明,露地生料香菇栽培技术适宜林区和农村大面积栽培。该栽培法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不要高温高压灭菌,不需特殊的设备,农村的房前屋后闲散地块、果树行间、绿化林带里都可作为栽培场地,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方法容易掌握等特点。用该法栽培的香菇个大、肉厚,香味浓郁,单产鲜菇8~10kg/m~2,花菇率30%以上,优质菇率70%以上。现将该技术要点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前,袋栽和段木栽培的香菇菌株较多,菌号混乱,特别是同一菌株异名和不同菌株同名。为了便于菇农和基层制种单位识别香菇的不同菌株,现将简易识别法介绍如下: 同一条件下,香菇同一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粗细、浓密、爬管(瓶)壁能力、色素分泌、纽结和生长温度是一致的。其子实体形成温度、出菇期及其他特征,包括菌盖大小、颜色、花纹、绒毛光滑度,菌肉厚度;菌  相似文献   

5.
吴梅  肖光辉 《食用菌》1989,(1):18-19
香菇代料栽培,具有原料来源广,生长周期短和生物学效率高等优点。但压块栽培的菌种用量大,而熟料块栽和袋栽都要灭菌,能源消耗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所以国内一些研究者曾对香菇的生料栽培进行过探讨,并取得了初步经验。  相似文献   

6.
木屑栽香菇,由于不需木材,且产量高、出菇早,所以在许多省市推广发展甚快,已成为香菇栽培的新方法。但是,木屑栽香菇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如:培养基的装瓶和栽培种的挖瓶花工多,劳动强度大;挖瓶后菌丝受损伤,压砖后初期容易感染杂菌;栽培种搬运不便和瓶子损耗多等。近年来,在我国台湾省和南朝鲜、东南亚一些国家,采用“太空包”栽香菇,其原理和方法跟我们目前的菌砖栽培基本上相似,但是用塑料袋代替玻璃瓶,不需挖瓶压砖,避免了上述缺点。这种方法是:将木屑、米糠等料用装料机装入直径8厘米、高20厘米的耐高温塑料袋中,每袋装量约800克,袋  相似文献   

7.
香菇是变温结实型大型真菌,低温刺激是香菇子实体形成的重要诱发条件,测定了低温刺激对香菇菌丝转色和产生原基的影响.结果发现:温差为15℃的低温胁迫能促进原基形成但不能促进菌丝的转色.在低温胁迫处理后如不能给予合适的栽培环境。低温胁迫对原基形成的诱导效应将会消失。生理成熟的香菇菌丝经温差为15℃的低温胁迫处理后,能使原基发生提前1-2d,且原基发生的整齐度大大提高。该结果对香菇商业化的设施栽培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灵芝俗称“灵芝仙草”,在生产上已由段木发展到用木屑等辅料进行瓶栽,袋栽,并已由收集子实体为主的生产,发展到以孢子粉为主的生产过程,瓶栽袋栽原料广、时间短、成本低、收益快,现想谈谈利用瓶栽培育灵芝孢子粉的经验体会。一、菌种:目前用于生产的都是赤芝,选取生长速度快、个体大、个体厚、无病虫害、无杂菌感染、产孢子粉多的子实体,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并进行提纯复壮,再转接到木屑、麸皮培养基上,表面有白色原基形成就作为原种,再将原种扩制成栽培种,无论是自制的菌  相似文献   

9.
方法与目的:应用液体菌种工厂化生产白玉菇,测量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的pH、含水量、观察物理性状变化,确定变化规律,为栽培瓶培养质量检测提供快捷、简单的检测方法;通过培养周期试验、搔菌时不同pH试验、环境条件试验三个方面,研究原基形成与子实体生长的内在和外在条件,解决应用液体菌种块出菇难的问题。结果:白玉菇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pH、含水量、培养料颜色、松软程度以及栽培瓶外壁、培养料表面的菌丝体变化等状况,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出菇的条件为,培养60~70d,培养料pH值5.2~5.6,含水量72%~74%,颜色淡黄、质地松软,搔菌后6~8d给予12h的间隙式光照刺激,促进扭结和原基形成。结论:根据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理化性质变化规律,能够快速地判断白玉菇的培养质量;培养时间与环境条件,决定能否扭结、形成原基;培养料的腐熟程度,决定子实体能否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0.
猴头菇的生物学特性及几种栽培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猴头菇的形态特征和营养、温度、湿度、光照、空气、酸碱度等的生长条件。总结介绍我国现有的瓶栽、袋栽、覆土栽培及工厂化栽培等4种猴头菇人工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1.
我们于1980年开始,试用甘蔗渣栽香菇,按照木屑栽香菇的方法,每平方尺用栽培种10~12瓶压制菌砖,结果单产比木屑栽培的低1~1.5斤(木屑菌砖2.5~3斤/尺~2)。据分析,与主要营养要素—木质素在蔗渣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冯景刚  邹存兵 《北方园艺》2010,(11):191-192
对辽宁东部山区香菇栽培采取露地栽培、冷棚地栽、冷棚袋栽3种栽培模式,并对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冷棚地栽和冷棚袋栽棚内温、湿、光、气等环境因子便于人工调节,其平均产量比露地栽培提高近20%,是当前辽东山区香菇生产的主要模式;在单位面积相同的条件下,香菇冷棚袋栽产值与利润最高,其次是冷棚地栽,并且这二种栽培模式投入与产出比没有明显差异,生产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香菇的营养价值和生长特性,提出杨树林反季节地栽香菇的可行性。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从林地的选择、菌棒制备、栽培管理、出菇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杨树林反季节地栽香菇技术。  相似文献   

14.
北方香菇袋料栽培转色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郝继伟  杜庆栋 《食用菌》2006,28(4):40-40
香菇属中低型菌类,由于我国北方地区具有香菇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近几年来北方香菇栽培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我国香菇栽培的主要区域。由于香菇栽培中香菇转色技术要求较高,且紧密关系着香菇产量和品质,因此我们结合北方地区袋栽香菇的特点对转色技术进一步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2015,(3)
<正>香菇属低温型食用菌,夏季由于气温高,香菇无法正常生长。因此,夏季鲜菇的价格高,夏季栽培香菇不仅调节了市场淡旺季的供应而且提高了栽培者的经济效益。目前,云南香菇栽培采用地栽、单层栽、大棚层架式栽培(钢架结构长30 m、宽5 m)。夏季栽培香菇也称反季节栽培。保山市位于云南省西部,区域海拔为1600~1700 m。从云南高原地理气候特点出发,通过利用高原环境进行夏季栽培香菇除了品种选择正  相似文献   

16.
金针菇又名毛柄金钱菌,是国内外广泛栽培、经济价值很高的食、药兼用真菌。栽培方式有瓶栽、袋栽、压块栽和箱栽,此外还有床栽等。瓶栽是国内外栽培的主要方法,这种栽培方式具有便于管理,不易染杂菌,商品质量高等优点。在自然条件下,南方只能在冬季和早春栽培。如果进行工厂化规模栽培,大多数是在空调房内进行周年栽培,而且要有配套的设备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7.
通过运用ArcGIS软件观测菌物生长,获得不同搔菌方式下的杏鲍菇菌丝生长形态,以及菌丝恢复的生长速度,了解工厂化瓶栽杏鲍菇栽培过程中菌丝恢复过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搔菌方式下的杏鲍菇菌丝恢复趋势一致,第2天开始大量恢复,第5天基本完全覆盖料面;菌丝覆盖料面后第6天开始大量形成原基。  相似文献   

18.
草菇工厂化栽培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草菇工厂化生产条件,采用筐栽、袋栽横置、袋栽竖置3种栽培方式,以4株草菇菌株为材料探讨草菇工厂化栽培模式。结果表明,筐栽模式下,原基形成时间和生产周期比袋栽显著降低。袋栽横置时,草菇的生物学效率最高,是草菇工厂化生产的推荐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9.
平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栽培技术平菇在中国栽培型式多样。有利用截短的段木进行栽培的(段木栽培);有将木屑培养基装入瓶子或塑料袋内进行栽培的(瓶栽、袋栽);也有用稻草、棉籽壳等材料铺在畦面、床架或箱子中进行栽培的(畦栽、床栽、箱栽)。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瓶栽瓶栽是生产平菇幼菇商品的主要栽培型式,能在人工气候条件下进行工厂化生产。 1.生产流程:平菇瓶栽可按下列顺序进行:  相似文献   

20.
选择香菇作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架栽、立栽、地栽和林下覆土栽培共4种栽培方式进行比较试验,通过测定并分析出菇后菌棒中的灰分、有机质、氮、磷、钾含量,研究不同栽培模式下香菇菌棒养分利用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4种不同的香菇栽培模式,出菇后的菌棒中营养元素都有所剩余,菌棒越靠近地面,其氮和磷的生物转化率越高。除有机质外,林下覆土栽培模式下的香菇菌棒中残留的营养元素最少,生物转化率最高。从菌棒养分转化方面考虑,推荐使用林下覆土栽培模式栽培香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