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病原菌对光肩星天牛致病力测定及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病原真菌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幼虫致病力的测定表明:粉拟青霉9101、球孢白僵菌Z28 和卵孢白僵菌寄生率均为100% ,粉拟青霉Z26为87.5% 。各种菌对光肩星天牛的最适致死温度是:粉拟青霉Z26 15℃~20℃;粉拟青霉9101 15℃~25℃;球孢白僵菌Z28 20℃~30℃。用自己分离所得的球孢白僵菌Z28,粉拟青霉Z26,以含孢量4 亿孢子/m l+ 0.02% 增效剂做林间塞孔防治试验,每种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球孢白僵菌Z281~3 次/年处理间无明显差异,防治效果达93.44% ~97.25% 。粉拟青霉Z261~3 次/年处理间无明显差异,防治效果在92.92% ~96.55% 。两种菌混合塞孔,以1~3次/年处理间无差异,防效达93.64% ~96.48% 。每株树所用菌剂成本为0.02元。  相似文献   

2.
在应用昆虫病原菌防治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的试验中,筛选出一种增效剂,可使病原菌的产孢量增加,光肩星天牛的致死速率加快。在生产病原菌的培养基内加入0.02%的增效剂培养5天,产孢量比对照增加一倍多。在含孢量10^8/ml的球孢白僵菌的菌悬液中加入0.02%的增效剂,以每头光肩星天牛幼虫接种1ml菌悬液,使光肩星天牛幼虫第6天开始发病,第16天死亡  相似文献   

3.
光肩星天牛幼虫病原细菌的分离与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光肩星天牛的天敌种类调查和自然死亡率调查研究,从死亡的幼虫、蛹的虫体中分离出36个细菌菌株,经致病力测定和再分离,筛选出寄生率在30%以上的菌株,又经生物学特性测定和鉴别,得到7种病原细菌,并且找到了光肩星天牛自然死亡的原因,为预测预报和防治以及光肩天牛是否成灾提供理论参数。  相似文献   

4.
不同球孢白僵菌菌株对星天牛幼虫的致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可用于星天牛生物防治的高致病力菌株,测定了8株球孢白僵菌菌株(Bb Ma A-01、Bb MQ-04、Bb MQ-07、Bb QZ-01、Bb QZ-02、Bb YXTR-03、Bb TK-02、Bb XJ-11)的生长速度和产孢量及其对星天牛幼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不同球孢白僵菌菌株的生长速度、产孢量和对星天牛幼虫致病力差异十分显著。采用浸渍法接种15 d后,不同球孢白僵菌菌株对星天牛幼虫累计致死率(幼虫死亡率)在70%~100%之间,其中Bb XJ-11、Bb QZ-02菌株对幼虫的累计死亡率最高,均达100%;且接种后星天牛幼虫的僵虫率(感染率)也分别高达90%、80%;致死中时(LT50)较短,分别为5.38 d、5.83d。研究结果表明Bb XJ-11、Bb QZ-02菌株对星天牛幼虫的致病力较强,同时2个菌株的生长速度快、产孢量高,故可作为防治星天牛的优良菌株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利用肿腿蜂和肿腿蜂带菌防治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Motsch))幼虫。室内试验,肿腿蜂对光肩星天牛3龄幼虫寄生率100%;对4龄幼虫25%,对5龄幼虫无寄生效果;肿腿蜂带球孢白僵菌和肿腿蜂带拟青霉对4~5龄幼虫寄生死亡率分别为87.50%和90.63%用肿腿蜂进行林间放蜂防治试验,以2次/年,每次100头/株,可防3龄以内皮下幼虫,防治效果为86.02  相似文献   

6.
肿腿蜂、肿腿蜂带菌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探讨利用肿腿蜂和肿腿蜂带菌防治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Motsch)]幼虫。室内试验,肿腿蜂对光肩星天牛3龄幼虫寄生率100%;对4龄幼虫25%,对5龄幼虫无寄生效果;肿腿蜂带球孢白僵菌和肿腿蜂带粉拟青霉对4~5龄幼虫寄生死亡率分别为87.50%和90.63%。用肿腿蜂进行林间放蜂防治试验,以2次/年,每次100头/株,可防3龄以内皮下幼虫,防治效果为86.02%。林间释放肿腿蜂带(球孢白僵菌Z28+粉拟青霉Z26)混合菌,以2次/年,每次100头/株,防治效果最佳为91.34%,可防皮下和木质部幼虫。肿腿蜂带粉拟青霉Z26,2次/年,每次100头/株,防治效果为85.60%,肿腿蜂带球孢白僵菌Z28,1次/年,每次200头/株,防治效果为72.44%。  相似文献   

7.
光肩星天牛幼虫病原真菌—粉拟青霉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肖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的天敌种类和自然死亡率调查研究,从罹病死亡的幼虫虫体上分离出一种真菌菌株,做室内致病力测定,寄生死亡率达88.89%。再分离后,所得菌种与接种用菌种完全相同,经鉴定为粉拟青霉菌Paecilomyces farinosus。此菌的最适生长温度是15℃-25℃。  相似文献   

8.
从自然感病的光肩星天牛虫尸上分离出球孢白僵BF菌株,在室内用109孢子/mL、108孢子/mL和107孢子/mL3种浓度的孢子液侵染光肩星天牛低龄幼虫。试验结果表明:感染天牛幼虫累积死亡率分别为73.3%、64.8%、14.4%,接种前2种浓度的天牛幼虫第6 d后死亡率显著增大,而107孢子/mL没有出现急速死亡现象。在野外试验中,用108孢子/mL菌液喷于木段表面并将天牛成虫置于罩网木段上产卵。结果显示,皮下大量天牛幼虫及少量卵感染了白僵菌致死,防治效果可达76.8%。  相似文献   

9.
本文记载了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寄生柳虫瘿叶蜂Pontaniapustu-lator。对分离到的柳虫瘿叶蜂白僵菌菌株的分生孢子梗和菌落形态进行了描述,并测定了分生孢子和菌落的大小及该菌株对虫体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记载了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寄生柳虫瘿叶蜂Pontania pustu-lator。对分离到的柳虫瘿叶蜂白僵菌菌株的分生孢子梗和菌落形态进行了描述,并测定了分生孢子和菌落的大小及该菌株对虫体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11.
用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蜡蚧轮枝孢菌(Verticilliumlecanii)及2种菌混合物配制成0 5×109~5 0×109孢子/mL,在室内和野外对松墨天牛幼虫进行了防治试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和蜡蚧轮枝孢菌对松墨天牛幼虫均有较强的致病性,2种菌混合使用致病作用倍增。球孢白僵菌对松墨天牛的寄生率为5%~32%,平均20%;蜡蚧轮枝菌的寄生率为2 9%~25%,平均14 9%;2种菌混合物寄生率为12%~76%,平均47 9%。野外试验表明,球孢白僵菌防治效果为50 43%,蜡蚧轮枝孢菌防治效果为38 66%,2菌混合物防治效果为69 69%。  相似文献   

12.
2002-2006年在对呼和浩特地区杜松死亡原因调查的过程中,从死亡的树干内发现了罹病致死的双条杉天牛幼虫。通过对虫体内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确定为球孢白僵菌。经管氏肿腿蜂带菌接种与人工接种方法的室内致病力测定,在22~25℃条件下饲养30 d,双条杉天牛幼虫感病致死率分别为100%、58.22%,证明球孢白僵菌是双条杉天牛的病原菌。同时,利用管氏肿腿蜂带菌接种,菌剂使用浓度低,虫菌结合能显著提高双条杉天牛幼虫的感病致死率。  相似文献   

13.
为防治松褐天牛筛选致病性强的白僵菌菌株,把来自不同寄主的14株球孢白僵菌分离、纯化后,分别接种在PDA和松褐天牛虫体培养基上进行生长速度,产孢能力测定,从中选出8株培养性状好的进行致病性试验。再选出致病力较强的菌株B1和B2生产高孢粉,用于做室内对松褐天牛致病力及防治方法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B1致病力优于B2,注射菌液法的防治效果优于撒菌粉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Motsch)的天敌种类和自然死亡率调查研究,从罹病死亡的幼虫虫体上分离出一种真菌菌株,(编号为920909—Z26)做室内致病力测定,寄生死亡率达88.89%。再分离后,所得菌种与接种用菌种完全相同,经鉴定为粉拟青霉菌Paecilomycesfarinosus。此菌的最适生长温度是15℃~25℃。  相似文献   

15.
2008—2009年对呼和浩特市内种有山桃和樱桃的公园、植物园、树木园、机关、庭院等地进行了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了被害桃树上感病死亡的桃红颈天牛成虫。通过对成虫体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确定为球孢白僵菌。经管氏肿腿蜂带不同浓度致病菌接种的室内致病力测定,23℃条件下饲养25d,桃红颈天牛幼虫感病致死率分别为100%、70%,证明球孢白僵菌是桃红颈天牛的致病菌。同时管氏肿腿蜂对桃红颈天牛幼虫具有寄生性:  相似文献   

16.
筛选球孢白僵菌菌株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防治松褐天牛筛选致病性强的白僵菌菌株,把来自不同寄主的14株球孢白僵菌分离,纯化后,分别接种在PDA和松褐天牛虫体增减基上进行生长速度,产孢能力测定,从中选出8株培养性状好的进行致病性试验。再选出致病力较强的菌株B1和B2生产高孢粉,用于做室内松褐天牛致病力及防治方法的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7.
用杨、柳、榆树的树皮和木质部浸出液为营养对球孢白僵菌进行生长试验,结果证明球孢白僵菌在3种树木的树皮和木质部的浸出液中都可生长;相同条件下,在树皮中比木质部中产量高,杨树树皮是木质部的3.37倍,柳树是4.73倍,榆树是3.86倍。林间试验证明打孔注菌可以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含菌量4亿/mL~8亿/mL,每株注150 ...  相似文献   

18.
释放肿腿蜂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新疆杨光肩星天牛幼虫,测定管氏肿腿蜂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寄生率。试验确定,在放蜂15d后,光肩星天牛幼虫开始停止排粪,管氏肿腿蜂对光肩星天牛幼虫寄生率为46.6%,防治效果为45.2%。管氏肿腿蜂对新疆杨农防林带中的光肩星天牛幼虫有一定的防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管氏肿腿蜂及其带菌室内防治松墨天牛幼虫试验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利用管氏肿腿蜂及其携带球孢白僵菌进行室内防治松墨天牛幼虫试验,结果表明:管氏肿腿蜂对松墨天牛幼虫的寄生死亡率随着接蜂量的增加而提高。在一定的接蜂量(虫蜂比1∶2~1∶5)下,松墨天牛龄期越大,被寄生效果越低,对3龄幼虫的平均寄生死亡率为90%,4龄虫平均为77.5%,5龄虫平均为52.5%。每只管氏肿腿蜂携带球孢白僵菌约1×107个孢子时,对4~5龄松墨天牛幼虫按虫蜂比1∶1、1∶2和1∶3接蜂,寄生感染死亡率分别为55%、75%和100%;管氏肿腿蜂携带球孢白僵菌防治木段内的松墨天牛幼虫寄生感染死亡率为87.13%。  相似文献   

20.
以杨树抗虫品种为主综合防治光肩星天牛技术的研究*秦锡祥高瑞桐李吉震曹桂洪陈维培关键词杨树抗虫品种、综合防治、光肩星天牛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Motsch)]是杨树(Populusspp.)重要的蛀干害虫,造成木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