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肿腿蜂、肿腿蜂带菌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探讨利用肿腿蜂和肿腿蜂带菌防治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Motsch)]幼虫。室内试验,肿腿蜂对光肩星天牛3龄幼虫寄生率100%;对4龄幼虫25%,对5龄幼虫无寄生效果;肿腿蜂带球孢白僵菌和肿腿蜂带粉拟青霉对4~5龄幼虫寄生死亡率分别为87.50%和90.63%。用肿腿蜂进行林间放蜂防治试验,以2次/年,每次100头/株,可防3龄以内皮下幼虫,防治效果为86.02%。林间释放肿腿蜂带(球孢白僵菌Z28+粉拟青霉Z26)混合菌,以2次/年,每次100头/株,防治效果最佳为91.34%,可防皮下和木质部幼虫。肿腿蜂带粉拟青霉Z26,2次/年,每次100头/株,防治效果为85.60%,肿腿蜂带球孢白僵菌Z28,1次/年,每次200头/株,防治效果为72.44%。  相似文献   

2.
释放肿腿蜂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新疆杨光肩星天牛幼虫,测定管氏肿腿蜂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寄生率。试验确定,在放蜂15d后,光肩星天牛幼虫开始停止排粪,管氏肿腿蜂对光肩星天牛幼虫寄生率为46.6%,防治效果为45.2%。管氏肿腿蜂对新疆杨农防林带中的光肩星天牛幼虫有一定的防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研究了管氏肿腿蜂对光肩星天牛的控制作用,旨在找到呼和浩特地区园林生产应用中控制光肩星天牛的生物防治新途径。在温度20±2℃、相对湿度60%±5%的室内环境下,研究了管氏肿腿蜂对不同虫龄光肩星天牛幼虫的寄生情况。结果表明:管氏肿腿蜂对低龄光肩星天牛幼虫的寄生率较高,对高龄光肩星天牛幼虫的寄生率较低。同时研究了不同虫蜂比对光肩星天牛幼虫致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接蜂量下,在虫蜂比为1︰1、1︰5、1︰10、1︰15时,寄主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74%、5.10%、15.88%和16.68%。经过分析,认为在呼和浩特地区,可于9月份根据虫口密度以1︰10的虫蜂比防治光肩星天牛。  相似文献   

4.
川硬皮肿腿蜂防治云斑天牛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a sichuanensis Xiao)对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 Hope)幼虫进行室内及林间寄生试验,结果表明,川硬皮肿腿蜂可以对云斑天牛一龄幼虫寄生。其室内攻击天牛幼虫致死率为100%。林间防治有效率为61.11%,室内寄生生产卵率为62.5%,子代蜂的出蜂率为20.83%,对云斑天牛具有一定的持续防治效果。而对个体较大的接近老熟的幼虫则无法寄生。寄生成功后,川硬皮肿腿蜂母代蜂寿命会延长至子代蜂幼虫化蛹。  相似文献   

5.
通过开展川硬皮肿腿蜂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寄生试验,发现将川硬皮肿腿蜂接入天牛幼虫试管中后,肿腿蜂约20min以内对天牛幼虫的攻击率达100%。约2~7d后产卵,寄生率94.87%,卵期2~4d,幼虫期4~6d,结茧率89.19%,蛹期11~15d,羽化率75.76%,最终完成生活史。结果表明:川硬皮肿腿蜂从取食到产生后代,完成完整生活史,根据气温情况,大概需要30~40d左右。且试验显示川硬皮肿腿蜂对光肩星天牛的低龄幼虫有较强的寄生致死效果。  相似文献   

6.
研究测定了松褐天牛肿腿蜂对松褐天牛1~3龄幼虫的控制作用,采用林间和室内罩网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组松褐天牛肿腿蜂对松褐天牛幼虫的寄生情况.结果显示:在室内试验条件下,松褐天牛肿腿蜂产卵之前的刺蛰、补充营养取食能直接造成松褐天牛1~3龄幼虫死亡,对1、2及3龄幼虫的平均致死率分别为95.66%、85.91%、57.88%,并可产卵寄生2、3龄幼虫;林间释放2组松褐天牛肿腿蜂后,在刺蛰和补充营养取食后能有效寄生寄主的肿腿蜂雌蜂数量比例变化较大,有效肿腿蜂率最高为14.9%,最低为2.3%.松褐天牛肿腿蜂寄生行为不受寄主聚集程度的影响,但刚羽化出茧肿腿蜂雌蜂的寄生效率比经饲喂后的雌蜂高近5倍.从肿腿蜂单一个体来看,每头雌蜂补充营养取食和产卵寄生致死的松褐天牛幼虫数为2.1~7.7头.松褐天牛肿腿蜂雌蜂的补充营养习性及刺蛰、取食致死寄主行为在防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表明该种肿腿蜂是防治松褐天牛的重要天敌,在生物防治松褐天牛幼龄幼虫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管氏肿腿蜂人工繁殖及在防治栗山天牛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天敌昆虫防治森林害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文中论述了管氏肿腿蜂的繁殖技术以及在防治栗山天牛中的试验效果,研究表明,管氏肿腿蜂对栗山天牛幼虫有较高的寄生率,平均寄生率达36.6%。管氏肿腿蜂对不同径级柞树中的栗山天牛均有寄生,径级26cm以上者寄生率较高,达38.1%。  相似文献   

8.
利用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Xiao et Wu防治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Hope)幼虫的试验结果表明,虫蜂比为1∶5时,管氏肿腿蜂对锈色粒肩天牛幼虫的寄生率可达40%~70%;按锈色粒肩天牛幼虫∶管氏肿腿蜂为1∶5和1∶10的比例分别放蜂,寄生率分别为48.3%和68.9%,寄生率随着放蜂量的增加而提高,最佳放蜂时间为8月中旬,其校正寄生率为55.54%,明显地高于9月份。  相似文献   

9.
管氏肿腿蜂及其带菌室内防治松墨天牛幼虫试验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利用管氏肿腿蜂及其携带球孢白僵菌进行室内防治松墨天牛幼虫试验,结果表明:管氏肿腿蜂对松墨天牛幼虫的寄生死亡率随着接蜂量的增加而提高。在一定的接蜂量(虫蜂比1∶2~1∶5)下,松墨天牛龄期越大,被寄生效果越低,对3龄幼虫的平均寄生死亡率为90%,4龄虫平均为77.5%,5龄虫平均为52.5%。每只管氏肿腿蜂携带球孢白僵菌约1×107个孢子时,对4~5龄松墨天牛幼虫按虫蜂比1∶1、1∶2和1∶3接蜂,寄生感染死亡率分别为55%、75%和100%;管氏肿腿蜂携带球孢白僵菌防治木段内的松墨天牛幼虫寄生感染死亡率为87.13%。  相似文献   

10.
正生物习性: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是膜翅目肿腿蜂科的一种天敌昆虫,在自然界以成虫找寻并产卵于寄主体表,26℃条件下一般30天左右完成卵、幼虫、茧、成虫的世代发育。管氏肿腿蜂可寄生于多种林木蛀干害虫,如光肩星天牛、星天牛、松褐天牛、双条杉天牛、青杨天牛、栗山天牛、云斑天牛、桃红颈天牛等的幼虫和蛹,寄生率35-86%。  相似文献   

11.
在应用昆虫病原菌防治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的试验中,筛选出一种增效剂,可使病原菌的产孢量增加,光肩星天牛的致死速率加快。在生产病原菌的培养基内加入0.02%的增效剂培养5天,产孢量比对照增加一倍多。在含孢量10^8/ml的球孢白僵菌的菌悬液中加入0.02%的增效剂,以每头光肩星天牛幼虫接种1ml菌悬液,使光肩星天牛幼虫第6天开始发病,第16天死亡  相似文献   

12.
不同病原菌对光肩星天牛致病力测定及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病原真菌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幼虫致病力的测定表明:粉拟青霉9101、球孢白僵菌Z28 和卵孢白僵菌寄生率均为100% ,粉拟青霉Z26为87.5% 。各种菌对光肩星天牛的最适致死温度是:粉拟青霉Z26 15℃~20℃;粉拟青霉9101 15℃~25℃;球孢白僵菌Z28 20℃~30℃。用自己分离所得的球孢白僵菌Z28,粉拟青霉Z26,以含孢量4 亿孢子/m l+ 0.02% 增效剂做林间塞孔防治试验,每种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球孢白僵菌Z281~3 次/年处理间无明显差异,防治效果达93.44% ~97.25% 。粉拟青霉Z261~3 次/年处理间无明显差异,防治效果在92.92% ~96.55% 。两种菌混合塞孔,以1~3次/年处理间无差异,防效达93.64% ~96.48% 。每株树所用菌剂成本为0.02元。  相似文献   

13.
管氏肿腿蜂防治松墨天牛技术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试验结果表明:在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2至3龄幼虫期,按1:4的虫蜂比,于晴天的11至15时在林间投放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效果好。当年寄生率达到81.3%,第2年仍有53.5%的寄生率。  相似文献   

14.
天牛长尾啮小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天牛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fukutaiMiwaetSonan是星天牛Anoplophorachinensis(Forster)、桑天牛AprionagermaniHope的卵寄生蜂。在福建省沿海木麻黄林中对星天牛卵寄生率为7.5%-58.7%,福建省惠安1年3-4代,以老熟幼虫越冬。越冬代成虫在5月旬开始出现。该文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对生活史,活习性等进行观察观察。  相似文献   

15.
人工繁育管氏肿腿蜂几项技术指标的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青杨天牛、青杨虎天牛、光肩星天牛已成为杨树人工林区林业生产的大敌,危害十分严重,传播扩散速度惊人,短短几年已遍及我省的长春、白城、四平、松原市。而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guaniXi-aoetWu)是防治此类钻蛀害虫的体外寄生天敌...  相似文献   

16.
该文报道了应用斯氏线虫科的Steinernema属10个品系和异杆线虫科的Het-erorhabditis属1个品系室内外控制星天牛Anoplophorachinensis的试验结果。通过11个线虫品系对星天牛的侵染力测定,筛选出S.feltiaeBeijing和S.carpocapsaeM.K.为最佳品系,能寄生中、老龄幼虫,蛹及成虫,4~6天幼虫死亡率可达94.4%~100%。以1万条侵染期线虫/每天牛为最适剂量。林间采用带线虫的海绵块塞虫道,效果达90%~90.9%。  相似文献   

17.
天牛肿腿蜂是天牛幼虫和蛹期的一种体外寄生蜂。1975年冬在增邑县浚河林场,首次发现于青杨天牛的虫瘿内。据调查在自然界寄生青杨天牛Saperda PoPuInea L.和咖啡虎天牛(Xylotrechus grayii white)在室内试验还可寄生白杨透翅蛾,(Parathrene tabaniformis Rott.)和光肩星天牛AnoPI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我们为了弄清此寄生蜂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应用于生物防治的可能性,于77—78年进行了初步调查、观察及放蜂试验。现将材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8.
引用川硬皮肿腿蜂防治天牛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a sichuanensis Xiao)是一种能有效地防治部分天牛、吉丁虫、象甲等林木钻蛀性害虫的优良小型寄生蜂。通过进行室内接种和室外释放试验,结果表明:川硬皮肿腿蜂对锈斑楔天牛的幼虫有寄生,室内寄生率达57.14%;小蜂的释放量越大对天牛的控制效果越好,以放蜂量300头·株-1的防效最佳,校正后的天牛幼虫寄生率达到11.29%。  相似文献   

19.
川硬皮肿腿蜂环境适应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鳞翅目幼虫8种、鞘翅目幼虫9种、膜翅目幼虫5种、双翅目幼虫2种室内接种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a sichuanensis Xiao,结果表明,大部分天牛、全部膜翅目幼虫、为害枝梢的鳞翅目及处于停育期的米黑可完成发育,蝇类不能被寄生。川硬皮肿腿蜂可在2℃低温下维持生存,但适合的发育温度较高。有较强搜索能力。该蜂在冬季增温并提供适合的寄生可持续繁殖。  相似文献   

20.
光肩星天牛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光肩星天牛生活史的研究表明:呼市地区每年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新繁殖代天牛全部以幼龄幼虫形态集中栖息于寄主皮下、外边材部;对树体水分输导特性的实测,边材、外边材是水分输导的主要部位。据此,提出了每年5月初至6月初,用高效农药对聚集于寄主皮下、外边材部的新繁殖代天牛幼龄虫(1~3龄)实施连续两年干基打孔注药化防,可基本消灭受害林地新、老各代天牛种群的防治方法。经生产性防治试验,防治区校正死亡率为95.83%,虫口减退率为98.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