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探讨利用肿腿蜂和肿腿蜂带菌防治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Motsch))幼虫。室内试验,肿腿蜂对光肩星天牛3龄幼虫寄生率100%;对4龄幼虫25%,对5龄幼虫无寄生效果;肿腿蜂带球孢白僵菌和肿腿蜂带拟青霉对4~5龄幼虫寄生死亡率分别为87.50%和90.63%用肿腿蜂进行林间放蜂防治试验,以2次/年,每次100头/株,可防3龄以内皮下幼虫,防治效果为86.02  相似文献   

2.
不同病原菌对光肩星天牛致病力测定及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病原真菌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幼虫致病力的测定表明:粉拟青霉9101、球孢白僵菌Z28 和卵孢白僵菌寄生率均为100% ,粉拟青霉Z26为87.5% 。各种菌对光肩星天牛的最适致死温度是:粉拟青霉Z26 15℃~20℃;粉拟青霉9101 15℃~25℃;球孢白僵菌Z28 20℃~30℃。用自己分离所得的球孢白僵菌Z28,粉拟青霉Z26,以含孢量4 亿孢子/m l+ 0.02% 增效剂做林间塞孔防治试验,每种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球孢白僵菌Z281~3 次/年处理间无明显差异,防治效果达93.44% ~97.25% 。粉拟青霉Z261~3 次/年处理间无明显差异,防治效果在92.92% ~96.55% 。两种菌混合塞孔,以1~3次/年处理间无差异,防效达93.64% ~96.48% 。每株树所用菌剂成本为0.02元。  相似文献   

3.
白僵菌和肿腿蜂对松墨天牛幼虫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不同温度、不同剂量下用白僵菌侵染松墨天牛越冬4龄幼虫,结果表明:20~25 ℃是白僵菌作用松墨天牛的最适温度范围.20 ℃时3种浓度剂量的白僵菌孢悬液在松墨天牛体内有效继代校正宿存率均达最高,分别为58%、95%、100%.通过白僵菌、管氏肿腿蜂及携带白僵菌的管氏肿腿蜂分别对松墨天牛4龄幼虫的作用比较发现:第7天时,单独接种白僵菌的最高死亡率在25 ℃条件下是26.3%;单独接肿腿蜂的最高死亡率是55.0%;携菌肿腿蜂的最高致死率为94.4%.林间防治试验表明:肿腿蜂携带白僵菌使松墨天牛幼虫死亡率达到61.1%,而肿腿蜂使松墨天牛幼虫的林间致死率是40.8%,白僵菌的为0.肿腿蜂携带白僵菌可对松墨天牛幼虫起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川硬皮肿腿蜂防治云斑天牛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a sichuanensis Xiao)对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 Hope)幼虫进行室内及林间寄生试验,结果表明,川硬皮肿腿蜂可以对云斑天牛一龄幼虫寄生。其室内攻击天牛幼虫致死率为100%。林间防治有效率为61.11%,室内寄生生产卵率为62.5%,子代蜂的出蜂率为20.83%,对云斑天牛具有一定的持续防治效果。而对个体较大的接近老熟的幼虫则无法寄生。寄生成功后,川硬皮肿腿蜂母代蜂寿命会延长至子代蜂幼虫化蛹。  相似文献   

5.
管氏肿腿蜂及其带菌室内防治松墨天牛幼虫试验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利用管氏肿腿蜂及其携带球孢白僵菌进行室内防治松墨天牛幼虫试验,结果表明:管氏肿腿蜂对松墨天牛幼虫的寄生死亡率随着接蜂量的增加而提高。在一定的接蜂量(虫蜂比1∶2~1∶5)下,松墨天牛龄期越大,被寄生效果越低,对3龄幼虫的平均寄生死亡率为90%,4龄虫平均为77.5%,5龄虫平均为52.5%。每只管氏肿腿蜂携带球孢白僵菌约1×107个孢子时,对4~5龄松墨天牛幼虫按虫蜂比1∶1、1∶2和1∶3接蜂,寄生感染死亡率分别为55%、75%和100%;管氏肿腿蜂携带球孢白僵菌防治木段内的松墨天牛幼虫寄生感染死亡率为87.13%。  相似文献   

6.
研究测定了松褐天牛肿腿蜂对松褐天牛1~3龄幼虫的控制作用,采用林间和室内罩网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组松褐天牛肿腿蜂对松褐天牛幼虫的寄生情况.结果显示:在室内试验条件下,松褐天牛肿腿蜂产卵之前的刺蛰、补充营养取食能直接造成松褐天牛1~3龄幼虫死亡,对1、2及3龄幼虫的平均致死率分别为95.66%、85.91%、57.88%,并可产卵寄生2、3龄幼虫;林间释放2组松褐天牛肿腿蜂后,在刺蛰和补充营养取食后能有效寄生寄主的肿腿蜂雌蜂数量比例变化较大,有效肿腿蜂率最高为14.9%,最低为2.3%.松褐天牛肿腿蜂寄生行为不受寄主聚集程度的影响,但刚羽化出茧肿腿蜂雌蜂的寄生效率比经饲喂后的雌蜂高近5倍.从肿腿蜂单一个体来看,每头雌蜂补充营养取食和产卵寄生致死的松褐天牛幼虫数为2.1~7.7头.松褐天牛肿腿蜂雌蜂的补充营养习性及刺蛰、取食致死寄主行为在防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表明该种肿腿蜂是防治松褐天牛的重要天敌,在生物防治松褐天牛幼龄幼虫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释放肿腿蜂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新疆杨光肩星天牛幼虫,测定管氏肿腿蜂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寄生率。试验确定,在放蜂15d后,光肩星天牛幼虫开始停止排粪,管氏肿腿蜂对光肩星天牛幼虫寄生率为46.6%,防治效果为45.2%。管氏肿腿蜂对新疆杨农防林带中的光肩星天牛幼虫有一定的防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管氏肿腿蜂防治松墨天牛技术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试验结果表明:在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2至3龄幼虫期,按1:4的虫蜂比,于晴天的11至15时在林间投放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效果好。当年寄生率达到81.3%,第2年仍有53.5%的寄生率。  相似文献   

9.
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松材线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松墨天牛来控制松材互虫病的发生,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该蜂在林间当代扩散半径达50m左右,寄生率平均为31.2%,3个月后各在林间扩散半径达150m左右,寄生率提高到25.0-46.1%。当年林间实际防效达74.30-87.44%,下一年的持续防效达85.16-95.68%  相似文献   

10.
松幽天牛Asemum amurense Kraatz是典型的次期性蛀干蛀根害虫,也是松材线虫的传播媒介昆虫之一,严重威胁着林间长势衰弱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本研究调查松幽天牛的危害情况,按照1∶1,1∶2,1∶3,1∶4的虫蜂比于室内外分别接种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us guani Xiao et Wu防治松幽天牛低龄幼虫,并筛选接种最适虫蜂比例。结果表明:松幽天牛主要危害衰弱木、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危害木和枯死木,平均虫口数量分别为27,27,70头/株,最多为152头/株,有虫株率为11.99%。室内试验中按虫蜂比为1∶3接种时,寄生成功率最高为60.00%。林间试验中按虫蜂比1∶4接种时,防治效果最好,校正虫口减退率为56.47%。  相似文献   

11.
球孢白僵菌防治松褐天牛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经致病力测定,比较出8株球孢白僵菌菌株对松褐天牛幼虫毒力的差异,并结合菌株的发芽率,优选出僵死率达8/96%的B1,B2菌株作为林间应用菌种。由皖东微生物制剂厂生产出高孢粉。采用纱布袋撒菌粉和侵入孔注射菌液两种方法秋季野外布菌,翌年松褐天牛羽化期过后,劈样调查,结果显示;撒菌粉的僵死率为18.3%,13.4%,占死亡百分比为41.3%,32.7%;注射菌液的僵死率为10.5%,10.7%,占死亡百  相似文献   

12.
青杨天牛是杨树的主要蛀干害虫,在我省危害极其严重。一九七二年,曾在雁北地区进行过大面积飞机防治。近年来,怎样开展生物防治,以虫治虫,防治青杨天牛成了大家关注的问题。据山东省林科所报导,一九七五年在该省平邑县浚河林场,从青杨天牛的虫瘿内发现一种寄生天牛幼虫的小蜂,后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鉴定,定名为天牛肿腿蜂。目前,己初步掌握了肿腿蜂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其利用价值。一九七七年十月,河北林业专科学校从山东引进一部分母蜂(65头),经繁蜂试验,到七八年五月就发展到11万7千多头,同时,观察记载了生物学特性,通过两次林间释放,证明防治效果较好。最近,山西农学院和太原市林场等单位也正在进行肿腿蜂的研究工作。现将有关肿腿蜂的繁殖和利用等方面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粉质拟青霉Paecilomyces farinosus (Dicks.ex.Fr.)Brown et Smith是竹织叶野螟越冬幼虫的重要病原菌,林间自然发病率为23.08%~42.84%。用5.5×10~6/ml孢子悬液感染越冬幼虫,死亡率达91.7%。在24~26℃下,病程约10~14d。林间罹病虫尸上,可见粉质拟青霉被寄生黑孢壳Melanospora parasitica Tulasne寄生。本文还从病原菌的生理性质及侵染环境的角度,讨论了疾病的流行条件和病原菌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试验表明:从樟萤叶甲虫尸上分离的白僵菌,经过室内扩大再培养,生产出含孢量100亿/g菌剂,制成手雷式粉炮,用菌量6kg/hm2,防治第1-2代樟萤叶甲幼虫,效果可达72.5%-87.7%;调成2亿/ml浓度的菌液喷雾防治第1代幼虫,效果可达87%-89%。  相似文献   

15.
梦尼夜蛾是危害杜仲的重要食叶害虫,本文以成都市大邑县杜仲人工种植林为试验基地,采集罹病的杜仲梦尼夜蛾僵虫,分离获得10株4种生长良好的纯菌种,表型特征、显微形态结合分子生物学检测该4种天敌微生物分别为:桔青霉,产黄青霉,球孢白僵菌(次优势菌),莱氏野村菌(优势菌株)。经室内幼虫毒力比较试验证明莱氏野村菌强于球孢白僵菌,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该菌在幼虫表皮下生长,二者可望作为林间无公害防治杜仲梦尼夜蛾的原型生防菌株。将莱氏野村菌与球孢白僵菌制成复合粉炮在林间施用333.33 hm~2,一般在1周后开始产生防治效果(虫口减退率:70%),随着时间增加,生防菌不断繁殖,防效可持续提高,稳定在85.1%~90%间,示范区与试验区趋势一致,粉炮施用后每半月收集的僵虫可分离到莱氏野村菌、球孢白僵菌,说明两菌能有效在幼虫上定殖。  相似文献   

16.
经致病力测定,比较出8株球孢白僵菌菌株对松褐天牛幼虫毒力的差异,并结合菌株的发芽率,优选出僵死率达96%的B1、B2菌株作为林间应用菌种。由皖东微生物制剂厂生产出高孢粉。采用纱布袋撒菌粉和侵入孔注射菌液两种方法秋季野外布菌,翌年松褐天牛羽化期过后,劈样调查,结果显示:撒菌粉的僵死率为18.3%(B1)、13.4%(B2),占死亡百分比为41.3%(B1)、32.7%(B2);注射菌液的僵死率为10.5%(B1)、10.7%(B2),占死亡百分比为29.4%(B1)、25.4%(B2),都比对照高,但持效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为防治松褐天牛筛选致病性强的白僵菌菌株,把来自不同寄主的14株球孢白僵菌分离、纯化后,分别接种在PDA和松褐天牛虫体培养基上进行生长速度,产孢能力测定,从中选出8株培养性状好的进行致病性试验。再选出致病力较强的菌株B1和B2生产高孢粉,用于做室内对松褐天牛致病力及防治方法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B1致病力优于B2,注射菌液法的防治效果优于撒菌粉法  相似文献   

18.
学习经历对川硬皮肿腿蜂寄生云斑天牛幼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Y形嗅觉仪和EthoVision3.1行为仪研究0~5日龄川硬皮肿腿蜂经历杨树云斑天牛虫粪木屑混合物气味刺激的学习效应,并通过室内和林间放蜂试验,比较有无学习经历的川硬皮肿腿蜂对2~3龄云斑天牛幼虫的寄生作用,以探索利用学习行为提高川硬皮肿腿蜂防治云斑天牛效果的途径。结果表明:杨树云斑天牛虫粪木屑混合物对无学习经历的蜂有显著驱避作用(P<0.05),有学习经历的蜂对杨树云斑天牛虫粪木屑混合物的趋向性显著提高(P>0.05)。在EthoVision3.1行为仪分析中,有学习经历的蜂活动轨迹在味源区域的密度远高于无学习经历蜂在该区域的密度;在味源区的停留时间、移动距离和移动时间上,有学习经历的蜂明显长于无学习经历的蜂(P<0.05);有学习经历的蜂在采集区的静止时间明显长于无学习经历的蜂(P<0.05),而停留时间、移动距离和反应时间则显著短于无学习经历的蜂(P<0.05)。有学习经历的蜂室内搜索寄主所需平均时间39.99s,60s内搜索到寄主的数量为23.33头,都与无学习经历的蜂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采用蜂虫比1:1,2:1,4:1室内对云斑天牛2~3龄幼虫寄生试验中,有学习经历蜂在蜂虫比4:...  相似文献   

19.
林间摘茧挂袋养困法防治落叶松毛虫,虫口密度由34.1 头/株降至4 头/株,虫株率由100% 降至65% 。室内养茧发现有寄生蜂和寄生蝇两类天敌,平均寄生率20% 。试验结果表明,虫茧养困法防治落叶松毛虫是重要的生物防治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鲁北平原枣尺蠖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东鲁北平原,枣尺蠖Chihuozao Yang一生可食枣叶113-209cm^2,5龄为暴食期,占总食叶量的86%。越冬蛹的防治指标根据树龄大小确定,即20年左右,60年以上,40-60年生枣树的防治指标分别为3头蛹/株,9头蛹/株,18头蛹/株。初孵幼虫期的防治指标为100头/米.枝,4-5龄幼虫期为7头/米.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