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林型内土壤的理化性质存在差异,柞树林内土壤结构疏松,渗透能力强,土壤物理性质最好,其次为红松林,杂木林内最差,10~20 cm土层深度渗透速率仅为0.57 mm.min-1。从化学性质来看,阔叶树种土壤中养分含量较针叶林高,比较而言,柞树林内土壤各养分含量比杂木林内高。作为针叶树种的红松林土壤内,其速效养分含量较其他林型高。  相似文献   

2.
桂西南不同树种人工林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桂西南多个树种、多种经营模式人工林的生长量、林下土壤及植被的调查研究和经济效益分析表明:米老排、红椎、西南桦等速生阔叶树种的生长量优于针叶树种,其中,胸径、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以米老排为最高,分别达1.67 cm、1.29 m,分别比马尾松增长60.6%、61.2%,比杉木增长70.4%、57.3%;林分的年平均蓄积生长量则以西南桦为最高,达20.44 m3·hm-2·a-1,比杉木高了近2倍.阔叶林的经济效益明显优于针叶林,混交林的效益优于针叶纯林,树种之间效益比较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以西南桦的效益最好,年平均产值达21 459.7元·hm-2,比杉木高10倍多.对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表明:荒地造林后,土壤的密度、保水性、通透性得到改良;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富铝化作用增强,而其它的土壤养分,不同树种之间差异较大,但从总体看,阔叶林在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方面优于针叶纯林.  相似文献   

3.
杉木是喜肥的树种,对土壤理化性质要求较高。从各地高产林分析,一般全氮含量在0.1—0.3%之间,速效氮5—6毫克/100克土,速效磷3—5毫克/100克土,速效钾7—25毫克/100克土,指示了杉木速生丰产所要求的养分条件。但从我区杉木主要产区  相似文献   

4.
杉木生长快、产量高、材质好,是中国亚热带地区最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在中国南方人工林经营中占有重要地位。对8、14和24年生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凋落物及其养分流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具有很高的生物生产力和50%-70%的树干生物量积累比例。杉木是低养分归还的针叶树种,凋落量少,而且针叶凋落前养分发生一定程度的转移,凋落物养分含量低,短轮伐期连栽收获制度造成的养分损失是导致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原因之一。图1表7参22。  相似文献   

5.
杉木纯林及杉木火力楠混交林林分结构及土壤养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广西南宁市郊杉木纯林和杉木+火力楠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杉木纯林与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的生长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差异,以期为杉木人工林的营造提供数据参考。结果表明: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单株材积等生长量显著高于杉木纯林;混交林的径阶集中分布范围为18~22 cm,纯林主要集中分布在12~20 cm径阶范围内;杉木混交林径级离散度为0.593 3,杉木纯林径级离散度为0.929 3,混交林分化不明显而纯林分化明显。杉木混交林与杉木纯林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显著,混交林土壤中全N、氨态N、全P、全K、速效P、速效K含量均显著多于杉木纯林,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均逐渐减少。混交林林分结构比纯林稳定,养分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桂林市桉树、马尾松、杉木林下植被与土壤因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林龄10年生的广西主要造林树种桉树(Eucalyptus)、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下的植被与土壤调查结果分析表明:桉树林内植被种类的平均值为45.66,高于马尾松林的20.19%,高于杉木林的61.21%;在土壤含水量、养分含量方面,除杉木林内的土壤含水量略低外,桉树、马尾松林内的土壤含水量均在17.33%~18.08%;土壤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4种元素含量的平均值,除杉木林内的有机质含量略高之外,桉树林内的土壤各项元素含量均接近或超过马尾松、杉木林内的土壤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7.
对福建省浦城县36a生栓皮栎人工造林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栓皮栎人工林具有较高的林分生产量,林分总生物量达266.560t/hm~2,乔木层为257.149t/hm~2;林分平均树高20.4m,平均胸径19.5cm,蓄积量达201.87m~3/hm~2。与杉木人工林相比,栓皮栎人工林具有良好的土壤结构和较强的养分供应能力。其表层土壤>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比杉木人工林高9.99%,土壤有机质含量比杉木人工林高0.695%。栓皮栎人工林还具有良好的水源涵养能力,林分总持水量比杉木人工林高10%。  相似文献   

8.
会同广坪林区降雨和杉木林内雨的养分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会同广坪林区的大气降雨、水库水、小河水及杉木林内雨的养分含量进行了5个水文年的定位监测.结果表明水库水、小河水中的10种养分元素N、P、K、Ca、Mg、Fe、Cu、Mn、Zn、Si,有的含量高于降雨,而有的含量低于降雨;降雨中各养分元素按含量高低排列顺序为K>Zn>Ca>Org-N>NH4-N>NO3-N>Si>Mg>Mn>P;林内雨中P、K、Ca、Mg、Fe、Cu、Mn、Zn、Si元素含量均比降雨高;从林冠层淋洗的养分量为79.475 kg*hm-2a-1;从林内雨直接进入林地土壤的养分总量为161.957 kg*hm-2a-1,其中以Ca元素最高,为73.71 kg*hm-2a-1,为外界补充杉木幼林地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对加速杉木林的养分循环和促进林木生长,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该项研究可为杉木林的持续经营,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毛竹杉木混交造林对土壤养分及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福建省宁化县方田乡泗坑村营造的7年生杉木毛竹混交林和杉木、毛竹纯林的林下土壤养分及林木生长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毛竹杉木混交林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均比毛竹纯林和杉木纯林高,毛竹杉木混交林中毛竹、杉木的平均胸径、平均高、枝下高、冠幅、单株材积生长量均比毛竹、杉木纯林高。表明,毛竹、杉木混交造林改善了土壤养分,促进林分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浦城县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营造的21年生杉木山杜英混交林的生长情况及土壤养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山杜英(Elaeocrpus Sylvestris)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混交林的林分总蓄积量分别比杉木、山杜英纯林高66.03%和46.34%;山杜英杉木混交林0~20cm土层内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等养分含量分别比杉木纯林提高了6.48%、7.96%、7.28%、32.43%和12.45%。说明山杜英与杉木种间关系协调,可作为杉木多代连栽林地恢复地力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11.
杉木是我国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材质好的优点。土壤微生物与杉木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肥力以及植物根系之间有密切的关联。文中概述了不同林分条件下杉木林地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特征及其与土壤质量之间的响应机制,尤其是与植物根系共生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实现杉木林质量的精准提升提供理论参考。天然林和阔叶林较杉木人工林有更丰富的微生物群落,在杉木林生长发育过程中,中龄阶段各微生物指标最低。杉木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生物量和活性等均与土壤酸碱性、通气状况、养分含量等存在密切的响应关系。杉木林菌根真菌主要属于球囊霉属,国内对杉木林下菌根真菌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土壤微生物的研究热点包括土壤微生物的时空演变规律、土壤微生物在提升土壤肥力上的机理和途径、菌根真菌在土壤养分高效利用中的机制等。  相似文献   

12.
以杉木3代种子园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坡向杉木3代种子园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差异,从而为实现杉木种子园的合理施肥奠定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坡向随着坡位上升以及同一坡位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杉木3代种子园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同一坡位同一土层深度不同坡向对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影响体现出较为复杂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马占相思等5个树种叶中养分含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测定了阔叶树马占相思、木荷和红锥及针叶树杉木和加勒比松叶中的养分含量。结果表明 :5个树种中马占相思叶的N、P、K含量最高 ,杉木叶的Ca、Mg含量最高 ,而加勒比松叶的 5种养分含量最低。马占相思、红锥和加勒比松叶的养分含量为N >K >Ca >P >Mg ,而木荷和杉木叶的养分含量为N >K >Ca >Mg >P。各树种养分利用效率为P或Mg >Ca >K >N。  相似文献   

14.
南亚热带杉木人工成熟林密度对土壤养分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5种不同密度林分土壤剖面养分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以广西大青山37年生杉木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A(1 667株·hm-2)、B(3 333株·hm-2)、C(5 000株·hm-2)、D(6 667株·hm-2)、E(10 000株·hm-2)5种密度下0 10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判断不同密度和不同土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1)杉木人工成熟林大多数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性铁含量在A、B等低密度林分中最高,并且在0 30 cm的土壤中,随密度的增加表现出总体下降的变化趋势,而土壤pH值与全钾、速效钾随密度的增加而上升,交换性钙与交换性镁含量受密度影响不明显;(2)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和有效性铁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明显下降,0 30 cm表层土壤的降幅较大,密度对不同土壤深度养分含量的变化具有一定影响。[结论]初植密度对杉木人工成熟林土壤养分含量影响明显,低初植密度更有利于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的长期维持,南亚热带杉木林密度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深度可达60 cm。  相似文献   

15.
四川杉木混交造林树种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杉木纯林耗肥力强,自肥力差,引起地力严重衰退,致使杉木采伐迹地上更新的第2、3代杉木林生长差,不能成林。本研究选择桤木、水杉、漆树、灯台、香樟、柳杉和擦木7个自肥力和适应性强的树种与杉木混支造林。其结果表明:混交林枯落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比纯林高0.26~3.92%,水解氮高18.1~36.49mg/100g,速效磷高1.46~2.59ppm,速效钾高0.38~0.60mg/100g,土壤肥力明显提高,6年生时,混交林蓄积量比纯杉木林高23.3~117.4%。这7个树种均可作为杉木混交造林的混交树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广西国有东门林场马尾松林和杉木林地土壤养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的pH值为4.20~5.50;有机质为1.20%~4.00%;速效N为3.79~22.50mg/kg;速效P为0.24~1.01mg/kg;速效K为4.7~21.95mg/kg。根据广西土壤养分含量等级划分标准,认为该地区土壤中的大量元素(N、P、K),特别是大量元素(P、K)缺乏最为严重。对马尾松、杉木林的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林地的土壤水稳性、自然含水量及土壤主要养分含量略大于杉木林;而杉木林则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17.
以杉木樟树不同混交比例林分为研究对象,分析混交比例对林分生长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幼龄林阶段(10年生时)的杉木樟树混交林中的杉木,其树高、胸径相对于杉木纯林中的小,且随着樟树比例的增加,混交林中杉木、樟树的树高和胸径均逐渐增大。不同混交比例的林分,其各土层的土壤养分含量各指标均呈现模式D林分(樟树纯林)的>模式B林分(杉木樟树混交比例为3∶7)的>模式A林分(杉木樟树混交比例为6∶4)的>模式C林分(杉木纯林)的;相同的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各指标绝大部分在不同混交模式林分间的差异均显著。不同混交比例林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其中0~2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最高,其次为20~40 cm土层的,最低为40~60 cm土层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丛枝菌根真菌(AMF)和不同形态氮(NH4+-N、NO3--N)对杉木根际土壤氮(N)与磷(P)养分含量、相关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为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以1年生杉木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实验,研究杉木幼苗在接种摩西球囊霉(G.mosseae,Gm)和添加不同形态N(NH4+-N、NO3--N)后根际土壤N、P养分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与化学计量比的变化。[结果](1)AMF接种提高了土壤有效P含量,降低了土壤中硝态氮、铵态氮、可溶性有机氮以及全P含量,与NH4+-N处理相比,NO3--N处理下AMF对土壤N、P养分的调节作用更显著(p<0.05);(2) AMF和不同形态N添加提高了土壤中酸性磷酸酶(AP)、脲酶(URE)、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并分析不同树种凋落物组合添加对各龄级杉木林土壤养分以及对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为南方杉木纯林营造混交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江西分宜不同龄级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树种凋落物组合添加处理,研究其在杉木不同发育阶段对土壤有机碳(SOC)、氮(N)、磷(P)养分及其化学计量比,以及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混交林土壤持水性和肥力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马尾松与格氏栲、青栲、火力楠及杉木等树种混交试验,13年生时测定不同混交林土壤的持水性、土壤结构和养分。结果表明,马尾松格氏栲和马尾松青栲混交林土壤饱和持水量大于马尾松火力楠和马尾松杉木混交林,土壤结构破坏率以马尾松格氏栲和马尾松青栲混交林较低,而马尾松格氏栲混交林土壤孔隙度最大,且马尾松格氏栲和马尾松青栲混交林土壤有机质、全量养分和速效性养分含量高于其他2种混交组合。格氏栲和青栲为马尾松伴生树种可以促进林分涵养水源,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