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5篇
林业   47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南亚热带杉木人工成熟林密度对土壤养分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5种不同密度林分土壤剖面养分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以广西大青山37年生杉木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A(1 667株·hm-2)、B(3 333株·hm-2)、C(5 000株·hm-2)、D(6 667株·hm-2)、E(10 000株·hm-2)5种密度下0 10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判断不同密度和不同土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1)杉木人工成熟林大多数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性铁含量在A、B等低密度林分中最高,并且在0 30 cm的土壤中,随密度的增加表现出总体下降的变化趋势,而土壤pH值与全钾、速效钾随密度的增加而上升,交换性钙与交换性镁含量受密度影响不明显;(2)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和有效性铁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明显下降,0 30 cm表层土壤的降幅较大,密度对不同土壤深度养分含量的变化具有一定影响。[结论]初植密度对杉木人工成熟林土壤养分含量影响明显,低初植密度更有利于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的长期维持,南亚热带杉木林密度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深度可达60 cm。  相似文献   
2.
在广西凭祥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伏波实验场14a生红椎人工林中设置顺山行状样地,进行小尺度坡位梯级微变化对林木生长和土壤性质变化影响的研究,为珍贵树种大径材培育的造林立地选择提供精准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林木平均树高和胸径随坡位梯级上升而降低,不同坡位梯级对林木树高和胸径的影响呈显著差异;2)土壤大量营养元素、pH、有机质等指标与坡位高度呈负相关关系,即坡位越高各指标数值越小,而pH、全P和全K含量的不同坡位梯级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3)春季土壤旱情较为轻微情况下,不同坡位梯级间的含水率差异不大。建议根据不同树种对水肥立地条件要求的差异,当坡面长度在60m以上应分上下坡位安排不同树种,超过100m时应分3个坡位段安排不同树种。  相似文献   
3.
灰木莲容器苗培育基质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松皮粉、黄心土、森林表土、火烧土、泥炭5种基质设置6种配比处理开展灰木莲容器苗培育试验,选用苗高、地径、苗木质量指数、容器基质重量等指标进行苗木质量评定,并依据造林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的苗高、地径和容器基质重量均达到极显著差异,苗木质量指数亦差异显著;处理3(黄心土50%+松皮粉25%+表土25%)的苗木质量和造林效果最好,其次是处理5(黄心土60%+松皮粉25%+火烧土15%)和处理4(黄心土50%+松皮粉50%),处理2(黄心土75%+泥炭25%)最差;建议生产上添加25%.50%的松皮粉作为灰木莲容器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4.
15种热带南亚热带阔叶树种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西热带南亚热带15种阔叶树种的种子成熟期、种子处理和贮藏方法、播种期、营养土配方以及其容器苗管理等技术总结,为阔叶树种的人工林发展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采取近自然林经营理论及其技术方法研制,旨在高效培育大径级珍贵用材的红椎目标树选择技术规程,包括规程制定目的意义、研制原则和规程的主要技术参数及内容,简要评价了这一行业标准预期的经济效益,提出了贯彻该标准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湿加松轻基质网袋容器苗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轻基质网袋培育湿加松容器苗,6—7月播种,以黄心土75%+火烧土15%+沙10%为基质;当芽苗高6~7cm,移入网袋,基质以松皮粉50%+锯末40%+表土8%+杉皮粉2%或松皮粉50%+锯末35%+锯末炭化15%为宜;翌年2—3月大多数苗木地径大于0.23cm,苗高大于19cm即可出圃造林。  相似文献   
7.
通过春季、夏季、秋季不同季节红椎(Castanopsis hystrix A. DC.)造林对比实验,对红椎造林成活率、幼树生长(高径)、树木形质生长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红椎在春季造林成活率最高,夏季造林次之。迹地全光造林夏季红椎平均胸径和平均高等调查因子比春季高。秋季造林生长状况最差;与米老排林冠下更新补植相比,迹地全光种植红椎生长较快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价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的耐旱性,采取模拟自然极度干旱条件方法,利用盆栽方式,研究顶果木在干旱胁迫期间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期间,顶果木叶片的叶绿素a、b含量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类胡萝卜素含量出现增加趋势,叶绿素a的含量明显高于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顶果木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含量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受水分胁迫的影响,顶果木叶片质膜透性越来越大。干旱胁迫开始在停止供水后的第11~16天的某一天,干旱胁迫的临界土壤含水量在20%左右;第21天顶果木各种生理机能开始丧失,已经达到顶果木的萎蔫系数(12.99%)。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混交模式下马尾松及格木生长量差异,探讨马尾松与格木混交的适宜模式,为马尾松格木混交林的营建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广西凭祥5年生马尾松和格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混交模式及混交比例马尾松和格木的胸径、树高、冠幅及材积的差异,探寻马尾松格木混交合理的混交模式和混交比例。【结果】1)不同混交模式马尾松胸径、树高、冠幅和材积均差异显著。处理a和CK3林分平均胸径最大,均为5.9 cm,CK3林分平均树高、上下冠幅和左右冠幅最大,分别为4.9、2.4和2.7 m。CK3的单株材积最大为0.0082 m3,处理c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单株材积均最小,分别为5.0 cm、4.1 m和0.0051 m3,同时上下冠幅和左右冠幅最小,分别为2.0 m和2.1 m。2)不同混交模式格木胸径、树高、冠幅和材积均差异显著。CK2林分平均胸径最大为5.1 cm,最小为处理c的4.1 cm。处理a和CK1林分平均树高最高,均为4.8 m,处理c树高最低为4.0 m。处理a、处理b和CK2上下冠幅最大,均为2.4 m,处理c上下冠幅最小为2.0 m,CK1左右冠幅最大为2.8 m,处理c左右冠幅最小为2.1 m。CK2格木单株材积最大为0.0058 m3,处理c单株材积最小为0.0035 m3。3)不同的混交模式和混交比例不影响径级数量的分布规律,各处理及对照中马尾松和格木的径级均呈正态分布。【结论】马尾松与格木幼林4种混交模式在胸径、树高、冠幅和材积均存在显著差异,马尾松与格木(75丛·hm^-2)各项生长指标相对较优,其次为马尾松+格木(4:1)行状混交,生长表现最差为马尾松+格木(210丛·hm^-2)。综合考虑,以培育马尾松大径材为经营目标,早期应选择马尾松与格木(75丛·hm^-2)模式进行混交。  相似文献   
10.
在对优良珍贵阔叶树种的概念及其繁殖特性和生态特性等进行简要归纳的基础上,结合现有技术与生产实践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南亚热带地区优良珍贵树种发展的六种经营模式,这些经营模式对我国南亚热带地区以经营马尾松、杉木人工林为主的林业局(场),在进行树种、林种结构调整等营林活动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