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宁夏农田防护林网关键技术参数缺乏相应的基础研究与技术支撑等现状,通过分析国内外农田防护林网主要技术参数和研究现状,结合宁夏引黄灌区农田防护林生产现状,以及有害风向、季节性发生规律等,总结提出了宁夏引黄灌区农田防护林网最佳布设角度、林带宽度、理想横断面形状、网格大小、有效防护面积等。结果表明:适宜防护林主林带间距应为360 m±90 m,副林带间距以600~700 m为宜,网格面积16.67~33.33 hm2。该研究可为科学指导宁夏引黄灌区农田防护林网建立与更新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内蒙古化德县农田防护林现状的调查以及当地生态环境的分析,指出农田防护林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地气候、水土条件、生态环境、树种的生态适应性与当地多年农田防护林建设的实践,得出适宜的农田防护林配置方式:1农田防护林宜选用灌木柠条和乔木白榆、小叶杨为主要造林树种。2北部丘陵防风固沙牧林区农田防护林宜采取窄林带小网格、灌木防护林带模式,南部丘陵滩川农牧林区农田防护林宜采取窄林带小网格、灌乔木带状混交防护林带配置方式。3林带结构宜为疏透型,种植密度不宜过大,最适疏透度为0.25~0.35。在网格南侧副林带留出风缺口,以减轻农田风蚀。4防护林配置时,其主林带方向应尽量与主风向垂直,主林带方向为近南北方向,副林带为近东西方向,充分考虑地貌条件,其配置走向应尽量与田块走向一致,与农田道路、渠系相结合,灵活配置。  相似文献   

3.
以河北坝上康保地区农田防护林带为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试验观测,对农田防护林带的空间配置方式、树种选择搭配、林带宽度及株行距等进行对比,并对现有农田防护林带的防风效应进行探讨,以寻找合适的农田防护林带配置模式。结果表明,品字形配置方式优于矩形配置方式;乔灌混交配置方式能够兼顾防风效能、防护距离,是研究区农田防护林带树种配置的首选;窄林带的林带结构和防护效益优于宽林带;疏透型林带宽度一般不超过10 m,通风型林带宽度应控制在10~15 m范围内;小青杨在研究区适用的株行距为2.5 m×3.0 m或3.0 m×4.0 m。因此,康保地区的农田防护林应多种植乔灌混交林,以品字形配置为主,林带带宽选择窄林带更佳。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田防护林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国农田防护林工程主要营建技术进行综述,分析我国在农田防护林营建过程中的树种选择、林带结构与配置、林带空间配置与优化及林带成熟龄和更新龄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期为我国农田防护林的营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防护林体系树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武 《农村科技》2014,(9):61-62
<正>选择正确的树种,做到适地适树,是造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必须做到了解不同树种生物学、生态学特性,根据造林立地条件,加以合理地配置和混交,才能建成生长稳定、经济价值高、防护效果好的防护林体系。一、树种选择要求1.农田防护林树种要求1选择树体高大、树冠冠幅适宜的树种作防护林主要树种,以提高林带有效防护范围;以伴生树种  相似文献   

6.
风沙区农田防护林构建多样性及景观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风沙区农田防护林体系多样性构建的目的是确保防护效益的持续稳定发挥。文中在各树种不同配置方式试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风沙区构建多样性、稳定性农防林的框架。研究结果表明:营建针叶常绿林带或针阔混交林带,在防护效果和观赏价值上皆优于纯阔叶林带。针对风沙区农防林单纯林带比例大、空间分布欠合理等问题,提出景观补救方法;引入新“斑块”扩大混交比例,增加观赏价值高的树种种类,采取人工抚育、修技等措施创造适宜的观赏环境。  相似文献   

7.
<正>农田防护林是防护林体系的主要林种之一,是指将一定宽度、结构、走向、间距的林带栽植在农田田块四周,通过林带对气流、温度、水分、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来改善农田小气候,减轻和防御各种农业自然灾害,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以保证农业生产稳产、高产,并能对人民生活提供多种效益的一种人工林。一、防护林体系的防护效益防护林体系的防风、防沙、改善生物气候和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效能,主要决定于防护林体系各组成部分的空  相似文献   

8.
陕北榆林风沙区防护林体系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全面调查研究榆林风沙区防护林体系基本特征、经营状况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榆林风沙区防护林体系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榆林风沙区防护林体系经过10 a的建设和发展,综合效益由1992年的较差(I4级)提高到了2002年的良好水平(I2级).其中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由1992年的较差(I4级)提高到了2002年的良好水平(I2级).只有社会效益变化极小,基本保持了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不同带距林网和林网内植被对防护林网内风速分布及防风效能的影响,选取3种带距林带、3种不同植被和裸地(对照)林网模型,对其防风效能进行了风洞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风速下,3种带距林网最低风速基本都出现在5.5~7.5 H(树高),3种带距林网平均防护效能排序为200 m带距林网(70.9%)>300 m带距林网(64.1%)>150 m带距林网(60.7%);林带有效防护距离分别为150 m带距林网4 H至第2道林带,200 m带距和300 m带距林网3 H至第2道林带。3组试验风速下,300 m带距林网1 cm高度处平均防风效能排序为果树模式>小麦模式>对照;种植果树模式整个林网受到有效防护,小麦模式有效防护距离为2 H至第2道林带。随着集约化和精准农业推进,进行农田防护林网配置时,应充分考虑林网所处地理位置,绿洲内部采用300 m带距防护林,绿洲外围考虑带距较小的防护林。如对高大果树类作物进行农田防护林网配置时,可适当调整林网大小,合理配置林带结构,增加作物种植面积,减少林带用地,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选择和田地区特定区域,研究农田防护林树种组成、混交情况、年龄结构等,分析其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洛浦县农田防护林存在混交林比例过低,仅占防护林总面积的11.29%;林龄结构不合理,大多集中于7~16年;防护林树种少、经济价值低;林网规格与保护对象不适应等现实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加强宣传和指导营造混交林;利用防护林防护成熟、工艺成熟和经济成熟期的时间差调整防护林林龄结构;引入夏橡、水曲柳、黑核桃等经济价值高的树种营建混交林带,并积极营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根据保护目标植物适时调整林网大小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采用设施避雨栽培可以解决福建地区雨水多对甜瓜生长的不利影响,并可错开其他地区甜瓜集中上市期,提高农户的种植效益.该文总结福建设施甜瓜生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以新疆塔城老风口防风林为研究对象,应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了不同建设期防护林下植被的变化,结果显示林下植被覆盖度及群落高度均高于荒漠;荒漠植物多样性水平随季节的变化十分明显;随着林木的生长,林下物种多样性及均匀度均有所提高,但优势度降低。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农田林网半带更新的气象效应及其对小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半带更新后的林网仍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其防护效益的永续性。这种更新方式在生产实践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枯萎病(Fusarium oxy.porum.f.nirevum)是西瓜最致命的病害之一。病菌潜伏期长,一般可在土壤中潜伏五年以上,且在西瓜的整个生长期都可发病,严重影响西瓜栽培的产量和产值.为此,我们于1988~1989年进行了塑料大棚西瓜嫁接栽培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西瓜嫁接后,增强了植株的根系活力,增加了伤流量,提高了其电导率;促进了植株体的干物质积累;改变了茎叶中的无机成分构成,提高了氮和钾的含量,降低了磷的含量,对西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建溪流域常绿阔叶防护林群落的30个主要优势乔木种群进行生态相似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组成建溪流域常绿阔叶防护林的乔木种群大部分为狭生态位,对资源的共享性不明显。种群之间的生态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指数指标值反映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16.
亚硝酸盐对海水COD测定的影响及消除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了NO2对海水COD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洋监测规范中COD的测定方法不适合于NO2较高的污染海水,比较了氨基磺酸与叠氮化钠对NO2的掩蔽效果及测定方法。认为在依次加热氧化,冷却后加入固体KI,然后加入0.2mL深度为5g/L的NaN3再酸化,可以消除2mg/L以下的NO2-N的干扰作用,同时也提出了用氨基物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7.
湖南避雨栽培条件下红地球葡萄负载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年生红地球为试材,在湖南地区避雨栽培模式下研究了不同负载量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中国南方避雨栽培条件下,红地球单株负载量以留10~12穗果最佳,即产量控制在1 300~1 350 kg/667m2为宜,此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16%,糖酸比较高。随着负载量的增加,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均逐渐下降,当负载量超过16穗果时,含糖量仅为12.5%,糖酸比降低。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的生产实践,我们总结了一套适宜在荒滩地类培育果树的实用技术措施,主要从营造防护林带、选择适宜的果树品种、改良培肥土壤、砧木建园、栽植技术这几点着手。对初开荒建园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国内应急避难场所的产生和发展背景,提出基于避难场所的城市公园的防灾设计原则,以哈尔滨市尚志公园为例,以园林设计的地形、道路、水体和建筑的4个要素与防灾设计相结合,重点分析城市公园景观与防灾的融合与转化,旨在对城市现有公园的防灾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在洞庭湖区一线防洪大堤植树稳固堤身的构想,并分析其可能性、必要性和生态后效。认为防洪大堤植树造林有可能增强堤身的稳固性,提高堤身抗溃决的能力,可能是现阶段可采取的为数不多的有效防御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