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筛选出制作泡菜的优良发酵剂。[方法]将肠膜明串珠菌、戊糖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不同组合接种发酵萝卜以筛选出优良发酵剂,并将筛选出的优良发酵剂发酵和自然发酵对比,研究了不同发酵过程中泡菜汁乳酸菌数及发酵萝卜亚硝酸盐含量、VC含量、脆度和抗氧化性的变化。[结果]有肠膜明串珠菌的组合发酵初期产酸快,有戊糖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菌种组合发酵中后期产酸快且产酸量大。发酵风味以肠膜明串珠菌单独接种发酵或3种菌株混合接种发酵时最好。筛选出②号(肠膜明串珠菌)和瑏瑥号(肠膜明串珠菌∶戊糖如杆菌∶植物乳杆菌=2∶1∶1)为最佳发酵剂,发酵萝卜时风味好,产品质量稳定,亚硝酸盐含量低于0.50 mg/kg,VC含量可达0.060 0 mg/g,脆性好,抗氧化性好。[结论]最佳发酵剂发酵萝卜和自然发酵对比,发酵速度明显加快,亚硝酸盐含量更低,VC含量保存率高,脆度更好。  相似文献   

2.
从几种酸泡菜发酵的不同阶段分离得到乳酸菌1488株。经鉴定,它们分别属于:肠膜明串珠菌、类肠膜明串珠菌、葡聚糖明串珠菌、小片球菌、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发酵乳杆菌、棒状乳杆菌等。  相似文献   

3.
不同乳酸菌在荔枝汁中的发酵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向鲜榨并经巴氏灭菌的荔枝汁中接入不同的乳酸菌(干酪乳杆菌、肠膜状明串珠菌、乳酸链球菌、植物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进行发酵,比较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活菌数、pH值、总滴定酸、总糖、还原糖、总多酚、DPPH清除力和色泽等变化.结果表明,荔枝汁营养丰富,上述各种乳酸菌均能在荔枝汁中很好地生长,其中肠膜状明串珠菌的生长速率(对数生长期)略高于其他5种菌;另外,肠膜状明串珠菌相比其他乳酸菌种更能适应发酵后期的酸性环境,对荔枝汁中糖的转化能力最强,转化糖的降幅约为78%;并且,在多酚和色泽保留率方面,肠膜状明串珠菌也明显优于其他乳酸菌种.  相似文献   

4.
于岚  沈伟达  阳大海  曹访  刘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289-2291,2306
[目的]考察各菌株对酸乳各项发酵指标的影响,为开发稳定的开菲尔饮品生产工艺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从开菲尔粒中筛选获得的6株优势菌进行单菌及混合发酵,以1×104个/ml的接种量,分别接种单菌或多种菌以等比例混合至新鲜牛奶中,30℃培养30 h后于4℃储存10 h,测定各项发酵指标。[结果]利用2种菌混合发酵过程中,高加索乳杆菌与德氏乳杆菌混合发酵所得的酸乳风味最佳,高加索乳杆菌与肠膜明串珠菌混合发酵和肠膜明串珠菌与克鲁维酵母混合发酵的风味较好。3种菌混合发酵过程中,利用克鲁维酵母、乳酸乳球菌和肠膜明串珠菌混合发酵所得的酸乳风味最佳,利用假丝酵母、乳酸乳球菌和肠膜明串珠菌混合发酵以及利用克鲁维酵母、高加索乳杆菌和德氏乳杆菌进行发酵所得的酸乳风味较好。[结论]利用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发酵能有效提高牛奶中脂肪的降解率,但是抑制发酵乳中芳香物质的产生。2种菌混合发酵条件下所得酸乳的乳酸含量及黏度显著高于3种菌混合发酵,这可能与菌的共生过程中各菌的生长、代谢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价混合青贮的品质和筛选优良的乳酸菌菌株,本研究以不同比例(甜高粱与苜蓿比例分别为0∶100,20∶80,40∶60,60∶40,80∶20,100∶0)的甜高粱与苜蓿混合青贮为材料,对混合青贮进行了感官评价和发酵品质分析,通过MRS平板分离、生理生化分析和16S rRNA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比例混合青贮中乳酸菌的种类、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0%SS比例的混合青贮效果最佳。从不同比例混合青贮中共分离得到18株乳酸菌,4株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5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3株耐久肠球菌(Enterococcus durans),2株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Leuconstoc mesenteroides subsp mesenteroides),2株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和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各1株。各菌株产酸试验和生长试验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产酸性能好,生长速度快,可作为制作混合青贮饲料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6.
新疆酸马奶中优良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新疆地区自然发酵酸乳中分离到25株乳酸细菌,通过在牛乳中的传代发酵试验筛选出3株遗传性状稳定、凝乳状态好、风味独特乳酸菌菌株,其中杆菌1株,球菌2株,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 Sr 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将菌株5-3鉴定为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菌株6-7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菌株1-6鉴定为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同时对3株菌进行发酵性能测定及感官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株菌都具有较好的发酵性能和良好的发酵风味.  相似文献   

7.
柠檬明串珠菌利用果糖激酶代谢果糖用于细胞生长,从而影响果糖的甘露醇转化。本研究开发了化学诱变法简单、快速、高通量筛选高产甘露醇柠檬明串珠菌突变菌株的方法。甲基磺酸乙酯(EMS)作化学诱变剂改变柠檬明串珠菌中果糖激酶活性来降低果糖代谢,细胞生长则受到抑制,果糖转化为甘露醇提高甘露醇转化量。本试验中首先确定了EMS处理柠檬明串珠菌95的最佳条件,后将EMS处理后的菌株涂布于以果糖为唯一碳源的改良MRS固体培养基上,筛选细胞生长较葡萄糖培养基缓慢的菌株后检测筛选菌株的甘露醇生产能力。试验结果显示,EMS处理的最佳条件为EMS为0.5%,处理时间为45 min。经EMS处理后共有3株诱变菌株符合在果糖培养基和葡萄糖培养基中的生长要求,分别为柠檬明串珠菌95-8、柠檬明串珠菌95-9和柠檬明串珠菌95-12。对3株菌株进行发酵培养,3个菌株的甘露醇生产能力均高于原菌株。  相似文献   

8.
从贵州酸菜和豆豉中筛选出适合羊乳发酵的乳酸菌。通过平板初筛、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以及凝乳试验,共获得8株菌落透明圈较大、羊乳凝乳性能良好的乳酸菌,初步鉴定AB1和NK2为肠膜明串珠菌,AB4为粪肠球菌,DE4为嗜热链球菌,AB2、DE2为嗜盐片球菌,NK5为植物乳杆菌,LQ1为发酵乳杆菌。羊乳发酵试验结果表明,菌株DE4、NK5发酵酸度适中、持水力及感官评价得分较高,有望成为酸羊乳发酵生产菌株。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地区乳制品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人内蒙古半荒漠草原带达茂联合旗和苏尼特右旗的牧民家庭中采集乳样,进行乳酸菌的分离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从乳样中共分出44株乳酸菌,其中乳明串珠菌析,占分离总数的2.3%,类肠膜明串珠菌20株,占分离总数的45.5%。所测试的菌株符合相应菌属和种的形态、染色特性和生化反应标准,同一种的不菌株间的糖发酵试验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云南自然发酵酸菜液中的优势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及发酵性能研究。[方法]从云南自然发酵酸菜液中分离出12株乳酸菌,经优选筛选出4株性状优良的乳酸菌(S-3、S-6、S-8和S-10),通过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试验对其进行鉴定,并研究其发酵性能。[结果]经鉴定,S-3和S-6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lus plantarum),S-8为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S-10为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菌株S-6的发酵性能优良,产酸快,产酸量多,耐酸性较好,亚硝酸盐降解性能高,pH 3时仍能较好地生长。[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了解云南传统酸菜发酵机制和控制酸菜发酵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从内蒙古半荒漠草原带达茂联合旗和苏尼特右旗的牧民家庭中采集乳样,进行乳酸菌的分离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从乳样中共分出44株乳酸菌,其中乳明由珠菌1株,占分高总数的2.3%,类肠膜明串珠菌20株,占分离总数的45.5%。所测试的菌株符合相应菌属和种的形态、染色特性和生化反应标准,同一种的不同菌株间的精发酵试验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发酵菌糠在饲料中的应用价值,试验选取6株乳酸菌菌株(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进行了菌糠的发酵试验,测定了发酵菌糠的总酸、酸溶蛋白含量、乳酸菌总数及感官品质,并分析了菌糠发酵前后营养成分和抑菌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6株乳酸菌中,植物乳杆菌的发酵效果最佳,总酸含量和酸溶蛋白含量、乳酸菌菌落总数综合而言优于其余各组。此外,经发酵后,菌糠产生浓郁的发酵香气,粗蛋白、总酸、酸溶蛋白等营养成份含量显著提高,并产生抑菌性能。  相似文献   

13.
产D-乳酸假肠膜明串珠菌生长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假肠膜明串珠菌(Pseudomesenteroides leuconostoc)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假肠膜明串珠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5℃,最适p H为6.5;代谢生成D-乳酸的适宜发酵条件为4%初始葡萄糖,6%的接种量,35℃有助于发酵产酸,35℃条件下耗糖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泡菜中成功筛选分离出1株乳酸菌并对其抑制白色念珠菌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涂布平板法从四川大凉山农家泡菜中分离筛选出1株乳酸菌,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RNA基因序列对其进行鉴定.测定该筛选菌株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大小、生长曲线影响、最小抑菌浓度和细胞形态作用,初步研究其抑菌机理.[结果]菌株SD26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其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圈直径可达到26 mm,共培养能显著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该植物乳杆菌SD26对活菌数为3.0 × 107 CFU/mL的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活菌数为4.0×108 CFU/mL.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该植物乳杆菌SD26能破坏白色念珠菌细胞膜的完整性.[结论]从泡菜中筛选的乳酸菌为植物乳杆菌SD26,其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是通过破坏其细胞膜起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初加工的山楂汁中柠檬酸含量丰富,严重影响了山楂汁的口感。试验选用6株乳酸菌,以柠檬酸降解率为指标,筛选降解柠檬酸能力强的乳酸菌,并以其混菌发酵剂发酵山楂汁,采用响应面法对其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短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柠檬明串珠3株菌株具有较好降酸能力,以3株菌株1∶1∶1比例制成混菌发酵剂发酵山楂汁,最佳发酵降酸工艺为发酵温度34.3℃、接种量3%、发酵天数1.8 d。经发酵后,山楂汁的柠檬酸、苹果酸含量下降,营养成分提高,色泽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6.
饲料玉米中优质乳酸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从饲料玉米中筛选适合做青贮饲料添加剂的高效乳酸菌。[方法]用MRS+CaCO3固体培养基筛选乳酸菌,经形态学和生理生化试验进行初步鉴定,测定其产酸效率;挑选出12株产酸率强的乳酸菌进行耐盐和耐酸能力的测定,并对其进行16 S rDNA鉴定。[结果]从饲料玉米中共分离得到44株乳酸菌,12株产酸能力强的菌株经生理生化试验鉴定分别属于明串珠菌属、乳杆菌属和肠球菌属,且12株菌株都具有良好的耐盐、耐酸能力。经16 S rDNA鉴定:A4、B9、B11、B12和B14为植物乳杆菌;A1、A2、A7、A11和B8为肠膜明串珠菌葡聚糖亚种;A8和A9为兼性肠球菌。[结论]从饲料玉米中筛选出具有较强产酸能力的乳酸菌,作为青贮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7.
川西牧区自然发酵酸乳中几株优良乳酸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川西牧区采集的自然发酵酸乳中分离到109株乳酸细菌,通过在牛乳中的传代发酵试验、冷藏过程中活菌数的测定、产乙醛和双乙酰能力的测定及感官综合评价等试验,筛选出6株遗传性状稳定、凝乳状态好、风味独特且后酸性好的乳酸菌菌株,其中杆菌2株,球菌4株,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唯一碳源试验的测定,将这6株细菌初步鉴定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delbrueckiisubsp.bulgaricus)、肠乳杆菌(L.intestinalis)、嗜热链球菌(S.thermophilus)、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lactic)、肠膜明串珠菌葡聚糖亚种(L.mesentaroidssubsp.dextran icum.)。  相似文献   

18.
以东北冬季自然发酵酸菜液、自然发酵泡菜汁为原料分离耐低温乳酸菌菌株,通过革兰氏染色、镜检初步进行形态学鉴定,经发酵试验,对发酵产品外观、口感、酸度、滋气味等综合评价效果好的菌种进行生理生化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从酸菜汁中分离到菌株10株,从泡菜汁中分离到菌株12株。经综合评价鉴定,筛选出适于酸菜发酵的低温菌株3株,2株为植物乳杆菌,1株为乳明串珠菌,分离出的菌株可为酸菜低温乳酸菌发酵规模化生产提供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9.
【目的】获得藏灵菇发酵奶发酵过程的优势菌,并开发出纯培养发酵剂替代藏灵菇进行这类新型发酵奶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将PCR-DGGE指纹技术和传统培养方法结合,对藏灵菇发酵奶中微生物种群结构进行研究。【结果】DGGE指纹图谱显示混合菌群中细菌有4条条带无对应的纯菌株,而纯菌株中有2株在混合菌群的图谱上没有相应的条带。通过对150株分离菌的PCR-DGGE指纹图谱分析,获得了8组乳酸菌和5组酵母菌,进一步的序列分析和相似性比较,确立了藏灵菇发酵奶中的优势菌为肠膜明串珠菌、乳酸乳球菌、开菲尔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克鲁维酵母,单孢酵母、啤酒酵母、假丝酵母发酵后期成为优势菌。【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分子生态的微生物高效筛选技术,为藏灵菇纯培养发酵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及丰富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20.
罗水忠  齐路路  潘利华  郑志  季立仁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670-12672,12674
[目的]选育亚硝酸盐降解能力增强的肠膜明串珠菌并探讨其降解机理.[方法]通过^60Co γ射线和出发菌的代谢特性筛选肠膜明串珠菌突变株,分析突变株的生长特性及亚硝酸盐还原酶活力变化,探讨其降解机理.[结果]剂量为800 Gy的^60Coγ射线处理后获得1株遗传稳定好的肠膜明串珠菌突变株LM-S-3,它的亚硝酸盐降解率是出发菌的2.93倍;它的强降解亚硝酸盐能力可能与其耐酸性和高活性亚硝酸盐还原酶有关.[结论]^60C0 γ射线诱变选育的肠膜明串珠菌突变株具有较强的亚硝酸盐降解能力,可作为发酵剂辅助降解泡菜中的亚硝酸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