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迟熟中粳淮稻号直播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直播稻群体自我调节和产量结构相互协调补偿的能力很强,密度对直播稻产量影响不显著。基本苗4.6~14.3万/667m2,除基本苗5.8万/667m2,产量591.63kg/667m2以外,其他密度单产均达到600kg/667m2以上,基本苗8万/667m2左右产量最高。随着基本苗的增加,有效穗数总的趋势是上升的,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振动式下降,但不同处理间差距很小。基本苗6万/667m2茎秆抗倒伏能力最强,且单位面积稻穗干物重、植株地上部分干物重及经济系数均最高。  相似文献   

2.
早熟中粳镇稻99直播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直播稻群体自我调节和产量结构相互协调补偿的能力很强,密度对直播稻产量影响不显著。基本苗5.9万~17.3万/亩,单产均达到600 kg/亩以上,基本苗在7万/亩左右时产量最高。随着基本苗的增加,有效穗数和结实率总的趋势是上升的,每穗总粒数直线下降,千粒重振动式下降,但不同处理间差距很小。基本苗6万/亩时茎秆抗倒伏能力最强,且单位面积稻穗干物重、植株地上部分干物重及经济系数均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邗江区有利于实现直播稻高产稳产的播种时期和适宜基本苗数.[方法]采取对典型水稻田块调查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直播稻不同播种时期、不同基本苗数对直播稻生育进程、植株与穗部性状、群体指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播期试验水稻品种选用南粳44和扬粳4038,基本苗分别为112.5万和135.0万株/hm2,播期分别为6月1、7、13日.基本苗试验品种选用南粳44,基本苗分别为82.5万、94.5万、112.5万、136.5万和157.5万株/hm2.[结果]麦收后及早播种有利于延长生育期,增加水稻生长量,改善水稻产量构成因素,提高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最终实现较高的产量.直播稻基本苗在112.5万株/hm2左右、单株成穗3.O~3.5个时,产量构成因素间协调与平衡,可实现高产稳产.[结论]该研究可为集成适宜邗江地区的水稻直播规范化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直播稻(Oryza sativa L.)播种密度对产量结构及植株茎秆性状的影响,探讨直播稻高产稳产适宜的播种密度。[方法]以中熟中粳连粳7号作为试验品种,按基本苗的不同,设5种密度水平,分别是90万1、20万、150万、180万、210万株/hm2,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结果]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有效穗数总的趋势是上升的,但种植密度对有效穗的调控作用较小,每穗总粒数、颖花结实率和千粒重总的趋势是下降的,基本苗105万株/hm2左右时较适宜。基本苗90万株/hm2处理,植株茎秆第1、2节间长度最短,占茎秆长度的比例最小,第3、4、5节间长度最长,占茎秆长度的比例最大,茎秆重量、粗度及单位长度重量均最大,茎秆单位长度重量承担的稻穗重较小,茎秆抗倒伏力最强。[结论]从高产稳产两方面考虑,直播稻连粳7号基本苗90万~105万株/hm2最佳。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和栽插密度对淮稻14号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对淮稻14号的产量有显著影响,施纯氮225kg/hm~2条件下淮稻14号产量最高为9727.5kg/hm~2;不同栽插密度下淮稻14号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产量差异不显著;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有着不同的影响,其中对单位面积穗数影响最大;对淮稻14号产量起主要作用的是单位面积穗数,其次是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在受试条件下,淮稻14号高产的适宜施氮量为225kg/hm~2,栽插密度为30×104points/hm~2。  相似文献   

6.
密度和肥料对水直播稻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研究栽培密度和肥料对水直播稻产量构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品种条件下(盐粳56),最佳基本苗6万株/666.7m^2,产量可稳定达到627.12kg/666.7m^2左右:随基本苗的提高,穗数增加,粒数减少,结实率和千粒重变化不大;随基本苗的提高,高峰苗提高,成穗率下降。产量与施氮量呈抛物线关系,施氮14.14kg/666.7m^2,产量最高,为590.96kg/666.7m^2;随施氮量的提高穗数增加,粒数有先增后减的趋势.结实率和千粒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氮肥运筹以基蘖肥:穗肥为7:3产量最高,为642.63kg/666.7m^2,以增粒增产为主,结实率随后期肥料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7.
以国审品种泗稻12号为材料,研究其生育期情况、产量构成因素、不同带蘖数产量、秧苗素质、不同密度产量结构、不同栽插规格产量结构以及后期功能叶对结实率、千粒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品种全生育期150 d,品种产量潜力大,米质优,抗逆性好,600 kg/666.7 m2以上产量穗粒结构为18~21万穗/666.7 m2,每穗总粒数为130~150,结实率达80%以上,千粒质量达25 g以上.早播、稀播、长秧龄,秧龄35~40 d,达到老壮秧:栽插密度为2.5~2.8万穴/666.7 m2,基本苗6~9万苗/666.7 m2,穗肥施用促保兼顾,达到穗数、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四者协调.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播期和移栽密度试条件下皖稻68的生育期和产量形成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皖稻68生育期天数随播期的推迟而递减,但推迟到6月14日播种仍可正常成熟;移栽密度对生育期无明显影响。不同播期同期栽插的,随播期推迟产量下降,但因秧龄长短的原因,穗数随播期推迟而增加,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递减;增加移栽密度有利于增加穗数而增产。本试验条件下皖稻68作为沿淮麦茬稻栽培,育秧移栽的以5月5日和15日播种,移栽密度为30.0万/hm2和40.0万/hm2产量最高,机插秧以5月25日左右播种为宜,直播稻以6月4日至14日为播种适期。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不同密度水直播稻的高产机理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直播稻密度与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品种和直播密度对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密度是获得高产的基础,应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常规种武香粳14号和连嘉粳1号适宜的直播密度为90万株/hm2,杂交种徐优403和徐优201的适宜直播密度为60万株/hm2。徐优403的产量明显高于徐优201,主要原因是徐优403的穗粒数明显高于徐优201。武香粳14号的产量明显高于连嘉粳1号,主要原因是前者穗数和穗粒数较多。杂交种的播种量要适当低于常规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播期对直播水稻淮稻5号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主茎叶片数减少1~2张,以播期6月10日为分水岭。随着播期的推迟,结实率基本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但千粒重无明显变化。根据不同播期的产量情况看,淮稻5号宜安排在6月上中旬进行播种,易获高产。  相似文献   

11.
在机械水直播种植模式下,研究了不同基本苗对水稻水直播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淮稻5号在机械水直播种植模式下,高产合理构成应为收获穗在405万穗/hm2左右,每穗粒数争取在85粒以上,千粒重28 g左右,综合考虑各因素,适期播种时基本苗起点以150万~180万株/hm2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播种量对直播稻群体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以中熟晚粳稻南粳46为材料,研究播种量对直播稻群体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产量随着播种量增加而增加,但播种量过大反而不能高产;播种量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表现为穗数随播种量增加而增加,穗粒数与千粒重在适宜播种量的条件下达最大,结实率受播种量影响不大;直播稻群体随播种量增加而增大,但分蘖成穗率随播种量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3.
粳稻镇稻10号机插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镇稻10号产量潜力大,株型较紧凑,长势较旺,分蘖力较强,耐肥抗倒,成穗率高,后期熟相好,单穗重优势明显。机插秧产量700~750 kg/667m2的穗粒结构指标为有效穗21万~23万/667m2,每穗总粒130~135粒,结实率93%以上,千粒重27~28 g。其栽培技术,在培育壮秧的基础上,建立适宜的群体起点,基本苗4万~5万/667m2,高峰苗28万~30万/667m2。总施氮量20~22 kg/667m2,前、中、后期比例为5∶1∶4,氮、磷、钾之比为1∶0.4∶0.6~0.8。搁田始期不宜过早,掌握在达等穗苗80%左右时进行。  相似文献   

14.
皖稻101产量构成分析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皖稻 10 1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优质中籼新品种。对其产量及构成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 ,4个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贡献的大小依次为有效穗数、结实率、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产量 9.0t/hm2 的合理穗粒结构为 :有效穗( 3 0 0± 15 )万 /hm2 ,每穗总粒数 ( 15 5± 5 )粒 ,结实率 ( 85± 5 ) % ,千粒重 2 6.0g左右。高产栽培的主攻目标是在确保足够有效穗数的前提下适度促大穗 ,协调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的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稳定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相似文献   

15.
镇稻10号原名"镇629",属早熟晚粳品种,由江苏丘陵地区农科所以镇稻99/镇稻540杂交,于2002年育成,2006年底通过审定。该品种产量潜力大,分蘖力较强,耐肥抗倒,成穗率高,后期熟相好,单穗重优势明显。机插水稻700-750kg/667m^2的穗粒结构指标为667m^2有效穗21-23万,每穗总粒130-135粒,结实率93%以上,千粒重27-28g。高产栽培策略应是在培育壮秧的基础上,建立适宜的群体起点,基本苗4-5万/667m^2,高峰苗28-30万/667m^2。施氮总量20-22kg/667m^2,前、中、后期比例为5∶1∶4,氮、磷、钾之比为1∶0.4∶0.6-0.8。搁田始期掌握在穗苗80%左右时进行。  相似文献   

16.
"镇稻11号"是镇江农科所选育的早熟晚粳新品种,产量潜力大,分蘖力偏强,耐肥抗倒,高抗条纹叶枯病,熟相好,品质优。机插产量750kg/667m2的穗粒结构指标为每667m2有效穗22~24万,每穗总粒数125~135粒,结实率94%以上,千粒重27g。应根据其分蘖性好、对肥水反应敏感的特性,在培育壮秧的基础上,建立适宜的群体起点,每667m2基本苗4~5万,高峰苗28~30万;每667m2施总氮量20~22kg,基蘖肥与穗肥的比以5.5∶4.5为宜,氮磷钾之比以1∶0.4∶0.6~0.8为好;宜掌握在足穗苗70%~80%时开始搁田。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出"淮稻5号"直播最佳播期,从而提高其直播产量,特进行了其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淮稻5号"适宜播期在6月5~15日,此期播种,该品种生育期适中、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综合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18.
杂草稻密度对栽培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杂草稻wr04-12和栽培稻辽粳294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杂草稻密度对栽培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杂草稻密度的逐渐增加,栽培稻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积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最终导致栽培稻产量显著降低.从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来看,水稻有效穗数受杂草稻密度的影响最大,穗粒数和结实率受到的影响次之,千粒重受到的影响最小.因此,水稻有效穗数减少和十物质生产能力降低是杂草稻竞争造成栽培稻减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在旱肥地条件下,以烟农19为试验材料,研究分析不同播期、播量对小麦产量及三因素的影响。试验表明,播期间、播量间及播期播量的相互作用间对产量的影响差异显著;对产量构成三因素有一定影响。对于中、多穗型品种在青岛地区适播期内(10月2~15日)播种,基本苗应控制在8万~23万为宜;在最佳播期内(10月5~12日)播种,基本苗控制在13万~18万比较稳妥。一般情况下,2日到8日播种,基本苗控制在8万~13万,8日到15日播种,基本苗控制在13万~23万,15日至22日播种,基本苗控制在18万~28万。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为在适期适量播种时最高。不同播期、播量对亩穗数影响较小,但对穗粒数和千粒重有一定影响,穗粒数随播量的增加而减少,千粒重随播期的推迟而减少。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给淮稻13号大面积推广提供高产栽培技术支撑,2010~2011年进行了淮稻13号不同播种期、不同播量、不同施氮量(240、270、300、330、360 kg·hm-2)与前后期施氮比例(7∶3、6∶4、5∶5、4∶6)对产量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淮稻13号在5月10日、5月15日播种的水稻成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均较高,播种期过早或推迟均会对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产生不利影响;秧田播量宜控制在450 kg·hm-2内,秧苗各项指标均达壮秧标准;施纯氮在330 kg·hm-2以内时,随单位面积施氮量增加,高峰苗、有效穗数、成穗率、每穗颖花数、总颖花量增加;施纯氮超过330 kg·hm-2,品种发生倒伏,结实率大幅度下降,产量降低.在相同施氮肥水平下,高峰苗、有效穗数随前后期施氮比例增加而增加,成穗率、每穗颖花数随前后期施氮比例增加有下降的趋势,产量以基蘖肥∶穗肥为6∶4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