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中如火如荼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意识、思维和能力为主的教育,训练基本的创业技能,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辅导员在明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时,需从自身岗位出发,明确自身优势,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者、创新创业知识的教育者和创新创业工作体系的构建者。  相似文献   

2.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着体制、制度、资金、技术、市场和教育等困境。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应建立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保障体制,优化创新创业政策环境,完善政策扶持机制,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教育教学体系,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组织育成模式。  相似文献   

3.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备程度直接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水平。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还不尽完善,主要表现在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不完善、课程体系不健全、师资体系薄弱、校企合作体系不完善等方面。为了更好地应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要求,高校应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引领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以专业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导向,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以项目驱动创新创业教育为视角,对新疆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及其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假设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创新创业意愿、环境、实践和能力显著正向影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施效果,且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能力、实践、环境、意愿;项目、课程、平台对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对此,提出了从建设项目引导体系、优化课程培训体系和搭建平台支撑体系3方面设立"三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战略,以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新形势下,为了促进应用技术型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工作的有效进行,要增加对应用技术型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工作的关注度,来实现现代化应用技术型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目标。本文主要就应用技术型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体系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在最近几年中提出的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建设理念。但是从我国当下的现状来看,我国创业教育的实施起步比较晚,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而这就导致了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教学还是在教育资源的提供商都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满足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需求。因此,本文以我国当下的新常态视角,分析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中的困难,并通过"共产党讲堂"平台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提升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质量,实现大学生创业目标。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河北高校构建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新时期条件下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体系,要从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教育实践、师资队伍、制度保障及教育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努力构建和完善新时期条件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更多的具有鲜明特色、显著成效,并且有推广价值的国家级、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8.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没有真正把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等问题。鲁东大学水产养殖学、园艺、农学等农学类相关专业,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了覆盖全体师生、过程导向、能力为本的农学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通过优化创新创业课程、强化实践教学内容,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通过开展"实践导向"的课堂教学、推行学业导师指导下的"三位驱动"生产实习模式、改革考核方式,构建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打造高素质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立大学生农业创业园、办好创新创业竞赛,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训练体系。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实施,较好地促进了科教融合,大学生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9.
创新创业教育对于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坚持科学发展,深化教育历程的发展性;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坚持统筹协调,优化教育体系的协调性;坚持可持续发展,彰显教育机制的科学性的改革创新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的兴起,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积极引入创新创业方面的教学内容。以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活动为切入点,通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大学生创业能力形成过程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对偶法等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确定了指标体系权重,建立了创业效果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创业教育的教学培养和创业效果评价体系,该体系对应用型高校建立各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梳理了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了创新创业型会展专业人才特征,以桂林旅游学院 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人才培养评价和师资队伍 建设等五个方面来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高校"双创"教育改革的活动正在深入开展,教师在"双创"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双创教育的驱动下,迫切需要建设一支既掌握学科前沿动态、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目前我国高校"双创"教育师资整体水平较低,尽快建立起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校开展"双创"教育的首要任务.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高校"双创"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现状,指出河南省高校"双创"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中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背景,水产养殖专业创新教育状况,水产养殖专业创业建设目标,创业教育的内容与方案,包括:创业思想教育体系建设、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建设、创业教育文化体系建设、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分析了水产养殖专业创业教育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高校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越来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互动关系,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双向构建优势,提出了构建的对策:教育理念层面实现互相融合、教学内容层面实现丰富升华、实践活动层面实现有机结合和组织管理层面实现系统完备。  相似文献   

15.
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任务。当前,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相关政策不够了解、学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够重视、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制约了大学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因此,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创新创业的重要性,提高自身创新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校要通过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政策支持,强化政策落实,优化环境,切实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相似文献   

16.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过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北京教学点学生进行的调查,了解到大学生对创业及创业教育的认识、创业准备和创业选择、影响创业的主客观因素、创业期望和创业打算等.开展创业教育要树立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建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健全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7.
根据都市型现代农业对农业人才的需求,设置了富有特色的园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了“三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了适应都市型农业园艺人才的培养方案;按照坚持高等学历教育与现代农业职业素能教育的有机结合,培养了“双证型”应用型人才;建设了都市型农业园艺人才培养的校内外实践基地,以教师科研项目、为三农服务及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和为纽带,搭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的人 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在学生的创新教育的过程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独立学院更是 承担着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新一批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文章以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为 例,分析独立学院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充分发挥辅导员思政工作的具体举 措,促进大学生更好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实现创新创业培养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园林专业教学改革有利于适应社会新的发展,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助于拓宽就业渠道。笔者在介绍了园林专业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重点从培养方向、教学大纲、教材建设、实践教学、选修课程等5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2条建议:完善相关配套建设、推行工作室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之下,高职院校需要重新调配资源,以提高学生创新素养为导向,摒弃传统信息素养教育弊端,对传统信息素养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拓展,从“信息素养”走向“创新素养”。[方法/过程]在分析创新素养的概念、内涵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高职院校创新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设计调查问卷,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调研对象,分析了目前高职学生创新素养的现状。[结果/结论]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培养定位、重塑教育理念、改革教育内容、提升教育手段等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