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州市郊及其邻近地区辣椒CMV和TMV的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对广州市郊及其邻近地区辣椒病毒病的田间调查、寄主范围和症状特点、血清学反应以及RT-PCR的试验结果,证实了黄瓜花叶病毒(CMV)是广州市郊及其邻近地区辣椒病毒病的主要毒原之一;通过生物学和血清学方法,鉴定了烟草花叶病毒(TMV)是另一主要毒原。在采集的病样中,根据鉴别在寄主上的症状特点,主要存在两种类型的分离物,分别称为分离物Ⅰ和分离物Ⅱ。分离物Ⅰ在辣椒、西葫芦、三生烟、普通烟、心叶烟、曼陀罗等寄主植物上引起花叶等症状,在苋色藜、昆诺阿藜上产生局部枯斑,不侵染千日红,由此可初步鉴定为CMV;从间接ELISA和RT—PCR的检测结果也可判断分离物Ⅰ是CMV,其检出率为36.67%。分离物Ⅱ在辣椒、普通烟上产生花叶症状,在心叶烟、曼陀罗、千日红、三生烟、苋色藜和昆诺阿藜等寄主植物上产生局部枯斑,而不侵染西葫芦,由此可初步鉴定其为TMV;间接ELISA检测结果表明,分离物Ⅱ是TMV,其检出率为43.33%。另外,TMV在田间发生率明显高于CMV。  相似文献   

2.
分别从陕西咸阳、兴平、杨凌、柔谷、眉县、岐山、凤翔等地采集辣椒病毒病标样126份,在室内通过单斑分离及回接验证得到5种分离物,采用鉴别寄主的生物学反应和DA S-EL ISA法鉴定,结果表明,引起陕西辣椒病毒病的毒原有黄瓜花叶病毒(CM V)、烟草花叶病毒(TM V)、烟草蚀纹病毒(TEV)、马铃薯Y病毒(PVY)和蚕豆萎蔫病毒(BBW V),其中CM V和TM V是优势毒原种群,分别占检测样品的60.31%和30.94%。在室内分别以CM V和TM V的枯斑寄主苋色藜和心叶烟为测试寄主,采用半叶法对接种叶片分别于接种前和接种后涂施病毒抑制剂,测试了7种病毒抑制剂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接种前后涂施3.85%病毒必克水乳剂500倍液,均对黄瓜花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接种前涂施的防治效果较接种后涂施的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丹东地区番茄花叶病的病害样本,经分离鉴定得知毒原种类为黄瓜花叶病毒(CMV),但也有一些混合侵染者。病汁液摩擦接种于心叶烟及普通烟上,均表现花叶症,侵染蚕豆生局部枯斑,侵染苋色藜表现针尖大小的枯斑。经试验该病毒致死温度为65℃,稀释限点为1:3000,体外存活期1~4天。电镜观察病毒粒子为球状。药剂防治试验采用 NS—83增抗剂100倍液及“九二○”10ppm 液喷雾防治,均有不同程度效果。  相似文献   

4.
辣椒轻斑驳病毒辽宁分离物的鉴定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鉴别寄主、血清学及RT-PCR检测的方法对采自辽宁省葫芦岛地区的辣椒病毒进行了分离与鉴定,并将克隆得到的病毒CP基因进行测序及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该病毒分离物可侵染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产生局部枯斑、系统斑驳或花叶;局部侵染普通烟(Nicotiana tabacum)、心叶烟(Nicotiana glutinosa)、三生烟(Nicotiana tabacum.var.samsun)、矮牵牛(Petunia hybrida)产生坏死枯斑,在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洋酸浆(Physalis pubescens)和苋色藜(Chenopodium amaranticolor)上引起褪绿斑;不能侵染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甜瓜(Cucumis melo)、黄瓜(Cucumis sativus)、千日红(Gomphrena globosa)、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百日草(Zinnia elegans)、蚕豆(Vicia faba)和玉米(Zea mays)。辣椒病叶、病果和种子及表现症状的鉴别寄主叶片经DAS-ELISA检测均证实存在辣椒轻斑驳病毒(Pepper mild mottle virus,PMMoV)。通过RTPCR技术成功克隆获得该病毒CP基因,测序并分析其同源性表明,该分离物与GenBank上已报道的13个国内外PMMoV分离物同源性很高,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均为94%~100%。将该分离物与其他13个PMMoV分离物的CP基因序列一起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分离物与各亚洲分离物亲缘关系密切,并与国内各分离物可能具有相同的进化祖先。综上所述,辽宁辣椒上发现的病毒可鉴定为辣椒轻斑驳病毒辽宁分离物(PMMoV-LN),此为辽宁辣椒生产区首次报道。由于PMMoV具有典型的种传特性,而我国目前尚未将其列为检疫对象,这将促进病毒的快速扩展蔓延,因此应重视该病毒的危害性及对我国辣椒生产的潜在威胁,并加强其抗病育种和检验检疫工作以达到对PMMo V防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根据已报道的黄瓜花叶病毒(CMV)外壳蛋白(CP)基因序列合成 1 对引物,对侵染辣椒的黄瓜花叶病毒湖北分离物的病毒外壳蛋白基因进行基因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内不同辣椒主产区采集到的样品CP基因之间的核苷酸同源率高达98.2%~99.2%,与CMV亚组Ⅰ和亚组Ⅱ各株系之间的核苷酸同源率分别为92.1%~96.5%和72.1%~78.1%,并且和亚组Ⅰ中的ⅠB系列株系同源率更高.由此确认这4个CMV分离物属于亚组Ⅰ中的ⅠB成员.  相似文献   

6.
广州郊区辣椒花叶病病原病毒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病毒粒子形态、血清反应、内含体形态、媒介昆虫种类、物理性质、寄主范围和症状特点,广州郊区辣椒花叶病的病原病毒可以鉴定为黄瓜花叶病毒的辣椒轻花叶型株系(CMV—PMMS),辣椒脉斑驳病毒(马铃薯Y病毒组的一个成员)的辣椒绿脉带型株系(PVMV—PGVBS)和烟草花叶病毒的辣椒黄色花叶型株系(TMV—PYMS)和辣椒枯斑型株系(TMV—PLNS)。 PMMS的病毒粒子形态为球状,直径约27毫微米;免疫琼脂双向扩散试验结果证明它与普通CMV存在亲缘关系;在百日菊上对CMV的Price NO.6株系有保护作用;可由棉蚜进行非持久性传递,致死温度为55℃,体外保毒期7天,稀释终点为10~(-5);在辣椒、黄瓜、心叶烟和普通烟等植物上引起系统性花叶,在苋色藜、豇豆等植物上引起局部枯斑,不侵染十字花科蔬菜。 PGVBS的病毒粒子形态为弯曲线状,大小约720×14毫微米;在感病辣椒细胞质中可见典型的风轮状内含体;可由棉蚜传递;致死温度为60℃,体外保毒期1天;人工接种7个科的24种植物中仅在辣椒一种植物上引起外部症状。 PYMS和PLNS的病毒粒子形态均为直杆状;免疫琼脂双向扩散试验结果表明两者与普通TMV存在亲缘关系;但PYMS比PLNS与TMV的亲缘关系更密切。在普通烟上,普通TMV对PYMS有完全的保护作用,对PLNS有不完全的保护作用;两者都不由蚜虫传递;PY  相似文献   

7.
侵染观赏百合病毒寄主范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5个观赏百合品种样品ELISA检测,发现甘肃省观赏百合主要受黄瓜花叶病毒(CMV-Li)和百合无症病毒(LSV)的侵染,并且两种病毒存在复合侵染现象.5品种中CMV-Li和LSV检出率分别为40%和80%,复合侵染率为40%.侵染观赏百合的病毒寄主范围较窄,CMV-Li不能侵染CMV的常规鉴别寄主普通烟、心叶烟和苋色藜,但可侵染黄瓜、曼陀罗、菜豆(美国),侵染后植株可产生明脉、花叶、皱缩等症状,接种发病的菜豆和黄瓜经ELISA检测,可以作为CMV-Li鉴别寄主以及CMV-Li和LSV分离寄主.  相似文献   

8.
侵染蚕豆的黄瓜花叶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鉴别寄主反应、寄主范围测定、介体传播特性、粒体形态以及血清学诸项试验,将蚕豆病毒分离物B_5鉴定为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B_5液接种能侵染7科20余种植物。在蚕豆的接种叶上形成红褐色坏死斑,有或无系统侵染;局部侵染苋色藜和昆诺藜;系统侵染心叶烟和番茄分别引起花叶和蕨叶症。B_5可经桃蚜、棉蚜和甘篮蚜的非持久方式传播。B_3在电镜下粒体形态为球状,直径28~30nm。B_5病株的粗制液在免疫双扩散试验中能和黄瓜花叶病毒的抗血清起反应,且在免疫电镜试验中,黄瓜花叶病毒抗血清处理的铜网能捕获大量B_5粒体。  相似文献   

9.
在本校育种田的大豆上得到一个病毒分离物——A-1。A-1分离物接种了7个科28个种和品种,而侵染6个科19种植物。A-1分离物很易侵染大豆、菜豆,引起深浅绿色花叶;在豇豆接种叶上产生扩散的褪绿斑,并发展成系统花叶;亦易侵染心叶烟、普通烟、克氏烟、矮牵牛和辣椒等茄科作物,表现系统花叶症状;在苋色藜和番杏上引起局部褪绿斑。但A-1分、离物与番茄上分离的CMV在豆科寄主反应上有差异。A-1分离物可以侵染几种豆科作物,而CMV不侵染大豆和菜豆,仅在蚕豆和豇豆上引起小型的红褐色斑。A-1分离物的体外抗性:失毒温度50℃,稀释限点10~(-2)—10~(-3),体外存活期1—2天。桃蚜以非持久性方式传病。A-1分离物与CMV标准抗血清作琼脂双扩散测定呈阳性反应。根据以上性状,分离物A-1应属于黄瓜花叶病毒组的黄瓜花叶病毒(CMV)。江苏省南京、徐州和山东省薛城、莱西等地采集的140个大豆病毒样本中,CMV占36%。  相似文献   

10.
侵染西瓜的黄瓜花叶病毒的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生物学、血清学及电镜技术鉴定了西瓜花叶病毒分离物 (XZ -1)的基本属性。研究结果表明 ,该分离物可侵染 6科 17种植物。其中 ,在葫芦科、茄科、菊科、苋科几种植物上表现为花叶 ;在苋色藜、蚕豆上表现为枯斑。桃蚜 (MyzusPersicae)可传毒 ,病毒汁液极易摩擦接种。该分离物汁液的致死温度为 5 5~ 60℃ ,稀释限点为 10 - 3~ 10 - 4,体外存活期约为 2~ 3d。分离物形态为典型球状 ,其提纯物紫外光吸收的最高峰在 2 60nm ,最低峰在 2 40nm。A2 80 /A2 6 0 =0 .69。该病毒核酸含量约为 11.3 %。ELISA测定该分离物与黄瓜花叶病毒的抗血清学反应为阳性 ,初步鉴定该分离物隶属于黄瓜花叶病毒 (CMV)  相似文献   

11.
通过双链RNA提取分析和病毒提纯与外壳蛋白,研究分析了杭州地区辣椒病毒病发生的情况,接合寄主生物学鉴定,发现侵染杭州辣椒的主要病毒为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mses)和黄瓜花叶病毒(CMV);且CMV的发病率明显低于Tobamovirses;同时,杭州地区辣椒上还可能存在前人未发现的新病毒或病毒因子,其dsRNA基因组大小约为1700hp。  相似文献   

12.
北疆地区辣椒上两个TMV分离物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在鉴别寄主上的反应,从北疆辣椒上分离得到的90—15和90—24两个TMV类型病毒,经测定,前者致死温度为85℃,侵染普通烟表现系统坏死,苋色藜表现系统花叶,与TMV普通株系抗血清部分融合,外壳蛋白分子量为17 782Dalton,由161个氨基酸组成,没有组氨酸,但有一个蛋氨酸,后者致死温度为90℃,侵染普通烟表现系统花叶,苋色藜表现局部枯斑,与TMV普通株系抗血清完全融合,外壳蛋白分子量为16 982Dalton,由157个氨基酸组成(不包括色氨酸),含组氨酸和蛋氨酸各一个。两者在苋色藜上有交互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1981—1982年从长沙郊区辣椒上采回具有花叶、绉缩、丛枝以及可疑病株的标样70株,在鉴别寄主心叶烟(Nicotiana glutinosa)和普通烟(N.tabacum)上测得病毒的有34株,共鉴定出三种病毒。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芜菁花叶病毒(TpMV),以黄瓜花叶病毒最多。烟草花叶病毒包括普通株和蕃茄株。通过三次单斑分离,纯化出烟草花叶病毒蕃茄株,寄主范围测定结果可为害4科14种种植物,致死温度96℃,稀释限度10~(-9)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病毒粒子形态为长杆状,大小为270纤米。  相似文献   

14.
1981—1982年从长沙郊区辣椒上采回具有花叶、绉缩、丛枝以及可疑病株的标样70株,在鉴别寄主心叶烟(Nicotiana glutinosa)和普通烟(N.tabacum)上测得病毒的有34株,共鉴定出三种病毒。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芜菁花叶病毒(TpMV),以黄瓜花叶病毒最多。烟草花叶病毒包括普通株和蕃茄株。通过三次单斑分离,纯化出烟草花叶病毒蕃茄株,寄主范围测定结果可为害4科14种种植物,致死温度96℃,稀释限度10~(-9),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病毒粒子形态为长杆状,大小为270纤米。  相似文献   

15.
在辽宁省主要蔬菜区获得辣椒花叶病毒两个分离物,一为烟草叶病毒辣椒分离株(TMV—P),其表现黄斑驳花叶症,病毒粒子呈长杆状,稀释限点10~(-6);致死温度97℃;体外存活期为10天以上,另一为黄瓜花叶病毒辣椒分熟株(CMV—P),病毒粒子球状,稀释限点1:3000,致死温度60~65℃。体外存活期3~4天。  相似文献   

16.
从广东和山东呈现花叶病症的辣椒上分离纯化得到2个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的分离物.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病毒分离物的外壳蛋白(CP)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表明,CMV-GDLJ和CMV-SDLJ 2个病毒分离物CP基因序列长度为657bp,编码218个氨基酸.2个病毒分离物的CP基因序列与CMV亚组Ⅰ的6个株系CP基因序列同源性均在90%以上,而与亚组Ⅱ的3个株系同源性均低于80%,据此将分离物CMV-GD和CMV-TA归属于CMV亚组Ⅰ.  相似文献   

17.
辣椒CMV广州分离物的CP基因序列分析及亚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州市呈现花叶病症的辣椒上分离纯化得到1个黄瓜花叶病毒的分离物(CMV-GZ)。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该病毒分离物的外壳蛋白(CP)基因,其序列长度为657 bp,编码218个氨基酸。对CP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病毒分离物的CP基因与CMV亚组Ⅰ5个株系的同源性均在90%以上,而与亚组Ⅱ4个株系的同源性均低于80%。据此将该分离物归属于CMV亚组Ⅰ。  相似文献   

18.
1984~1988年对南京地区17个乡89块生产田中采集的558份不结球白菜典型病样进行病毒病原鉴定,依其在鉴别寄主上的症状反应,归纳为3种类型(Ⅰ、Ⅱ、Ⅲ)。根据典型分离物的传毒试验、寄主范围和体外抗性测定以及病毒的粒体形态综合鉴定,Ⅰ类型为芜菁花叶病毒(TuMV),Ⅱ类型为黄瓜花叶病毒(CMV),Ⅲ类型为烟草花叶病毒(TMV),它们分别占病样总数的65%~73%、8%~12%和19%~23%。TuMV 是南京地区不结球白菜病毒病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和鉴定海南省辣椒和樱桃番茄病毒病发生情况和病毒种类,明确病毒病发生为害程度及毒源种类。【方法】2018—2019年,通过5点取样法对海南省10个市县的辣椒和樱桃番茄进行病毒症状类型、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统计。采集辣椒和樱桃番茄主产区病毒病样本593份,通过斑点酶联免疫吸附法(dot-ELISA)对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蚕豆萎蔫病毒(Broad bean wilt virus,BBWV)和黄瓜绿斑驳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5种病毒进行检测。【结果】辣椒病毒病主要症状是斑驳花叶和矮缩丛枝,发病率在0~75%之间,病情指数在0~25.67之间。樱桃番茄主要症状是皱缩卷曲和斑驳花叶,发病率在7%~98%之间,病情指数在1.67~37.33之间。辣椒病毒总体检出率为37.5%,复合侵染率为2.08%,樱桃番茄病毒总体检出率为20.33%,复合侵染率为0.98%。【结论】病毒病在辣椒和樱桃番茄上普遍发生,研究结果明确了辣椒和樱桃番茄田间发病状况,dot-ELISA检测结果表明CMV和TMV仍是检测的5种病毒中的优势毒源,存在4种类型的复合侵染。  相似文献   

20.
根据已报道的黄瓜花叶病毒(CMV)外壳蛋白(CP)基因序列合成1对引物,对侵染烟草的黄瓜花叶病毒贵州分离物的病毒外壳蛋白基因进行基因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40个CMV贵州分离物和CMV株系亚组ⅠB系列CP基因核苷酸相似性为95.1%~100.0%,与CMV株系亚组ⅠA系列CP基因核苷酸相似性为92.3%~98.2%,亚组ⅡCP基因核苷酸相似性为78.2%~80.5%。表明贵州CMV分离物与CMV株系亚组ⅠB系列同源性关系更密切,因而它们都属于CMV株系亚组ⅠB系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