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6篇
  2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7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5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州地区十字花科蔬菜花叶病的病原病毒已经鉴定了的共有三类,即(1)甘蓝病毒2号(Bra-ssica Virus 2)的芜菁毒系和油菜毒系,(2)黄瓜病毒1号(Cucumis Virus 1)和(3)甘蓝潜隐病毒(最近鉴定的一种新的病毒),其中,甘蓝病毒2号的分布最为普遍。从1954年开始我们对这种病毒的侵染途径和病害流行规律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
 1984年3月在海南岛崖县、陵水县和海口市均发现豇豆(Vigna sesquipedalis)丛枝病。同年6月海口市农科所夏种豇豆的发病率为1~3%。  相似文献   
3.
小白菜花叶病病株空间分布类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1985年秋至1986年冬五次田间实验数据,以病样方率、每样方平均病株数、扩散系数和聚块性指标等参数分析了小白菜花叶病病株田间分布类型。结果表明,小白菜花叶病病株在田间为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不产生聚集现象,无明显的发病中心和由此所产生的扩展梯度  相似文献   
4.
小白菜花叶病流行曲线分析表明,Weibull方程拟合效果最好,Logistic方程次之,Gompertz方程又次之。 探讨了两参数植病流行方程的非线性拟合方法:台劳级数展开法和麦夸尔特法。在小白菜花叶病等18个植病系统的94组流行曲线中,非线性方法的拟合结果均优于线性方法。  相似文献   
5.
 番木瓜(Carica papaya L.)受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V)侵染,在我国华南地区已流行成灾,严重威胁着番木瓜的生产。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助于全面了解和评价番木瓜完整植株对番木瓜环斑病毒(PRV)的抗、感病性机制,建立单细胞侵染模型是一个重要途径。本研究首次建立了PRV-番木瓜原生质体实验体系;建立了检测 PRV的间接Dot-ELISA和检测PRV-RNA的 cDNA分子探针的方法和技术,并利用这2个检测技术对PRV在番木瓜原生质体中的行为动态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水稻白叶枯病及条斑病和李氏禾条斑病病原细菌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水稻白叶枯病在华东和华中各地普遍发生,而且都形成典型的症状。白叶枯病在广东的珠江三角洲也很严重,根据范怀忠和伍尚忠的研究,发现无论在自然感染的和人工接种的水稻上,都形成"条斑"型的症状,并且认为华南病害的发生与李氏禾有关[4]。  相似文献   
8.
水稻瘤矮病—广东湛江新发生的一种水稻病毒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广东新发生的水稻瘤矮病于1981~1982年在广东湛江地区的信宜、高州和化州县发生流行。室内用叶蝉接种2叶龄的稻苗,在10~11月广州温室温度约为土9~23℃下,潜育期为13~28天,主要症状为病苗矮缩,叶片浓绿色,叶背及叶鞘上长有若干个淡黄绿色近圆形小瘤(0.1~1.2毫米直径)。病毒粒子球状,直径约60毫微米。昆虫介体为电光叶蝉(Recilia dorsalis Motsch.)和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ticeps Uhler.)。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和白背飞虱(Sa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不能传病。二点黑尾叶蝉(N.virescence Distant.)和大斑黑尾叶蝉(N.apicalis Motsch)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决定。电光叶蝉的最短获毒饲育期少于24小时。潜育期在平均室温22~23℃下为13~24天。保毒虫能终生传毒。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初步认为本病与泰国和马来西亚报道的水稻瘤矮病相同。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水稻黄矮病于1964—1966年连续在广东发生流行时的调查研究报告。 水稻对黄矮病没有免疫品种,但品种间的抗、耐性差异很大。一般来讲,矮秆品种极感病,而高、中秆品种较抗(耐)病,抗(耐)病性的强弱主要表现在症状轻重和潜育期长短上。 水稻品种在不同生育期其抗(耐)病性和病害潜育期也有差异。 水稻品种的不同抗(耐)病性也表现在对传毒虫数(即病毒接种量)的反应上。在传毒虫数为每株1、3、5和10头时,中秆品种溪南矮都只表现轻微症状,而矮秆品种(珍珠矮和二九矮)则在接种虫数越多时症状越为严重。病害潜育期都因传毒虫数的增多而缩短。 水稻品种的抗(耐)病性还表现在病株的“恢复”现象上,高、中秆品种发病后其恢复现象显著,较抗病的矮秆品种次之,极感病的矮秆品种则基本不出现“恢复”现象。对于较抗病的矮秆品种,如在发病后迅速进行排水和施速效肥等“治理”方法,有促进“恢复”和减少损失的效果。 插值期在大暑前后的晚季水稻一般发病多而重,而在立秋前后的一般发病少而轻。秧苗期长的比短的发病虽较多,但其差异远不如插植期显著。这显然与媒介叶蝉的迁飞高峰期有关。结合上述有关水稻品种对不同传毒虫数的反应的试验结果,就不难理解在大暑前后插植时,中、高秆品种所以受害轻而矮秆品种所以受害重  相似文献   
10.
黄化类植物病害的新病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怀忠 《植物保护》1980,6(4):33-35
植物病害表现黄化症状的,其病原个别是真菌、细菌和线虫等,不少是生理原因,但多数是病毒以及近年来新发现的类菌原体、类螺原体和类立克次细菌等。 上述后面三种新病原引起的病害在1967年以前一直都被认为是病毒病。自1967年水稻黄萎病、桑萎缩病、翠菊黄化病等等病害的病原首先被发现不是病毒,而是一种类似子菌原体(Mycoplasma)的生物(例如人的伤寒病菌原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