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辽河三角洲及周边区域19个气象站点的实测气象数据和FAO56Penman-Monteith模型估算了1961 -2010年该区域潜在蒸散,分析了半干旱区、半湿润区以及滨海湿地区潜在蒸散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演变规 律.结果表明,辽河三角洲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气候变化趋势和ET0 变化特征.总体上,滨海湿地区以及半湿润 区年ET0 处于减小的趋势,彰武、阜新及其西北的半干旱区ET0 处于增加的趋势.此外,滨海湿地区气温的增 高趋势大于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2m 高风速和太阳辐射的降低趋势也同样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在气象因子的 综合作用下,滨海湿地区ET0 的下降趋势大于半湿润区,分别为-17.5和-12.3mm/10a,半干旱区呈微弱增 加趋势.  相似文献   

2.
基于辽宁省阜新市近15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利用敏感系数法分别分析了阜新市多年日平均参考作物腾发量(ET0)对各气象因素的敏感性,探讨了阜新地区不同季节ET0的主要气象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气温、太阳辐射、ET0多年平均变化均呈现抛物线形,最大值均出现在夏季;ET0对太阳辐射的正敏感性最大,对水汽压的负敏感性最大;阜新地区参考作物腾发量最大值为4.6 mm。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化对河西地区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气候变化对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的影响程度,为节水农业的区域发展及水资源科学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河西地区18个气象站点的长系列气象资料月值数据,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河西地区历年ET0值;用相关法分析各站ET0与地理位置、气象要素的关系,并应用相关法结合Penman-Monteith公式预测2010-2019年和2020-2029年ET0的年代均值。【结果】河西走廊西段、中段、东段和祁连山地的平均ET0值分别为1 265.1,1 078.6,1 058.5和984.5mm;海拔每升高100m,河西地区中部和东部各站年均ET0值约减少19mm,西部各站则约减少12.4mm;河西地区年ET0值与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风速、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34 1,0.597 3,0.421 3,0.356 6和0.191 9;预测的每10年变化量,西部的安西、玉门镇,中部高台、临泽及祁连山地的肃北站点年ET0值减少20mm以上,西部的马鬃山增加20mm以上,东部的古浪及祁连山地的天祝站点增加10mm以上,其他站点变化小于10mm。【结论】截至2009年,河西地区的年ET0值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其分布地域性比较明显,表现为河西走廊西段高于中段,中段高于东段,祁连山地最小,海拔高度是其决定因素;气象要素对于年ET0值的影响表现为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风速>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未来20年河西地区东段年ET0值呈增加趋势,中段和西段多呈减少趋势,且各站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4.
雒新萍  王可丽  江灏  孙佳  朱庆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737-15738,15778
[目的]研究2000~2008年黑河流域潜在蒸散量的时空变化。[方法]利用2000~2008年黑河流域21个气象站的逐日气候资料,结合FAO Penman-Monteith模型,分析了黑河流域9年来潜在蒸散量(ET0)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其主要气候影响因子进行了探讨。[结果]黑河流域春、夏、秋、冬四季和年的ET0序列变化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但并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多年平均ET0空间分异特征明显,表现为从东北荒漠向西南山区逐渐减少,且多年季节变化依照夏、春、秋、冬季的顺序递减,逐月变化呈单峰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7月。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水汽压是影响研究区内ET0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而平均气温对ET0的影响作用不显著。[结论]该研究为制定流域规划、地区水利规划及排灌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世界粮农组织的Penman-Monteith方法以及敏感曲线分析法,对甘肃国家级地面站点民勤站1968—2018年来的参考作物腾发量和气象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各气象因子对参考作物腾发量变化的贡献大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民勤站参考作物腾发量ET0年内变化特征呈抛物线形式,在1—5月增加,8—12月递减,7月达到最大值为5.29mm/d,年际变化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利用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发现ET0与平均最高气温Tmax、平均饱和水汽压差VPD的相关性最大,利用偏相关性分析发现ET0与平均风速U、平均净辐射与土壤热通量的差Rn-G的相关性最小,但ET0与U、Rn-G的偏相关性较大,说明ET0与U、Rn-G的关系受其他气象因素的影响较大;3)气象因素的年内变化与ET0对各气象因素的敏感系数在年内的变化趋势有一定的相似度。ET0对Rn-G的敏感系数不大,但是由于Rn-G自身的增长幅度较大,导致Rn-G对ET0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平均气温T和VPD对ET0的增长也产生了一定的贡献;U对ET0的增长产生了较大的负贡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国家地面台站山丹站1955-1998年的气象观测资料为基础,用FAO推荐的FAOPenman-Monteith公式估算了山丹地区的参考作物蒸散量(ET0)。结果表明:山丹地区多年平均ET0为1184.3mm,日均3.23mmd-1。ET0全年的变化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态势。ET0在3月迅速增大,4月增大幅度最大,此后ET0进一步增大直到6月达到最大,随后ET0逐步减小。  相似文献   

7.
根据桂西北喀斯特地区7个国家气象站1951-2011年逐月气象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逐月参考腾发量(ET0),分析各气象因子及ET0的年际变化特征,并计算ET0对太阳净辐射、气温、风速和相对湿度的敏感系数,探讨ET0近60年的变化成因。结果表明:桂西北地区气温呈小幅升高趋势,温度增长量变化范围为0.004-0.186℃/10a,60年平均气温上升范围为0.024-1.116℃;日照时数、风速及相对湿度呈极显著减少趋势,降雨量减少趋势不显著。敏感性分析表明,桂西北地区ET0最敏感的气象因素为相对湿度,其次为太阳净辐射和气温,风速对其影响最小;气温和太阳辐射的敏感系数呈单峰型分布,夏季较大,风速敏感系数呈单谷型分布,夏季较小,相对湿度敏感系数在雨季较小;桂西北地区日照时数和风速的减少对ET0的负贡献率分别为-3.49%和-1.51%,气温的升高和相对湿度的减少对ET0的正贡献率分别为1.36%和3.36%,负贡献大于正贡献,导致ET0下降。研究阐明了日照时数和风速的减少是引起桂西北ET0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利用辽宁省凌河流域10个气象站1965-2006年的逐日气象数据,采用FAO推荐的P-M公式计算各站逐日ET0,分析ET0空间分布特征及时间变化趋势,并结合去趋势波动分析法(DFA)探讨流域内ET0的长程相关特征。结果表明:近42 a来,流域内ET0整体表现为中间高两端低,以朝阳和锦州的连线为中心向东西两端递减;各站ET0除阜新不显著(P>0.05)上升外,其余均有极显著(P<0.01)下降趋势,且该趋势将在未来延续下去。本研究结果对凌河流域水资源规划管理和调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云模型的甘肃省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深入认识甘肃省参考作物蒸散量(ET0)的变化特征,解决该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利用甘肃省29个气象测站1951~2013年的日气象资料分析甘肃地区ET0年、季的时间变化趋势.依靠处理定性概念与定量描述不确定转换的云模型,对ET0时间变化特征和影响ET0的气象因子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通径分析方法,对影响ET0变化的气象因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河西半干旱区、陇中半干旱区、陇东半湿润区、陇南湿润区4个分区ET0在近63a均表现为持续性的上下波动.ET0在时间尺度上分布较为均匀、稳定.季节分布呈现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的分布态势.离散性方面秋、冬季最均匀,夏季最不均匀;稳定性则是冬、春季好于夏、秋季.年际变化来看,平均气温对ET0的直接作用最大,平均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对ET0的间接作用最大.不同季节气象因子分析表明,春、秋、冬3个季节对ET0直接作用最强的气象因子为平均气温,夏季对ET0直接作用最强的气象因子为平均相对湿度;间接作用显示,春、秋季对ET0间接作用最强的气象因子为平均相对湿度,夏、冬季则分别为日照时数和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10.
使用鲁南地区6个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气象数据和Penman-Monteith方法计算了各站参考作物蒸散量,利用K-W检验、M-K突变检验、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鲁南地区ET0的时空分异特征和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鲁南地区年ET0平均值在1 000~1 100mm之间,日照与内陆站差异显著;近50年微山、滕州、费县、枣庄年ET0呈极显著下降趋势,倾向率为-2.56~-3.48mm·a-1,临沂和日照变化趋势不显著;鲁南地区ET0夏季最大,春季次之,冬季最小;微山、滕州、枣庄、费县夏季ET0气候倾向率占年ET0气候倾向率的49%~67%。年ET0极显著减小的主导因子是平均风速或太阳辐射。夏季ET0极显著减小的主导因子是太阳辐射,内陆站春季、秋季、冬季ET0显著减小的主导因子是平均风速,日照站春季ET0极显著增大的主导因子是水汽压差。  相似文献   

11.
宗英飞  陶林  张国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051-9052,9061
[目的]研究辽西朝阳农村的气温和热量资源变化特征。[方法]选取1966~2010年辽西朝阳农村气象站资料,应用序列相关和气候倾向率等统计方法,对朝阳农村的气温和热量资源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掌握该农村的气候现状。[结果]1966~2010年辽西朝阳农村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的年均值呈波动变化,其中日最高气温年均值趋势升高增温幅度最大(0.328℃/10a),且显著水平最高,是气温升高的主体;日平均气温增幅(0.151℃/10a)和显著水平次之;日最低气温呈下降趋势,且显著水平不明显。在冬、夏半年时间尺度里,日最高气温平均值趋势升高明显,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417和0.250℃/10a,以冬半年升高最突出;日平均气温趋势性显著水平较低,日平均最低气温趋势性不显著。辽西朝阳农村≥10℃积温呈波动增加趋势明显,气候倾向率为42.590(℃.d)/10a,近45年趋势增加192(℃.d)。[结论]该研究为调整农业结构和品种布局等农业措施提供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太子河流域内8个气象站1960~2005年间气象资料,应用penman-montieth公式计算了46年间逐月参考作物腾发量(ET0),对参考作物腾发量及气象因素的年际变化特征、月际变化特征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应用统计检验方法分析了影响流域参考作物腾发量变化的主要气象因素。结果表明:近46年间太子河流域ET0值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年内ET0值分布以5~6月份最高,1月份最低,影响ET0的主要气象因素按影响程度强弱依次为日照、风速、温度、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13.
加孜拉 《安徽农业科学》2014,(25):8866-8869
根据喀什噶尔河流域2个气象台站的历史气候资料以及P-M公式,计算流域各地逐年参考作物蒸散量,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近50年各站气候要素、年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变化特征及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的气候成因。结果表明,全流域平均气温、日照时数、空气相对湿度呈升高趋势,年平均风速呈减小的趋势,降水量变化不明显;年参考作物蒸散量与平均气温、日照时数、风速呈正相关关系,与平均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与降水量没有直接的相关性;受各气候要素变化的综合影响,近50年喀什噶尔河流域的参考作物蒸散量总体呈减小趋势,这与全球和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变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梁群  张国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7):2896-2897
[目的]研究小麦干热风天气特点、发生规律和区域分布,为辽西地区小麦优质栽培提供气象科学依据。[方法]用相关分析筛选干热风的气象因子和危害指标;采用归类、叠加确定干热风天气类型;用系统聚类方法对辽西地区干热风区域划分。[结果]TG≥35℃、V≥3 m/s、R≥11.0 mm、E≤40%出现天数是辽西地区干热风指标。梅雨型、两槽一脊型和南高北低型天气特点是发生干热风的主要形式场。羊山、喀左、朝阳、叶柏寿是小麦干热风易发生区域。[结论]增加工程设施、改变农业技术和使用生物化学措施等防御对策,可减轻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以天山西部山区为研究区,选取研究区气象要素监测较完整的遥测站点和临近气象站的气象要素,用彭曼-蒙特斯公式和Hargreaves—Samani公式计算气象数据缺测条件下山区水面蒸发量,以遥测站实测水面蒸发量为标准,对彭曼-蒙特斯公式和Hargreaves—Samani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区水面蒸发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而风速、相对湿度等因素影响较小。Hargreaves—Samani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际水面蒸发的变化趋势较一致且优于彭曼-蒙特斯公式,对于气象数据缺测条件下山区蒸发量较适合。  相似文献   

16.
分析辽宁西部朝阳地区沙尘天气变化趋势和发生主要原因,为治理风沙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基于小波消噪的符号动力学途径研究参考作物腾发量(ET0)变化的复杂度,以辽宁省的锦州、北镇、义县、黑山4个站为例,对各气象因素(1957~2006年)及ET0序列进行小波消噪,运用Lempel-Ziv算法计算其复杂度。结果表明:整个锦州市由于噪声影响ET0的平均复杂度为9.25,较真实序列平均复杂度大;义县ET0变化比其他3个站复杂;从时间上分析,锦州4个站中有3个站(锦州、义县、黑山)近20年呈现下降趋势。从符号动力学的角度研究ET0系统的复杂性,为ET0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辽宁沙尘暴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阁  盛永  张宁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566-1568,1581
以1971~2009年辽宁沙尘天气实况资料为基础,从正态性检验、年代际变化、季节变化、空间分布特点等方面对沙尘暴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的沙尘天气呈减少趋势,年代际变化明显;辽宁沙尘多发生在春季(4月最多),沙尘天气主要在3月下旬~5月上旬出现在沈阳西北部、阜新以及朝阳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9.
根据郑州地区1980—2000年的气象资料,应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21 a间参考作物腾发量ET0,分析了ET0的月际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ET0值呈现为逐年减少趋势,说明气候变化对ET0的影响较大;并分析了各气象要素与ET0的相关性,在郑州地区ET0与平均相对湿度相关性最好.  相似文献   

20.
1980—2009年辽宁省主要灾害性天气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亚平  李岚  邢江月  李忠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596-17598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1980~2009年辽宁省54个气象站的降水量、气温、风速和雾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年平均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方向逐渐增多,近30年累年日最大降水量在100—325mm,其中丹东地区发生暴雨及特大暴雨的几率较大;全省年平均雾日在3.1~57.8d,呈缓慢上升趋势;大风雪过程平原和沿海地区多于丘陵山区,东部地区积雪深度最大;高温日数西北部地区多于南部沿海地区,低温日数东北部地区多于沿海地带;全省年平均高温日数呈上升趋势,而年平均低温日数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