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抚顺地区3个气象站1995~2004年的气象资料,应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10年来每年(5~9月)各月的参考作物需水量ET0,分析了ET0的月际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抚顺地区的ET0月际和年际变化都较大,但ET0的变化趋势十分相似。同时分析了各气象因素对ET0的影响,对清源气象站的年均ET0的影响较大的气象因素是:最高气温(Tmax)、相对湿度(RH)、实测风速(U)以及日照时数(H),其中相对湿度(RH)与ET0呈负相关性;对章党气象站的年均ET0的影响较大的气象因素是:相对湿度(RH)和日照时数(H),其中相对湿度(RH)与ET0呈负相关性;对新宾气象站的年均ET0影响较大的气象因素是:大气压(P)和日照时数(H),与ET0均呈负相关性。日照时数(H)是影响抚顺地区参考作物需水量ET0最主要因素。抚顺地区ET0空间变化也较大,从山区到绿洲平原ET0多年平均值呈递增趋势,ET0与海拔高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选取漳河灌区1974—2014年逐日气象数据,运用Excel软件和SPSS 24.0软件对4项主控因子和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进行趋势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多年平均气温(T)和平均相对湿度(RH)均呈显著性上升趋势,多年日照时数(n)和ET0呈不显著性下降趋势,多年平均风速(u)呈显著性下降趋势。日平均相对湿度(RH)与ET0呈负相关,其余主控因子与ET0均为正相关,日照时数(n)和平均风速(u)的相关性最高。日照时数(n)的决定系数、对回归方程R2的贡献和对ET0的直接效果均为各主控因子中最大,是影响ET0的决策变量。  相似文献   

3.
基于信阳市7个气象站点1961-2016年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等气象资料,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法、相关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模拟等,对信阳市近56 a冬小麦需水量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61-2016年信阳市冬小麦平均需水量为382.7~403.1 mm,呈弱增长趋势,研究区域内,空间变异较小,东部需水量较少、西部较多。冬小麦生育对降水的需求呈减少趋势,平均气温呈显著升高趋势,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风速呈显著降低趋势。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和风速与信阳市冬小麦需水量呈正相关关系,与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风速和平均气温对需水量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4.
利用世界粮农组织的Penman-Monteith方法以及敏感曲线分析法,对甘肃国家级地面站点民勤站1968—2018年来的参考作物腾发量和气象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各气象因子对参考作物腾发量变化的贡献大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民勤站参考作物腾发量ET0年内变化特征呈抛物线形式,在1—5月增加,8—12月递减,7月达到最大值为5.29mm/d,年际变化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利用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发现ET0与平均最高气温Tmax、平均饱和水汽压差VPD的相关性最大,利用偏相关性分析发现ET0与平均风速U、平均净辐射与土壤热通量的差Rn-G的相关性最小,但ET0与U、Rn-G的偏相关性较大,说明ET0与U、Rn-G的关系受其他气象因素的影响较大;3)气象因素的年内变化与ET0对各气象因素的敏感系数在年内的变化趋势有一定的相似度。ET0对Rn-G的敏感系数不大,但是由于Rn-G自身的增长幅度较大,导致Rn-G对ET0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平均气温T和VPD对ET0的增长也产生了一定的贡献;U对ET0的增长产生了较大的负贡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黑河流域参考作物蒸散量(ET_0)与气象因素间及各气象因素间的相关关系,精确估算和预测黑河流域ET_0.【方法】基于黑河流域17个气象站点1960-2014年逐日气象资料,在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逐日ET_0的基础上,分析ET_0与气象因素的年际变化特征,将通径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从线性关系和方差贡献2个角度综合探讨ET_0与气象因素间及各气象因素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近55a间黑河流域年均ET_0、平均温度和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呈递减趋势.平均温度和平均风速间以及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降水量间线性关系显著,平均相对湿度主要受平均温度的主导影响;线性关系和方差贡献分析气象因素影响程度结果基本一致,影响程度排序:平均相对湿度>降水量>平均风速>日照时数>平均温度.【结论】单因素作用方面平均相对湿度为影响ET_0变化的主要因素,平均温度主导平均相对湿度的变化,多因素共同作用方面日照时数与降水量相组合是ET_0波动性变化的主导因素,多方面的共同作用造成黑河流域ET_0呈上下波动式的增加趋势.从不同角度综合分析能更全面探寻ET_0与气象因素间及各气象因素间的相关关系,为ET_0的变化特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对河西地区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气候变化对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的影响程度,为节水农业的区域发展及水资源科学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河西地区18个气象站点的长系列气象资料月值数据,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河西地区历年ET0值;用相关法分析各站ET0与地理位置、气象要素的关系,并应用相关法结合Penman-Monteith公式预测2010-2019年和2020-2029年ET0的年代均值。【结果】河西走廊西段、中段、东段和祁连山地的平均ET0值分别为1 265.1,1 078.6,1 058.5和984.5mm;海拔每升高100m,河西地区中部和东部各站年均ET0值约减少19mm,西部各站则约减少12.4mm;河西地区年ET0值与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风速、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34 1,0.597 3,0.421 3,0.356 6和0.191 9;预测的每10年变化量,西部的安西、玉门镇,中部高台、临泽及祁连山地的肃北站点年ET0值减少20mm以上,西部的马鬃山增加20mm以上,东部的古浪及祁连山地的天祝站点增加10mm以上,其他站点变化小于10mm。【结论】截至2009年,河西地区的年ET0值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其分布地域性比较明显,表现为河西走廊西段高于中段,中段高于东段,祁连山地最小,海拔高度是其决定因素;气象要素对于年ET0值的影响表现为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风速>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未来20年河西地区东段年ET0值呈增加趋势,中段和西段多呈减少趋势,且各站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7.
庄轶雲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657-1659
利用天津市北辰区1958~2010年的气温、降水、风、日照时数以及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数据,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了这些气象参数时间变化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北辰区气温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不同季节和月份气温的增长情况不同,北辰地区的年降水有减少的趋势,风速整体呈降低趋势,日照时数整体呈下降趋势,相对湿度整体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8.
为连云港市种植业结构调整及晚稻生产提供参考,以1975-2014年连云港市5个气象站(点)的日照时数、气温、降水、风速、相对湿度、总云量和低云量等基础数据为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累计距平法和Mann-Kendall法研究近40年连云港市的日照时数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及其日照时数与当地晚稻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时间序列变化上,连云港市1975-2015年的年日照时数显著减少,夏季、秋季和冬季的日照时数也显著减少,春季日照时数变化不明显,且1997年是连云港市年日照时数减少的突变点。在空间分布变化上,连云港市的年日照时数由北向南逐渐减少,且年日照时数与气温、降水、相对湿度、总云量和低云量呈负相关,与风速呈正相关,并以总云量对日照时数的影响最大。气温的升高与风速的降低是连云港市日照时数逐年减少的重要原因,连云港市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不利于当地晚稻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基于云模型的甘肃省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深入认识甘肃省参考作物蒸散量(ET0)的变化特征,解决该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利用甘肃省29个气象测站1951~2013年的日气象资料分析甘肃地区ET0年、季的时间变化趋势.依靠处理定性概念与定量描述不确定转换的云模型,对ET0时间变化特征和影响ET0的气象因子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通径分析方法,对影响ET0变化的气象因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河西半干旱区、陇中半干旱区、陇东半湿润区、陇南湿润区4个分区ET0在近63a均表现为持续性的上下波动.ET0在时间尺度上分布较为均匀、稳定.季节分布呈现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的分布态势.离散性方面秋、冬季最均匀,夏季最不均匀;稳定性则是冬、春季好于夏、秋季.年际变化来看,平均气温对ET0的直接作用最大,平均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对ET0的间接作用最大.不同季节气象因子分析表明,春、秋、冬3个季节对ET0直接作用最强的气象因子为平均气温,夏季对ET0直接作用最强的气象因子为平均相对湿度;间接作用显示,春、秋季对ET0间接作用最强的气象因子为平均相对湿度,夏、冬季则分别为日照时数和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了解江淮区域农田参考作物蒸散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利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简称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模型和位于江淮区域的安徽省滁州地区7个站点1961—2017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计算该地区的参考作物蒸散量(ET_0),在分析ET_0区域时空变化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影响区域农田ET_0的主导气象因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ET_0的年平均值为993.8 mm,夏季最大,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小,空间上呈西北大东南小的分布特征。ET_0的年际变化呈显著减小趋势,变率为-1.41 mm/年,从季节上看,除春季略有增大外,其余3季均呈减小趋势,其中夏季的减小趋势最明显,ET_0的减小趋势是一个突变现象,突变点为1972年。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变化引起ET_0的上升,为正贡献;风速和日照时数的变化引起ET_0下降,为负贡献,其中风速是该地区ET_0变化的主导气象因子。探讨江淮区域农田参考作物蒸散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加强该区域农业灌溉效率和优化农业水资源配置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50年气候变化对黑龙港流域棉花需水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气候变化对作物需水量的影响,研究主要气象因子和作物需水量的变化趋势。应用黑龙港流域棉花试验数据,对棉花需水量和主要气象因子近50年的变化进行趋势检验,分析该地区近50年的棉花需水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0年黑龙港流域气温呈上升趋势,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风速均呈不同幅度的下降趋势,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棉花全生育期需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在各生育阶段中,苗期、蕾期和吐絮期需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花铃期需水量呈显著上升趋势。风速和日照时数是影响黑龙港流域棉花全生育期需水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气温和相对湿度是影响棉花花铃期需水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抚仙湖流域蒸发与降水的变化特征及变化原因,本文基于1980—2013年抚仙湖流域降水量、气温、蒸发量、日照时数、风速和相对湿度逐月数据,运用线性趋势、回归分析、累积距平法、M-K法以及相关系数法,分析了抚仙湖流域34年来蒸发与降水变化特征及变化原因。结果表明:抚仙湖流域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但不显著,2000年以后下降明显,夏季降水超过年降水1/2。年蒸发量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春季蒸发超全年1/3。抚仙湖流域年蒸发量主要受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平均气温影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降水量对蒸发量无直接影响,主要是通过对日照时数的影响导致蒸发量的变化,基于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平均气温构建抚仙湖流域蒸发量的预测方程,方程负相关系数达到0.867。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海口晚稻生育期气象因子变化规律,提供晚稻生产理论指导,以海口市1988—2012年晚稻单产和生育期降水量、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时数为研究对象,应用Morlet小波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线性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探讨逐日气象因子变化特征及其对晚稻气象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大风速和平均风速呈显著上升趋势,日照时数、平均相对湿度呈显著下降趋势,其他气象因子均无明显变化趋势。降水量、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突变点分别出现在2007年、2011年、2009年、2008年、2009年、2009年、2001年、1993年。小波分析结果表明,在较小时间尺度上周期振荡剧烈,时间尺度越大,周期振荡越平稳,规律越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聊城市估算和科学分析作物需水量提供依据,选取1961—2015年聊城市8个气象观测站点的逐日气象资料,应用Penman-Monteith法计算该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并与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日值为3.04mm,年内极大值呈下降趋势,极小值呈上升趋势;月值1月最小(30.88 mm),6月最大(164.48 mm);春、夏、秋、冬各季值分别为332 mm、435 mm、237 mm和102mm;年值为1108mm;不同尺度的参考作物蒸散量呈下降趋势。参考作物蒸散量与日气象因子气温、风速、日照时数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其中与最高气温的典型相关系数最高,达0.841 3。不同尺度的参考作物蒸散量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  相似文献   

15.
近50年三江-长白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候资料室近50 a来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降水日数、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8个气象要素的年统计值,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并求出回归系数b(倾向率)和相关系数r(趋势系数)分析其变化规律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近50年三江-长白区气候明显变暖;区域干湿状况由湿润向半湿润发展;平均风速、日照时数总体呈减少趋势,但区域内各地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气象要素变化对作物腾发量的影响,采用辽宁省1965~2006年54个气象站的气象数据,利用FAO推荐的P-M公式计算辽宁省42年间的逐日ET0,基于偏导数方法得到辽宁省ET0对各主要气象要素的敏感系数,并对单因素和多因素同时扰动时ET0的变化规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近40多年来,辽宁省ET0对相对湿度的变化最敏感,其次是太阳辐射,最后是风速和温度;结合多因素敏感性分析的结果知,当各要素单独变化对ET0的影响一致时,多个变量同时变化对敏感性产生的综合效应将大于各自效应之和,否则中和各自效应,其中,温度、风速、太阳辐射均增加10%,相对湿度减少10%时,ET0的相对变化量最大可达19.14%。  相似文献   

17.
近46a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毛乌素沙地乌审旗ET0处于显著下降的趋势,降水量微弱上升,地区暖湿化趋势明显;科尔沁沙地奈曼旗ET0呈逐渐上升趋势,降水量微弱减少,有弱的暖干化趋势。毛乌素沙地乌审旗ET0与风速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温度呈负相关,且仅与最低温度达到显著水平;科尔沁沙地奈曼旗ET0与温度变化趋势一致,ET0与最高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贡献率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毛乌素沙地乌审旗ET0,风速的贡献率为58.53%,温度的整体贡献率为39.98%;而对于科尔沁沙地奈曼旗ET0,风速的贡献率为38.81%,温度的整体贡献率为56.99%。影响内蒙古东西部两大沙地ET0的主要气象因子差异明显,西部区毛乌素沙地主要受风速的影响,而东部区科尔沁沙地则主要受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近4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61年至2001年呼和浩特地区的气象资料,分析了40 a来气温、降水、日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地区的季节和年平均气温以及最低、最高气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季节温度升高率:冬季>夏季>秋季>春季;降水总体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不是很大,各年际之间呈跳跃性摆动;年平均日照时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很大,各年际之间呈现周期性变化;年潜在蒸散量(ET0)总体呈升高趋势,但季节变化有较大差别。研究结果充分表明,呼和浩特地区气候正在趋于暖干化,日照时数变短,这对本区发展农牧业具有很大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选取1982—2013年贵阳市8个国家气象站的逐月日照时数资料为研究对象,运用气候倾向率、异常年份分析、Mann-Kendall检验和SPSS22软件,对贵阳市日照时数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阳市多年平均逐月日照时数呈单峰"M"型特点,四季、年的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年日照时数丰裕年出现在20世纪80、90年代初期、末期,四季日照时数存在不同年份发生异常偏多、偏少,且四季、年日照时数有突变现象。夏季日照时数分布呈现西部-西北部低于其他地区,在贵阳市主城区出现日照时数偏少特征;年日照时数变化的空间差异明显,基本上呈中部向周围地区下降趋势。云量、降水量、降水日数、平均相对湿度、平均水气压对日照时数减少的影响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20.
研究该文的目的在于揭示了柳园口灌区参考作物腾发量的长期变化规律.阐明其产生原因及可能产生的影响,为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提供基础.采用FAO-56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河南省柳园口灌区1983-2003年的逐日参考作物腾发量.用Mann.Kendall检验对灌区的参考作物发量进行长期变化趋势分析,对参考作物腾发量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其与气象因素、灌溉引水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的20多年中,ET0呈极显著的下降趋势,其下降的幅度约为50mm/10年;导致ET0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日照时数下降,其次是风速的下降,气温升高并不足以抵消日照时数和风速的下降而使ET0上,升;ET0的下降主要出现在4月和6-8月.在降雨量变化不明显的情况下,灌溉季节的ET0的下降使灌区的灌溉需水量呈下降趋势,而灌区近年来的引黄水量减少也证明了这一事实.因此,除了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气候变化使灌溉需水量减少,灌区的节水也有气候变化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