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贾丽娟 《河南农业》2014,(20):22-23
当前,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英语成为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的全球中介语。中国传统英语教学只重视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介绍,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导致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缺失,不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对外传播。因此,英语教育者应立足中国文化,加强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介绍与翻译教学,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为传播中国文化培养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
人类语言中存在大量与动物相关词语,这些词语在每个国家都被赋予不同的社会文化形象与意义,"狗"及"狗"族词语便是其中之一。传统的观点认为,"狗"在英语文化中的形象与意义基本是褒扬为主,在汉语世界中以贬毁为主。本文从探究中西方神话传说中的"狗"形象与现实社会中"狗"族语言着手,以实例证明英语文化世界中"狗"的形象实际是负面的,"狗"族语言中褒扬色彩的词汇远没有贬毁的多;在汉语文化世界中"狗"的形象也并非全是负面的,神话传说中"狗"的形象实际是正面的,现实"狗"族语言中不乏有褒扬色彩的词汇。  相似文献   

3.
由于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实力的增强,中国英语在语言教学与测试中的比重日益增多,如何让中国英语走出国门、面向世界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迫切任务。而从音系、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对其进行渊源分析,探讨中式英语、中国英语到世界英语的重要变体,中国英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将为语言教学的走势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由于中国与英语国家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化以及价值观等的不同,汉译英时容易产生"中式英语","中式英语"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篇等方面。"中式英语"在词汇层面的表现主要有:词汇冗余;词汇缺乏;机械对应;搭配不当;词性误用;褒贬误用和对中国特色词翻译的不当上。  相似文献   

5.
客观派认为“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对立派认为“中国英语”的存在缺乏政治、社会和理论基础。由于对“中国英语”的定性缺乏同一性,使双方往往是在不同的前提下进行争论,对“中国英语”的采集也不是在同一个准则下进行。应从“语言使用”和“语言使用者”两个侧面对“中国英语”进行定性;应把国际通用英语与地域英语区别开来;应该明确在国际交往中英语言文化不是国际通用文化。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有160多个国家、30多亿人饮茶,有50多个国家种植茶叶。但最早种茶、制茶、喝茶的是我们中国,其他国家的茶树、种茶及制茶技术和品饮方式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传人的。世界各国均尊称中国为“茶的祖国”。  相似文献   

7.
作为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高校大学生毕业后不论是回到农村,还是去大城市,都应该成为中国文化的使者,肩负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尤其是农村,更需要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所以高校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汲取英语文化精华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更要培养学生中西文化鉴赏能力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指导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的同时,向世界介绍中国博大精深的语言和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社会组织的产物,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语言的存在、理解和使用,因使用者所生活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具有明显的阶层特征,因此不同阶层人们的惯用语言具有很强的差异性。同时这种差异性影响人们对信息的接受,在一定程度上又能表现出话语者的社会特征,体现出语言的社会识别功能。从社会语言学视角,探究英语国家社会阶层语言的变化规律,可以引导国内英语学习和研究者克服由于自身所在社会文化背景所造成的语言偏见,增进对英语国家语言文化的了解,从而回归到标准化、大众化的英语语言上来。  相似文献   

9.
饮茶文化从中国本土流传至世界各国,衍生出以西方茶文化为代表具有民族风韵、地域特色的新的茶文化体系。在逐渐的发展和演变中,西方茶文化渗透进英语文学的作品机制,两者之间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从语言要素的角度探究西方茶文化体系的形成背景及发展历程,诠释茶文化对英语文学构词风格的影响,有益于加深对英语文学表达和文化属性内涵的把握,进而对英语文学作品文化传承与发展机制有所认识。  相似文献   

10.
英语是当前世界上通行最广的语言之一,英语己经逐渐成为一种中性的信息媒介。几个世纪以来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相互接触,给英语带来了数以干计的新词。同时英语在国际上的使用也从另一方而促使英语词汇的扩大。英语新词己经逐渐渗透到文化的各个领域,新词的不断更新与扩充反映了文化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不同于通常的汉英翻译,它肩负着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的重要使命,因而更需要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独特的文化背景出发,更加准确、更加鲜活的表达中国特有的文化、事务及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通过比较汉英两种语言的本质差异和中国不同于西方的独特文化,论证了在这一形势下中国英语出现的必然极其重要意义。同时证明中国英语其构成和适用范围远比中国式英语丰富和广泛,它表达中国特有的事物,具有中国特点,它属于规范英语。  相似文献   

12.
让大学生了解英语国家和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现象能够培养和提高他们得体的英语应用能力。同时,随着中国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与国际的交流日趋频繁,高素质国际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怎样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以英语国家的文化教育为切人点探讨怎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英语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前,社会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正在逐步加强,因此,世界各国教育者及政府都在 非常关注对外语的学习,并将其空间规模扩大化。其中最突出的两个国家为:中国和美国。中国 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学习英语的人群庞大;而美国人民对汉语言的学习也热情持续不断。由于 中国英语教学与美国汉语教学整体价值存在不同,因此,深入进行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双语教学是对目前教学内容和形式的一种改革尝试,本文作者通过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论述了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践性,提出了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培养高素质法学英语人才的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文化价值维度中的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权力距离两方面分析英汉礼貌用语,探究语言与文化内涵的关系。通过研究,不仅可以看出中国和英语国家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不同,同时他们的权力距离也有高低之分。对礼貌用语进行文化价值维度解读,能帮助人们了解礼貌用语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为各国的跨文化交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英语在国际化过程中与中国特有语言文化接触融合的结果。中国英语研究已有20多年历史,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研究价值。文章介绍了目前中国英语的现状,通过实例分析了中国英语的构成形式和特征,并指出了中国英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在英语词汇中出现了大量的汉语借词,探讨这些汉语借词的分类及文化背景对中国文化的传播、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促进跨文化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英语的静态特征与汉语的动态特征是由中西文化背景和中西方人士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的。这一语言现象主要体现在表意功能、句法结构和用词频率的差异等方面,翻译时,搞好英语静态与汉语动态之间的转换是关键。  相似文献   

19.
英国浸礼会来华传教后,为改变活动地区农村的贫困面貌,兴办棉纺织、花边发网等实业,并借乡村建设热潮,与教会大学合作开展乡村改良,以提高教徒经济收入与中国文明程度;英浸会传教士从维护基督教教义角度出发,投身于禁烟与反缠足运动,以帮助民众改变生活陋俗;英浸会设立广智院等教会博物馆,通过展览西方文明以启迪民智,并开办识字班、乡...  相似文献   

20.
由于中国文化与英国文化分属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而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因此,本文作者从词汇理性意义和文化意义的差异两大方面对词汇的跨文化差异做了一些探讨。目的在于能够从点到面,进一步探讨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问题,并根据教学经验,采用直接解说法、融合法、交际实践法,对比分析法和测试法五种方法来进行文化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