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水稻群体叶面积动态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42  
 试验以杂交中籼稻汕优63和中粳稻盐粳2号为材料,通过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栽插密度,研究群体叶面积消长动态和株型、产量形成的关系。主要结果:1.方程(公式见影像原文)可以描述群体叶面积动态过程,根据水稻主要生育时期的LAI大小及其生长动态变化,可以分为5种叶面积动态类型,Ⅳ型是最合理的叶面积动态类型。2.在合理群体叶面积动态条件下,合理株型为倒2、3叶较长且挺立,倒4、5叶较短,抽穗期单茎茎鞘重高。3.在较大的LAI基础上提高单茎茎鞘重,并协调抽穗期的LAI和单茎茎鞘重是超高产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依叶龄施氮模式对优质水稻群体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基蘖肥与秆穗肥施氮比例与穗肥施氮叶龄设置 1 5种施氮模式 ,研究其对优质水稻群体生育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水稻叶龄及其动态无显著差异 ,但群体茎蘖消长、干物质积累以及茎生叶和节间配置均有不同的特点。在施氮 2 2 5 kg· hm- 2和大苗栽培条件下 ,采用穗重法并辅以倒 4、1叶 2次穗肥施氮 ,可优化优质水稻群体茎、叶、蘖及节间等生长动态 ,促进群体的产量形成 ,且有利于水稻的高产与优质较好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新疆超高产棉花叶、铃空间分布及与群体光合生产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超高产棉花冠层叶面积分布、叶倾角、主茎节间长度等指标的变化,探讨叶片空间配置对冠层结构的影响及与群体光合生产的关系,揭示超高产形成的机理。【方法】定向培育棉花超高产田,系统测定高产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叶倾角、主茎节间长度等指标的空间分布,分析冠层结构变化对群体光合速率的影响及与棉铃空间分布的关系。【结果】单产皮棉4 000 kg•hm-2超高产棉花吐絮前株高72.3-87.7 cm,主茎平均节间长度为7.15-7.20 cm,中上部节间较长;盛花期至盛铃后期叶面积指数在冠层上、中、下3层的分布比例为1﹕1﹕1,上部叶片的叶倾角为48.8-53.8、中部41.0-49.3、下部30.1-40.1,叶片群体光合速率上、中、下层的分布比例为1.5﹕1.5﹕1;至吐絮期,冠层上部的叶面积指数维持在0.95-1.76,叶片群体光合速率为8.1-13.2 μmol•m-2•s-1,占叶片总群体光合速率的45.9%-59.8%;植株上、中、下部结铃数的比例为1.8﹕1.2﹕1,冠层上层铃数较多,铃库所占比例大。【结论】超高产棉花形成的生理基础在于,盛花期至盛铃后期主茎中上部节间长,叶层间隙及叶倾角大,中下部叶面积指数分布比例高,叶片群体光合速率高且在冠层垂直方向呈均匀分布;吐絮期上层叶面积指数和叶片群体光合速率下降缓慢,棉铃空间分布与叶片群体光合速率的空间分布相吻合,叶铃关系协调。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初步明确了寒地水稻公顷产10500kg群体的基本特征和一般规律:即株高85.0~95.0cm,穗长16.5cm、穗下节长29.0cm、倒二叶节间长20.0cm、倒三叶节间长16.5cm、倒四叶节间长5.8cm;叶长序为2-3-1-4、3=2-1-4,倒二叶长度有大于35cm的趋势。叶片的开张角度为剑叶20°~26°、倒四叶34°~38°,各叶片角度按4°~5°的规律变化。  相似文献   

5.
以栽培苦瓜自交系佛沥112(M. charantia var. charantia)为母本(P1),野生苦瓜自交系THMC170(M. charantia ssp.macroloba)为父本(P2),通过杂交和自交构建4个遗传世代(P1、P2、F1、F2)群体,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离分析方法,分别对苦瓜的节位数、叶长、叶宽、茎粗和节间长5个株型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苦瓜节位数、叶长和叶宽的遗传均符合2对等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模型(E-6模型),茎粗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C-0模型),节间长符合2对等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E-4模型);苦瓜茎粗和节位数的遗传率分别为20.08%和39.28%,表明茎粗和节位数易受环境影响;苦瓜叶长、叶宽和节间长的遗传率均较高,分别为51.50%、52.16%和64.36%;其中,叶长的遗传主要受主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40.75%),表明对叶长可以进行早期世代选择;而叶宽和节间长的遗传主要受多基因控制(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38.26%和59.46%),表明对叶宽和节间长的选择宜在高世代进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探讨其与茎秆强度的相关性,以揭示玉米的抗倒伏机制,为玉米抗倒伏高产栽培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抗倒伏性能不同的2个玉米品种先玉420(抗倒伏性差)和益丰29(抗倒伏性强)为试验材料,设定5,6,7,8,9,10,11万株/hm2共7个群体密度处理,分别在抽雄期(07-23)和灌浆初期(08-05),测定玉米基部向上第3、4、5节可溶性糖、淀粉、矿质元素(N、K、Si、Ca、Mg、Zn)和茎秆强度,同时分析茎秆强度与可溶性糖、淀粉和矿质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随着群体密度的增加,2个玉米品种第3~5节可溶性糖、淀粉、矿质元素含量和茎秆强度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茎秆各项指标的最高值因品种、节间和生育时期的不同而差异明显。在同一生育时期同一群体密度下,益丰29 3个节平均各项指标均高于先玉420,第3和4节各项指标随群体密度的变化较第5节敏感;各节间相比,2个玉米品种第3、4节矿质元素含量均高于第5节。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生育时期玉米各节间茎秆强度与可溶性糖、淀粉和矿质元素含量的相关性不同,但各节间茎秆强度均与Si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过高的群体密度会影响茎秆基部各节间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矿质元素的含量,进而影响其抗倒伏性能。在实际生产中,应在因地制宜、合理密植的基础上,于灌浆前期适当喷施叶面肥或追施微量元素肥料,以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新鉴定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望S的农艺性状,试验对望S及对照C815S的生育特性、株叶形态及穗粒性状等农艺性状进行了田间观察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望S属于中稻迟熟类型不育系,感温性较强,生育期较长,出叶速度较快,分蘖能力较强,剑叶短、直、窄,地上部节间较短,有效穗数较多,每穗总粒数和着粒密度偏小,具有理想的株叶形态及穗粒性状,群体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亲本、放流和自然捕捞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现状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运用PCR产物纯化测序的方法,测定了三角鲂2个亲本群体、3个放流群体和1个自然捕捞群体共计6个群体224尾样品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Ⅰ)基因序列.结果表明:在661 bp序列中共检测到192个变异位点(占核苷酸总数的29.05%),A、T、C、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6.5%、28.0%、29.0%和16.5%,A+T含量(54.5%)高于G+C含量(45.5%);共检测到31个单倍型,其中,6个为至少2个群体共享的单倍型,hap9和hap2为第一、二优势单倍型,分别占样本总数的48.66%和22.32%,25个为仅1个群体享有的特有单倍型(占总样本数的13.4%),这与基于单倍型的网络结构图得出的hap9为最原始单倍型的结果一致;6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Hd)为0.710~0.848(平均值0.705),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0307~0.00840(平均值0.00578),其中,景山亲本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余杭放流群体遗传多样性最低;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0934~0.19355(平均值0.09909),基因流(Nm)>1;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群体内遗传变异为90.09%,群体间遗传变异为9.91%,6个群体间的Nei's遗传距离为0.003~0.009.研究表明,钱塘江三角鲂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群体间基因交流较多,部分群体间存在中等遗传分化,自然捕捞与养殖群体间不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9.
水稻不同类型品种根系生长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水稻在水培和江苏不同生态条件下根系的生长过程。节间数不同的水稻品种,一次根发生结束的生育时期不同。4个节间的在抽穗—乳熟期,5个节间的在孕穗—抽穗期,6个节间的在剑叶—孕穗期,7个节间的在倒2叶—剑叶期。上层根的发生,一般始于拔节前一个叶龄期,拔节后的3—4个叶龄期结束。  相似文献   

10.
儋州水稻株型与产量及冠层光分布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南儋州地区水稻蜡熟期田间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水稻的株型与产量及群体冠层光照强度分布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植株形态指标倒3叶、倒3节间、倒4节间、倒5节间长及株高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透射率与倒5节间长呈显著正相关,与倒1叶长呈显著负相关,与倒2叶、倒3叶、倒1节间、倒2节间、倒3节间、倒4节间长相关关系不显著;截光率与倒l叶长呈显著正相关,与倒3节间、倒4节间、倒5节间长呈显著负相关,与倒2叶、倒3叶、倒1节间、倒2节间长相关关系不显著;此外,株高与透射率呈显著正相关,与截光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为给本地区超高产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指导依据,对目前江苏淮南地区推广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扬麦16和高产小麦新品种宁麦18(产量达8500 kg/hm2以上)的群体特征及株型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产群体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叶面积系数(LAI)于孕穗期最大;叶片长表现为倒二叶>倒三叶>旗叶,宽表现为旗叶>倒二叶>倒三叶,倒二叶叶面积最大,倒二叶、倒三叶宽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节间配置为1∶2.5∶3.5∶(5~5.5)∶(8~9)。  相似文献   

12.
【目的】水稻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栽培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根据各地的气候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栽培技术,可以充分挖掘水稻产量潜力,大幅度提高单产。论文旨在探明精确定量施肥对贵州高原山区杂交籼稻群体质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效应。【方法】于2010-2011年在贵州省黄平、绥阳、余庆、兴义4个不同生态稻区,以当地具有高产潜力的杂交籼稻品种为试材,设计精确定量施肥模式(accurate fertilizer,AF)与常规施肥模式(conventional fertilizer,CF),通过对两种施肥模式的比较,研究不同施肥模式的群体质量及产量形成的差异。精确定量施肥模式以斯坦福(Stanford)方程为基础,根据目标产量需氮量、土壤供氮量及氮肥当季利用率计算总施氮量,各阶段的施肥量根据目标产量的阶段需氮量确定。精确施肥模式的总氮按照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为30%﹕20%﹕35%﹕15%施用,常规施肥模式氮素总量按基肥﹕分蘖肥﹕促保花肥为20%﹕60%﹕20%施用。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分别取地上部分测定叶面积和干物质量,成熟期考查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结果】精确定量施肥模式显著提高了黄平、绥阳、余庆、兴义4个点的水稻产量,增产幅度为12.4%-48.0%,从产量构成因素看,穗数和穗粒数均较常规施肥模式有不同程度提高,穗数增加8.1%以上,穗粒数增加2.5%以上,群体颖花量增加14.3%以上,而结实率和千粒重两种施肥模式的差异较小;比较分析两种施肥模式的穗型大小,精确定量施肥模式较常规施肥模式穗粒数小于100粒的小穗比例降低、100-250粒的大穗和250粒以上的特大穗比例增加,小穗比例减少了36.7%-100%,大穗比例提高了2.2%-11.4%,特大穗比例提高了23.3%-94.9%;在叶面积指数与粒叶比方面;精确定量施肥模式比常规施肥模式的群体叶面积指数拔节前有所降低(4.2%-11.8%)、抽穗期显著提高(4.2%-13.9%);粒叶比明显增大,其中颖花/叶为9.3%-32.7%、实粒/叶为12.8%-35.7%、粒重/叶为10.1%-36.3%;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精确定量施肥模式比常规施肥模式拔节前有所降低,拔节至抽穗期提高了9.8%-50.8%,抽穗至成熟期提高了26.9%-62.7%。【结论】精确定量施肥模式显著提高了贵州杂交籼稻产量,其途径主要通过控制拔节前的群体生长,促进拔节后的群体发展,适度减小拔节前群体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扩大拔节后尤其是抽穗后群体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在稳定提高穗数的基础上,控制晚生小穗数量、促进大穗形成,提高穗粒数和粒叶比,实现抽穗后群体干物质的高积累,从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3.
By using single rice cultivation as a control, the effect of rice-fish culture on growth dynamic, plant type and yield formation of rice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as follows: rice-fish culture improved the physical-chemical properties of arable layer soil of paddy field, extended growth period of rice, increased dry matter and LAI of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improved three top leaves area, deterred the degeneration of leaves function, increased the diameter of stem, promoted the growth of roots and the formation of roots in the extended stem. At the same time, rice-fish culture extended the length of basal internodes,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internodes, uplifted the gravity of plant, and depressed the root vigor. For the grain yield and yield structure office, rice-fish culture decreased ear/tillering ratio, spikelet/panicle and seed set percentage, increased grain weight. If variety choice an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were controlled appropriately, rice-fish culture could increase the effective panicles and improve grain yield of rice.  相似文献   

14.
稻渔共作水稻生育特点及产量形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同期播种的常规栽培水稻为对照,研究稻渔共作对水稻生长发育动态、株型特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稻渔共作具有改善稻田土壤的理化性状,延长水稻生育期,增加群体各生育期生物量,提高叶面积指数和冠层叶片的面积,延缓后期功能叶片衰老,增大茎秆粗度,促进根系发育及伸长节上须根发生等特点。但同时也表现出稻株基部节间长度增大,节间数增多,植株重心上移,后期根系活力降低等特征。在产量及其结构方面表现为茎蘖成穗率、穗粒数和结实率下降,粒重增加,若品种选择与栽培控制得当,可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并达到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杂交中稻齐穗后叶片SPAD值衰减对再生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明影响再生力的主作关键植株性状,为杂交水稻及其再生稻的高产育种与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18个杂交中稻品种为材料,在大田高产栽培条件下,通过相关、回归与通径分析,研究了杂交中稻植株性状与再生力关系及主作和再生总体高产组合的穗粒结构。【结果】活芽率、发苗力、再生稻有效穗和产量4个性状是代表品种再生力的关键因子,增加有效穗是进一步提高再生稻产量的重要途径;穗粒数、叶颖花比、叶粒数比、叶粒重比、LAI衰减指数和SPAD值衰减指数分别与活芽率、发苗力、再生稻有效穗和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其中仅有头季稻齐穗期至成熟期叶片SPAD值衰减指数对活芽率、发苗力、再生稻有效穗和产量的偏相关均达显著以上水平;同一个组合同时实现头季稻和再生稻均分别达到最高产量的可能性小,两季总产同时满足理论产量达11.5 t?hm-2和产量潜力达14 t?hm-2的高产组合的主作群体主要特征最佳取值范围:穗粒数为160~190粒,叶粒重比0.0737~0.0827 cm2?mg-1、SPAD值衰减指数0.4029~0.5409、有效穗232.12万~249.40万/hm2、结实率81.54%~85.74%、千粒重28.58~30.07 g、单穗重4.13~4.43 g。【结论】再生稻进一步高产的主攻目标是增加有效穗,头季稻齐穗到成熟叶片SPAD值衰减指数可作为鉴定再生力的新指标,中等偏大穗品种是中稻-再生稻总体高产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冬小麦育种早代粒叶比选择指标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冬小麦不同亲本组合的杂交后代为材料,探讨了不同杂交组合在不同密度条件下粒叶比与产量之关系,并依此对小麦高产群体粒叶比的选择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麦中部叶片叶面积与穗粒数相关显著。旗叶叶面积和倒二叶叶面积与千粒重相关显著。群体粒叶比可以较好地反映库源的协调关系,粒叶比与最大叶面积之积的大小可以相对表示产量的高低。较大的粒叶比具有强源畅流的特点。源、库发展协调,穗粒数较多的高粒叶比组合有利于选出高产类型。  相似文献   

17.
水氮管理模式对杂交籼稻冈优527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水氮管理模式对杂交籼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为水稻水肥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杂交籼稻冈优527为材料,通过淹灌(W1)、控制性交替灌溉(W2)和旱种(W3)3种灌水处理及4种氮肥运筹处理(基肥﹕分蘖肥﹕穗肥分别为7﹕3﹕0、5﹕3﹕2(穗肥于倒4叶龄期施入)、3﹕3﹕4(穗肥于倒4、2叶龄期分2次等量施入)、2﹕2﹕6(穗肥于倒4、2叶龄期分2次等量施入),分别记为N1、N2、N3、N4),并设置不施氮处理,记为N0,分析水氮管理模式对杂交籼稻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并探讨水氮互作下群体质量指标与产量间的关系。【结果】水与氮对水稻主要生育时期干物质累积、叶面积指数(LAI)、抽穗期粒叶比、剑叶净光合速率、群体透光率及产量均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互作效应分解分析表明,适当的氮肥后移处理、W2处理对产量均表现为正效应,且氮肥运筹效应大小表现为:N3>N2>N1,氮肥后移比例过大至N4处理水平、W3处理均会加重灌水处理的负效应;而水氮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W2处理相对于其他灌水处理能促进氮肥肥效,达到以水促肥的目的,且W2模式下氮肥后移量可占总施氮量的40%,与基肥﹕分蘖肥﹕穗肥(倒4、2叶龄期分2次等量施入)为3﹕3﹕4氮肥运筹模式(N3处理)相配套,其水氮交互正效应不同程度的高于其他处理,能及时对群体分蘖数进行调控,提高成穗率,保证抽穗期水稻适宜的LAI及粒叶比,适当降低了上3叶叶倾角,提高了高效叶面积率及保持了群体透光率,有利于提高结实期群体光合产物的积累,并在保证一定数量有效穗及结实率的前提下,显著提高穗粒数及千粒重,最终促进了产量的增加,为本试验条件下最佳的水氮耦合运筹方式。而其他各水氮处理出现交互优势减弱,甚至出现负效应,均不利于产量的提高;尤其W3处理和氮肥运筹的互作效应对产量的影响均为负值,且氮肥后移比例过重会导致负效应加重;本试验旱作模式下,结合产量表现,应减少氮肥的后移量,氮肥后移量可占总施氮量的20%-40%为宜,以缓解水氮互作下的负效应,而淹灌模式下,氮肥后移量可占总施氮量的40%-60%为宜。相关分析表明,水氮互作下各群体质量指标与产量间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0.589*-0.978**),尤其以抽穗后群体干物质增加量、齐穗至齐穗后20 d群体透光率的减少量与产量相关性较高。【结论】本试验条件下,W2N3为最优的水氮调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并优化水稻群体质量指标体系,提高稻谷产量,W1模式与N3氮肥运筹为宜,而W3模式下可适当减少氮肥的后移量以基肥﹕分蘖肥﹕穗肥(倒4叶龄期一次性施入)为5﹕3﹕2的氮肥运筹模式(N2处理)为宜。  相似文献   

18.
双季晚稻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超高产结构与群体形成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双季稻区晚稻季条件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超高产结构与群体形成特征,以期为双季晚稻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超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籼粳杂交稻有代表性的品种甬优538、甬优2640、甬优1538、甬优1540为试验材料,通过栽培措施的调控,形成超高产(≥10.50 t·hm-2)和高产(9.75 t·hm-2≤产量10.50 t·hm-2)群体,对产量及其结构、茎蘖动态、叶面积动态与组成、光合势、干物质积累、群体生长速率等方面进行系统比较研究。【结果】与高产群体相比,超高产群体表现穗数足、穗型大、群体颖花量多(50 000×104颖花/hm2以上)的显著特点,但结实率和千粒重略降低,差异不显著;群体茎蘖于生育前期稳步增长,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达适宜穗数,高峰苗出现在拔节期,数量少,成穗率高(75%),此后群体下降平缓,至抽穗期达适宜穗数;群体叶面积指数前期增长相对较缓慢,最大值出现在孕穗期,为8.1左右,此后下降缓慢,抽穗期叶面积指数、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及粒叶比均极显著高于高产群体,成熟期叶面积指数仍保持在3.5以上;群体光合势生育前期较小,中后期较大,总光合势为580×104m2·d·hm-2以上,抽穗期至成熟期的光合势占总光合势的50.0%以上;群体拔节前干物质积累速度相对较缓,拔节后干物质积累速度较快,至抽穗期群体生物量为10.0 t·hm-2左右,抽穗后积累量亦高,至成熟期干物重达19.0 t·hm-2左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之前,超高产群体群体生长率较高产群体大,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至拔节期,超高产群体生长平稳,群体生长率较高产群体小,拔节以后,群体生长率极显著高于高产群体。【结论】超高产群体起点质量高,栽后分蘖早生快发,群体生长优势明显,特别是生育中后期光合生产能力强,物质积累多。超高产栽培水稻适宜产量构成应以足量穗数与较大穗型协调产出足够的群体颖花量,同时保持较高的结实率和千粒重。  相似文献   

19.
移栽密度对超级早稻陵两优268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超级早稻陵两优268在南方双季稻区适宜的栽培密度,于2011年在湖南长沙以陵两优268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比较了不同移栽密度下陵两优268的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和产量构成特点。结果表明:稀植(18.8万穴/hm2、14.0万穴/hm2、10.8万穴/hm2)可以提高分蘖成穗率,有利于花后干物质积累及每穗粒数和结实率的提高,但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不足,导致产量不高;与此相反,密植(67.9万穴/hm2、40.1万穴/hm2)因为单位面积有效穗数较多而获得较高产量;适宜密度(26.5万穴/hm2)在保证基本苗的同时,具有适宜的叶面积指数及较小的顶三叶叶基角,并能协调产量构成因子,从而获得最高产量,达8.70 t/hm2。由此可见,在南方双季稻区,陵两优268适宜的移栽密度为26.5万穴/hm2。  相似文献   

20.
精确定量栽培对高海拔寒冷生态区水稻株型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高寒水稻产量构成和株型特征的关系,明确精确定量栽培对高寒水稻增产的机理。【方法】以当地品种传统粳稻品种大白谷和新品种丽粳10号为试验材料,对抽穗期不同株型特征指标与产量及产量构成的相关分析,研究高海拔地区水稻生长发育特性及其生理生态特点,探讨高寒生态区水稻增产的主攻目标,以精确定量栽培和常规栽培相比较,分析精确定量栽培对高寒生态区水稻株型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产量群体之间株型方面以及有效穗、颖花量等产量构成因子方面都存在着差异,高产群体的显著特征是植株上部三叶叶长较长;上部三叶叶角较小;抽穗期叶片的比叶重大,且与叶片、茎秆及穗部性状关系密切;茎秆各节间配置合理,基部节间短,穗下节间较长;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和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扩库(增加总颖花量)和强源(增加抽穗后LAI,提高比叶重)均可提高高寒生态区水稻产量,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的氮肥运筹、水分管理方面与高产水稻器官建成同步,提高叶面积指数的同时,促进总颖花量的增长,可显著地提高该生态区水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