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香叶树人工林与天然林群落特征及生长过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香叶树人工林与天然林群落特征及生长过程的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林分群落特征和生长过程存在明显差异,人工林林相整齐,林分结构简单,郁闭度较大;天然林多为萌蘖次生林,林相不整齐,林冠具有成层性,林下植被生物量大.人工林胸径前期生长较快,天然林胸径前期生长较慢;人工林胸径速生期和生长高峰出现时间比天然林来得早,但持续时间比天然林短.人工林树高前期生长较快,天然林树高前期生长极为缓慢;人工林树高速生期比天然林来得早,生长速度也比天然林快,而天然林前期受压明显.人工林材积速生期和材积生长高峰比天然林来得早,而天然林的数量成熟相对较迟.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不同坡位条件下秃杉人工成熟林生长过程,在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34年生秃杉人工林中采用不同坡位的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建立标准地进行调查,选择9株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等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坡位条件下,秃杉的生长过程有较大的差异,下坡位与中、上坡位的差异较大,而中坡位与上坡位的差异较小。胸径生长速生持续期,下坡为3~20年,中坡为3~13年,上坡为3~7年;树高生长速生持续期,下坡为4~17年,中坡为7~12年,上坡为8~10年;材积生长速生持续期下坡为8~34年,中坡为11~32年,上坡为16~21年。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速生期均表现为下坡的速生期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而且峰值大,中坡次之,上坡的速生期出现时间迟、持续时间短而且峰值小。34年生时,胸径中坡位只有下坡位的73.0%,上坡位只有下坡位的65.3%,上坡位只有中坡位的76.1%;树高中坡位只有下坡位的78.4%,上坡位只有下坡位的59.7%,上坡位只有中坡位的65.3%;材积中坡位只有下坡位的48.4%,上坡位只有下坡位的26.8%,上坡位只有中坡位的55.4%。秃杉人工林生长快,不同坡位间生长差异大,中下坡位林地适宜秃杉人工林的生长,是杉木、马尾松迹地更新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3.
青钱柳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丽红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1):136-137,140
青钱柳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表明,青钱柳生长快,胸径速生期6~16a,树高速生期3~7a,材积速生期6~23a;其连年生长高峰期分别出现在第7a、第5a和第13a,26a以后进入成熟期。在现行造林密度条件下,10~13a生时进行适当的抚育间伐,而20a左右需再次进行间伐,以满足林木对营养空间的充分需要。  相似文献   

4.
福建青冈天然林和人工林群落特征及生长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福建青冈Cyclobalanopsis chungii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系统调查,进行福建青冈天然林及人工林生态系统群落特征及生长过程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福建青冈天然林及人工林群落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福建青冈人工林林相整齐,林分结构简单,为同龄林,郁闭度较大,林下凋落物具有明显的未分解层(L层)、半分解层(F层)和已分解层(Y层).而福建青冈天然林多为萌芽次生林,林相不整齐,为异龄林,林冠具有成层性,林下植被生物量大.福建青冈人工林与天然林的生长过程存在明显差异.福建青冈人工林胸径生长峰值出现在25年生时,而天然林则在24年生;10年生前人工林与天然林的树高生长均比较缓慢,但人工林树高生长进入速生期比天然林早;福建青冈天然林材积生长27年生后明显增加,48年生时材积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仍未相交.人工林15年生时增长缓慢,35年生时材积年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仍未相交.可见福建青冈人工林材积生长比天然林生长表现快,营造福建青冈人工林是提高其林分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图3参10  相似文献   

5.
杉木多代连栽采伐迹地营造秃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代全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5):157-159
以福建洋口(顺昌)林场杉木多代连栽迹地改植的14 a生秃杉人工林和连栽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2种人工林的生长量和造林后1~14 a的平均树高、胸径(去皮)、单株材积(去皮)生长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4 a生秃杉林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单株材积和平均蓄积量分别为15.54 cm、12.03 m、0.11484 m3/株和269.88m3/hm2,分别比密度相近的杉木林高16.32%、10.27%、29.37%和25.37%。秃杉平均木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前3 a总生长量与杉木相近;秃杉3 a生时胸径总生长量略小于杉木,4~14 a生超过杉木;秃杉树高总生长量在10 a生前与杉木接近,但10 a生后明显大于杉木,且差异有逐年增大趋势;秃杉单株材积总生长量始终大于杉木。说明在福建顺昌杉木多代连栽采伐迹地上轮作秃杉可以提高林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以广西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27年生麻栎人工林为对象,采用树干解析的方法对麻栎人工林测树因子各年间变化动态进行检测,研究树高(H)、胸径(D)、材积(V)与树龄(T)间的回归关系。结果表明,麻栎人工林树高和胸径的平均生长量曲线和连年生长量曲线出现了多个交叉点,变化幅度较大,但其单株材积生长曲线27 a间处于不断攀升,表现出良好的生长趋势,且各生长曲线表明麻栎的生长在0~4 a为速生期;所拟合回归模型R2均达到0.9以上,检验精度较高,其中树高和胸径最优生长模型均为Korf方程,单株材积最优生长模型为坎派兹模型。得出麻栎人工林在27 a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造林前期生长迅速,材积生长尚未达到数量成熟,仍有生长趋势。拟合模型精度较高,可运用于生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7.
杉木林的抚育间伐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时、适量地间伐可以明显地加速杉木林的胸径生长。在杉木树高速生期前,间伐可以促进树高生长;而过了树高速生期则对树高生长无促进作用。合理间伐也可以提高单位面积木材的产量,与对照相比,十三年生时,每公顷可增加木材产量31.20-40.65立方米。在本省丘陵地区间伐杉木林,五年生每公顷宜保留3600-4200株,七年生间伐每公顷宜保留3000株。  相似文献   

8.
上海崇明岛水杉人工林生物量方程构建及固碳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因其生长快递、冠型优美、适应性强等特点,成为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最重要的用材林和景观林树种之一。在本研究中,以上海崇明岛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不同龄级水杉林分为研究对象,构建水杉人工林异速生长方程,估测幼龄林(8年生)、中龄林(15年生)、成熟林(30年生)3个不同年龄阶段林分地上部分生物量、碳储量和年固碳量,并比较不同龄级林分的固碳能力。结果显示,水杉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干、枝、叶部分生物量与胸径呈显著指数关系(r2=0.89~0.99,P<0.001)。2011年,水杉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为13.11、29.76和64.93t/hm2,地上部分年固碳量分别为3.57、2.41和1.52t/hm2/a。对比相关研究发现,降雨量的差异可能是我国不同地区水杉生物量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将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营造和经营管理水杉人工林,尤其是水杉碳汇林,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香叶树和杉木人工林生态功能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28年生香叶树和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和土壤肥力的测定。进行香叶树和杉木人工林堵肥土壤和涵养水源功能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杉木人工林相比,营造香叶树人工林后林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吉量增加,团聚体稳定性增强,土壤密度降低,总孔隙度增加,林地土壤结构状况、孔隙和水分状况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表层土壤养分得到富集,番叶树具有比杉木林更好的培肥土壤功能;香叶树叶的最大持水率高于杉木叶,其林分地上部分持水量是杉木纯林的1.21倍,同时由于番叶树人工林土壤结构及孔隙状况的改善,林地的蓄水能力增强,使得香叶树人工林表现出比杉木林更好的涵养水源功能.  相似文献   

10.
水杉楠木复合经营模式林分生产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0年生水杉林进行不同强度的间伐,并在林下套种相同造林密度的1年生楠木,15 a后调查水杉楠木复合经营模式林分与未间伐水杉纯林和楠木纯林的生产力差异,并探讨不同经营模式下试验林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水杉林间伐套种楠木可促进水杉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生长,显著提高保存率。间伐15 a后,两种复合经营模式林分中水杉胸径、树高、单株材积、保存率分别比未间伐水杉纯林高29.7%和17.5%、26.6%和17.2%、106.2%和58.6%、17.2%和14.3%,其中以间伐密度为300株·hm-2的复合经营模式水杉林分表现尤为突出。两种复合经营模式水杉的形质性状均优于水杉纯林。两种复合经营模式林分中楠木胸径、树高、单株材积、保存率分别比楠木纯林高14.6%和12.2%、11.6%和10.5%、44.4%和37.4%、13.0%和17.9%。复合经营模式林分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纯林,平均每年比水杉纯林多收入5 795~10 011元·hm-2,比楠木纯林多收入13 723~17 939元·hm-2。  相似文献   

11.
江汉平原水杉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江汉平原水杉人工林的观测调查和树干解析,分析探讨了水杉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规律,建立了水杉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及形数随年龄变化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水杉树高前期生长较快,平均生长量6 a时达到最大,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在13~15 a相交;胸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均表现为先升后降,其中6~12 a生长最为迅速;材积总生长量在前24 a一直处于较快生长状态,估计即将达到数量成熟龄,该研究为科学指导水杉人工林的定向培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水杉是珍稀的孑遗植物,也是著名的园林观赏植物和速生用材树种,而秦皇岛地区的气候特征与水杉生态环境特点有一定的差别。该文分析水杉在秦皇岛地区大面积栽植的可能性,并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以提高水杉在秦皇岛栽植成活率为主要目的的栽植与养护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水杉人工林细根形态和生物量分布特征,为水杉人工林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利用根钻法,对水杉细根的形态参数(直径、长度、比根长、比表面积)和生物量进行测定。[结果]随着细根根序等级的增加,水杉细根直径和细根平均长度呈现增加趋势;一级细根的比根长和比表面积远大于高级根;水杉细根主要集中在距树干1.5 m范围内;在垂直分布上,绝大部分的细根分布在0~20 cm土层;表层以小直径细根为主,而土壤深层以大直径细根为主。[结论]该研究可为细根生态过程研究及人工林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苏北泥质海岸主要防护林树种生长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苏北泥质海岸主要造林树种杨树(72杨)、水杉和银杏为研究对象,在标准地调查的基础上,伐倒17株标准木,称其各器官的生物量,并根据树干解析法对其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杨树生长速生期为6-11 a,早于水杉的16-21a,银杏在0-10 a内生长缓慢。宽冠型树种树冠在成熟龄后,仍有缓慢生长,而窄冠型树种则保持稳定。株行距越近于正方形越有利于宽冠型树种的生长,在胸径、生物量生长速度方面,林农复合明显快于片林。  相似文献   

15.
沐川县退耕还林生态恢复地碳截留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四川省沐川县几种不同植被覆盖类型下生态系统的植被碳储量、凋落物的碳储量和土壤有机碳的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植被覆盖类型下的植被碳储量、凋落物的碳储量和土壤有机碳的储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以人工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植被的碳储量最大.植被碳储量由高到低依次是人工水杉林、天然次生林、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c林、农耕地、茶Camellia sinensis园;天然次生林凋落物的碳储量比其他的几种类型要高,分解后更利于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增加;天然次生林土壤有机碳的储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植被类型的碳储量,土壤有机碳储量由高到低的依次为次生林、慈竹林、水杉林、茶园和农耕地.人工水杉林和慈竹林土壤也能有效地截留大气中的CO2,而农业用地最不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5种植被类型下,总的碳储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次生林、慈竹林、水杉林、茶园和农耕地.加强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森林的保护,同时不断扩大人工林的种植面积,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有机碳的截留是缓解大气CO2浓度增加的一种重要措施.表5参16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紫叶矮樱、美国红栌、日本红枫、金叶水杉的生长规律。[方法]连续2年对4种彩叶树种的株高和冠幅进行测量,并对其形态和适应性进行观察。[结果]4个彩叶树种的生长高峰均为5~6月和9~10月,金叶水杉、美国红栌早期生长快,而日本红枫、紫叶矮樱生长相对缓慢;金叶水杉、美国红栌株高的生长量明显大于冠幅生长量。[结论]为苏州市引种彩叶植物,美化城市环境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水杉种子提取物的抑菌机理。方法:测定加入不同抑菌剂后的大肠杆菌液中还原糖含量、蛋白质含量以及电导率的变化。结果:水杉种子挥发油、总黄酮及提取物都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抑菌效果随着浓度的增加显著提高,使大肠杆菌菌液的还原糖含量升高、蛋白质含量升高、电导率明显提高,其中以提取物的作用效果相对显著。结论:水杉种子提取物抑菌效果优于水杉种子挥发油、总黄酮,在天然产物抑菌剂开发方面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母树凋落物物理阻隔对水杉天然更新的影响,为解除水杉天然更新障碍及保护水杉种群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野外模拟试验,对不同类型凋落物(新鲜凋落物和自然凋落物)采用0(对照)、100、300、500、700、900 g·m?2的质量梯度,分别在种子下层和上层覆盖凋落物来探究凋落物对水杉幼苗出土及早期生长的影响。  结果  ①凋落物对水杉种子出苗率和幼苗存活率产生抑制作用,在凋落物质量为300~900 g·m?2时抑制作用显著增强(P<0.05)。②除在种子下层铺垫自然凋落物外,其余处理在凋落物质量为300 g·m?2时促进水杉幼苗苗高和地径生长,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当凋落物质量高于300 g·m?2时,全部处理均抑制幼苗生长。随着凋落物质量的增加,对水杉幼苗根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③随凋落物质量增加,水杉幼苗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只有在种子下层铺垫300 g·m?2的自然凋落物处理后有一定波动,其余各处理均抑制幼苗地下生物量累积;当凋落物质量达500 g·m?2以上时,凋落物显著阻碍幼苗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累积(P<0.05)。④同一凋落物质量下(>300 g·m?2),新鲜凋落物对水杉幼苗出土和早期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自然凋落物,种子下层铺垫凋落物比种子上层覆盖凋落物的抑制作用更强。  结论  水杉母树凋落物对水杉幼苗出土和早期生长具有明显的物理阻隔作用,进而影响水杉更新生长。因此,建议在种子雨高峰期前,对水杉林下不同类型的凋落物进行及时清理,以促进水杉天然更新。图4表2参29  相似文献   

19.
采用PEG (6000)根际渗透胁迫处理, 测定了水分胁迫下马尾松、火炬松、水杉幼苗硝酸还原酶(NR)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结果表明, 在水分胁迫下各苗木NR 和SOD 活力都呈下降趋势。NR 和SOD 活性以及RWC 两两间均呈明显的线性正相关。从3 个树种抗旱性与NR 和SOD 活性下降程度来看, 抗旱性较强的马尾松NR 和SOD 活性下降幅度均最小;抗旱性较差的水杉NR 活性下降幅度最大, SOD 居第2 位, 抗旱性居中的火炬松NR活性下降幅度居第2 位, 而SOD 居第1 位。表明3 个树种抗旱性与胁迫下NR 活性呈明显正相关, 而与SOD 活性没有明显的相关性。NR 活性可以作为这3 个树种间抗旱能力评定的有效生化指标, SOD 活性可以作为参考指标。表2 参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