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上海崇明岛水杉人工林生物量方程构建及固碳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因其生长快递、冠型优美、适应性强等特点,成为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最重要的用材林和景观林树种之一。在本研究中,以上海崇明岛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不同龄级水杉林分为研究对象,构建水杉人工林异速生长方程,估测幼龄林(8年生)、中龄林(15年生)、成熟林(30年生)3个不同年龄阶段林分地上部分生物量、碳储量和年固碳量,并比较不同龄级林分的固碳能力。结果显示,水杉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干、枝、叶部分生物量与胸径呈显著指数关系(r2=0.89~0.99,P<0.001)。2011年,水杉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为13.11、29.76和64.93t/hm2,地上部分年固碳量分别为3.57、2.41和1.52t/hm2/a。对比相关研究发现,降雨量的差异可能是我国不同地区水杉生物量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将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营造和经营管理水杉人工林,尤其是水杉碳汇林,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苏北沿海防护林优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常规方法测定各模式林带生物量、各树种生长规律、各林地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各林带疏透度 ,从而对江苏省北部沿海 4种防护林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单位面积地上部分生物量年平均增长量以杨树林最大 ,水杉林、柳杉林次之 ,刺槐林最低 ;4种模式造林树种的生长快慢顺序是杨树 >水杉 >柳杉 >刺槐 ;由于树种不同、造林时间不等 ,4种模式沿海防护林对各林地土壤的改良效果也不同 ,表现出林龄大的较林龄小的强 ,刺槐为豆科乔木树种 ,对土壤性状的改良效应明显较水杉和杨树强  相似文献   

3.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是我国特有的孑遗植物,优质种苗的培育是水杉造林成功的基础。通过探讨氮素指数施肥对水杉幼苗生长及氮素积累的影响,为水杉苗木培育提供基础。以一年生水杉幼苗为材料,采用温室盆栽方法,设定常规施肥(CF,纯氮用量5.0 g·株~(-1))和指数施肥(EF1、EF2、EF3、EF4,纯氮用量分别为1.0,3.0,5.0和8.0 g·株~(-1))。苗木生长结束后,测定水杉的地径、苗高、生物量及氮质量分数。结果表明,水杉的苗高、地径在不同施肥间没有显著差异,EF处理显著提高了水杉根、茎生物量的积累(P0.05),其中EF3处理的总生物量最高,为115.2 g·株~(-1);水杉茎、叶氮质量分数在不同施肥间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与CF相比,EF处理的根、茎氮积累量分别增加49.2%~84.4%,32.5%~34.9%,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其中EF3处理的氮积累总量为最大值,达2 938.9 mg·株~(-1)。施氮量为5.0 g·株~(-1)的指数施肥是水杉幼苗温室培育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紫叶矮樱、美国红栌、日本红枫、金叶水杉的生长规律。[方法]连续2年对4种彩叶树种的株高和冠幅进行测量,并对其形态和适应性进行观察。[结果]4个彩叶树种的生长高峰均为5~6月和9~10月,金叶水杉、美国红栌早期生长快,而日本红枫、紫叶矮樱生长相对缓慢;金叶水杉、美国红栌株高的生长量明显大于冠幅生长量。[结论]为苏州市引种彩叶植物,美化城市环境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成都市沙河植物廊道广泛应用的8种绿化植物为材料,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进行了光合生理生态指标的测定,并对其固碳释氧与降温增湿效应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生长季节同类植物各季节的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和 降温增湿能力表现出夏季>秋季>春季.日固碳释氧能力由强到弱为桂花、垂柳、香樟、黄葛树、山杜英、银杏、天竺桂、水杉,年固碳释氧能力由强到弱为垂柳、香樟、黄葛树、银杏、桂花、天竺桂、水杉、山杜英,日降温增湿效果由强到弱为垂柳、山杜英、水杉、天竺桂、黄葛树、香樟、银杏、桂花.据估算,整个沙河植物群落中乔木树种年总固碳量约为5.87×104 t,总释氧量约为4.27×104 t.根据对主要树种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能力的分析表明,在树种配置时,垂柳、桂花、山杜英、香樟为优选乔木树种,而银杏的固碳释氧和降温增湿能力较弱,可作为长寿树种和观赏树种适量引种,不宜大面积绿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14年生落叶松种子园中优树无性系为研究对象,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利用冠型结构、株型结构等表型性状,以冠幅均值-2/3标准差为划分标准,将林木划分为四个类型:宽冠下垂型、宽冠直立型、窄冠下垂型、窄冠直立型。经表型性状的相关分析,明显分为两大类:宽冠型和窄冠型。四种类型的方差分析表明,类型间材积生长差异极显著;LSR测验结果表明:宽冠型树木生长优于窄冠型,且宽冠下垂型属生长最优的类型。宽冠下垂型树木材积生长量较窄冠直立型增加56%。一般年份,宽冠型树木单株结实量较窄冠型树木增加76%。  相似文献   

7.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生长在四川盆地典型Cd污染冲积土和紫色土上的欧美杂交杨(Populus deltoides×Populus nigra)对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Cd浓度梯度(0、0.3、1.0、2.0 mg/kg)的光合响应和生物生产量。Cd处理显著降低紫色土上生长的杨树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量,增加气孔导度与胞间CO2浓度,增加凋落叶生物量,降低茎生物量、根生物量和单株总生物量。但是,Cd处理对冲积土上生长的杨树叶绿素特征、光合生理指标和生物量生产并无明显差异。尽管同一生长基质上不同Cd处理间杨树光合生理指标与生物量生产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紫色土上生长的杨树生理和生长特征均显著低于冲积土上生长的杨树。这些结果表明,自然条件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内,Cd污染并不对杨树生长构成较大威胁,而生长土壤基质的选择可能对杨树的栽培更为重要。这为Cd污染土壤区域城市森林建设和速生丰产林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不同林农复合经营模式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不同林农复合经营模式下树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为当地选取合理的林农复合经营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苏北沿海平原杨树-农、水杉-农复合经营模式为研究对象,根据林龄和株行距的不同,选择8种复合模式,分析不同林农复合经营模式中,随季节变化林分的叶面积指数、透光率的变化规律,以及林下作物不同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光截获量、生物量、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变化。【结果】2011-04-11,各林农复合经营模式下林分的叶面积指数变化先升高后下降,透光率变化趋势与LAI恰好相反。在小麦开花期,对照田小麦LAI达到最大值,为5.72,光截获量在开花灌浆期达最大,与对照比值最大达0.808;在大豆结荚期LAI达到最大值,为1.37,在结荚期,大豆光截获量达到最大值,其中对照为1 472.550mol/m2。在小麦孕穗期,不同样地小麦生物量为1.066~2.458kg/m2,差异不明显,随着小麦灌浆、成熟,各样地小麦生物量差异越来越明显,其中成熟期在2.265~5.305kg/m2;大豆成熟期,各样地大豆生物量差异比结荚期显著,不同模式生物量在229.705~419.085g/m2。小麦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与产量都达到极显著相关,C(15a,3m×12m,杨-麦复合)、D(15a,3m×16m,杨-麦复合)模式产量及其构成因子较低,B(5a,3m×16m,杨-麦复合),G(5a,3m×16m,水杉-麦)产量分别为2 864.30,2 937.67kg/hm2,高于对照(2 813.95kg/hm2)。不同模式大豆产量差异显著,G(5a,3 m×16 m,水杉-大豆)的产量为1 664.73kg/hm2,与对照最接近,在各个构成因子中,有效粒数与产量的相关关系最大,为0.994。【结论】在林农复合经营模式下,树冠遮阴会对作物产量产生影响,其中小麦减产较少,大豆影响较大,且较大林龄、较小株行距的林分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
以江西省银杏古树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实地调查,分析银杏古树资源状况及生长特性。结果发现:江西省共有银杏古树442株,其中153株具生长指标,位于江西省的9个(区)市,45个县(市、区),63个乡镇;已知性别的88株古银杏中,雌株占75.00%。在部分有生长指标数据的银杏古树中,树高最高为40.0 m,最矮为7.0 m;树龄最大为2900 a,最小为100 a;胸径最大为3.57 m,最小为0.20 m;冠幅最大为31.00 m,最小为0.55 m。垂乳银杏有7株,单株垂乳数最多为10个,最大垂乳长60 cm;复干银杏有22株,单株复干数最多达15个,复干胸径最大为1.15 m;有双色银杏,异果银杏;典型的古银杏群落有2个。  相似文献   

10.
杨树是目前世界上生长最快,分布最广的树种之一,它的特点就是生长快,易繁殖,经济价值高,平均一株杨树每年可增值15-25元.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毛果杨、毛白杨、银灰杨、欧美杨和胡杨为研究对象,对其苗期生长、光合作用、微观结构、木质素组成、激素含量等多个指标进行分析比较,旨在寻找其苗期生长和生理特征上的差异,探究不同杨树生长速度不同、应用不同的原因,进而指导应用。研究发现毛白杨、银灰杨和欧美杨表现出栽后缓苗迅速、生长速度快的特点。可能是受到较强光合作用(有机物合成积累)和较强蒸腾作用(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双重因素的影响,即光合速率高、光合能力强,能合成积累更多有机物;气孔导度值较高、蒸腾速率高,能够有效吸收CO2进行光合,并且能高效运输水和无机盐,在生产应用中具有很大潜力。毛白杨的木质素含量高,适于建筑用材;银灰杨和欧美杨的木质素含量低,适于造纸。同地区栽培的毛果杨和胡杨生长速度慢、生长状况欠佳,在生产上不宜采用。生长速度缓慢除了受光合、蒸腾影响外,也可能与激素含量有关,赤霉素含量较高会导致木质部细胞早期分化程度高。毛果杨虽生长缓慢,在我国引种相对较少,但是作为林木树种遗传转化研究中的代表种,意义重大。而胡杨能够抵御干旱盐碱,具有防护作用,这可能与其cis-ABA含量较高、气孔导度低、蒸腾速率低、水分丧失少有关。   相似文献   

12.
毛白杨是黄河流域一带的优良树种,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和甘肃东南部。通过树干解析得出:所调查的毛白杨生长良好,植株在10-12 a时,高度增长速度最快,12 a以后生长速度有所减缓;直径在10 a以后生长迅速,16 a时直径达到26.6 cm;在材积生长过程中,16 a的植株还未达到成熟龄,连年生长曲线和平均生长曲线没有交点,目前正处于生长旺盛阶段。回归分析表明,毛白杨的树高、直径、材积生长与年龄变化之间相关性紧密。  相似文献   

13.
银杏叶黄酮积累变化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银杏资源,采用分光光度法对不同时期、不同树龄的银杏叶黄酮含量以及落叶期生物量进行比较分析和测定.结果表明:调查期间黄酮含量积累变化呈"马鞍形",即4月和7月中下旬出现两个高峰且7月含量最高,6月中旬含量最低;黄酮含量随树龄的增加而减少,以树龄12 a左右时含量减少最快;随着树龄增长,植株生物量逐渐升高,但5~8 a树龄的年平均增长率18.89%,其值最大,22~30 a树龄的年平均增长率1.4%,其值最小,且幼叶明显高于老叶.因此,银杏幼叶黄酮含量高,5~8 a树龄的年平均增长率高;最佳采叶期在7月末,对银杏叶中有效成分的利用达到最大,从而更好的开发利用银杏资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苗圃育苗过程中不同土壤水势条件下毛白杨苗木的生长节律、形态及生理响应规律,为制定合理灌溉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以毛白杨1年生苗为材料,设置3个土壤水势阈值(-20、-40、-60 kPa,即灌溉起始阈值),并以生产上常规灌溉作为对照(灌溉起始阈值<-80 kPa),通过Logistic方程拟合苗木生长模型并...  相似文献   

15.
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雄性毛白杨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雄性毛白杨对不同氮素形态配比的响应, 为提高雄性毛白杨的氮素利用效率和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窄冠雄性毛白杨331幼苗为研究对象, 采用容器植苗方法, 设置不同形态氮素配比(硝态氮:铵态氮=0:100、75:25、50:50、25:75、100:0)、单一形态氮(酰胺态氮)和不施肥为对照, 测定毛白杨苗高、地径、生物量、叶片结构、根系特征和氮、磷、钾含量, 研究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雄性毛白杨生长、生理结构和养分累积的影响。结果雄性毛白杨331在同一施氮水平下, 苗高、地径随着硝态氮比例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 当硝态氮比例达到50%及以上时, 苗高、地径趋于稳定, 平均分别达到189.33 cm、21.84 mm; 根和茎的生物量随着硝态氮比例的增大而增大, 但硝铵比为75:25处理(0.84)的根茎比显著大于单施硝态氮的处理(0.68)。硝铵配比施肥对毛白杨叶片总厚度、细根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50%及以上硝态氮处理下的细根根长和根表面积显著大于其他处理组合。高硝铵比(50:50或75:25)和尿素施肥处理均能有效促进植株茎、根的氮素积累, 但尿素处理苗木根系的磷含量显著低于高硝铵配比处理。结论硝态氮能够明显促进窄冠雄性毛白杨331的生长和养分积累, 毛白杨331具有明显的偏硝性。雄性毛白杨施肥时建议采用硝铵比为50:50至75:25的施肥配比。   相似文献   

16.
校园行道树生长调查及配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北京农学院几条主要道路的行道树--毛白杨、国槐、二球悬铃木、银杏和雪松以及一些附属小乔木和花灌木作为调查对象,对其树龄、胸径、树高、冠幅、株距和病虫害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校园行道树整体长势良好,但国槐尺蠖食叶问题和银杏、雪松的配置问题比较严重.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校园行道树的树种选择、配置和管理等问题作了探讨,并提出可选用栾树、糠椴等树种作为行道树栽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淡竹实生苗构件生物量模型拟合与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竹(Phyllostachys glauca)是中国优良的中型经济和绿化竹种,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揭示淡竹幼苗的生长发育规律,测量了淡竹1年生实生苗的多个形态学指标,采用Logistic模型和多项式函数对其生物量进行数学模型拟合,分析了多个构件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物量变化、生物量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生物量分配。结果表明:淡竹1年生实生苗多个构件生长量随时间的关系服从Logistic模型,株高与干质量之间线性相关显著,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分配在不同生长时期具有明显差异。本研究揭示了淡竹1年生实生苗的生长发育规律,不仅为中型经济竹种的快速培育和集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对其商业化的生产开发也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基于FTIR的针阔叶材木质素和纤维素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银杏、雪松、毛白杨等30种针阔叶材的红外光谱,对表征其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特征吸收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针叶材在1740cm-1处吸收峰峰值普遍低于阔叶材,1510cm-1处针叶材吸收峰峰值较阔叶材大,说明针阔叶树木材木质素和纤维素相对含量差异明显;②针叶材的1595/1505cm-1值小于阔叶材,1270/1230cm-1值大于阔叶材,说明针阔叶树种间木质素的组成不同;③银杏的红外光谱特征总体与针叶材一致,但1595/1505cm-1和1270/1230cm-1吸收峰吸收强度比值均接近阔叶材,表明银杏在木质素组成上有向阔叶树进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银杏是中国的特有树种,仅有一科一属一种,有垂枝银杏、裂叶银杏、黄叶银杏、斑叶(花叶)银杏、叶籽银杏和异叶银杏等几个变种。20世纪70年代后期,银杏始脱离半林半果的状态,作为果树集约栽培,但生产栽培与科学研究发展较快,产生的文献数量不亚于其他树种。经对1994—2004年专业期刊公开发表的银杏文献进行计量分析表明:载文期刊474种,总文献量2284篇,署名文献2269篇,第一作者1348人。主要作者群为各类院校的教学科研人员。确定了57位核心作者,11种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20.
毛白杨在沙地造林的施肥量及其配比(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毛白杨在沙地造林施用氮磷钾的最佳施肥量及其最佳配比。4.5a的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施肥量为450kg/hm ̄2,氮磷钾配比为氮∶磷∶钾=4∶3∶0,二者组成最佳组合的立木蓄积量为41.781m ̄3/hm ̄2,是对照的190.3%。它比其它各种处理的立木蓄积量都高,差异显著,施肥使毛白杨叶中的叶绿素和氮磷钾的含量提高,也提高了叶重和叶面积等指标。因而加速了毛白杨的生长量。但施肥量过大反而抑制了毛白杨生长。氮∶磷的比值以1.33为宜。该土含钾多不施钾肥。毛白杨的年生长过程,高和径各有两次速生期。毛白杨施肥的产值净增额是投入的2.79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