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试验在贵州省开阳龙岗进行。选定贵州4个主栽品种,分部位采取成熟鲜叶提取叶表面物质分析。检测表明,烤烟叶表面提取物主要包括烟碱、新植二烯、腺毛分泌物和烷烃类。不同品种叶表面提取物主要成分含量一定差异。4个品种叶表面提取物总量、新植二烯含量和腺毛分泌物含量的排序为南江3号K326贵烟201云烟85,烷烃物质平均含量排序为南江3号云烟85贵烟201K326。各品种烟叶腺毛分泌物中松香油平均含量与其它萜烯类物质总量相当,西柏三烯二醇含量大于西柏三烯一醇含量,α-西柏三烯二醇平均含量是β-西柏三烯二醇含量的2倍以上。烷烃物质含量以中部叶含量最低,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采用夹角余弦、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分析等方法对云南与津巴布韦烤烟品种烟叶中26种主要化学成分和78种致香成分从整体上进行了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云南与津巴布韦烤烟品种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相似性较高,致香成分的相似性稍差;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烤烟品种‘KRK23’和‘云烟96’与津巴布韦烤烟品种较接近;引起云南与津巴布韦烤烟品种差异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总糖、还原糖、非还原糖、蛋白质、苹果酸、茄酮、新植二烯、、西柏三烯二醇a、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等.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腺毛分泌物的主要成分在烤烟成熟过程中的变化,利用GC/MS,对K326和云87的中部烟叶鲜叶和烤后的烟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西柏三烯一醇、西柏三烯二醇和蔗糖酯的变化趋势大致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整个成熟过程中,西柏三烯一醇含量小于同一品种同时期西柏三烯二醇的含量,也小于同一品种同一时期蔗糖酯的含量;α-西柏三烯二醇的含量是同一品种同时期β-西柏三烯二醇含量的2倍以上;2个品种西柏烷类的含量与各自烤后烟叶中茄酮含量并不呈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4.
针对烟叶腺毛及其分泌物含量受烟株发育阶段的影响,采用广视野显微镜和GC/MS,分析研究了烤烟K326品种不同部位成熟叶片腺毛密度及其分泌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部位成熟烟叶腺毛密度表现为下部<中部<上部;中部烟叶分泌物中的α-西柏三烯-4-醇、β-西柏三烯-4-醇、α-西柏三烯-4,6-二醇、β-西柏三烯-4,6-二醇的含量分别比下部烟叶增加了282%、240%、48%、80%,上部烟叶的上述四种分泌物的含量分别比下部烟叶增加了991%、687%、74%和129%。这说明对于同一烤烟品种,随部位的升高,烟叶腺毛密度增大,腺毛分泌物主要成分的含量也在增加。  相似文献   

5.
在烟叶烘烤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烘烤工艺,烟叶内醇类致香成分不同,为摸清不同烘烤工艺对烟叶致香成分中醇类化合物的影响,进行了该试验研究。采用低温低湿、中温中湿和高温中湿烘烤工艺对中部烟叶进行烟叶烘烤。研究表明,采用中温中湿烘烤工艺,香气前体物质寸拜醇、西柏三烯二醇等含量较高,致香化合物苯甲醇、苯乙醇等含量较高,利于致香化合物的形成,能提高烟叶香吃味。选用中温中湿烘烤工艺对苯甲醇、苯乙醇、糠醇、芳樟醇和3-甲基-1-丁醇合成有利,选用高温中湿烘烤工艺对寸拜醇和西柏三烯二醇合成有利。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同一生态及栽培条件下,不同烤烟品种腺毛及其腺毛分泌物的代谢特点,以贵州主栽烟草品种(K326、红花大金元、云烟87、云烟97)为材料,测定并比较分析烟叶腺毛密度、石油醚提取物、西柏三烯二醇、部分有机酸、部分高级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①试验各品种烤烟腺毛密度、α-西柏三烯二醇、β-西柏三烯二醇含量随着生育期的增加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石油醚提取物含量随着生育期的增加而增加。②各时期腺毛密度整体表现为红花大金元>K326>云烟87>云烟97,成熟期云烟87腺毛脱落率相对较低。③α-西柏三烯二醇、β-西柏三烯二醇、(α+β)-西柏三烯二醇含量整体表现为云烟87>红花大金元>K326>云烟97。④云烟87的苹果酸、油酸、亚油酸以及石油醚提取物含量高于其他3个品种,柠檬酸含量在烤烟生长后期表现为云烟97最高,K326最低。⑤团棵期,苹果酸含量与短柄腺毛、β-西柏三烯二醇呈正相关,柠檬酸与α-西柏三烯二醇呈正相关;旺长期,石油醚提取物与长、短柄腺毛呈正相关;成熟期,苹果酸与短柄腺毛呈正相关,柠檬酸与短柄腺毛、苹果酸呈负相关,长柄腺毛与亚油酸呈负相关。综上,红花大金元的腺毛密度与石油醚浸提物含量均较高,云烟87的α-西柏三烯二醇、β-西柏三烯二醇、(α+β)-西柏三烯二醇、苹果酸、油酸、亚油酸含量、成熟期腺毛脱落率均较高。因此,推荐贵州地区种植云烟87和红花大金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不同烤烟品种(系)二萜类物质代谢特点,为高香气烟草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8306、红花大金元、云烟87、K326、豫烟11、豫烟12共计6个烤烟品种(系),通过q-PCR技术对二萜类物质合成关键基因DXR、CYC-1、CYP71D16、CPS2、ABS进行检测,应用GC-MS技术对二萜类物质及调制后二萜类降解产物进行测定,并对其感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DXR、CYC-1和CYP71D16在8306和豫烟11中高表达,CPS2仅在产生顺-冷杉醇品种(系)8306和豫烟11中高表达,ABS在不产生顺-冷杉醇的品种K326、红花大金元、云烟87和豫烟12中高表达。在产生顺-冷杉醇品种(系)中CPS2基因第二外显子第456位碱基表现为G,在不产生顺-冷杉醇品种(系)中碱基表现为T。8306和豫烟11具有较高的西柏三烯二醇含量,顺-冷杉醇和赖百当烯二醇仅在8306、豫烟11中检测出。调制后,8306和豫烟11的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较高,各品种(系)均未检测出赖百当类降解产物。豫烟11的感官质量评分最高,表现为香气质和柔细度稍好、浓度稍浓、刺激性稍小、灰色较白。二萜类物质总量与香气量、柔细度、杂气、刺激性和感官质量评价总分呈极显著正相关;二萜类降解产物总量与香气质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不同烤烟品种(系)二萜类物质及其降解产物、基因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8306和豫烟11西柏烷类化合物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DXR和CYC-1、CYP71D16的上调表达。部分品种不产生顺-冷杉醇与CPS2碱基突变表达受阻有关。结合感官质量评价结果认为,二萜类物质及其降解产物能够起到增添香味、柔和烟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不同香型烤烟香气前体物及香味成分含量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烤烟香气前体物及香味成分的36种化学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清香型烤烟的叶黄素、β-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新绿原酸、芸香苷、山萘酚糖苷、多酚总量,二氢猕猴桃内酯、糠醛、糠醇、5-甲基糠醛、β-紫罗兰酮和芳樟醇的含量显著较高;浓香型烤烟绿原酸、α-西柏三烯二醇(DVT)、β-DVT、香叶基丙酮、苯乙醛、苯甲醛和巨豆三烯酮的含量显著较高;中间香型大部分居中。除3种香型烤烟多酚含量和中间香型烤烟类西柏烷的含量是上部高于中部外,其余均是中部高于上部。8个主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5.16%。烤烟烟叶的中性致香成分、类西柏烷、类胡萝卜素、糠醛类和多酚,尤其是中性致香成分对烤烟的香型风格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海拔对不同基因型烤烟西柏三烯二醇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不同海拔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烤烟西柏三烯二醇含量动态变化的差异,采用气质联用方法,研究了毕节地区金沙县(海拔840m)、大方县(海拔1 430m)、威宁县(海拔2 100m)3个不同海拔区内,云烟87、云烟97、毕纳1号烤烟生长发育过程中中部叶α-西柏三烯二醇含量、β-西柏三烯二醇含量及二者比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低海拔地区烟叶生育期内西柏三烯二醇含量的动态变化比较剧烈,高海拔变化比较平缓。不同海拔条件下烤烟成熟期的西柏三烯二醇含量差异较大,云烟87和云烟97表现为高海拔地区低海拔地区,毕纳1号无论在低海拔和高海拔地区西柏三烯二醇含量均较高。不同海拔下同一基因型烤烟α-西柏三烯二醇和β-西柏三烯二醇比值存在差异,二者比值表现为金沙县大方县威宁县,说明在低海拔处更易积累α-西柏三烯二醇。  相似文献   

10.
定量测定了杀青前后烤烟叶片中性香气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杀青前后不同中性致香成分的含量不同,杀青后含量降低的中性致香成分有3-己烯-1-醇、苯甲醇、芳樟醇、壬醛、5-甲基正糠醛、癸醛、茄酮、β-紫罗兰酮、巨豆三烯酮、十四醛、2-十四烯-1-醇、新植二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其中壬醛、5-甲基正糠醛、癸醛、β-紫罗兰酮、巨豆三烯酮、2-十四烯-1-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十四醛等中性致香物质均以痕量存在。杀青后含量升高的中性致香物质有糠醛、对二甲苯、苯乙醛、香叶基丙酮、巨豆三烯酮混合物、二氢猕猴桃内酯等,其中二氢猕猴桃内酯为杀青过程新增加的中性致香产物。随杀青过程变化较小的中性致香物质有邻二甲苯、β-二氢大马酮等。  相似文献   

11.
‘紫娟’红茶和‘紫娟’普洱熟茶香气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娟’红茶、‘紫娟’普洱熟茶都是用云南所特有的茶树特异新品种‘紫娟’(Camellia.sinensis var.assamica)的新梢加工而成的茶叶创新产品。本文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与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技术检测了‘紫娟’红茶和"紫娟"普洱熟茶香气成分的组成与含量。结果表明:‘紫娟’红茶的香气成分由醇、醛、酸、酮、酯、内酯、含氮类和烃类等8类83种化合物组成,在主要的16个组分中,醇类及其氧化产物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62.538%;其次为醛类化合物,平均含量达21.031%。‘紫娟’普洱熟茶的香气成分由醇、醛、酸、酮、酯、内酯、酚类、烃类、含氮类和萜烯类等11类101种化合物组成,在主要的21个组分中,甲氧基苯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平均含量达19.077%;其次为脂肪酸类化合物,平均含量达12.210%。本研究结果对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紫娟’茶创新产品,促进云南茶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风信子与欧洲水仙香气差别的GC-MS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风信子和欧洲水仙的两个品种分别进行挥发性气体成分种类和含量的测定。从风信子两个品种中均检测出51种香气成分,同时它们的主要成分按相对含量大小都依次为萜烯类、酯类和醇类,从欧洲水仙两个品种中各检测出40和54种香气成分,它们的主要成分依次是萜烯类和醚类。其中‘粉珍珠’和‘蓝衣’特征香气相同,为:乙酸苄酯、β-罗勒烯、β-月桂烯、β-苯乙醇;‘伊莎’和‘阿克罗波利斯’有相同的特征香气:β-罗勒烯、β-月桂烯,此外‘伊莎’还有特征香气顺式-β-罗勒烯、P-二甲醚,‘阿克罗波利斯’有异松油烯。两个种类间主要特征香气的不同造成了两者香味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SDE-GC/MS分析丹桂品种乌龙茶香气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法(SDE-GC/MS)分析丹桂乌龙茶的香气成分,并比较利用同一品种鲜叶原料制成的绿茶、红茶和白茶的香气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丹桂乌龙茶以醇类(44.27%)、碳氢化合物(22.15%)、酯类组分(12.29%)为主,其余组分含量较低,醛类、酮类、含氮化合物含量分别为8.19%、3.98%、3.28%、丹桂绿茶香气组分是以醇类(54.62%)、酯类(18.92%)和碳氢化合物(18.11%)为主,丹桂红茶香气组分是以醇类(47.78%)、醛类(26.08%)和酯类(11.07%)为主,丹桂白茶香气组分是以醇类(49.64%)、醛类(17.25%)和酯类(11.12%)为主.丹桂乌龙茶的主要香气成分为橙花叔醇(27.1%)、芳樟 .醇及其氧化物(10.94%)、香叶醇(4.04%)、苯甲醛(0.81%)、苯乙醛(6.01%)、β-紫罗酮(2.78%)、顺荣莉酮(0.57%)、顺-己酸-3-己烯酯(1.25%)、3-甲基丁酸-2-苯乙酯(2.47%)、顺-苯甲酸-3-己烯-1-醇(1.S6%)、法呢烯(15.63%)、吲哚(1.64%)、十四烷(2.02%)等.经对比发现,加工工艺上的差异造成了丹桂制不同茶类在香型和香气成分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猪炎尿中含有一些未经消化的有机物质,如蛋白质、淀粉,在厌氧或兼性厌氧条件下,粪尿中的微生物能利用这些有机质作为代谢底物,产生挥发性脂肪酸、醇类、胺类、芳香类等恶臭化合物,然而很少有研究比较不同底物在粪尿恶臭产生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室内培养方法,将收集的新鲜猪粪、尿和去离子水按10:7:3的比例(重量比)进行混合摇匀配成猪排泄物样本,旨在探讨蛋白质、淀粉等不同底物在类尿挥发性脂肪酸等恶臭化合物产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对粪尿本土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淀粉、酪蛋白的添加均促进了猪粪尿中总挥发性脂肪酸的产生量,5周后未添加的对照组、添加玉米淀粉、酪蛋白组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分别南培养初期的60 mmol·L-1增加至5周后的133、183、172 mmol·L-1.就炎尿中总挥发性脂肪酸的具体组分而言,酪蛋白的添加增加了异丁酸、戊酸、异戊酸等长链或分支的挥发性脂肪酸存猪粪尿总挥发性脂肪酸中的比例,5周内异丁酸、戊酸、异戊酸占总挥发性脂肪酸比例分别由培养前的1.4%、7.4%、5.6%增加至5周后的13.9%、10%、14%.本土菌群中,玉米淀粉、酪蛋白的添加促进了猪粪尿中乳酸菌、优杆菌的增殖.玉米淀粉、酪蛋白的添加对链球菌、梭菌作用效果并不相同,玉米淀粉更易于链球菌的生长,而酪蛋白更易于梭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以新选坦洋菜茶品系1芽1叶初展为原料,研制坦洋工夫“大学士”红茶样品,并对其进行感官品质审评及理化品质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坦洋工夫“大学士”红茶的感官审评总得分比市售特级坦洋工夫红茶高4.25分,其外形、香气和滋味等感官品质达到或超过特级坦洋工夫红茶品质水平;干茶水浸出物含量46.8%、茶多酚总量为16.8%、游离氨基酸含量4.3%、儿茶素总量3.1%、咖啡碱含量为3.98%;共检测出香气成分47种,以具花果香的醇类物质为主体,其中香叶醇含量达51.91%、水杨酸甲酯含量达13.14%、β-芳樟醇含量达9.91%,新产品表现出“嫩甜香、花果香显”的香气特征。  相似文献   

16.
肥城桃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香气组分及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1年生‘白里’肥城桃为研究材料,运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肥城桃果实绿熟期、白熟期和完熟期的香气组分及其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果实中共检测到63种香气成分,这些香气物质主要为醛类、醇类、酯类和内酯类化合物。醛类物质主要为C6醛类和芳香醛类化合物;醇类物质主要为C6醇类和C5醇类化合物,芳香醇类化合物含量极少,C6醇类化合物含量随果实成熟逐渐降低。随果实的成熟,酯类物质的含量迅速上升,这主要是由乙酸乙酯含量增加所致。γ–己内酯、γ–庚内酯、δ–辛内酯仅在白熟期和完熟期能检测到。己醛、(Z)–3–己烯醛、(E,E)–2,4–己二烯醛、2–环己烯–1–醇是未成熟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E)–2–己烯醛、乙酸乙酯、γ–己内酯、γ–庚内酯、δ–辛内酯是成熟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17.
白云特早茶树新品系按传统加工工艺分别制作绿茶、红茶和白茶,采用感官审评5项因子法鉴定茶类适制性,并用GC/MS气质联用仪定性、定量分析香气成分.结果表明:白云特早最适制绿茶、红茶和白茶,其3年感官审评得分达90.2~94.9分,分别比对照高1.3~5.2分、0.6~4.5分和-2.1~2.2分;3类茶样共检测出43种香...  相似文献   

18.
3个品种早春绿茶主要香气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了由乌牛早、鸠坑、福云6号3个茶树品种鲜叶制成绿茶的香气成分,分别鉴定出43、51、42种香气成分.结果表明,3个茶样的香气成分主要以醇类化合物为主,其次为萜烯类和烷烃类化合物,而醛类、酮类和酯类化合物总量较低,未检测到酸类化合物.乌牛早的醇类化合物(57.6%)显著高于鸠坑(35.2...  相似文献   

19.
蕙兰花香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立国  周力  陶俊  孟祥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465-17466
[目的]探明蕙兰的花香成分及相对含量。[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从蕙兰中共检出36种香气成分,鉴定出33种,主要包括烷烃类、醇类、酮类、酯类、萜烯类及芳香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最高,达到了54.24%,醇类j酯类、萜烯类、烷烃类和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相差不大。[结论]二苯硫醚、视黄醇、二苯甲酮、二苯砜、非洲桧素、11-苯基-10-二十一烯和十六烷是蕙兰主要花香成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明南糯山古树红茶香气组分及其含量。[方法]以南糯山古茶树芽叶为原料,按红茶工艺流程,制成工夫红茶样品。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法提取南糯山古树红茶挥发性组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根据谱库标准质谱图进行比对定性,并采用内标法对香气组分进行定量。[结果]南糯山古树红茶精油总量为0.015 780%,香气组分由醇类、醛类、酮类、酯类、酸类、吡咯类、碳氢化合物7类49种化合物组成,其中,醇类(14种)化合物含量最高,占精油总量的59.94%,其次为酸类(5种)、醛类(8种)化合物,分别占精油总量的15.44%、13.30%。植醇、L-芳樟醇及其氧化物、正十六酸、反-2-己烯醛、反式香叶醇、苯乙醛、水杨酸甲酯、顺,顺,顺-8,11,14-二十碳酸、苯乙醇、苯甲醇是南糯山古树红茶香气的主要组分,占精油总量的88.09%。[结论]该研究为茶树种质资源古树茶的评价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