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以大足县南北山生态农业试验区为例,对川中地区农田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川中地区农田系统仍处于低投入、低产出的状况,不仅影响农田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转功能,而且制约着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农田生产率的提高。增加投入是提高农田生产率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土地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首先根据2012年辽宁省昌图县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了土地经营规模与土地生产率、资金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虽然在户均经营规模2.01 hm2及以上时,土地生产率、资金生产率都处于较高水平,但土地经营规模的变化对二者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当土地经营规模扩大时,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是明显的,因而选定劳动生产率最大化作为评定农户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衡量标准,然后运用修正的农业生产函数模型测算得出昌图县农户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研究结果表明:昌图县的土地适度经营规模为3.00 hm2,其中七家子镇的土地适度经营规模最大,为5.04 hm2,双庙子镇的土地适度经营规模最小,为1.81 hm2。  相似文献   

3.
利用江西省549份水稻种植户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倾向得分匹配法(PSM),从微观层面分析互联网信息技术使用对水稻农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土地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但是增产效应大于增效的效应。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对比基准回归结果后,仍然得到了一致结论。异质性结果表明,考虑农户教育水平差异,互联网信息技术使用仅对较低教育水平农户土地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显著,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仅对较高教育水平农户显著;考虑农业经营规模差异,互联网信息技术使用仅对规模较大户的土地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用显著,在适度扩大土地经营规模的条件下,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增产效应大于效率提升效应。因此需要持续推进农村互联网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提高农民文化素养、鼓励规模经营,提升农民从互联网获取农业信息、技术的能力与需求。  相似文献   

4.
实现农业土地规模经营,有利于生产力有效运转并取得最佳的规模效益。其适度性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区域性和动态性。规模经营与劳动生产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应该在确保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基础上来提高劳动生产和土地规模经营的效益。土地适当集中、土地经营主体的总人数尽量精简和劳动组合的优化是优化土地经营规模的三个相互制约的因素。要采取积极的措施逐步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对现有土地经营形式要做具体分析,其调整应从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出发,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稳步进行。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人力与机械投入对农户经营规模决策意愿的综合影响,基于江西省1 080户水稻种植户调研数据,用有序logistic模型实证检验了不同兼业程度下机械化投入给水稻种植农户规模决策意愿带来的差异化影响。结果表明:1)稻农兼业对农户扩大经营规模意愿呈消极影响;2)就兼业程度较低的纯农户和一兼农户来看,机械化生产程度越高越倾向于扩大经营规模;3)相反,二兼农户和非农户等兼业程度较高的农户并不倾向于提高机械化投入来维持或扩大现有水稻生产经营规模,且二兼农户的不种倾向行为表现显著。因此,健全社会化机械生产服务体系,鼓励小农扩大经营规模、深化农业分工的同时,注重合理引导兼业程度高农户退出土地经营权和水稻经营,是我国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粮食大县(市)粮食生产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4—2013年度吉林省前郭县、德惠市、榆树市等14个粮食大县(市)为样本,运用DEA模型从静态和动态2个角度对吉林省粮食大县(市)的粮食生产效率进行了比对分析,并用Tobit模型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德惠市等粮食大县(市)存在投入要素松弛情况;粮食大县(市)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普遍较低;户均粮食播种面积对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入社比重对生产效率具有正面影响,户均农机动力则有负面影响。据此提出,吉林省粮食大县(市)需要合理配置要素的投入,提高农民合作社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土地流转,适度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提高农机设备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实现农业土地规模经营,有利于生产力有效运转并取得最佳的规模效益.其适度性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区域性和动态性.规模经营与劳动生产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应该在确保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基础上来提高劳动生产和土地规模经营的效益.土地适当集中、土地经营主体的总人数尽量精简和劳动组合的优化是优化土地经营规模的三个相互制约的因素.要采取积极的措施逐步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8.
沈琼  李家家 《南方农业学报》2018,49(9):1894-1900
[目的]分析土地流转对家庭农场扩大规模意愿和经营绩效的影响,为促进我国家庭农场科学稳定发展提供对策建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的形式,以湖北省武汉市和安徽省郎溪县的563户家庭农场调查材料为依据,分析土地的流转面积、流转年限、流转合同和流转租金对家庭农场扩大经营规模意愿的影响,以及经营规模对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农场主的意愿经营规模与实际经营规模有一定差距,实际经营规模为21.78 ha,意愿经营规模为24.57 ha,调查表明60.75%农场主都愿意扩大经营规模.土地流转面积对家庭农场扩大经营规模意愿有显著影响(P<0.05);对粮食种植类家庭农场来说,经营规模的增加能有效提高农场的经营性净收益,但并未提高单位面积效益.[建议]引导土地有序向家庭农场流转,做好对土地流转的指导和服务,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促进家庭农场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江苏省233户实地调研数据,分组对比分析不同兼业类型农户资金投入、劳动投入、肥料投入、土地经营规模等变量各总体均值间的差异;模型估计农户兼业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发现农户兼业降低了土地利用强度、降低了土地生产率,但对资金和劳动投入产出率影响不大。建议加快推进农村体制改革,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二兼农户离农,大力发展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三权分置农地制度改革的深入,更多的非集体成员可以进入到农业生产行业,农业经营主体正在经历着剧烈的转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表现值得关注。本文基于三权分置农地制度改革背景,利用长江中下游地区617个农业经营主体调研数据,从农地利用方式、农地投入配置和农地生产率3个方面分析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农地利用行为,探讨其行为特征与逻辑。结果表明,从农地利用方式上来看,经营主体的经营规模显著扩张,且存在非粮化的趋势;从农地投入来看,生产资料、雇工工资和土地租金已经成了各经营主体最重要的三大成本;从农地产出来看,土地生产率最高的是种田大户、劳动生产率最高的是资本农场,而资本生产率最高的是传统农户。三权分置下各经营主体的农地利用逻辑是传统农户将土地作为生计保障,获得一些安全的农产品供自家消费并实现自我价值;种田大户利用耕作技术、地方性知识不断提高劳动质量,以此提高产出和每个劳动对象的附加价值;家庭农场主从追求土地生产率向劳动生产率转变,通过合理利用劳动力达到最佳经营规模,降低单位成本、取得更多收入;资本农场使生产要素聚集产生规模效应以获取更多利润,向生产的上游科技化、下游品牌化方向延伸。因此,未来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趋势应该是依靠广泛的农业技术进步,适度扩大农场规模,稳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1.
农村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正在把不断提高经营规模效益作为追求目标之一。经营规模应是生产诸因素科学综合的程度。因此,单以经营土地面积作为衡量标准是不充分的,应根据农业资本有机构成,集约化水平及农户的产值作为衡量经营规模适合度的根本标准。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差异,因此,农业生产经营规模适合度的确定应采用农业技术经济指标型,尤其要强调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以便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的转移,没有足够数量的农业劳动力(60 %以上)的非农“迁移”和流动,经营规模适合度的形成是困难的。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农户林地经营的规模依赖性及其规模经济表征,基于广东、浙江、安徽3省的农户调查数据,首先运用拟合的二次函数,以单位面积的出材量与收益为标准,测算了毛竹、果树、杉木与松木的适度经营规模,然后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单位面积的资金与劳动投入为因变量进一步对农户林地经营的规模经济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果树、杉木与松木的经营面积与产出呈倒"U"型关系,其中,杉木与松木的拟合最优经营规模分别为6.27和7.31hm2,果树的拟合最优经营规模分别为5.41和5.56hm2。2)毛竹经营面积与产出呈"U"型关系,拟合极小值点分别为97.71和102.15hm2。3)杉木与松木经营面积的增加可以显著降低单位面积的劳动投入,毛竹与果树经营面积的增加可以显著降低单位面积的资金投入。对此,不是所有树种经营都存在规模依赖,林地集中未必依赖于土地流转,也可以通过合作实现,林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有利于提高农户经营收益。  相似文献   

13.
胡怀应  谭乾爱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278-4280
"农地入股"实际上是一种以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为资本的投资行为,其大背景是重庆市发展城乡统筹的"一圈两翼"战略:在2020年前,重庆市近1000万农民脱离土地进入城市,为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推行土地集中,实现规模化经营,促使剩余劳动力转移,在法律的范围内保障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不同程度的地块连片对规模户土地生产率的影响,将连片地块划分为完全连片和适度连片两种类型,以湖北省两县区水稻规模户的调查数据为例分析其地块连片状况,并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测算不同程度的地块连片对土地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无论何种程度的地块连片均有助于提高规模户的土地生产率,具体表现为:在反事实假设下,实际已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广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测算其适度规模,为广西进一步发展适度规模家庭农场、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抽样调查与现场考察,分析广西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直观评估法测算其适度规模,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结果]广西家庭农场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物质投入不足、经营者整体素质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其适度经营规模为6.6~9.5 ha,广西现有家庭农场的规模远小于此适度规模.[建议]应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提高土地流转效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大农业扶持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人力资本投入、着力培养高素质职业农民,发展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促进广西家庭农场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上海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过程中既存在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又具有各种有利条件。上海现代农业的建设必须兼顾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具体来讲,可概括为以下6种发展趋势:经营规模化、农活机械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技术智能化和功能多样化等.  相似文献   

17.
18.
近年来我国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在郊区或城区从事非农兼业活动越来越普遍。根据兼业程度的不同,将传统农户划分为纯农户、一兼农户、二兼农户和非农户,对江苏省内3个具有地域代表性的市县进行调研,研究农户兼业是否对土地利用行为有显著影响,以及此现象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地区间的差异。调研结果表明:农户兼业在江苏省普遍存在,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兼业水平越高;江苏省农户兼业对土地利用行为有显著性影响;农户兼业的选择对于其在土地上的资金投入、劳动投入、肥料投入、以及土地经营规模等方面有显著性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农户兼业结构的优化、对土地利用行为的积极导向和实现土地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