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隆平206玉米品种高产创建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绕农业部玉米整建制高产创建及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这一主线,对阜阳地区主推玉米品种隆平206进行高产创建应用技术研究,旨在为淮北玉米主产区玉米高产栽培提供技术理论依据和配套技术体系。通过3a来的高产创建应用技术研究、品种优化和最佳农艺方案研究以及对高产攻关示范方典型案例的资料分析,初步提出了隆平206大面积高产群体产量结构指标;探讨了隆平206种植密度及N、K优化等栽培技术方案:(1)隆平206产量大于9 750kg/hm2的技术方案:密度为71 250株/hm2,纯氮施用量为247.5kg/hm2,折合尿素540kg,K2SO4450kg/hm2;(2)隆平206产量大于10 725kg/hm2的技术方案:密度为74 655~82 155株/hm2,纯氮施用量为258~306kg/hm2,施钾量为261.3~315.9kg/hm2。系统总结了隆平206在该区的配套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
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的试验、示范结果,优化栽培技术研究及高产创建应用,探讨了玉米高产栽培中的关键因子——氮、磷、钾肥、密度与产量的回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邯玉66’大面积高产群体产量结构指标为:收获株数63000~67500株/hm 2 ;每穗450~600粒,千粒重325~345g,穗行数14~18行,行粒数33~35粒,单穗粒重160~210 g,穗长17~22 cm。‘邯玉’种植密度及N、P、K优化栽培技术方案:产量9750~10500 kg/hm 2 ,优质有机肥60-75m3/hm2,SN 115-150kg/hm2,SP2O5 300-375kg/hm2,SK2O 225-300kg/hm2。在玉米品种邯玉66特征特性、生产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播种技术、施肥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制定了‘邯玉66’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为玉米“高投入、低产出”向“高产、高效”的转变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皖北地区主栽玉米品种适宜密度,为玉米高产创建的合理密植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穗粒数、千粒重等参数的监测,研究淮北地区密度对主栽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连续2年在宿州市农科院农试场,以‘郑单958’、‘鲁单981’、‘隆平206’为试验材料,以审定密度为基准,每7 500株/hm2为一个密度阶梯,设置从减少7 500株/hm2至增加30 000株/hm2不同密度处理,在充分满足水肥需求条件下进行高产栽培实践,在实现高产基础上分析其产量及相关性状特征。结果表明,除平展型玉米品种‘鲁单981’外,其他2个品种密度与产量呈抛物线关系,紧凑型品种‘郑单958’最适宜种植密度为73 300株/hm2,半紧凑型品种‘隆平206’适宜种植密度为68 600株/hm2左右,平展型品种‘鲁单981’最适宜种植密度为45 000~52 500株/hm2。由此得出,品种株型越紧凑,种植密度可适当增大;随密度增大,穗粒数与千粒重与密度呈越显著负相关,品种‘鲁单981’生产上应适当稀植以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4.
不同糜黍品种灰色关联度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旨在通过对不同糜黍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探讨高产育种途径。采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分类,灰色关联度法进行与产量相关的主要农艺性状关联排序。结果表明:18 个糜黍品种的8 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生育期>株高>出糜率>单穗重>支穗数>穗长>千粒重>单穗粒重。鉴选出比对照‘晋黍4 号’增产20%以上的糜黍品种6 个,产量最高的是‘灰软糜子(安塞)’4262 kg/hm2,比对照(3209 kg/hm2)增产高达31.11%。不同糜黍品种要获得高产,在栽培技术上要适当延长生育期,通过密度调控株高和支穗数,增大出糜率,使群体和个体都达到生长发育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5.
摘要:通过研究玉米品种‘龙单63’的合理种植密度和最适施肥量,为玉米品种‘龙单63’持续稳定高产提供依据。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以玉米品种‘龙单63’为材料,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龙单63’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实验数据表明: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随着密度、施肥量的增加,‘龙单63’的农艺性状得到改变,随着密度的加大,株高、穗位、秃尖的长度是不断的增加的,而穗长、穗粗,都有所降低,穗行数和行粒数的变化没有什么规律,产量的变化有不同的差异,以施肥量磷酸二胺300 kg/hm2、尿素300 kg/hm2、氯化钾100 kg/hm2 时,公顷保苗在76920 株时,产量最高,达到12251.27 kg/hm2。因此,玉米品种‘龙单63’比较适合耐密植,种植密度应控制在76920 株/hm2左右为宜,施肥量应控制在B-C肥力水平之间。  相似文献   

6.
栽培措施对隆平206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科技》2015,(16):19-20
试验设密度(A)与肥料(B)二因素6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施肥量和密度对隆平206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量和密度对隆平206产量及农艺性状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密度为7.50万株/hm2,施肥量为600 kg/hm2时农艺性状表现最好,产量也最高,为10 125 kg/hm2。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发挥小麦品种浚2016的增产作用,采用小区试验、高产攻关和总结群众高产典型相结合的方法,探索总结了一套浚2016产量9 750 kg/hm2栽培技术路线,即:适期播种(10月10~20日)、足墒播种、适当增加播种量(180~225 kg/hm2),增加基本苗,增加冬前大分蘖;早春促控结合,以控为主;拔节后主攻大穗;后期保障灌浆,增加粒重,建立高质量群体。浚2016产量9 750 kg/hm2产量结构是:有效穗数600万~675万穗/hm2,穗粒数37.5~38.5粒,千粒重46.5~50.0 g。  相似文献   

8.
砂姜黑土地区夏玉米的产量潜力及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淮北砂姜黑土地区夏玉米的生育特点,研究了播期、密度及氮素与掖单19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6月10日播种,产量可达10564.5kg/hm2。主要措施为密度要达到74235株/hm2,氮素306kg/hm2。随播期推迟,产量会直线下降,明确了该区夏玉米显著减产的临界播期在6月20日。氮素施量和密度与产量均呈二次抛物线关系。单株穗三叶面积与穗粒重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揭示新品种‘九圣禾2468’在山西南部小麦玉米连作区的适宜密度,为制定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和加快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7种密度对‘九圣禾2468’玉米的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九圣禾2468’玉米品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穗数增加,百粒重、穗粒数、出籽率均降低,空秆率上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干物质积累呈下降趋势,群体干物质积累呈上升趋势,收获指数和成熟期叶面积指数随着密度的增加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产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符合一元二次方程,密度在82 500~90 000株·hm~(-2)产量显著提高。因此,在本试验生产条件下,‘九圣禾2468’玉米适宜种植密度在82 500~90 000株·hm~(-2)。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出适合延庆地区种植的鲜食玉米新品种,2013年对11个鲜食玉米品种的生育期、经济性状、抗性、品质、产量等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糯玉米播种至采收95~96天,甜玉米播种至采收86~90天;糯玉米‘京科糯569’鲜穗产量20700 kg/hm2,商品穗产量17250 kg/hm2,甜玉米‘京科甜533’鲜穗产量13400 kg/hm2,商品穗产量13070 kg/hm2;‘京科糯569’抗性、株型均较对照理想,‘京科甜533’穗型一致、排列整齐,没有秃尖,籽粒鲜亮。由此可以看出,‘京科糯569’和‘京科甜533’综合表现突出,优于目前常规种植的‘京科糯2000’和‘京科甜183’,可作为替代品种在今后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1.
淮北地区不同播期条件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组装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建立淮北地区不同生态点和不同播期条件下的栽培技术模式,采用正交设计和多年多点稳定性评价相结合,研究了安徽省淮北地区北部、中部和南部区域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组装。结果表明,稳产性较高的处理有:品种为‘烟农19’和‘皖麦52’,施氮量240 kg/hm2,基追比例5:5~4:6,密度120~180万苗/hm2,促控措施以中耕划锄和美洲星叶面肥为主;‘周麦22’则以施氮量300 kg/hm2,基追比例5:5,密度180万苗/hm2的稳产性较高。早播和晚播条件对产量有减产效应,以10月15日播种较为适宜。早播条件下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应该选择冬性、半冬性品种,适当减低密度,返青期以镇压和化控为主。晚播条件下的小麦高产栽培应该选择半冬偏春性品种,适当增加密度,增加施肥量,生长后期喷施叶面肥增强籽粒灌浆强度,有利于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2.
以郑单958为供试材料,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辽南地区春玉米籽粒产量与密度、氮肥、磷肥、钾肥4因素的定量关系,建立产量形成的肥密反应模型,解析各因素对产量的主效应及互作效应,寻求定量生产水平下的最佳农艺措施.结果表明:4个因素变化的效应曲线均为抛物线,氮肥对产量的影响最大,钾肥次之通过对回归模型的解析,筛选确定了郑单958在辽南地区春播中,实现产量≥11272.90kg/hm2的密度与肥料耦合优化技术方案:合理密度为58882.5~63697.5株/hm2、适宜纯氮、磷和钾施用量为22961-247.33、7327-82.20、16322-180.09kg/hm2.  相似文献   

13.
皖麦55高产优质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及优化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淮北地区皖麦55实现高产栽培的农艺措施方案。[方法]以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皖麦55为材料,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基本苗、基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和拔节期追氮量5项农艺措施对其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建立了籽粒产量、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的回归模型。[结果]氮素运筹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首要因素,其次是密度;依据籽粒产量、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的数学模型,确定淮北地区皖麦55实现高产栽培的优化农艺措施方案为:基本苗270.2~291.5×104株/hm2,基施氮量142.6~154.0kg/hm2,施磷(P2O5)量112.9~127.1 kg/hm2,施钾(K2O)量115.9~131.8 kg/hm2,拔节期追氮量76.1~85.0 kg/hm2。[结论]该研究为新品种皖麦55在淮北地区高产栽培科学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江苏春玉米区特定生态条件下苏玉30的春季高产种植提供参考,采用二次正交回归组合设计方法,以施氮量和种植密度为试验因子,建立纯氮用量、密度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并模拟优选出苏玉30的适宜密度和氮用量。结果表明:密度对苏玉30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均大于施氮量;提出苏玉30高产条件下单位面积的穗粒结构、叶面积指数、花后光合势、籽粒库容量、穗部性状等群体质量指标;得出苏玉30产量≥9 000kg/hm2的栽培方案:种植密度72 180~88 425株/hm2,纯氮用量309.0~370.5kg/hm2。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适宜张家口市宣化县密植与机械化栽培的春玉米品种。方法通过对17个品种与郑单958田间对比试验,测定株高、穗位高、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等生长及产量指标,确定高产品种。结果低密度(67 500株.hm-2)下,北盛2号株高最高,德玉18穗位高最高,唐2143穗粒数最多,隆平206千粒重最大、隆平206产量最高。高密度(75 000株.hm-2)下,先玉335株高最高,巡天969穗位高最高,唐2143穗粒数最多,XS 1 102千粒重最大,隆平206产量最高。低密度下,隆平206、伟科702产量比郑单958分别增加了25.88%、21.87%,高密度下,隆平206和伟科702比郑单958分别增加了33.51%和29.12%。唐2号反交高密度比低密度产量增加了33.52%。结论隆平206、伟科702适宜在本地区推广,唐2号反交适宜在该地区高密度种植。  相似文献   

16.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干物质积累规律及高产施肥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玉米干物质积累规律及高产施肥技术。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方式下,玉米各生育期全株、籽粒、叶片、茎秆+穗芯干物质积累均呈现出"S"型曲线变化规律,玉米全株干物质量均随生育期的延长而增长;N、P2O5和K2O的用量分别为225、1209、0 kg/hm2时(OPT处理),玉米产量最高,可达到9 028.2 kg/hm2,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表明玉米在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条件下,平衡施肥可显著增加玉米籽粒产量,N、P、K缺素施肥及不施肥都会对玉米产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密度对高产玉米(>15 000 kg•hm-2)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揭示高产玉米产量形成机制,为玉米持续稳定高产提供依据。【方法】连续两年在新疆和宁夏高产玉米区,以郑单958为试材,以1.5万株/hm2为一个密度梯度,设置从1.5万株/hm2至18万株/hm2不同密度处理,充分满足水肥需求,进行高产栽培实践,在实现高产基础之上分析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特征。【结果】两年多点共68个处理,最低和最高单产分别为7 675.5和20 503.5 kg•hm-2,其中有47个处理达到15 000 kg•hm-2以上的产量;对产量构成特征的分析表明,要达到15 000 kg•hm-2以上的高产,最低、最高密度分别为5.25万株/hm2和16.28万株/hm2;最低、最高收获穗数分别为6.66万穗/hm2和13.84万穗/hm2;最低、最高穗粒数分别为365和657粒;最低、最高千粒重分别为237和404 g。【结论】密度与单产呈抛物线关系,以10.5万株/hm2密度处理单产最高;随着产量的提高,种植密度、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表现出最适值范围变窄的趋势。随种植密度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呈增加趋势,穗粒数和千粒重呈下降趋势,而单位面积粒数呈增加并趋于不变趋势。  相似文献   

18.
刘珠 《农学学报》2020,10(2):45-49
为了探讨弱感光杂交稻‘元丰优86’高产栽培技术,运用最优设计,对其进行密度、施N量和施K量3项栽培措施研究,建立主要农艺性状、产量与3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3项栽培措施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施N量会延长全生育期;增加施K量会提高株高;提高密度会增加有效穗,增施K肥、N肥有效穗也会有所提高;提高密度和施N量都会减少每穗粒数;提高施N量结实率也会有所提高;对千粒重的影响微弱。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施N量和施K量。并经微机模拟筛选出高产的优化措施,每公顷插18.05万~24.56万丛,施K2O 64.3~116.7 kg,施纯N 76.9~137.9 kg。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黑宝石1号高产栽培密肥技术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种植密度、肥料二因素不同处理水平裂区设计试验,对黑宝石1号在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条件下,其生育期、群个体茎蘖动态、植株性状、穗粒结构及其丰产性和抗逆性进行了研究,探明黑宝石1号在江苏沿江地区种植不同密度、施肥水平对其群个体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并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寻求高产技术农艺措施。[结果]种植密度过低不利于形成足穗,种植密度过高又会影响每穗实粒数,肥料过少会制约群个体发育,肥料过多又会影响每穗粒数和粒重,且容易造成倒伏。合理的密肥组合可使群个体间协调发展,平衡穗、粒、重三者关系,获得较高的产量。在基本苗239.6万/hm~2、施N量237.7 kg/hm~2时,具有最大产量潜力7 384.3 kg/hm~2。产量7 200 kg/hm~2的密肥合理区间为基本苗200万~270万/hm~2、施N量220~260 kg/hm~2或者基本苗210万~260万/hm~2、施N量210~270 kg/hm~2。[结论]该研究可为制订黑宝石1号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