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殷三  李浩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967-17968
雕版印刷在宋元时期发展达到顶峰.该文从不同农书种类,选取重点,阐述了雕版印刷对宋元时期农书传播的促进作用.并进一步论述了对当前农业科技知识传播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摘 要:为了对宋元时期农学著作有比较全面的认识,通过查阅大量文史资料和农史著作,总结出宋元时期农学著作全面发展的特点是数量空前增加,内容种类广泛。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宋元农学著作全面发展的社会原因,是国家农业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农学著作的产生和传播,读书人官场的失利使私人农学著作发展迅速,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农学著作的繁荣,对外交流与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农学著作的丰富多样。最后,进一步阐明对宋元时期农学著作的研究的意义,吸取传统农业的精华,对现代农业科学和科技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立霞 《农业考古》2019,(4):176-182
宋元时期,产自南方偏远地区的橄榄广泛流行于当时的日常生活,时人对橄榄本身及其功用等都有了进一步认识。宋元时期橄榄的广为流行,主要得益于宋元时期统一政局的实现与南北经济、文化、士人交流的加深,宋元时期饮食业的高度发展与饮食日用的广受关注,以及当时茶文化盛行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吴宾  党晓虹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588-6589
宋元时期,随着南方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新品种的引进,粮食流通的范围和规模趋于扩大,集中表现在漕运事业的发达和粮食长途贩运量的激增。粮食流通为平衡区域粮食供需矛盾,保证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宋元时期粮食流通的基本体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福州的农业经济发展到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与宋元时期相比,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商业资本已渗透于生产过程,并出现了向产业资本转化的趋势,孕育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文试图以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收藏的明清经济契约文书为依据,分析福州地区农业发展中体现出的这一趋势,不揣浅陋,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6.
赖作莲 《农业考古》2001,(3):108-111
宋元时期是传统农学全面发展的时期,不仅北方旱作传统农学理论及耕作技术日臻成熟,而 且南方农业也突飞猛进。这一时期上承隋唐五代,下启明清两朝,是我国农业发展历史进程 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阶段。“要了解古代农学发展的过程及其基本情况,最完整的资料还是要依据古农书”(1) 。当时农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便是农书空前增多。王毓瑚先生的《中国农学书录》中,收 入宋代以前的农书仅有六十多种,宋元时期突增至一百三十多种。宋代农书有105种,元代 则出现了三部好书:王祯《农书》,《农桑辑要》、《农桑衣食撮要》,是农书…  相似文献   

7.
林蔚文 《农业考古》2002,(3):138-151
福建地区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原始时期,以闽江流域为主要活动区域的原始人类已经有了一些原始农业生产活动。迄今为止各地考古发现的资料表明,当时人类已经开始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不过他们的生产形态相当落后,大致上还处于刀耕火种和渔猎采集并重的原始阶段。秦汉以后,随着中原先进生产技术的不断输入,福建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至宋元明清时期,各地的农业生产已经进入基本稳定和成熟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宋元时期的窑户在永和镇凭借它的经济实力优先使用土地,但是窑户必须精打细算地使用土地,否则就难以生存和发展.农业相对于瓷业来说,是个弱势行业,在市场作用下,被迫出让土地给瓷业,在恢复被破坏了的土地过程中,又显得过于缓慢和无奈.  相似文献   

9.
宋元时代是印刷术从发展到成熟的转型时期,在这一时期,包括书院和官学在内的地方学校的藏书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关注这一时期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希望抛砖引玉,促进对宋元藏书史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谭黎明  徐秀文  夏宇旭  赵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557-15558,15560
宋元明清时期是国家从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到各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逐步走向中华民族的统一时期。其边疆与中原通过贸易的方式相互融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乃至科学技术的进步,畜牧技术、兽医技术和渔业技术都有很大提高。羊、马、牛、猪、鸡、鸭、鹅都有许多优良品种涌现,并有许多史书记载了家畜禽的饲养管理方式、渔业捕捞与贩运的方式与规模。这些珍贵的农业资源遗产,对于今天畜牧业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论述了由于"广米"的畅销,使珠江三角洲等地兴起囤积、生产粮食的现象,通过丰富史料证明乡村中的富有阶层拥有、买卖、囤积粮食的情况。由于粮食生产有利可图,因此富有阶层以购买、兼并、圈占等方式取得土地的占有权,还占有水利资源以使土地资源升值,获得租谷。宋元期,王朝对岭南实行前代治理所没有过的农业政策,在珠三角实行的官员劝农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在宋亡之后的宋遗民中的一部分士人转而研究农学,初步出现了一批耕读传家的人群。拥有土地和水利资源的富有阶层从事农业活动以增值财富,这是宋元岭南重要的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12.
王真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459-16461
古代农业文献是指中国农书。结合中国古代农业文献发展轨迹,分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元朝、明清时期6阶段,对中国古代农业文献进行整理和概括。归纳了中国古代农业文献发生、发展及衰落的历程、规律、类型及其整理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文献经历了初创时期;在北方发展时期,向南方普及时期,从高峰走向衰落时期4个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田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299-20300
结合古籍中记载农事诗发展过程,即先秦时期零星、萌芽发展、秦汉至隋唐时期初步发展、宋代已臻成熟、元明清逐渐衰落阶段,并从3方面论述古代农事诗的现代价值,指出农事诗的整理和研究将对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历史、文化的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在辽金元农业开发的基础上,明清时期西辽河地区农业开发取得了很大进步。农业发展有利于维护西辽河地区乃至边疆地区的稳定,良好的农业开发环境促进了西辽河地区经济繁荣。明清两代非常重视农业,大力支持西辽河地区的农业开发,给予西辽河地区农业生产资料,加之其他政策的实行、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授、高产耐旱粮食作物的栽培和驿站、桥梁的建设等,使西辽河地区的农业开发成果颇丰,至清代更加显著。自然灾害等成为制约农业开发的主要因素。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西辽河地区农业开发的动力与制约因素做出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5.
位于甘肃西部的河西地区,既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曾一度有过一定规模的桑蚕养植和丝织业生产。考古和文献资料表明,河西的桑蚕丝织业始于两汉,发展于魏晋,兴盛于隋唐,宋元以后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16.
论唐宋时期的茶叶消费与茶文化的发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洪升 《古今农业》2006,1(4):89-100
唐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茶叶生产异军突起,获得了快速发展,茶业遂成为传统社会中新兴的、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产业。茶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商品茶,满足了社会城乡居民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促使自唐代以来的饮茶风习日炽,茶叶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备的生活必需品。唐宋茶叶消费逐渐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茶文化由此发端并不断发展,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7.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南疆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古先民居住。两汉时期,新疆南疆地区多元民族分布格局就已正式形成,经过魏晋南北朝至辽宋金元时期多元民族的发展与变迁,至明清时期,近代多元民族文化格局已成定型,说明今天新疆南疆统一多民族格局是在古西域不同民族经过长时间演变、发展和融合的基础上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