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植密度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黔北山地烤烟优质高产栽培,采用以种植密度为主区,有机无机肥配施为副区的双因素裂区试验,结合经济效果指数(ECI)法和偏(Eta)2值分析法,研究烤烟种植密度与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互作效应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烤烟产量增加,均价和上中等烟比例降低,产值呈先升后降趋势,ECI为A2(18 000株/hm~2)A3(21 000株/hm~2)A1(15 000株/hm~2);随着基肥用量降低和有机肥用量增加,烤烟的产量、产值及均价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上中等烟比例稍有上升,ECI为B2(基肥825kg/hm~2+追肥225kg/hm~2+有机肥750kg/hm~2)B3(基肥750kg/hm~2+追肥225kg/hm~2+有机肥1 500kg/hm~2)B1(基肥900kg/hm~2+追肥225kg/hm~2+有机肥0kg/hm~2)。种植密度与有机无机肥配施互作9个处理的产量、产值、均价及上中等烟比例表现各异,其ECI为A2B2A3B3A2B3A1B2A2B1A3B2A3B1A1B3A1B1。各偏(Eta)2值分析种植密度对烤烟产量形成的影响效应较高,对其产值和均价的影响效应中等,对烟叶质量等级比例的影响效应较低;种植密度与有机无机肥配施的互作效应对烤烟各项经济指标的影响均较低。黔北山地烤烟最适种植密度为18 000株/hm~2,有机无机肥的最佳配施量为基肥825kg/hm~2+追肥225kg/hm~2+有机肥750kg/hm~2。  相似文献   

2.
不同密度和行距配置对工业大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能兼顾麻秆、麻叶和麻皮产量的多用途种植模式,以‘晋麻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等行距M_1(35 cm)和宽窄行M_2(宽行50 cm,窄行20 cm)2种行距,以及30(D_1)、 45(D_2)和60万株/hm~2(D_3)3种种植密度,分析不同密度和行距配置对工业大麻品种‘晋麻1号’的农艺性状、SPAD值、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等行距M_1相比,宽窄行M_2种植在株高、茎粗、干物质积累量、有效株数、SPAD值、光合性能和产量方面更有优势;密度和行距配置对工业大麻麻秆、麻叶和麻皮产量影响显著,在D_1下,M_2分别比M_1增产28.28%、18.65%和13.81%;在D_2下,M_2分别比M_1增产19.37%、27.37%和4.07%;在D_3下,M_2分别比M_1增产21.55%、16.80%和5.68%。不同行距配置下密度对产量影响表现不同,在M_1下,麻叶产量表现为D_1D_3D_2,麻秆和麻皮产量都表现为D_2D_1D_3;在M_2下,麻叶产量表现为D_2D_1D_3,麻秆和麻皮产量都表现为D_1D_2D_3。综合分析后推荐宽窄行种植(宽行50 cm,窄行20 cm),密度30万株/hm~2作为工业大麻多功能综合利用种植模式,可兼顾麻秆、麻叶和麻皮产量。  相似文献   

3.
施肥及密度对甜玉米果穗商品性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适宜山西晋中地区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的优化组合,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施肥水平(A1单施化肥、A2化肥农家肥混施)和种植密度(B154 000株/hm~2、B257 000株/hm~2、B360 000株/hm~2、B463 000株/hm~2)对迪甜6号产量、果穗商品性及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鲜穗产量A2B3A2B2A1B2A2B1A1B3A1B1A2B4A1B4。穗长随着密度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化肥农家肥混施在高密度条件下可显著降低秃尖长度,增加穗粗和鲜穗质量。A2比A1籽粒含糖量高3.2%,缩短籽粒糖分积累的时间0.69d。A1在57 000株/hm~2时商品果穗数最高,为53 445穗/hm~2;A2在60 000株/hm~2时商品果穗数最高,为55 405穗/hm~2。A2土壤容重显著低于A1,土壤孔隙度极显著高于A1。土壤容重与穗长、商品果穗数呈显著的负相关,与穗粗、产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土壤孔隙度与商品果穗数、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单施化肥(A1)最适种植密度为57 616株/hm~2;化肥农家肥混施(A2)最适种植密度为61 892株/hm~2。  相似文献   

4.
以湘杂棉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L934正交设计,分析移栽密度、施氮量及肥料运筹等栽培措施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湖南气候条件与栽培技术体系下,影响产量的主导因子是肥料运筹(C),其次是施氮量(B)和种植密度(A);影响纤维品质的主导因子是施氮量(B),其次是肥料运筹(C)和种植密度(A);移栽密度24 000株/hm2、施纯氮337.5 kg/hm2、肥料运筹(基肥∶苗肥∶花铃肥)配比为3∶2∶5处理的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移栽密度24 000株/hm2、施纯氮225 kg/hm2、肥料运筹(基肥∶苗肥∶花铃肥)配比为3∶2∶5处理的纤维得分最高,纤维品质最优;湘杂棉3号高产栽培应在合理密植的前提下,以株结铃数、单铃质量、衣分为主攻目标,增加施氮量,重施花铃肥,将能提高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5.
以宁杂1818为材料,在沿海旱作区开展密度、氮肥总量、氮肥运筹、薹肥施用时间和摘薹试验,研究其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籽粒产量随密度和氮肥总量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宁杂1818移栽密度为82 500株/hm~2时产量可达4 657.75 kg/hm~2。移栽密度为75 000株/hm~2、氮肥投入总量为300 kg/hm~2时产量最高,为4 830.50 kg/hm~2。氮肥基(苗)肥∶腊肥∶薹肥配比为6∶1∶3时,苗期和越冬期植株性状最优;配比为5∶2∶3时,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及产量最高。随着薹肥施用时间的推迟,籽粒产量下降。薹高5 cm时施肥产量最高,为4 548.30 kg/hm~2,当薹高大于25 cm时,产量明显下降。在机直播或育苗移栽栽培模式下,摘薹比不摘薹增效8 534.72~9 522.90元/hm~2,增效51.87%~61.74%。沿海旱作区宁杂1818适宜移栽密度为67 500~97 500株/hm~2,氮肥总量控制在300 kg/hm~2,基(苗)肥∶腊肥∶薹肥配比为5∶2∶3,在薹高5~15 cm时施薹肥可获得最佳产量。宁杂1818摘薹生产可大幅提高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适宜海南土壤类型和品种特性的鲜食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方法]以高秆大穗型鲜食甜玉米新品种泰鲜甜1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密度、不同施肥效应的栽培试验。[结果]泰鲜甜1号在海南最适宜的种植密度在3.75万~4.50万株/hm~2;氮、磷、钾肥的贡献顺序为氮最大,其次是磷,最后是钾;氮、磷、钾施肥量均与产量呈一元二次抛物线方程,且方程均显著;当N、P_2O_5、K_2O为336、160、213 kg/hm~2,施肥比例为N∶P_2O_5∶K_2O=1.00∶0.50∶0.65时,可获得最佳经济产量,此时氮、磷、钾肥的肥料利用率、肥料效益较高。[结论]该研究结果适用于高秆大穗型鲜食甜玉米品种在海南中等肥力土壤上的种植。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3个紫色甘薯品种渝紫43、渝紫263和万紫56进行肥料、密度试验,并初步比较3个紫色甘薯品种的产量关系,旨在得出最佳的栽培密度及施肥量,以便为重庆市紫色甘薯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小区处理为:施肥(A),300kg/hm2-(A1)、600kg/hm2(A2)、900kg/hm2(A2);密度(B),45000株/hm2(B1)、60000株/hm2(B2)、75000株/hm2(B3);品种(C),万紫56(C1)、渝紫43(C2)、渝紫263(C3)。[结果]①密度对紫色甘薯产量的影响大于肥料对紫色甘薯产量的影响,即B〉C;②密度对紫色甘薯产量的影响为K3〉K1〉K2;③肥料对紫色甘薯产量的影响为K1〉K2〉K3;④相同条件下三个紫色甘薯的产量表现为K1〉K3〉K2。[结论]在3个紫色甘薯品种中,万紫56产量最高,其次是渝紫263,最后是渝紫43。该试验最佳的栽培密度为每公顷为75000株,最合理的施肥量为每公顷300kg。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杂交大豆不育系制种产量,以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JLCMS34A为母本,其同型保持系JLCMS34B为父本,于2011年和2012年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洮南试验站进行制种试验。试验设3个密度(10,15,20万株/hm~2)和3个底肥施氮量(64,128,192 kg/hm~2),研究了9个处理对不育系结实率、制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不育系结实率和制种产量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密度10万株/hm~2的结实率最高,密度15万株/hm~2的制种产量最高,并且随着密度增加结实率逐渐降低。2011年密度与施氮量互作对结实率影响达到显著水平,以10万株/hm~2种植密度配合64 kg/hm~2底肥施氮量的结实率最高,为67.28%;密度与施氮量互作对制种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种植密度为15万株/hm~2配合128 kg/hm~2底肥施氮量,最高制种产量达到1 395.72 kg/hm~2;底肥施氮量对不育系结实率和制种产量差异不显著,互作差异性也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小麦种植筛选适宜的种植密度和肥料配比。[方法]设置3种种植密度与5个肥料配比施用水平,研究种植密度和肥料配比对小麦宁春52号的影响。[结果]分蘖期与拔节期,相对较高的播种密度A3(540万株/hm~2)叶面积系数最高,而在挑旗期,相对较低的播种密度A1(450万株/hm~2)叶面积系数整体较高,在各生育期相对较高的施肥水平(施尿素225 kg/hm~2、磷酸二铵255 kg/hm~2,钾肥135 kg/hm~2)叶面积系数整体较高;分蘖成穗率在A2(495万株/hm~2)下整体最高,在B3施肥水平(施尿素150 kg/hm~2、磷酸二铵300 kg/hm~2,钾肥135 kg/hm~2)处理下相对最高;较高播种密度A3(540万株/hm~2)、较低的施肥水平B1(施尿素150 kg/hm~2、磷酸二铵255 kg/hm~2,钾肥0 kg/hm~2)既适合该品种的高产要求,也符合高肥力土壤的低施肥需要。[结论]该研究可为小麦的播种与施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人工栽培技术,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研究不同栽培基质、不同密度、不同肥料对金线莲产量和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基质、种植密度、肥料对金线莲多糖、氨基酸、维生素C影响极显著;栽培基质和种植密度对灰分含量影响显著;肥料对Ca含量影响显著。综合3个因素对金线莲有效成分和经济产量的影响,以栽培基质为泥炭土∶椰糠∶沙=4∶2∶1,栽培密度3 cm×3 cm,肥料管理以2号肥花宝5号1 000倍液+氨基酸1 000倍液,更能促进金线莲经济效益和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在施肥养分总量一致的条件下,为明确最佳施肥比例条件下添加纳米碳粉的增产效果,于2016年采用小区试验方法,以常规施肥(模式1)为对照,设计模式2、模式3及不同模式添加纳米碳粉等共6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比例条件下添加纳米碳粉对水稻植株养分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模式2(养分比例N∶P_2O_5∶K_2O=2.6∶1∶1.4,总养分278kg/hm~2)为最佳肥料配施比例模式,在该模式条件下,添加纳米碳粉,能明显增加植株氮、磷、钾积累量,与常规施肥(模式1)相比,增加水稻产量6.74%,粮食产值增加1563元/hm~2,效益值增加1120元/hm~2,增加精米率、整精米率,降低垩白米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贵州小黄姜脱毒原种高产栽培技术,为促进贵州脱毒生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盘州小黄姜脱毒原种为研究对象,采用二次旋转回归设计,在普定县进行密度(64 770株/hm~2、75 000株/hm~2、90 000株/hm~2、105 000株/hm~2、115 230株/hm~2)、氮肥(277.5kg/hm~2、360kg/hm~2、480kg/hm~2、600kg/hm~2、681kg/hm~2)、磷肥(118.5kg/hm~2、180kg/hm~2、270kg/hm~2、360kg/hm~2、420kg/hm~2)及钾肥(497.7kg/hm~2、600kg/hm~2、750kg/hm~2、900kg/hm~2、1 002.3kg/hm~2)与产量间关系的研究。【结果】产量(Y)与栽培密度(X_1)、N(X_2)、P_2O_5 (X_3)和K_2O(X_4)的二次回归方程为Y=46 554.08+652.63 X_1+535.19 X_2+431.55 X_3+761.15 X_4-1 642.44 X_1~2-1 270.33 X_2~2-1 420.58 X_3~2-906.12 X_4~2+338.96 X_1X_2+562.51 X_1X_3-872.69 X_1X_4-1 187.58 X_2X_3+159.93 X_2X_4+75.02 X_3X_4;随着密度、氮肥、磷肥及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脱毒原种的产量呈先升后降趋势,氮肥和磷肥间互作关系显著;在氮肥、磷肥处于较高水平时,施肥水平的变化对脱毒原种的产量影响较大;在氮肥、磷肥施用量分别为480kg/hm~2和270kg/hm~2(均处于0水平)时,盘州小黄姜脱毒原种产量最高,为45 054.15kg/hm~2。【结论】在普定县,盘州小黄姜脱毒原种产量达45 000kg/hm~2以上的优化栽培方案为栽培密度90 075~97 425株/hm~2,施N量495.15~564.00kg/hm~2,施P_2O_5量244.95~310.20kg/hm~2,施K_2O量771.15~870.90kg/hm~2,适宜的氮磷钾比为1.8∶1∶2.9。  相似文献   

13.
试验设肥料(A)与密度(B)两因素五水平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优良玉米品种双玉919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和密度对双玉919的产量均有显著影响,且肥料和密度互作效应显著。其最佳栽培模式为追施氮肥337.5 kg/hm2,种植密度6.00万株/hm2,平均单产也最高,达到14 843.20 kg/hm2。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桂糖32号最优高产栽培模式,本试验采用裂区设计,探索不同施肥量、种植密度对桂糖32号的甘蔗蔗糖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量对桂糖32号蔗糖分影响较小,种植密度对桂糖32号蔗糖分影响较大,中高密度处理下的蔗糖分最高。肥料和密度的互作效应对蔗糖分影响较大,中肥中高密度处理下的蔗糖分最高。不同施肥量处理对桂糖32号产量影响显著,不同密度处理对产量影响不显著。肥料和密度的互作效应对桂糖32号产量影响显著,高肥中高密度处理下产量最高,肥料和密度的互作效应对桂糖32号经济效益影响明显,中肥低密度处理下经济效益最高。桂糖32号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是:中肥(N:241.5 kg/hm~2,P_2O_5:270.0kg/hm~2,K_2O:135.0 kg/hm~2)低密度(1 hm~275 000芽)处理。  相似文献   

15.
采用密度、肥料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分析了不同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玉米新品种郧单23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和密度对郧单23产量有显著影响,且肥料与密度间互作效应极显著;追施氮肥450 kg/hm2、栽培密度在6 000株/hm2时,该品种产量最高,达到14 848.8 kg/hm2。  相似文献   

16.
为完善洞庭湖区机收夏玉米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2个宜机收玉米品种(郑单958、湘农玉27号)为材料,于2017—2018年在湖南桃源县开展大田试验,研究施氮量(150、225、300 kg/hm~2)与种植密度(60 000、75 000、90 000株/hm~2)对夏玉米产量形成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全生育期随施氮量增加延长2~4 d,适当早播可以缩短夏玉米全生育期;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无显著性影响,种植密度、品种和种植密度互作、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互作对产量影响显著,施氮量宜随种植密度增大适当减少;郑单958在90 000株/hm~2与150 kg/hm~2施氮量条件下产量最高,湘农玉27号在90 000株/hm~2与225 kg/hm~2施氮量条件下产量最高;施氮量、种植密度及两者的互作对夏玉米氮素吸收效率与氮肥利用效率影响显著;氮素吸收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随施氮量降低与种植密度增加而提高;产量与叶面积指数呈显著正相关。2个品种均适应密植机收,适当控制施氮量、增大种植密度,有利于夏玉米氮肥高效吸收与利用。  相似文献   

17.
探究酒用糯高粱品种茅粱糯2号在贵州地区栽培时的最佳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肥密互作栽培技术提高其产量及品质,为糯高粱田间栽培提供参考依据.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以酒用糯高粱优质品种茅粱糯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种植密度及施肥水平,探究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互作对糯高粱茅粱糯2号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茅粱糯2号的净光合速率、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均有显著影响.种植密度与施肥量的交互作用表明,32.4万株/hm2+基肥340.61 kg/hm2+追肥176.63 kg/hm2(A3B2)处理的产量最高(6371.84 kg/hm2);24.7万株/hm2+基肥340.61 kg/hm2+追肥176.63 kg/hm2(A2B2)处理下的品质最高,茅粱糯2号的单宁含量最高(2.32%);其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和总淀粉含量均达最高(分别为17.32%、58.67%、75.99%).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穗粒数、穗数、穗重、千粒重、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呈显著正相关;与单宁含量呈负相关.种植密度和施肥量显著影响茅粱糯2号的产量及品质.针对贵州地区糯高粱的产量和品质,茅粱糯2号品种的种植密度和施肥量互作以A3B2和A2B2为宜.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景泰县的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率,进行了本次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基施P2O5120 kg/hm~2和K2O 60 kg/hm~2,N总量固定为330 kg/hm~2,氮肥处理中基施纯N 132 kg/hm~2,二水追施纯N 39.6 kg/hm~2,三水追施纯N 158.4 kg/hm~2所对应的氮肥基追比为3∶1∶4的施肥处理方式对应的玉米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探讨甘蔗高糖高产的栽培模式,减少劳动力支出,提高肥料利用率,达到甘蔗种植效益的最大化,需要对甘蔗的施肥技术进行研究。试验选用甘蔗品种桂糖97-69为供试材料,金正大缓释肥、久田缓释肥、福利龙复合肥3种肥料为供试肥料。试验设全生育期不同施肥次数的2个水平分别为:一次施肥,二次施肥。试验设不同肥料种类和不同施肥方法两因子6个不同处理组合,用A1B1、A2B1、A3B1、A1B2、A2B2、A3B2表示。结果表明,甘蔗的分蘖率二次施肥比一次施肥下降55.2%;蔗茎产量方面,二次施肥比一次施肥增产660 kg/667m~2,差异显著;在施肥种类和施肥次数互作方面,施用复合肥使得蔗茎产量、甘蔗含糖量等多项指标均排在前列,综合性状较好;在经济效益方面,总体上二次施肥比一次施肥高。  相似文献   

20.
为了准确掌握水稻机插秧氮肥施肥方式对主栽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探索更加合理的水稻机插秧施肥方式,进一步完善水稻机插秧施肥技术,特设置一组机插秧施肥方式试验,为机插秧的高产栽培和推广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结合机械插秧大田秧苗的生长特点,建议海拔650 m以下中等肥力田施肥总量为纯N 180 kg/hm~2、P2O590 kg/hm~2、K2O 90 kg/hm~2,其中氮肥按底肥∶分蘖肥1∶分蘖肥2∶穗肥=2.0∶3.0∶2.5∶2.5的比例分次施;磷肥全部作底肥;钾肥按底肥∶穗肥=6∶4的比例分次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