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辣椒产量性状即单株果实数量、单果鲜质量以及单株果实干质量的遗传规律,为辣椒育种提供选择参考。以干制型辣椒材料9007-2和干、鲜兼用型材料1110B作亲本,采用多世代联合分离分析法,构建P1、P2、F1、B1、B2和F26个世代群体。结果表明:3个性状的分离群体均表现为多峰分布,呈现数量遗传特征;辣椒单株果实数量性状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B-1)模型,单个果实鲜质量性状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E-0)模型,单株果实干质量性状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E-1)模型。辣椒单株果实数量B1、B2和F2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5.03%、57.05%和71.03%,单果鲜质量B1、B2和F2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27%、24.79%和57.13%,单株果实干质量B1、B2和F2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10.91%、78.92%和80.04%。单果鲜质量和单株果实干质量各分离世代多基因遗传率变幅分别为0~47.86%和0~50.01%。结论:育种实践中,对辣椒单株果实干质量和单株果实数量的遗传选择宜在较早世代进行,而单果鲜质量可在稍晚的分离世代进行。  相似文献   

2.
 用黄金块与解放钟正反交后代的果实为材料,研究分析杂种单株的果实性状遗传表现。结果表明:果重、果形指数、种子数有趋小的遗传倾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增加的遗传倾向;正交后代的果实可食率有增加的遗传倾向,而反交则相反。果重、果形指数的表现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大,果肉厚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食率、种子数的表现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小。果色果肉的遗传以橙红与橙黄为主,黄白为非显性基因控制。杂种后代存在超亲子代,表现一定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3.
枇杷正反交杂种后代果实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黄金块与解放钟正反交后代的果实为材料,研究分析杂种单株的果实性状遗传表现。结果表明:果重、果形指数、种子数有趋小的遗传倾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增加的遗传倾向;正交后代的果实可食率有增加的遗传倾向,而反交则相反。果重、果形指数的表现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大,果肉厚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食率、种子数的表现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小。果色果肉的遗传以橙红与橙黄为主,黄白为非显性基因控制。杂种后代存在超亲子代,表现一定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4.
曾莉  刘颖圣  徐小万 《农学学报》2023,13(11):55-59
为研究赏食兼用型辣椒花瓣和果实紫色性状遗传机制,以白辣观赏椒F7和紫辣观赏椒F8作亲本,构建6个世代群体(P1、P2、F1、F2、BC1、BC2),采用目测法分析6个世代群体的花色、青熟期果色性状,研究辣椒花瓣和果实紫色性状遗传规律。结果显示,F1代辣椒花瓣和青熟期果实均表现为紫色,说明辣椒花瓣和青熟期果实的紫色对白色均为显性,F2代分离群体紫色和白色都符合孟德尔3:1的分离比例,表明辣椒花瓣和青熟期果实紫色花瓣性状各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BC1代分离群体紫色和白色都符合1:1的分离比例;BC2代辣椒花色和果色均表现为紫色,但有颜色深浅的区别,表明控制辣椒花瓣和青熟期果实紫色的基因具有累加效应。  相似文献   

5.
明确辣椒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可为辣椒育种的亲本选配及种质资源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宁夏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收集的1 000份辣椒种质的19个形态学性状进行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并对开展果实形状、始花节位、辣椒机械采收理想株型等的育种工作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1 000份辣椒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30.80%~6 199.29%,单果重的变异系数最大;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203~2.274,果实形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171对性状形成了相关性,有131对性状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前8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2.75%,8个主成分主要与果实性状有关;聚类分析将1 000份种质聚为8类,每类的遗传多样性各不相同,可服务于不同的育种目的。本研究采用的辣椒种质份数多达1 000份,遗传多样性丰富,为辣椒品种选育提供了丰富的试材。  相似文献   

6.
辣椒果实硬度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辣椒软果自交系830( P1)和硬果自交系832(P2)为双亲,构建P1、F1、P2、B1、B2和F2共6个家系世代群体,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该6个世代群体进行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表明:辣椒果实硬度遗传符合1对加性主基因+加-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的加性效应为0.159,多基因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均为负向效应.且在分离世代中,多基因的遗传率均比主基因的遗传率高,环境方差对表型方差的影响占很高比重,即环境对果实硬度的遗传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辣椒GB14和GB38果实发育过程中酶切位点的甲基化,为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辣椒红素调控规律、在辣椒遗传育种中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对辣椒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的DNA甲基化修饰进行分析。【结果】DNA半甲基化条带比率与全甲基化条带比率均随着籽粒的生长发育而逐渐升高,两种辣椒果实绿熟期和红熟期基因组总体甲基化比例分别为36.51%、36.38%、35.57%和35.45%。对甲基化表现呈多态性变化的8个片段回收、测序分析表明,DNA甲基化发生的位点既存在于基因组的编码区,也存在于非编码区。【结论】在辣椒果实发育过程中,DNA甲基化修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CCGG位点的半甲基化水平与辣椒红素积累呈正比。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辣椒砧木出芽率、嫁接后植株成活率、根腐病感病情况,测量株高、径粗、叶片大小、果实品质及小区产量,为阜新地区筛选出适合辣椒嫁接的优良砧木。结果表明,卡拉夫特砧木在供试品种中表现较好,出芽率、嫁接成活率都较高,根腐病感病为7.14%,感病辣椒植株最少,果实品质也较好,小区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辣椒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规律,试验对92份辣椒材料的表型性状进行相关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辣椒一些性状问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果实性状与植株性状+辣椒抗性相关性密切;其次是植株性状和果实性状间,植株性状与果实性状+辣椒抗性.多个性状组间的典型相关系数大于单个性状组间的典型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10.
辣椒在子叶展开期、花芽分化期、果实膨大期、果实采收期的不同生育阶段,其植株、叶、花、果实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特性,根据这些特征特性可以判断辣椒的生长状态,有针对性的采取栽培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18个西瓜品种间杂种及其21个亲本为试材,进行了亲子相关、表型相关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果株结果数、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抗性 F_1值与亲中值呈显著正相关。单果重与单株产量、茎粗与单果重、抗性与单果重、抗性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在所分析的性状中,单果重对单株产量的直接影响最大,茎粗对单株产量的影响除本身作用外,主要是通过单果重间接地起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用RAPD技术对1个辣椒杂种一代及其亲本的基因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几乎所有引物扩增出的杂种一代的RAPD产物和两亲本或亲本之一没有明显差异,但引物OPG-08扩增出双亲具有而在F1消失的DNA片段,揭示出双亲杂交后的受精过程中基因可能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叶面喷施6种低分子有机酸和1种有机酸钾对辣椒生长、养分吸收、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有机酸增大辣椒株高和茎粗,减少根系干质量,促进植株地上部分的生长。但是有机酸喷施对土壤N、P、K元素的吸收无显著影响,并且减少N、P在果实中的分配率。甲酸、乙酰丙酸和乙酰丙酸钾处理显著提高辣椒产量,而且乙酰丙酸钾处理获得最高产量(99.5 g/株),乙酰丙酸次之(98.2 g/株)。有机酸喷施对总果数、红果数、单果质量、单果干质量和果型指数的影响不显著。乙酸、丙酸和柠檬酸处理显著增大辣椒可食部分比例。草酸处理显著提高辣椒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并降低粗纤维含量。乙酰丙酸和乙酰丙酸钾处理显著提高果实中维生素C和淀粉的含量以及辣椒的色价。综合分析表明,乙酰丙酸钾喷施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14.
日光温室不同彩色甜椒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用5个红色彩色甜椒品种和5个黄色彩色甜椒品种,在北京地区高效节能目光温室种植条件下,对其果实产量、果实性状和果实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红色彩椒品种的平均产量、平均单果重、平均单株结果数均高于供试黄色彩椒品种。与绿熟果比较,彩色甜椒商品成熟果中Vc含量、硝酸盐含量增加,而含水量下降。红色彩椒品种和黄色彩椒品种中,红英达与塔兰多分别具有较高的经济产量、单果重、可食部分比例、V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综合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15.
利用辣椒自交系亲本P_1,P_2,杂种F_1,F_2及回交子代B_1,B_2,统计分析10个性状的遗传统计参数得出:(1)超显性(优势)的性状有单株产量和果长.(2)各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分别约为;株高93.05%和74.02%,门花节位80.35%和63.18%.果宽80.15%和69.12%.开展度79.33%和63.45%,开花期78.38_和63.18_,果长72.51%和39.07%,单株产量70.78%和9.10%,单果重69.10%和54.15%,前期单株产量58.14%和42.30%单株结果数40.13%和29.10%.(3)各性状的双亲平均值与杂种一代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回归系数亦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选用陆地棉人工杂交制种 F_1代产量具有竞争优势的杂交组合,对其 F_1、F_2代的增产因素、纤维品质、苗期(二叶期)干、鲜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F_1代产量具有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是铃数的增加,比对照增加20%~40%,并在 F_2代中仍起主要作用,比对照增加10%~40%,铃重、衣分在二代中竞争优势较小。(2)比强、绒长、麦克隆值 F_1、F_2代和对照无明显差异,而整齐度大部分组合 F_2代有所下降,但对纺纱影响不大。(3)F_1代种子活力指数明显高于 F_2代和对照,而苗期干、鲜重 F_1、F_2代无显著差别,但均明显高于对照,表现出较强的苗期生长竞争优势。据此,棉花杂种 F_2代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并有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辣(甜)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21A、延A、8A及相应的保持系21B、延B、8B和恢复系湘紫、LS7为材料,首次系统研究3个CMS不育胞质基因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辣(甜)椒雄性不育细胞质基因的遗传效应之一表现为单性结果在不育系间有明显差异。不育胞质基因对F1代株高、株幅、单株结果数、果实大小、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有一定正效应和促进作用,不育胞质基因对繁种没有影响。不育系的扩繁与保持以及F1杂交种子的繁制以大棚人工辅助授粉为最佳,单株结果数和单果种子数显著高于露地人工辅助授粉和自然授粉。  相似文献   

18.
黑芝麻杂种优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研究了黑芝麻两系杂种F1产量的超亲(父本)优势,其范围为-7.59%~61.22%,平均优势达31.05%,杂种F1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的平均优势大小依次为单株产量>单株有效蒴数>千粒重>每蒴粒数。杂种F1产量与果轴长度及产量构成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和生育期呈显著相关。亲子(杂种F1与父本)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则表现为单株有效蒴数>单株产量>千粒重>每蒴粒数。  相似文献   

19.
针对杭州地区的自然气候特征引入辣椒品种6个,在大棚内对品种的生长特性、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方面与本地主栽品种进行比较,并对果实的综合品质进行灰色关联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长香"表现为早熟、丰产、抗病、果实果肉厚、营养成分高,为综合性状表现较优的辣椒品种;其次为"ISU228"、韩国红尖、日本天长等.而紫牛角、亚瑟3号等果实综合品质相对较差.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实营养成分受果长影响小,而与果重、果实大小有显著或极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20.
青椒品种耐藏性与果皮组织结构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4年8次青椒品种耐藏性对比试验中,贮藏60d结果表明;品种间耐藏性存在显著和极显著差异。耐藏性好的品种,如麻辣三道筋油椒,商品率平均在93%以上,病烂指数在12以下。耐藏性较差的同丰16,7604,8号青椒等,商品率在85%以下,病烂指数升到21~25之间;同一品种,绿熟果比红熟果商品率高,病烂指数低;品种间病烂指数与过氧化物酶活性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果皮组织结构观察表明:耐藏性好的品种,角质层厚,表皮细胞密度大,排列整齐;同一品种秋果比夏果角质层厚,因此秋果比夏果易贮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