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秋水仙素诱导地黄多倍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地黄种子,测定处理后地黄种子的发芽率、生长情况、以及多倍体诱导率,结果表明:低浓度秋水仙素直接处理种子可提高种子发芽率,但抑制幼苗根系生长;多倍体的诱导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及秋水仙素浓度的增加,诱导率均呈现一定升高趋势;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的交互作用对地黄多倍体的诱导极其重要;多倍体最佳诱导条件为:种子经过萌动处理,用0.1%秋水仙素浸泡6h,诱导率可达98%以上,且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秋水仙素诱导阔叶风铃草多倍体的最佳方法。[方法]以阔叶风铃草成熟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时间和处理方法对风铃草多倍体诱导的影响。[结果]幼苗用质量分数为0.2%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16 h后,其多倍体的诱导率为16.0%,高于其他处理方法。[结论]秋水仙素处理浓度和时间对阔叶风铃草的变异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红掌的多倍体诱导与倍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诱导红掌多倍体提供参考。[方法]以红掌气生根再生团块和幼苗为材料,以秋水仙素为诱导药液,采用浸泡法、培养基培养法和穿线法3种方法对再生团块和红掌幼苗进行多倍体诱导,研究不同诱导方法、秋水仙素浓度和诱导时间对多倍体诱导率的影响。[结果]3种诱导方法都能得到多倍体细胞。秋水仙素处理浓度在0.1%~0.3%范围内时,多倍体诱导率随着诱导剂量的升高和诱导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使用浸泡法处理气生根再生团块时,多倍体诱导效果最好,0.3%的秋水仙素处理再生团块7 h,诱导率可达63.3%。[结论]红掌多倍体诱导的最佳条件为:0.3%的秋水仙素浸泡气生根再生团块7 h。  相似文献   

4.
木薯多倍体植株的诱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秋水仙素作为诱导剂,对不同木薯品种进行多倍体诱导试验.结果表明,用4、6 g/L的秋水仙素处理木薯腋芽生长点,其诱导效果比较好.对变异枝条进行无性繁殖和染色体鉴定,结果显示变异后代在形态特征、染色体数目上都有变化,显示出了多倍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以萌发的香樟种子为试材,采用种子浸渍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秋水仙素、不同处理时间对香樟多倍体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0.1%~0.2%的秋水仙素水溶液浸泡处理种子36~48h,其多倍体的诱导率最高,死亡率相对较低。秋水仙素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香樟幼苗死亡率越高,试验共获得香樟多倍体植株67株。  相似文献   

6.
秋水仙素处理杜仲种子诱导多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杜仲成熟种子为试材,借助组织培养再生植株手段,研究了不同浓度、处理时间和处理方式的秋水仙素对杜仲多倍体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0.2%的秋水仙素水溶液浸泡处理种子48 h,其多倍体的诱导率高于其它处理方法,可达13%.种子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再进行试管萌发处理,其多倍体的诱导率高于培养基中添加秋水仙素直接进行试管萌发的处理.试验共获得杜仲多倍体植株43株.气孔大小及密度可以作为鉴定杜仲多倍体的可靠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以白花泡桐的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在组织培养环境下,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幼苗茎尖生长点进行多倍体诱变,选出谤变率较高的诱变组合.并获得多倍体植株40株。  相似文献   

8.
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不同时间处理紫花地丁种子和幼苗,结果发现,种子处理中以0.8%浓度处理10 h效果最佳,诱变率达到46.7%.幼苗处理中以0.2%处理16 h和0.8%处理8 h效果最好,诱变率达到80%.诱变后产生的多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具有茎增粗、叶片加厚且叶色浓绿、染色体数目加倍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秋水仙素诱导黑白杨多倍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秋水仙素对黑白杨多倍体诱导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对黑白杨二倍体腋芽诱导不同时间,观察黑白杨的形态学变化,并进行多倍体鉴定。[结果]在0.2%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处理2d组培苗多倍体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可达10%。[结论]在试验范围内,黑白杨多倍体诱导率随秋水仙素浓度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0.
菘蓝种子的多倍体诱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良菘蓝现有品种,丰富物种资源,增加其药用成分的含量.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无菌水浸泡时间,秋水仙素浓度和浸泡时间对菘蓝种子多倍体诱导率的影响;用L9(33)正交试验筛选出诱导菘蓝多倍体植株的最佳条件.在考察的因素中,对菘蓝多倍体植株诱导率的影响程度为秋水仙素的浓度>秋水仙素浸泡时间>无菌水浸泡时间.多倍体诱导的最佳条件为A2B2C3,即种子经无菌水浸泡24 h,再用0.2 %秋水仙素处理36 h后诱变率可达73.91 %;经植物形态组织学和染色体数检测,诱导后的植物材料具有明显的多倍体特征.  相似文献   

11.
青花菜小孢子供体与 DH 群体性状相关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青花菜小孢子培养不同供体的DH群的性状表现,结果发现,供体双亲的性状决定了后代群体性状分离的程度,双亲差异程度越大,DH植株分离类型越多,并且具有明显的超亲优势。因此,在小孢子培养DH群体中,要想培养出类型多样的优良再生株系,供体的选择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西兰花穴盘育苗幼苗生长动态及其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革新西兰花传统繁重的育苗技术,揭示西兰花穴盘育苗幼苗生长规律,更好地促进西兰花育苗产业化和品质提升,对西兰花穴盘育苗的不同穴盘规格处理以及基质、基肥等试验结果进行了系列的统计分析,表明种子出苗率随时序推进而增加并呈曲线变化,其数学模型为y=25.431+20.783d-1.3811d2(r=0.9919**,r0.01=0.7348);幼苗株高随时序推进,生长呈“慢-快-慢”变化,其数学模型为h=-0.0008d2+0.3856d-0.7077(r=0.9882**,r0.01=0.7348);幼苗茎粗随时序推进,生长呈先慢后快,其数学模型为S=0.0332d+0.6471(r=0.9877**,r0.01=0.7348)。还对西兰花穴盘育苗的基质、基肥和气候与幼苗生长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为西兰花穴盘育苗的有效调控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引进部分青花菜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 ,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生态条件下栽培的品种  相似文献   

14.
西兰花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兰花,又名茎椰菜,青花菜。为十字花科芸苔属甘蓝种中以绿色花球为产品的一个变种。西兰花称得上是一种营养齐全的高质量蔬菜。目前,在我国栽培数量日益增加,这对生产者来讲是一种利润较高的蔬菜品种。因此,从品种,摘种,移栽,防病及收获等就近年来西兰花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以波兹南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提供的甘蓝型胞质雄性不育油菜为母本与青花菜杂交 ,授粉后 1 9d,观察其种间杂交的有效性 ,并对其胚和胚珠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 :种间杂交的亲和性及胚珠退化时间随杂交组合不同而异 ,亲本的基因型对其有很大的影响。胚和胚珠的离体培养可有效地克服合子后的发育障碍获得种间杂种植株  相似文献   

16.
以西兰花花茎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诱导、增殖及植株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花茎切割后平接或按极性竖接种于培养基中两种接种方式对不定芽的诱导无明显差异,不定芽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3mg/L,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1mg/L,最适生根培养基是1/2MS+IBA0.1mg/L+NAA0.05mg/L+活性炭0.5g/L。  相似文献   

17.
以青花菜的花托和花序轴作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可成功诱导出苗,并以此来保存突变不育株。试验表明:不同的青花菜品种在同一种培养基上诱导率差别很大(2.3%~83.3%),05A-743-2在MS+BA 0.2mg/L+KT0.2mg/L+NAA0.01mg/L培养基上花托诱导率最高可达83.3%,花序轴诱导率达72.2%;用MS+BA 0.5mg/L+NAA 0.002mg/L继代培养,苗正常、健壮,增殖系数可达5.98;用1/2MS+IBA 0.02mg/L进行生根培养,生根率达91.7%,平均根数13.0条;利用全光照自动喷雾过渡培养组培苗,成活率达100%,组培苗可瓶外生根,效果比瓶内生根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海水胁迫对甘蓝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4个甘蓝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海水对甘蓝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甘蓝品种对海水胁迫的耐受力不同,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随海水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海水胁迫对甘蓝幼苗根长有明显的负面影响,1/36的海水浓度会增加甘蓝幼苗的苗高和鲜重,海水浓度在1/3以内甘蓝幼苗的干重均高于对照。[结论]该研究为筛选耐盐甘蓝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选育新型十字花科蔬菜。[方法]利用从日本引进的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L.var.utilis)和花椰菜(B.oleracea L.var.italica)的远缘杂交材料,经系统选育育成的一种食用花茎、花蕾的新型珍稀蔬菜蕾薹菜。[结果]蕾薹菜植株生长势强,株高4050cm,一次分枝712条,分枝长20 cm左右,单枝重(除去小叶)2030 g,秋季种植采收期可达60 d,露地产量为15.0020.00 t/hm2。花茎及花蕾(分枝)营养极为丰富,维生素C含量高达1 040.00 mg/kg(FW),各种矿物质含量均较高,既可熟食也可生食,生食鲜嫩爽口,口感极佳。[结论]选育出了一种优质的新型十字花科蔬菜蕾薹菜。  相似文献   

20.
利用子房离体培养的方法克服了甘蓝型油菜与青花菜杂种后代杂种胚的衰亡,并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了杂交后代。试验结果表明:授粉后15d的子房离体培养效果最好,获得7粒饱满种籽,其中2粒发芽,发芽率为0.29;1/2MS B5有机 IAA1.5mg/L 蔗糖50g/L为最佳的子房离体培养基,平均每个角果可得到杂种0.17粒,杂种发芽率可达66.7%;通过比较父母本和杂交后代性状,发现杂交后代的生物学性状偏向父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