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MS-222、丁香酚对刀鲚幼鱼的麻醉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MS-222、丁香酚2种麻醉剂对人工繁养刀鲚(Coilia nasus Schlegel)幼鱼的麻醉效果,探索了2种麻醉剂在安全浓度下麻醉后刀鲚幼鱼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并运用该2种麻醉剂的适宜剂量对刀鲚幼鱼进行了运输实验。麻醉实验表明:(1)理想MS-222浓度为150 mg/L,理想丁香酚麻醉剂浓度为30 mg/L;(2)经MS-222浓度为150 mg/L深度麻醉后,适宜的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应4 min;经丁香酚浓度为30 mg/L深度麻醉后,适宜的在空气中的时间应5 min;(3)养殖长江刀鲚幼鱼采用30 mg/L MS-222和8 mg/L丁香酚分别麻醉后,其复苏率和48 h内的成活率均达到100%,与各自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MS-222麻醉剂对东海带鱼Trichiurus haumela幼鱼的麻醉效果,在水温(26. 0±1. 0)℃条件下,对体质量为(43. 21±0. 52) g的东海带鱼进行了不同MS-222浓度的麻醉试验,根据鱼体在最终麻醉状态和复苏过程中的行为特征,把麻醉程度分为6个时期,复苏过程分为4个时期,测定了麻醉和复苏各期试验鱼的呼吸频率,并利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麻醉剂,研究了其对东海带鱼幼鱼的麻醉程度和麻醉效果,以及对血清皮质醇和血糖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S-222麻醉剂浓度低于20 mg/L时,试验鱼的最终麻醉程度为0期;当麻醉剂浓度高于80 mg/L时,试验鱼的最终麻醉程度均能达到6期;试验鱼的入麻时间随着MS-222浓度的升高而减少,复苏时间随MS-222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测得的MS-222有效质量浓度为120~140 mg/L;在MS-222浓度为20、40 mg/L条件下,血清皮质醇含量随麻醉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MS-222浓度为60 mg/L条件下,血清皮质醇含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各浓度组试验鱼在6 h时血清皮质醇含量最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 05);各试验组鱼血糖含量随麻醉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均在6 h时降至最低,也无显著性差异(P0. 05)。研究表明,MS-222麻醉剂对东海带鱼幼鱼的有效质量浓度为120~140 mg/L,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3.
MS-222、丁香油、苯唑卡因对养殖美洲鲥幼鱼的麻醉效果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研究了MS-222、丁香油、苯唑卡因3种麻醉剂对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幼鱼的麻醉效果,并运用该3种麻醉剂的适宜剂量对美洲鲥幼鱼进行了运输试验。麻醉试验结果表明:在较高麻醉浓度(MS-222为75 mg/L以上,丁香油为20 mg/L以上,苯唑卡因为40 mg/L以上)下,鱼很快(30 min内)停止鳃盖张合运动,且停止鳃盖运动的鱼在空气中暴露一定时间(10 min内)后也能够复苏;在适宜的麻醉浓度(MS-222为20-30 mg/L,丁香油为8-10 mg/L;苯唑卡因为20-30 mg/L)下,鱼能够进入麻醉状态,且能保持很长时间(12 h);麻醉效果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增强;在20 mg/L MS-222麻醉剂下,小规格鱼较大规格鱼更容易进入麻醉状态,而在10 mg/L丁香油和20 mg/L苯唑卡因麻醉剂下,小规格鱼却难进入麻醉状态。运输试验结果表明:麻醉运输组和对照组(非麻醉运输组)鱼血清中皮质醇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基础组(运输前)(P<0.05);麻醉运输后鱼血清中皮质醇的含量虽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仅苯唑卡因麻醉运输组鱼血清中皮质醇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苯唑卡因更适合用于运输美洲鲥的麻醉。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MS-222与丁香酚对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的麻醉效果,挑选体重为(20.10±1.28)g的黄尾鲴在不同条件下观察黄尾鲴麻醉效果。结果表明,随着两种麻醉剂浓度的升高,黄尾鲴入麻时间不断缩短,MS-222处理组复苏时间缩短,丁香酚处理组复苏时间延长。MS-222质量浓度120 mg/L,丁香酚质量浓度30~60 mg/L时,黄尾鲴均可在3 min内麻醉,5 min内复苏;随着两种麻醉剂质量浓度的增加,黄尾鲴呼吸频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相同麻醉浓度条件下,随着水温的不断升高,黄尾鲴麻醉时间均不断缩短,丁香酚处理组的复苏时间不断缩短,而MS-222处理组的复苏时间在10~20℃时差异不显著,25℃时显著延长(P<0.05)。黄尾鲴在麻醉后,随着在空气中暴露时间的增加,MS-222处理组复苏时间不断延长,丁香酚处理组在第4 min时复苏时间缩短,随后不断延长。120 mg/L MS-222和30~60 mg/L丁香酚对黄尾鲴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均可作为黄尾鲴理想的麻醉剂。  相似文献   

5.
通过化学麻醉剂丁香油、MS-222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71.2&#177;8.9g)]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和麻醉试验,同时研究了丁香油、MS-222和直流电对施氏鲟幼鱼的麻醉效果,并在行为学基础上探讨了以上三种麻醉方法对鲟的有效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丁香油和MS-222对施氏鲟幼鱼的24、48、72、96h的Lc50分别为26.37mg/L、22.17mg/L、18.00mg/L、16.22mg/L和61.67mg/L、58.22mg/L、56.90mg/L、56.90mg/L。MS-222的毒性明显小于丁香油,MS-222的安全浓度为15.57mg/L,丁香油的安全浓度为4.70mg/L。麻醉试验结果显示:鱼体在3min内失去平衡,7min内完全麻醉,并可在3min内恢复的化学麻醉浓度最低为MS-222 100mg/L,丁香油50mg/L、直流电电压12V。麻醉时间与麻醉剂浓度和直流电电压均呈幂函数相关,相关系数序均大于0.9。在适宜的直流电压(24V)下,不同水温之间的麻醉效果无显著差异;在适宜的麻醉浓度(MS-222为100mg/L,丁香油为50mg/L)下,麻醉所需要的时间与水温呈直线负相关,而恢复时间与水温呈直线正相关,相关系数序均大于0.9。以上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适用于麻醉鲟,应根据不同目的选用适当的麻醉方法。其中电麻醉具有麻醉时间和恢复时间极短的优点,值得进一步探讨其生理麻醉机制。  相似文献   

6.
通过化学麻醉剂丁香油、MS-222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71.2&#177;8.9g)]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和麻醉试验,同时研究了丁香油、MS-222和直流电对施氏鲟幼鱼的麻醉效果,并在行为学基础上探讨了以上三种麻醉方法对鲟的有效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丁香油和MS-222对施氏鲟幼鱼的24、48、72、96h的Lc50分别为26.37mg/L、22.17mg/L、18.00mg/L、16.22mg/L和61.67mg/L、58.22mg/L、56.90mg/L、56.90mg/L。MS-222的毒性明显小于丁香油,MS-222的安全浓度为15.57mg/L,丁香油的安全浓度为4.70mg/L。麻醉试验结果显示:鱼体在3min内失去平衡,7min内完全麻醉,并可在3min内恢复的化学麻醉浓度最低为MS-222 100mg/L,丁香油50mg/L、直流电电压12V。麻醉时间与麻醉剂浓度和直流电电压均呈幂函数相关,相关系数序均大于0.9。在适宜的直流电压(24V)下,不同水温之间的麻醉效果无显著差异;在适宜的麻醉浓度(MS-222为100mg/L,丁香油为50mg/L)下,麻醉所需要的时间与水温呈直线负相关,而恢复时间与水温呈直线正相关,相关系数序均大于0.9。以上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适用于麻醉鲟,应根据不同目的选用适当的麻醉方法。其中电麻醉具有麻醉时间和恢复时间极短的优点,值得进一步探讨其生理麻醉机制。  相似文献   

7.
MS-222对鳜鱼成鱼麻醉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室条件下观测了鳜鱼(Siniperca chuatsi)成鱼在不同浓度的MS-222处理下的麻醉效果,包括麻醉过程、苏醒过程中的行为变化以及麻醉过程中呼吸频率的变化.试验用鳜鱼成鱼体长25~30 cm.体重450~550 g/尾.试验设计的MS-222质量浓度范围为140~260 mg/L.结果表明,在麻醉液浓度为140~220 mgL时,随着麻醉液浓度的升高,鳜鱼呼吸频率呈缓慢下降趋势,当麻醉液浓度增加到240~260 mg/L时,鳜鱼呼吸频率开始上升然后突降趋势,易造成鱼体的死亡.MS-222麻醉鳜鱼成鱼的有效质量浓度为200~220 mg/L,在此浓度范围内,鳜鱼的麻醉程度能够在3 win之内达到第Ⅴ期,清水内5 win达到苏醒第Ⅳ期.试验证明.采用MS~222麻醉鳜鱼成鱼,鱼体入麻时间短、复苏快,安全边界宽,MS-222是一种理想的水产用麻醉剂.  相似文献   

8.
不同条件下2-苯氧乙醇对扁吻鱼幼鱼的麻醉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麻醉剂2-苯氧乙醇浓度(50、100、200、400、600、800、1 000μL/L)、暴露时间(2、4、8、12、16、32 min)和溶解氧浓度(4、8、12、16、18、22 mg/L)作为参考指标,研究2-苯氧乙醇对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幼鱼[(9. 91±0. 31) g]的麻醉效果。结果表明:麻醉时间与麻醉浓度呈负相关,复苏时间与麻醉浓度呈正相关。当浓度≤200μL/L,扁吻鱼幼鱼的呼吸频率在初期会下降,随后上升并维持在11次/10 s,当浓度≥400μL/L时,呼吸频率随着麻醉时间的增加下降,直至休克。当浓度为800和1 000μL/L时,幼鱼可在3 min内麻醉,并且在5 min内苏醒,因此,扁吻鱼幼鱼的最适麻醉浓度范围为800~1 000μL/L。在高浓度麻醉下,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幼鱼的复苏时间减短,当暴露32 min时,幼鱼仅(100. 51±10. 60) s就可以复苏(P 0. 05)。不同氧浓度下,幼鱼的复苏时间存在差异,其中12 mg/L最低只需(129. 00±36. 50) s,22 mg/L最高需(406. 33±53. 20) s,是12 mg/L的3. 15倍(P 0. 05)。  相似文献   

9.
MS-222对大黄鱼成鱼麻醉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黄鱼成鱼在不同MS-222浓度下麻醉、苏醒过程中的行为变化,呼吸频率变化及麻醉时间对复苏的影响,探讨了麻醉温度对大黄鱼入麻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MS-222麻醉大黄鱼的有效浓度为50~60mg/L,在此浓度范围内,鱼体能够在5min之内达到第Ⅵ期麻醉状态,5min之内苏醒恢复;随着浓度增大,呼吸频率下降速率增大;MS-222对大黄鱼成鱼的15、20、30、40、50min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69、62、55、51、42mg/L;温度为16℃时,入麻时间最稳定。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大黄鱼成鱼在不同MS-222浓度下麻醉、苏醒过程中的行为变化,呼吸频率变化及麻醉时间对复苏的影响,探讨了麻醉温度对大黄鱼入麻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MS-222麻醉大黄鱼的有效浓度为50~60mg/L,在此浓度范围内,鱼体能够在5min之内达到第Ⅵ期麻醉状态,5min之内苏醒恢复;随着浓度增大,呼吸频率下降速率增大;MS-222对大黄鱼成鱼的15、20、30、40、50min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69、62、55、51、42mg/L;温度为16℃时,入麻时间最稳定。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光唇裂腹鱼稚鱼在MS-222麻醉下麻醉状态及苏醒过程的行为特征,将麻醉状态分为6期,苏醒过程分为4期。试验期间水温21.6~22.6℃,在20 min内,30~40 mg/L浓度麻醉状态只达Ⅰ期;50~70 mg/L可达Ⅳ期;75~80 mg/L下可达Ⅵ期,苏醒时间均小于300 s。MS-222麻醉光唇裂腹鱼稚鱼的理想麻醉浓度为60 mg/L。  相似文献   

12.
MS-222对杂交鲟幼鱼的麻醉效果及模拟运输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MS-222对杂交鲟的麻醉和运输效果,采用药浴麻醉的方法研究了杂交鲟[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水温下的麻醉效果,同时还模拟进行密封运输试验。结果表明:在17℃、20℃、23℃和26℃水温下,MS-222对杂交鲟幼鱼的有效麻醉浓度分别为30.89 mg/L~42.13 mg/L、31.15 mg/L~45.12 mg/L、38.45 mg/L~54.52 mg/L和49.02 mg/L~60.53 mg/L。随着MS-222溶液浓度升高,杂交鲟幼鱼进入麻醉状态所需时间缩短,其复苏所需时间增加。杂交鲟幼鱼麻醉时间有随水温降低而缩短的趋势,复苏时间有随水温降低而延长的趋势。在22℃±0.5℃水温和40 mg/L浓度下,麻醉运输12 h以1∶8的鱼水比的运输效果最好;麻醉运输24h以1∶15的鱼水比的运输效果最好;麻醉运输48 h以1∶25的鱼水比运输比较合适。试验表明:MS-222对杂交鲟幼鱼有较好的麻醉复苏效果,其适宜浓度为40 mg/L~50 mg/L,在保证较高运输存活率情况下,可降低密封袋的用水量,从而减少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MS-222在不同浓度下对鹦鹉鱼的麻醉效果,观测了其不同麻醉和复苏阶段的表现,探讨了急性麻醉和模拟长途运输中适宜的麻醉浓度。结果表明MS-222对于鹦鹉鱼有很好的麻醉效果,起到了有效的降低应激的作用。急性麻醉中,MS-222的理想麻醉浓度为135 mg/L,长途运输中MS-222的适宜浓度为40 mg/L。  相似文献   

14.
在鲫Carassius。啪£峪适宜生存温度(室温为15—25℃)条件下,研究了10、20、30、40、50g/L的乌拉坦(Urethane)溶液(pH为7.0+0.44)对鲫(体质量为230g±9.46g)的麻醉效果,探讨了乌拉坦对水生动物的麻醉作用,并提供日常实用的麻醉参数。结果表明:乌拉坦浓度为10~50g/L时,麻醉时间随着乌拉坦浓度的增大而缩短,复苏时间随着乌拉坦浓度的增大而延长,但浓度为50g/L时与浓度为40g/L时相比,鲫的复苏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O.05);浓度为10-40∥L时,各组鲫的复苏率均为100%,浓度为50g/L时,鲫的复苏率为88%;浓度为10-50g/L时,各组鲫7d的存活率均为100%。鲫在不同浓度(10~50g/L)的乌拉坦溶液中药浴一定时间后,将其暴露于空气中,经过一定时间后鲫可自动苏醒而弹起。其中除50g/L浓度组与40g/L浓度组之间,鲫的弹起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浓度组之间鲫的弹起时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各浓度组药浴时间为10min与5min之间,鲫的弹起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10g/L组的药浴时间为25min与20min之间,鲫的弹起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浓度组其余药浴时间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鲫7日存活率均为100%。药浴后的鲫能够恢复正常行为状态,表明乌拉坦对鲫行为的影响无明显的后遗效应。综合各项试验结果,表明乌拉坦对鲫的麻醉安全浓度为40g/L。  相似文献   

15.
麻醉剂MS-222对金鱼体内AKP、CAT和ACP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4个浓度0mg/L、30mg/L、60mg/L和90mg/L,分析了麻醉剂MS-222对金鱼鳃、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ACP明显出现一个先增后降的趋势,呈抛物线状;在低浓度(≤60mg/L)下,酶活性在各组织中呈现一定的稳定状态,而当麻醉剂浓度升高和麻醉时间增长,酶活性逐渐下降。AKP在低浓度麻醉剂溶液中,酶活性有明显的增加,随着浓度的升高(≥60mg/L)和时间的增长,酶活性呈抑制状态。而在肌肉中这种情况并不明显。CAT在一定阶段(30mg/L~60mg/L)呈现稳定的状态、而后抑制逐渐明显,当麻醉剂MS-222浓度达到一定量(≥60mg/L)以后,对鱼体的刺激就不再增加了,酶活性也相对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当麻醉剂随着时间的增长和浓度的增大时,在鱼体内富集的麻醉剂破坏鱼体内的过氧化氢酶的分子构象,使酶体失去活性。  相似文献   

16.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4个浓度0mg/L、30mg/L、60mg/L和90mg/L,分析了麻醉剂MS-222对金鱼鳃、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ACP明显出现一个先增后降的趋势,呈抛物线状;在低浓度(≤60mg/L)下,酶活性在各组织中呈现一定的稳定状态,而当麻醉剂浓度升高和麻醉时间增长,酶活性逐渐下降。AKP在低浓度麻醉剂溶液中,酶活性有明显的增加,随着浓度的升高(≥60mg/L)和时间的增长,酶活性呈抑制状态。而在肌肉中这种情况并不明显。CAT在一定阶段(30mg/L~60mg/L)呈现稳定的状态、而后抑制逐渐明显,当麻醉剂MS-222浓度达到一定量(≥60mg/L)以后,对鱼体的刺激就不再增加了,酶活性也相对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当麻醉剂随着时间的增长和浓度的增大时,在鱼体内富集的麻醉剂破坏鱼体内的过氧化氢酶的分子构象,使酶体失去活性。  相似文献   

17.
化学麻醉与电麻醉对史氏鲟幼鱼血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广朋  徐滨  庄平  章龙珍  石小涛  陈丽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731-10733,10754
[目的]探讨史氏鲟幼鱼适宜的麻醉方法。[方法]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血液分析仪,比较了MS-222、丁香油和直流电3种不同麻醉方法对史氏鲟幼鱼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史氏鲟幼鱼血液比较,MS-222组血糖(GLU)、尿素氮(BUN)和红细胞比容(HCT)差异显著(P〈0.05),丁香油组BUN、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差异显著(P〈0.05),电麻醉组GLU、BUN和红细胞总数(RBC)差异显著(P〈0.05)。丁香油组史氏鲟幼鱼GLU浓度显著高于MS-222组和直流电组,且丁香油组ALT和AST浓度显著高于MS-222组。[结论]3种麻醉法对史氏鲟幼鱼血液均有影响,电麻醉耗时较短,化学麻醉操作简便,可因地制宜地选用。  相似文献   

18.
丁香酚对中国对虾幼虾麻醉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麻醉中国对虾幼虾寻求一种好的方法。[方法]研究不同浓度丁香酚对中国对虾的麻醉效果、麻醉后对虾离水操作的可行性及温度对麻醉效果的影响。[结果]水温为24℃、丁香酚浓度为50~400 mg/L时,幼虾可被有效麻醉;且在50~400 mg/L的浓度范围内,随着丁香酚浓度的增加,对虾麻醉所需的时间缩短,而复苏所需的时间不断增加;丁香酚浓度低于200 mg/L时,麻醉对虾的复苏率可达100%;而用400 mg/L的药液麻醉对虾时,对虾的复苏率仅有66.67%。对苏醒后的对虾继续观察3 d,各试验组的对虾存活率均为100%。同种剂量的药液,其麻醉效果随着水温(18~27℃)的升高而增强。[结论]丁香酚是中国对虾安全、有效的麻醉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