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选用晋旱125×(昔野×501)杂交组合的亲本及后代所产生的有代表性的四个特殊类型73-1(尖叶白花)、73-2(圆叶紫花)、73-3(圆叶白花)、73-4(尖叶紫花)为试验材料,分别在正常供水和干旱胁迫的条件下,测定苗期和花荚期的POD、SOD、CAT等与抗旱性相关的保护酶指标,并对株高、株荚数、百粒重等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分析,还对亲本和子代的抗旱性差异情况用抗旱性隶属函数值(D值)进行了综合的测评,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不同品系的保护酶活性均有所变化,且在不同时期,各种酶的变化程度不同;在大豆对水分最为敏感的花荚期对SOD、POD、CAT的活性进行测定和分析,采用抗旱隶属函数值的方法综合测评,认为这一群体中抗旱性从强到弱的次序为:晋旱125、73-2(圆叶紫花)、昔野×501、73-1(尖叶白花)、73-3(圆叶白花)、73-4(尖叶紫花)。  相似文献   

2.
大豆的抗旱性是一个受许多因素影响的复杂的数量性状,不能简单地用单一指标来反映抗旱性的强弱,而应该结合多种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经测评,初步认为供试材料抗旱性从强到弱的次序为:晋旱125,73-2(圆叶紫花),昔野×501,73-1(尖叶白花),73-3(圆叶白花),73-4(尖叶紫花)。  相似文献   

3.
不同大豆品种抗旱生理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选用山西农业大学大豆研究室现存的大豆资源 (包括中间材料 ) ,对抗旱基因筛选 ,选出十一份较好的材料 ,进行二年 (1 997、 1 998)水旱两地试验 ,在营养生长期测定“电导率、渗透势、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及水份饱和亏”等生理指标 ,并对生育期、株高、株荚数、百粒重、产量等性状作综合分析。同时利用抗旱指数 (DI)对大豆抗旱级别进行了划分 ,分析结果表明 ,大豆营养生长期生理抗旱性对后期各产量性状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每个与抗旱性有关的性状都对大豆品种的抗旱性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莱牧1号幼苗为实验材料,在不同浓度PEG-6000干旱胁迫条件下,测定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渗透液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多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并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各指标与莱牧1号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PEG-6000浓度的提高,叶绿素、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与胁迫质量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可溶性多糖含量升高,丙二醛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脯氨酸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且三项指标变化均与胁迫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各生理指标与抗旱指数的关联度依次为:叶片相对含水量(0.980 8)、叶绿素含量(0.967 9)、丙二醛含量(0.876 0)、可溶性多糖含量(0.839 5)、可溶性蛋白含量(0.827 5)、叶片渗透液相对电导率(0.670 8)、脯氨酸含量(0.571 3).  相似文献   

5.
以我国华南地区采集的8份链荚豆种质为材料,在自然干旱胁迫条件下,通过测定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和相对电导率等6项抗旱生理指标,并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同时以各项指标隶属函数平均值占总和的百分比评估各指标在抗旱性评价中的可靠性。结果表明,8份链荚豆种质的抗旱性强弱依次为:昌江圆湛江圆海口尖儋州尖儋州高儋州圆海口圆昌江高;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在链荚豆种质抗旱性鉴定中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干旱胁迫对不同色彩棉花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抗旱性不同的白棉、棕棉和绿棉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分亏缺灌溉条件下花铃期棉花生理生化指标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提高了棉花叶片的POD和CAT酶活性,降低了离体叶片失水速率和叶片相对含水量,使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增多,细胞膜透性增大,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品种间存在差异。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棕色棉BC05-07-18-2抗旱性最强,绿色棉G3-6抗旱性最弱。不灌溉条件下,叶片相对含水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可作为棉花抗旱鉴定的重要指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可作为参考指标。灌水一半条件下,叶片相对电导率和离体叶片失水速率可作为棉花抗旱鉴定的重要指标,CAT活性、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可作为抗旱鉴定的参考指标。棉花品种的抗旱系数与叶片相对含水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存在线性回归关系,与细胞膜透性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冬小麦的抗旱性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选取9个抗旱性不同的冬小麦材料,在水旱两种条件下测定了各最佳测定时期的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切叶失水率、叶绿素含量及a/b比值等抗旱生理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对材料进行了抗旱性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以莱牧1号幼苗为实验材料,在不同浓度PEG-6000干旱胁迫条件下,测定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渗透液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多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并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各指标与莱牧1号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PEG-6000浓度的提高,叶绿素、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与胁迫质量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可溶性多糖含量升高,丙二醛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脯氨酸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且三项指标变化均与胁迫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各生理指标与抗旱指数的关联度依次为:叶片相对含水量(0.980 8)、叶绿素含量(0.967 9)、丙二醛含量(0.876 0)、可溶性多糖含量(0.839 5)、可溶性蛋白含量(0.827 5)、叶片渗透液相对电导率(0.670 8)、脯氨酸含量(0.571 3)。  相似文献   

9.
采用温室模拟干旱胁迫方法,对不同果形红干椒品系苗期生长和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综合评价各品系的抗旱性。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各品系植株相对生长率、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呈增加趋势。采用欧氏距离法进行聚类分析,可将不同果形红干椒品系的抗旱性划分为相对抗旱、中度抗旱、相对旱敏感3个抗旱级别。相对抗旱红干椒品系的株型相对较矮、紧凑,果实形状为线形,相对旱敏感的红干椒品系株型相对较高、开展,果实为短羊角形。  相似文献   

10.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玉米抗旱生理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抗旱性不同的玉米品种为试材,应用灰色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玉米主要生理生化指标与抗旱性的关系。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叶片相对含水量、叶水势可作为玉米重要的抗旱鉴定指标。光合速率、外渗电导率、叶片渗透势与保护性酶、Vc含量也可作为抗旱性鉴定的良好参数。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鸭茅苗期抗旱性指标,以7份不同来源鸭茅(Dactylisglomerata)种质为供试材料,设置适宜水分、轻度和重度干旱胁迫3个处理,于处理30 d后测定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采用抗旱性度量值、综合抗旱系数、加权抗旱系数并结合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多种方法对鸭茅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及抗旱指标的筛选。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的加剧,鸭茅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及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相对电导率逐渐升高,渗透调节物质和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抗氧化酶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综合指标评价表明,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在轻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均为敏感指标;而叶绿素含量及丙二醛含量在轻度干旱下为抗旱性敏感指标;除叶片相对含水量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变化较大。综上所述,在进行抗旱性鉴定时,应用综合评价方法才能得出准确结论。对不同鸭茅种质进行比较,来自新疆的野生鸭茅在不同干旱胁迫下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具有极大的发掘潜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干旱胁迫对甘蔗CO2交换和H2O交换的日变化规律、光合作用能力及其他生理特性的影响,为甘蔗抗旱品种选育及探明其耐旱机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云蔗05-51和粤糖93-159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干旱1 d、干旱5 d、干旱9 d和干旱9 d后复水10 d共4个干旱处理,各处理均设正常浇水为对照。使用PTM-48A植物光合生理及环境监测系统监测甘蔗+1叶的水气交换规律,测定与干旱相关的光合指标(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SPAD值)及生理指标(质膜透性和叶片相对含水率等),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环境变化影响甘蔗叶片的CO2和水分交换能力,在高温低湿及高蒸气压差的正常浇水生长环境下,云蔗05-51和粤糖93-159的CO2交换率和H2O交换率较高,甘蔗叶片具有更高的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干旱胁迫导致云蔗05-51和粤糖93-159的CO2和水分交换受到抑制。干旱5 d时,2个参试品种的CO2交换率和H2O交换率大幅度降低,干旱9 d导致CO2和水分交换过程接近停滞。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时云蔗05-51和粤糖93-159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降低(P<0.05,下同),云蔗05-51的降幅低于粤糖93-159;干旱5 d和干旱9 d处理的甘蔗叶绿素荧光、SPAD值、土壤含水率、叶片相对含水率显著下降,质膜透性显著提升,干旱时云蔗05-51的SPAD值显著高于粤糖93-159,复水后质膜透性低于粤糖93-159。干旱胁迫下光合系统、叶绿素荧光系统及土壤含水率与叶片相对含水率、SPAD值和质膜透性间有显著或极显著(P<0.01)相关性。复水后,2个品种的光合及生理作用较干旱胁迫显著回升,CO2交换和水分交换恢复程度较差,云蔗05-51的各指标恢复程度高于粤糖93-159。【结论】高温低湿及高蒸汽压差的环境有利于促进云蔗05-51和粤糖93-159的光合及水气交换作用;干旱胁迫导致云蔗05-51和粤糖93-159的CO2交换率、H2O交换率、光合作用能力、叶绿素荧光系统及叶片水分等相关生理活动受到抑制;云蔗05-51在干旱胁迫下具有相对更高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其抗旱性和复水后的恢复能力均优于粤糖93-159。  相似文献   

13.
利用6个抗性不同的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渗透胁迫下水稻芽期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稻胚芽鞘、胚根长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维生素C(Vc)、脯氨酸(Pro)、丙二醛(MDA)以及亚精胺(Spd)、精胺(Spm)含量等11项与抗旱性有关的形态和生理指标的相对值与抗旱系数相关显著或极显著,可作为水稻芽期抗旱性的评价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确立了Vc、GSH和Spm含量的相对值为水稻芽期抗旱性的综合指标,以抗旱系数为因变量,3个综合指标为自变量建立的回归方程对供试品种的抗旱性进行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在盆栽水分胁迫条件下,对高羊茅的6个辐射变异株系G-4,G-6,G-8,G-9,G-12,G-G13的抗旱性生理指标进行比较研究,并以干旱胁迫下的成活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叶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脯氨酸作为抗旱性测定的指标。结果表明,G-8,G-9,G-G13这3个变异株系的抗旱性显著强于对照品种爱瑞3号高羊茅与其他3个变异株系。  相似文献   

15.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波叶金桂’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波叶金桂’Osmanthus fragrans ‘Boyejingui’幼苗为材料,采用人工控制水分模拟干旱及复水的处理方法,对‘波叶金桂’在抗旱防御反应系统中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的生理响应调控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延长,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水势均下降,干旱胁迫20 d时分别比对照降低了28.0%和76.9%(P < 0.05);可溶性糖、甜菜碱和游离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质量分数随干旱天数的增加而升高,干旱胁迫16 d可溶性糖和甜菜碱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8.7%和53.5%(P < 0.05),干旱胁迫20 d时,游离脯氨酸比对照增加了3.44倍(P < 0.05);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延长,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质量分数呈降低的趋势,干旱胁迫20 d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9.0%,16.2%和18.4%(P < 0.05),叶绿素a/b趋势为先降低后增加;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质量摩尔浓度逐渐增加,相应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膜被损伤,叶片的伤害率增加,干旱胁迫20 d时,各指标均达到最大值;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干旱胁迫延长表现为先升后降,干旱胁迫16 d时SOD和CAT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1.7%和89.6%(P < 0.05),POD活性比对照增加了1.36倍(P < 0.05)。复水6 d后,各指标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由此可见,在干旱胁迫前期,‘波叶金桂’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等保护自身不受干旱胁迫伤害;随着胁迫时间延长和胁迫度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下降,可溶性糖和甜菜碱质量分数稍有减少,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持续上升,说明渗透调节物质在抗旱胁迫中发挥主要作用,增加植物的抗干旱能力;复水后,‘波叶金桂’的各生理指标得到恢复,表现出较强的耐旱特性。  相似文献   

16.
干旱胁迫对辣椒生理机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湘研1、5、10号为试材,研究干旱胁迫下辣椒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干旱胁迫下辣椒组织的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脯氨酸含量急剧增加;质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先降低后增加。不同品种间的差异显示:总体上抗旱性强的品种保持着相对较高的组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相对较低的丙二醛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抗旱性弱的品种则相反。组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可作为辣椒抗旱性鉴定的直接指标,而叶绿素含量可作为辣椒抗旱性鉴定的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17.
干旱胁迫对4种常绿藤本植物抗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4种常绿藤本植物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4种藤本植物的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4种藤本植物叶片的质膜透性上升,其中地枇杷增长幅度最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下降后上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且地枇杷、扶芳藤能维持较高的活性;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增加,地枇杷的可溶性糖与脯氨酸含量增幅最大。经综合分析,得出地枇杷抗旱性最强,其次是扶芳藤,常春藤抗旱性最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