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宁强矮马线粒体DNA D-loop区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涛  路宏朝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8):1587-1594
【目的】研究宁强矮马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D-loop区的遗传多样性及其母系起源进化,为其遗传资源保护提供理论数据。【方法】采用PCR和测序技术分析12匹宁强矮马mtDNA D-loop区的600 bp核酸序列,并基于mtDNA D-loop区序列将宁强矮马和NCBI公布的其它马种进行系统树构建。【结果】宁强矮马群体存在9种单倍型,检测到34处SNP位点,占所分析位点总数的5.67%,各单倍型间的遗传距离为0.002—0.035,单倍型多样性为0.978±0.054,核苷酸多性为0.01988±0.00818。聚类分析表明宁强矮马分布在4个支系中,与胡克尔马、设特兰马、德保马、蒙古马和车巨马亲缘关系较近,与纯血马、云南马和韩国济州岛本土马的亲缘关系较远。【结论】宁强矮马具有比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进化的历史过程中受到其它马种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河南3个驴种(河南小毛驴、长垣驴、泌阳驴)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系统发育关系。【方法】采用PCR和测序技术,测定15头长垣驴、20头泌阳驴和14头河南小毛驴共49个个体的mtDNA D-loop区部分序列,采用DNAsp 4.90进行多态性分析,并利用MEGA4.1的邻接(NJ)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长垣驴、泌阳驴和河南小毛驴3个驴种共49个样本的PCR扩增产物长度均为444 bp,mtDNA D-loop区的核苷酸多样度分别为2.295%,2.163%和2.799%;单倍型多样度结果分别为0.879,0.629和0.956,表明3个驴品种mtDNA D-loop区均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其中河南小毛驴最高,长垣驴和泌阳驴次之;构建的NJ系统发育树表明,河南省3个驴种属于混合起源,泌阳驴与长垣驴亲缘关系较远,而与河南小毛驴的亲缘关系较近。【结论】河南省3个驴种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河南省家驴属于混合母系起源。  相似文献   

3.
以Cytb基因探讨家马的母系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对目前GenBank中登录的所有家马Cytb基因的850nt(核苷酸)的同源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应用系统发育分析方法从分子水平探讨家马的母系起源及其驯化过程,以期为家马遗传资源的评价、保护与利用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结果发现家马在该基因区域内存在丰富的多态现象,尤以蒙古马的变异最为丰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发现,所有家马的该基因的同源序列聚为了A~G7个分支.蒙古马具有多重母系起源,而韩国Jeju马的母系来源较单一.另外,普氏野马与蒙古马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4.
从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探讨普氏野马与蒙古马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测定了14匹普氏野马(6匹A系和8匹B系)和18匹蒙古马的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1 140 bp.分析了普氏野马和蒙古马之间的遗传多态性.从GenBank获得10个韩国Cheju马和2个日本家马细胞色素b全序列,以驴的序列作根,用最大简约化法绘制出45个序列的系统发育树.研究认为:普氏野马与蒙古马遗传关系较近;蒙古马具有多个起源或经过多次驯化;蒙古马、日本家马和韩国Cheju马具有共同的祖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苏尼特家养双峰驼的遗传多样性,以全面揭示中国双峰驼的起源进化,为科学保护和利用我国的双峰驼遗传资源奠定基础。【方法】采集15峰苏尼特家养双峰驼(10峰雄驼和5峰雌驼)的血样,提取其DNA,采用PCR方法扩增线粒体DNA(mtDNA)细胞色素b (Cyt b)基因的全序列及D-loop的671 bp序列,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结合GenBank中已有的双峰驼的mtDNA Cyt b基因序列和D-loop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苏尼特家养双峰驼mtDNA Cyt b基因中存在10个变异位点,共形成了7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为0.857±0.065,核苷酸多样度为0.001 94±0.002 70,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为2.210;在D-loop的671 bp序列中,存在6个变异位点,共定义了6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为0.714±0.116,核苷酸多样度为0.002 53±0.002 75,平均核苷酸差异数为 1.695。基于Cyt b基因和D-loop序列进行的系统发育分析均显示,苏尼特家养双峰驼与野生双峰驼归于2个不同的母系世系,野生双峰驼不是苏尼特家养双峰驼的直接祖先。【结论】苏尼特家养双峰驼mtDNA Cyt b基因和D-loop序列遗传多态性均比较丰富;苏尼特家养双峰驼与野生双峰驼归于2个不同的母系世系,野生双峰驼不是苏尼特家养双峰驼的直接祖先;家养双峰驼内部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琅琊鸡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了解琅琊鸡母系起源,以30只琅琊鸡为素材,通过PCR扩增和测序技术,对mtDNA D-loop区全序列进行测序,并与GenBank中公布的D-loop区全序列的19条红色原鸡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结果表明:琅琊鸡mtDNA D-loop区全长为1 231~1 232bp,1 231bp的个体在859bp处存在C碱基缺失;30只个体共发现25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为13种单倍型,核苷酸多样度(Pi)为0.006 47±0.005 13,单倍型多样度(Hd)为0.887±0.038,平均核苷酸差异(K)为7.968;系统发育分析显示,琅琊鸡具有多个母系起源,13种单倍型可分为A、B、C和E 4个分支,其中E分支为琅琊鸡的优势单倍型,与原鸡印度亚种(Gallus gallus murghi)聚为一类。这一研究从分子水平为琅琊鸡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涪陵水牛mtDNA D-loop区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对涪陵水牛27个个体的线粒体DNA D-loop 915 bp全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进化进行分析,检测到16种单倍型,其核苷酸多态位点48个,约占所测核苷酸总长的5.24%,其中有43个转换,5个颠换。涪陵水牛mtDNA D-loop区核苷酸多样度(π值)为0.0196±0.0020,单倍型多样度(H)为0.9060±0.0460,表明涪陵水牛mtDNA遗传多样性丰富。根据单倍型构建了涪陵水牛的NJ分子系统树,发现存在沼泽型水牛支系A和B,表明涪陵水牛具有2个母系起源。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淮北灰驴遗传多样性与母系起源,从大群中随机选择10匹淮北灰驴,对其mtDNA D-loop区部分序列进行测序,与GenBank已公布的一些驴品种的mtDNA D-loop区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并探讨淮北灰驴的遗传多样性与母系起源。结果显示,在获得的407 bp D-loop碱基序列中,共检测出28处变异位点,8处碱基对的转换以及1处颠换,其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21 95,单倍型多样性(Hd)为0.778,平均核苷酸差异(K)为8.911,显示淮北灰驴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从D-loop区核苷酸序列的5种单倍型分析,发现淮北灰驴可能有2个母系起源,遗传距离表明,淮北灰驴与克罗地亚家驴之间的遗传距离较近。研究结果从分子水平上为淮北灰驴的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关中马mtDNA D-loop区遗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对关中马27个个体的线粒体DNA D-loop 247 bp序列的遗传多态性及系统进化进行分析,检测到9种单倍型,其核苷酸多态位点19个,约占所测核苷酸总长的7.69%,均为转换。关中马mtDNA D-loop区核苷酸多样度(π值)为0.0219±0.0076,单倍型多样度(H)为0.843±0.041,表明关中马mtDNA遗传多态性丰富。根据mtDNA序列构建了关中马的NJ分子系统树,发现存在A、C、D、F和G共5个支系,表明关中马是多起源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 b(mtDNA Cytb)基因为标记,从分子水平探讨中国5个矮马136个样本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研究,为中国矮马的开发利用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矮马样本mtDNA Cytb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运用现代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共检测到27个单倍型,40个多态位点,约占分析位点总数的3.51%。云南矮马具有最高的单倍型多样度(Hd)(0.869),最低的为四川矮马(0.740),核苷酸多样度(Pi)最高的为贵州矮马(0.00435),最低的为宁强矮马(0.00227),各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相差不大。系统发育树和NETwork图中每一分支均含有5个矮马群体的信息。【结论】5个矮马群体总体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中云南、贵州及德保矮马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四川和宁强矮马相对较低;系统发生关系分析说明中国5个矮马群体存在基因交流,具有多重母系起源。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探明马IGF-Ⅰ基因3′端侧翼区的多态性。[方法]以蒙古马4个地方类型、三河马和英纯血马共270匹马为研究对象,从马的基因组DNA中扩增IGF-Ⅰ基因3′侧翼区序列,并对其进行PCR-SSCP分析。[结果]通过PCR-SSCP分析检测到AA、BB和AB 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计算结果显示,所选研究对象除锡尼河马(XN)和巴尔虎马(BH)之外,基因型分布均符合"哈代-温格伯定律"。[结论]IGF-Ⅰ基因3′端侧翼区存在多态性位点,可能影响马的生长发育机制。该研究对提高马的生产性能,促进马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马5-HT受体基因与性格性状之间的关系,为优良马匹的鉴定、合理利用与品种改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首先进行问卷调查,选取60匹蒙古马,采集血样,提取相关DNA,设计引物,然后进行PCR和PCR-SSCP分析,最后将问卷调查结果与相关基因多态性结合,对每匹蒙古马性格进行综合评价和统计分析。[结果]HTR1b基因BB型马在对人友好、协作性、温顺性、忍耐性、合群性方面特征明显,AB型在好奇性、警戒性、易激动性等方面特征明显。HTR1b基因上A1316G与马的好奇性、警戒性、易激动性有关。HTR1a上游基因的5种基因型中,AB基因型、CC基因型的个体在"友好型"的特征较AA型、BB型、BC型高。CC基因型在警戒调查中极显著。说明CC基因型G735C可能与马的警戒性有关。HTR1a下游基因的3种基因型中,BB、AB基因型在"友好型"的特征较BC型高,BC型在好奇性方面得分最高。说明BC基因型G1461A、T1472C可能与马好奇性有关。[结论]不同的基因型对马匹的性格如友好性、好奇性、易激动性等具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将内蒙古传统相马术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找出一种更为科学简便的相马方法。[方法]对试验马COMT基因位点单个基因的多态性与性格性状关联性进行研究,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马的性格遗传特点。[结果]电泳检测表明:COMT基因第2外显子的PCR产物与Marker DL2000相比,其位点在250 bp下方。PCR-SSCP分析结果表明:马基因组DNACOMT基因第2外显子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所检测的30个个体中,发现2种基因型,即AA和AB型。测序结果表明:COMT基因的第2外显子161位置存在一个多态位点。COMT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与马的竞争性有显著相关性,与其它性格没有显著相关性,AB型马的竞争性比AA型强。[结论]该研究为马的鉴定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麻醉剂M99对普氏野马的麻醉效果.[方法]采用盐酸二氢埃托菲(M99)麻醉剂对21匹拟放归野马中的14匹进行麻醉,并对其麻醉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麻醉剂M99对普氏野马的麻醉诱导期短,维持时间长,麻醉确实,效果良好且安全可靠.[结论]在临床上,麻醉剂M99可用于放归野马的捕捉与保定.  相似文献   

15.
马IGF-Ⅰ基因3′端侧翼区PCR-SSCP多态性分析(英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olymorphism of the 3′ flank region of equine IGF-Ⅰ gene. [Method] The 3′ flank region sequences of IGF-Ⅰ gene were amplified from genomic DNA of 270 horses, which included 4 types of Mongolian horse, Sanhe horse and Thoroughbred, and then analyzed by PCR-SSCP. [Result] Three genotypes (AA, BB and AB) were detected by PCR-SSCP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genotypes of all research objects except Xinihe horse and Baerhu horse were in line with the "Hardy-Weinberg Law". [Conclusion] There was a polymorphic locus in the 3′ flank region of IGF-Ⅰ gene, which might affect the equin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mechanism. The study is of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and to develop equine industry.  相似文献   

16.
蒙古马与其他品种马的ELA-DRA*exon2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通过PCR-SSCP技术检测了三大品种6个类型共296匹马ELA-DRA* exon2的多态性。用12%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已变性的PCR扩增产物分离,并用银染法显色。结果296匹马中共出现6种基因型:三种纯合子分别记为AA、BB和CC型,均为3条带;三种杂合子分别记为AB、BC和AC型,均为4条带;且AA和AB两种基因型是所研究的各类型马的优势基因型。纯血马和三河马的PIC和He值均较高,属于高度多态,4个类型蒙古马均属于中度多态。聚类分析表明三大品种各聚一支,各类型蒙古马中锡尼河马和巴尔虎马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7.
为确定相关候选基因在毛色产生过程中的差异,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试图解析胎儿期蒙古马毛色形成的分子机制,为今后保护和开发利用蒙古马(斑点)奠定基础,本研究以蒙古马(斑点)胎儿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胎儿期蒙古马体躯白色和黑色区域皮肤组织制作石蜡切片,进行组织学观察,其次对胎儿期蒙古马白色和黑色区域皮肤进行RNA-seq,构建m...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马鼻狂蝇幼虫感染的细胞和体液免疫情况,选取在呼和浩特屠宰场收集到的8例马鼻狂蝇幼虫感染的蒙古马为感染组,以5匹健康蒙古马为对照组。马咽部切片HE(haematoxylin and eosin)染色发现感染组马的咽部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增多,咽部黏膜增生、坏死,出现不同程度增生性炎(2龄和3龄幼虫寄生处)。通过对感染组马鼻腔分泌黏液、血液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咽部组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发现在感染组马鼻腔分泌的黏液和血清中有大量特异性IgG抗体;马咽部出现大量分泌IgG阳性细胞。初步探索了马鼻狂蝇幼虫感染马的病理变化和免疫机制。  相似文献   

19.
纯血马和百色马IGF1R基因蛋白编码区序列的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鲍海港  韩文朋  迮小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040-1041,1044
[目的]研究纯血马和百色马IGF1R基因成熟蛋白编码区序列的多态性,为揭示马矮小性状的分子机理和马的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集纯血马和百色马的血样各57份,按常规酚仿法抽提DNA。利用DNA混合池和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IGF1R基因的多态位点,利用PCR-RFLP技术分析这些多态位点在纯血马和百色马中的基因型及其频率分布。[结果]在马IGF1R基因的第2、第5和第16外显子上存在4个多态位点,其中突变179627 T→C为纯血马和百色马共有,且两者在基因型频率上差异不显著;突变212077 G→A为纯血马所独有;突变406 T→C和212 110 G→A为百色马所独有。[结论]马IGF1R基因的多态位点可能与百色马的矮小和纯血马的高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