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对滨海公路噪声污染进行实时监测的基础上,利用相关文献研究成果,设计出不同声环境功能区降噪林带的基本模式:1类、2类、3类和4a类功能区的林带宽度分别为90、53、24和5 m,平均木胸径15 cm,等边三角形交错式栽植,株距分别为:3.04、3.02、2.93和2.32 m。该模式不仅为滨海公路的全线绿化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为同类型的道路绿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道路景观绿化林带对空气颗粒污染物的影响,在成都驿都大道道路景观绿化林带,开展了TSP(空气总悬浮颗粒物)、PM10(粒径在10μm以下的颗粒物)、PM2.5(粒径在2.5μm以下的颗粒物)和PM1(粒径在1μm以下的颗粒物)4种空气颗粒物浓度观测.【方法】根据实时监测数据,采用浓度和净化百分率评价法分析了道路绿化林带对空气颗粒物的影响.【结果】林带带宽10m处,仅PM10和TSP 2种空气颗粒物的日均浓度达到国家二类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要求的,分别为(132.0±1.2)μg/m3和(289.2±0.7)μg/m3;30 m林带带宽处的PM2.5,PM10和TSP 3种空气颗粒物的日均浓度分别为(72.3±0.5)μg/m3,(120.9±0.4)μg/m3和(268.9±0.4)μg/m3,均达到了国家二类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要求标准;道路景观绿化林带对PM1和PM2.5的净化率峰谷时间出现在15∶00~17∶00,PM10出现在13∶00~15∶00,TSP出现在11∶00~13∶00.【结论】道路景观绿化林带对空气颗粒物有消减作用;净化率随着绿化林带带宽的增加而加大;林带相同带宽处,林带对空气颗粒物的净化率随颗粒物粒径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公路绿化林带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当下垫面为植被时,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CO、NOX和PM10)将不可逆转地被植被吸滞,即干沉降现象。根据这一原理对珲乌高速公路沿线林带进行设计研究。对公路的交通量及空气污染状况进行调查,设定林带净化效应设计目标,确定林带栽植形式,计算林带的主要参数,绘制林带的标准断面图。结果表明,基于净化空气功能的珲乌高速公路北侧林带宽度应为34m,所需阔叶乔木、针叶乔木、灌木总计4401株;南侧林带宽度应为15m,所需阔叶乔木、针叶乔木、灌木总计2660株,该设计方法可为以净化空气为目的的道路绿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掖市作为"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干旱少雨,沙尘天气频发,空气中的细小颗粒物已成为张掖市大气首要污染物。本文以张掖市主城区北环路道路林带为研究背景,运用BR-HOL-1210空气质量检测仪对林带内PM_(2.5)浓度进行逐小时监测。借助SPSS 19.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道路林带对PM_(2.5)的削减差异。结果表明,林带对PM_(2.5)削减存在季节差异,4月于30~50m处、7月于50m处、10月于20~50m处、12月于50m处削减效果最佳。同时,林带对PM_(2.5)的削减效果在城市不同功能区也存在差异,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结合城市功能区去配置林带宽度,以发挥最佳滞尘效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插件式的林带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高效管理城市高速公路两侧绿化林带,以武汉市环城林带基础数据为例,利用C#与ArcEngine10.0采用插件式的开发方式,设计开发了武汉市外环林带小班空间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林带小班信息的时间序列存储模型,实现了绿化林带植物物种、空间位置分布、小班生长、植物管护措施等信息的时空存储及小班信息的可视化查询、分析及预测。武汉外环林带信息管理系统中所有功能模块以插件方式与系统框架耦合,方便了系统的扩展与更新。  相似文献   

6.
对辽宁滨海公路路域土壤污染进行了调查,确定了土壤污染的空间范围,并利用数学模型计算了绿化植物净化土壤的平均能力。结果表明,在距公路40 m的垂直距离范围以内,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重金属含量峰值出现在路基处,在距公路20 m或30 m处出现次高峰;各重金属主要积累在0~20 cm土壤;Cd是制约公路全线绿化的关键元素,建议选择对Cd富集系数较大的植物进行全线绿化;除Cd以外,Pb、Cu、Zn可在一年内被一般绿化乔木的根系吸收。  相似文献   

7.
吉林水田防护林防风效能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吉林省西部水田防护林10条典型林带的结构因子和防风效能进行调查,分析了林带结构因子与防风效能有效防护距离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林带结构不同,导致林带的防风效能差异显著,并且依据防风效能将水田防护林分为3类:Ⅰ(3、4、6、8)、Ⅱ(2、7)、Ⅲ(1、5、9、10),有叶期防风效能(E有叶期)和无叶期防风效能(E无叶期)较好的林带分别为第3、4、6、8条林带.林带的有效防护距离是-60~160 m。第3、4、6、8条林带结构的防风效能较好。防风效能与林带结构因子分析表明,枝下高、β有叶期β无叶期E有叶期E无叶期呈显著正相关,胸径与防风效能呈负相关,而且其枝下高、β有叶期β无叶期适宜值范围分别为4~7 m、0.31~0.39和0.63~0.75之间,胸径的适宜范围为<32 cm。  相似文献   

8.
辽宁沿海防护林营造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辽宁沿海防护林营造关键技术,包括海岸基干林带营造、消浪林带营造、农田林网营造、村镇绿化以及湿地恢复与保护等,旨在为指导造林实践和提升工程质量提供帮助,推动沿海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以实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不同带距林网和林网内植被对防护林网内风速分布及防风效能的影响,选取3种带距林带、3种不同植被和裸地(对照)林网模型,对其防风效能进行了风洞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风速下,3种带距林网最低风速基本都出现在5.5~7.5 H(树高),3种带距林网平均防护效能排序为200 m带距林网(70.9%)>300 m带距林网(64.1%)>150 m带距林网(60.7%);林带有效防护距离分别为150 m带距林网4 H至第2道林带,200 m带距和300 m带距林网3 H至第2道林带。3组试验风速下,300 m带距林网1 cm高度处平均防风效能排序为果树模式>小麦模式>对照;种植果树模式整个林网受到有效防护,小麦模式有效防护距离为2 H至第2道林带。随着集约化和精准农业推进,进行农田防护林网配置时,应充分考虑林网所处地理位置,绿洲内部采用300 m带距防护林,绿洲外围考虑带距较小的防护林。如对高大果树类作物进行农田防护林网配置时,可适当调整林网大小,合理配置林带结构,增加作物种植面积,减少林带用地,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汕汾高速公路汕头市澄海段生态景观林带主要植物品种的选择和应用分析,应用植物生态学等原理,根据景观林带主要植物的特性和区域立地条件,筛选出适合该景观林带绿化美化提升项目的植物品种,并对景观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以期为粤东地区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及植物品种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合理处置和利用持续增多的枯枝落叶等绿化废弃物,从高速公路绿化废弃物的生态资源角度出发,在阐述枯枝落叶的生态功能等方面的基础上,综述了绿化废弃物的几种生态利用途径,并重点介绍了绿化废弃物堆肥处理技术及其优势、产品开发、应用效果和市场前景。基于此,认为堆肥是处理绿化废弃物的有效途径,可以为高速公路绿化行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一种实用可行的模式。同时针对我国缺少绿化废弃物利用的相应政策和管理要求,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与政策法规,提出了适合我国的绿化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海南滨海城镇园林绿化植物的调查与应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调查,海南滨海城镇的园林绿化植物有约680种,隶属430属、125科;其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分别为270种、140种、210种和60种。初步分析了海南滨海城镇园林绿化的现状,指出了该区园林绿化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就问题的解决而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黑龙江省呼玛县1992—2011年的森林火灾统计数据,利用ArcGIS10.2等工具,对呼玛县森林火灾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以及火源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时间分布上,该地区森林火灾发生分为1992—1999年、2000—2005年、2006—2011年3个阶段,2002—2005年为火灾高发期,过火面积达303992 hm2,占总过火面积的97.6%,主要是由于烧防火线引起的;1 a内火灾集中发生在3—6月份和8—10月份,分别占全年火灾发生的67%和33%,以3月份和10月份最为严重;空间分布上,火灾多集中在北疆乡和三卡乡,共发生火灾29起,占总火灾次数的60.42%;在火源方面,67%的火灾是由人为所引起的,通对公路缓冲区分析,发现有39.58%的火灾发生在公路两侧2000 m的范围内,说明林火的分布与公路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适地适树是高速公路绿化成功的关键因素。根据干旱、半干旱地区高速公路绿化的特点,介绍了欧李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阐述了欧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高速公路绿化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为欧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高速公路绿化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现状及公路生态绿化用地类型分类在公路生态绿化与生态绿化评价工作中的意义,在公路等级确定的基础上,首先按照路域大地形、大地貌变化,将公路生态绿化用地类型划分为平原区公路绿化用地和山丘区公路绿化用地两大类,再根据公路用地范围路基横断面、平曲线、竖曲线结构形状,将公路生态绿化用地类型划分为16个小类型。  相似文献   

16.
甬台温高速公路温州段景观与绿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把甬台温高速公路温州段建设成为生态性、特色性的"绿色通道",从分析当前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中"重美化轻生态,重图案形式轻特色"的现象出发,结合国内外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理念阐述了沿线点、线、面的景观与绿化设计内容及特点,并对沿线营造特色景观、恢复生态进行了尝试性探索,提出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要注重生态和地方特色,并相应地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和手段.图2参12  相似文献   

17.
扬州地区乡村绿化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植物群落学方法对扬州地区45个村庄的绿化植物群落的植被类型、物种组成、物种来源、物种多样性、使用频度、垂直与水平结构及植株健康状况等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扬州及周边地区的乡村绿化提供理论指导。采用样方调查法,共设置了标准样地121个,其中公共绿地(公园绿地、村口绿地等)的标准样地为20 m×10 m,道路绿地为100 m×2 m,河道绿地为20 m×10 m。结果表明:①扬州地区乡村绿化植物群落主要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植物种类达227种,隶属于88科169属,乔、灌、草的应用比例依次为25.6%,32.2%,42.2%。②绿化植物使用频度在20%以上的乔木5种,灌木7种,草本0种。69.0%的乔木种与67.1%灌木种的使用频度都在5%以下,仅4.2%的草本种使用频度在10%以上。③绿化植物群落中Patrick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从大到小依次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平均物种数量依次为5.3,6.5,3.5种,Pielou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④大部分绿化植物属于小径级,中等高度,植物健康状况的平均得分为2.31,总体健康状况处于一般偏下,且绿化植物群落健康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城镇型村庄、乡村型村庄、城郊型村庄。  相似文献   

18.
2012年夏、秋季,对安徽省长江以南地区高速公路绿化景观发生的主要虫害进行了调查研究,主要有刺吸类、蛀干类和食叶类,其中包括安徽省首次发现的缨鞘宽腹叶蜂共计38种,隶属5目19科35属。这些绿化树种害虫严重威胁高速公路绿化的安全与观赏效果,发生严重时可致死植株。通过调查,总结出了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以供高速公路绿化景观养护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一奇  应君  蒋建松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139-4139,4156
结合浙江省海宁市钱江路两侧绿化景观设计实例,对有关人性化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