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包头市1961—2010年近50年的气象特征进行分析,介绍了包头市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针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适应和降低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鲁西南地区气候变化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利用鲁西南地区1961—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及农气气象报表资料,分析该地区气候变化对小麦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61—2010年鲁西南地区年降水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日照时数呈明显下降趋势;年平均气温、≥0℃积温、≥10℃积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小麦全生育期天数延长,气象产量不稳定且呈减少趋势,但未通过0.05水平显著性检验。小麦生长所必需的温度、降水、日照、积温均出现了与之需求相反的变化趋势,对小麦产量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3.
基于东北三省1961—2015年的气象数据,计算了4个时段(雪季、雨季、生长季和年际)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同时利用HP滤波法分离了1992—2015年4种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大豆、小麦)的气象产量,并构建相应的标准化产量残差序列,分析东北三省不同时段的SPEI对该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气象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雪季SPEI与粮食作物产量残差序列显著相关,尤其是在辽宁省更为明显;2)作物气象产量对SPEI的响应与发生区域、时段、作物品种有关,水稻的气象产量与各时段SPEI基本成负相关,大豆气象产量随生长季、年际SPEI的增大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但小麦气象产量与SPEI的关系不甚明显。因此,在东北整体干旱化的背景下,不同时节的SPEI对各作物产量的影响并不同步,可见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对气象干旱的响应存在地区差异性和季节差异性。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大尺度下的气候变化规律和局地的气候特点对农情进行分析诊断,尤其是非生长季的气象干旱应引起重视,以更全面地指导未来的农业生产决策。  相似文献   

4.
三门峡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及防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潜玉 《北京农业》2014,(30):206-207
农业作为气候变化过程中最为敏感与脆弱的产业之一,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较为严重,因此,研究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1961-2010年的干旱、暴雨洪涝、冰雹及大风等主要气象灾害对三门峡市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并提出几点科学的防御对策,以促进该地区农业的高产丰收。  相似文献   

5.
对盐城地区7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的气温、降水和日照等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了盐城市近5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主要的变化表现为温度呈明显上升趋势,降水略有减少,日照呈明显下降趋势;同时讨论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一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为合理利用变化了的农业气候资源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从而减少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格尔木地区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柴达木盆地格尔木及小灶火2个气象台(站)1961—2015年气温、积温、日照及降水等主要农业气象资料,结合青海省气象台2 km×2 km格点化的非站点资料,应用气候倾向率、气候趋势系数等数理统计方法对格尔木地区的光、热、水等主要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5年来格尔木地区年降水量呈波动略增多趋势,年平均气温和≥0℃、≥5℃、≥10℃年积温呈显著的增加趋势,而年日照时数整体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对农业而言,气候变化使格尔木地区农作物生长季延长,区域内宜农地海拔高度上升,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有利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有利于区域内蔬菜、经济类等作物大面积种植或推广.这对实时开展格尔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减轻和避免不利气候条件的影响,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燕  庄永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360-18361
利用普兰店1961~2008年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近48a普兰店气候变化特点是:温度呈波动性上升,降水波动性减少趋势;无霜期延后,干旱发生频率增大。同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合理利用该地区气候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鲁西平原地区8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16年设施农业蔬菜种植期间(10月至翌年4月)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鲁西平原地区设施蔬菜生产期间的主要气象灾害为:冬季的降雪;低温连阴雨、雾霾导致的寡照;初春的大风等;并对这些气象灾害的防御提出了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孙卉  宣普  王惠  蔡茶花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1):163-165
该文分析了1961—2015年的池州市气象光照、热量变化情况,以及气候变化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池州市光能资源呈明显的减小趋势,但热量条件呈明显的增加趋势;涝灾面积呈现先减少后增多的趋势,旱灾面积没有明显的线性变化;进入21世纪以来,高温热害增多;气候变暖导致病虫害增多,农药用量明显增加;稻谷和油菜单产都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但从单产气候产量可以看出,气候变化导致暴雨洪涝、旱灾等极端气候事件增加,对农业生产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在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恶化和农业提质增效的压力下,内蒙古玉米主产区农业热量资源的变化及其生产对策,分析了1961—2017年间内蒙古玉米主产区通辽市、赤峰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和兴安盟等地区年均温、≥10℃年积温和生长季(5—9月)积温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地区年均温、≥10℃年积温和生长季积温存在地区差异,但1961—2017年间三者均呈线性上升趋势,而生长季积温占比下降。气温的升高和积温的增加使农业热量资源增加,有利于玉米增产和种植面积的扩大,使内蒙古气候温暖区玉米生产潜力增大;但应避免越区种植,警惕气象灾害风险。在气温升高的背景下,通过品种选择、播期调整和肥料管理,充分利用农业热量资源,可使热量资源利用率提高15%,对于内蒙古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玉米生产的高产高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抚顺市近48年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抚顺地区1961~2008年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近48年抚顺市的气候变化特点:温度呈上升趋势,降水呈减少趋势,日照略有减少;对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生长有利弊两方面的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利用有效积温。  相似文献   

12.
世界气象组织农业气象委员会常规作物保护的农业气象工作小组于1984年6月17—21日在英国雷丁的欣菲尔德公园集会,交流了棉花、葡萄、玉米、高梁、谷子、番茄和小麦等作物的保护问题。主要内容:(1)气象条件对作物病害的影响;(2)作物虫害与农业气象;(3)加强对虫害特别是沙漠蝗虫的监视和预报;(4)杂草的气象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选用山东省寿光市1961 ~ 2010年的气温、降水、日照气象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分析该市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年寿光市年、季平均气温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高温日数增多,1994年前后气温发生突变,增温明显;年平均、夏季、秋季、冬季降水量、降水日数呈减少趋势,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趋势.寿光市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对当地农业生产有利有弊,极端气象事件的增加,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应采取有效措施,科学防御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4.
1965-2014年冀西北气候变化及其对气候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冀西北气候变化及其对气候生产力的影响,以张家口地区为例,利用全地区1965-2014年逐年年平均气温、降水气象资料,应用线性趋势分析、5a滑动平均以及Thornth waite Memorial气候生产力模型等对当地50a气温、降水和气候生产力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50a张家口地区变暖趋势显著,年平均气温呈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温的趋势;(2)降水量呈缓慢下降趋势,全区分布极不均匀,坝下多、坝上少,在东西方向出现由中心向四周依次递增的趋势;(3)气候生产力呈现弱上升趋势,降水量为气候生产力增加的主要限制因子。未来气候变化"暖湿型"气候对农业生产增加最有利,而"冷干型"气候对农业生产增加最不利。农业生产应以粮为本,利用控制气候因子等新技术发展错季蔬菜生产,特别是坝上地区,其气候生产率较低,较适宜发展蔬菜产业,可以提高气候生产率,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5.
利用洪泽湖湿地1961—2009年气象和农作物生产资料,分析了该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结果表明:近49年,年平均气温呈现上升趋势,以近25年上升较为明显;年降水量缓慢增加;年平均日照时数明显下降。近10年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极端高温和低温年份交替出现,降雨量增加,旱涝年份交替出现,日照时数大幅度减少,相对湿度明显降低,气象因素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针对气候变化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调整农业结构和布局,改革种植制度,发展生态农业,选育和推广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作物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3—2015年长江经济带分省面板数据和DEA-Malmquist指数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与分析,通过对整个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各省(市)、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所属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与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保持增长,各构成要素贡献率不同;(2)长江经济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省际差异和地区差异明显;(3)长江经济带农业全要素分解过程中,各要素之间存在滞后性。技术进步与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并举;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省市、地区共同协作,资源互补,优势互换。  相似文献   

17.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所产生的影响,找出其变化规律,更好的指导当地农业生产,对诸气候变化进行统计分析,揭示诸城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合理指导当地农业生产;选用诸城市1961—2010年的气温与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分析其年、季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诸城市年平均气温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0.383℃/10年),20世纪90年代后升温明显。各季平均气温亦呈现上升趋势,冬季气温增幅最大。年、夏季、秋季降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春季和冬季降水量呈上升趋势。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利大于弊。极端降水事件有所增加,干旱和洪涝可能趋于增加,加剧了农业灾害的发生;随着气温变暖,极端降水事件的增加,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加强预报,有效防御气象灾害,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依据1961—2011年的气象资料,阐述了郧西县主要气象灾害的种类及特点,并分析了干旱、暴雨、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后提出科学应对农业气象灾害的对策,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江汉平原的19个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5年油菜产量,借助ArcGIS、Geoda空间分析,分析江汉平原油菜生产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论如下:(1)江汉平原油菜产量持续增长,2000—2015年间由9.9×10~5 t增长到1.3×10~6 t;(2)将江汉平原划分为油菜的高产区、中产区和低产区。其中高产区集中在中南部地区,低产区位于东西两侧,日趋边缘化;(3)江汉平原油菜生产重心呈现南北波动的趋势,逐渐向南部移动,空间格局日渐稳定;(4)影响江汉平原油菜生产的因素主要包括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新技术应用、耕地面积以及农业从业人口数量,此外,区域农业发展政策和农产品价格变化也对油菜生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针对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奋斗目标,本文探讨分析了气象部门在打造农村宜居环境工程中可发挥的作用。分析表明,气象部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提高气象监测预警水平,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2)加强农业气象业务科研工作,保障农业高产稳产和粮食安全;(3)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满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需要;(4)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提高村镇建设规划水平;(5)拓展环境气象业务,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做贡献;(6)促进农业适应气候变化,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