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内外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国内外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了国外教育的合理性.探讨了如何借鉴国外经验构建和优化高等农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需要改革的方面.  相似文献   

2.
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分为研究型、通识型、复合型、应用型和技能型等类型。分析了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指出高等农业院校采用应用和研究型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并对此模式体系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毕业生就业形势有所好转,然而细究地方农业院校实际就业情况,并结合我国农业发展态势,农学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就业趋势亦可持续向好发展。这就要求地方农业院校在寻求政策支持的同时,切实摆正人才培养主体位置,积极探索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力度,设法引导学生服务"三农",使人才培养真正惠及"三农"。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分析总结,阐述相关概念界定及校地关系,论述高等农业院校的职能作用,总结地方经济发展对高等农业院校的需求、高等农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模式及相关对策。结合国内外文献,认为高等农业院校应深入了解并结合地方情况,在教学培养、人才输送、技术支撑、文化支撑等方面进行完善,以更好更全面地发挥高等农业院校对地方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等农业院校校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农业院校的校企产学研合作具有地方农业发展的区域性特点,为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农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分析高等院校典型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农业院校的特点,探索适合高等农业院校发展的校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创新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经济、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标准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从探讨构建个性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出发,论述了高等农业院校构建该模式须把握的原则及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谢倩罗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10164-10166,10168
通过文献分析总结,阐述相关概念界定及校地关系,论述高等农业院校的职能作用,总结地方经济发展对高等农业院校的需求、高等农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模式及相关对策.结合国内外文献,认为高等农业院校应深入了解并结合地方情况,在教学培养、人才输送、技术支撑、文化支撑等方面进行完善,以更好更全面地发挥高等农业院校对地方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中校、地、企协作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为地方农业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培养高级实用型农业人才。为此,地方政府要立足地方农业经济发展要求,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农业院校要根据农业企业及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设定合适的专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农业企业要从自身发展需要,配合农业院校,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新形势下的高等农业职业教育需要加强校、地、企三者的协作关系,充分整合各自的资源,方能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关键所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立足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际情况,积极探寻适用于实践人才培养的途径。通过研究探索适合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实用型和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即构建经济管理专业的实验实践培养平台,为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培养实用型、创业型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10.
高等农业院校新工科建设分析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等农业院校新工科建设进行研究是破解高等农业院校工科建设困境,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及适应新工科建设的关键。厘清现代农业发展与高等农业院校工科人才培养之间的内在联系,探析高等农业院校工科建设现状,提出高等农业院校新工科建设的指导思想,提出高等农业院校新工科建设的具体路径: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教育教学适量提升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强化师生服务"三农"意识。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高校英语专业数量的不断增加,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毕业于农业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这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因此,农业院校英语专业应准确定位本校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英语人才.本文详细阐述了我国制定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了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农业院校办学宗旨的关系,指出了基于农业院校特点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地方农业科研院所博士人才的“流”与“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层次科技人才是地方农业科研院所人才队伍中的关键核心力量,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和助推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资源。但近年来,地方农业科研院所普遍面临博士等高层次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文章通过对部分地方农业科研院所的调研及其博士人才的问卷调查,从高校“人才抢夺”加剧,“守株待兔”被动式人才引进方式,人才匹配度较低,重前期、轻长期的激励模式不利于人才留用,人才成长和发展空间受限等维度剖析了地方农业科研院所博士人才流失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为保障地方农业科研院所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的质量和稳定,促进人才良性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优化过程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过程,高等教育体系已从自身成长向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协同转型发展。对面新农科建设肩负的“四大使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要求,国际农经学科专业发展新格局,传统农经专业转型发展等新形势、新状况,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势在必行。从人才培养目标、能力素养要求以及课程支撑三个方面对比分析国内各类典型农业院校农经人才培养体系特征和差异,结合地方农业院校办学实际与特色,从“立德树人”教育教学理念,课程体系的动态优化调整,学科-专业联动协同,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地方农经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4.
结合云南农业发展现状,以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生物技术与工程学院实践教学为例,探讨了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农学类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业高校是服务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安徽农大立足人才科技优势,紧贴乡村振兴需要,搭建了区域性农业综合试验站、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现代农业技术合作推广服务中心的“一站一盟一中心”大学农业推广服务平台,构建了研发主体、行政主体、推广主体、经营主体“四体融合”的大学农业推广模式,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这一探索,为地方农业高校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推动校地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6.
赵宇虹  王政  裴育希 《农学学报》2016,6(10):97-100
农业和农村发展对农业经管类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农业高校经管类专业提高育人质量的关键在于实验教学创新。笔者结合天津农学院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现状,论述了农业高校经管类专业实验教学创新的必要性,在突出农业高校特色、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创新实验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实验教学创新的一些思考,促进其实验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高校农业综合试验站作为高校服务地方的桥梁和纽带,在产业振兴、技术推广、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具体表现为:试验站是推动产业振兴的重要载体、是助力人才振兴的重要阵地、是区域乡村治理的重要基地。综合试验站的建设不仅有效破解了区域乡村振兴过程中人才资源短缺、产业发展乏力、农业技术落后、制度体系不健全等难题,并且进一步解决了新农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系列难题,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阶段性成效。安徽农业大学农业综合试验站的实践探索对于服务现代"三农"发展,赋能乡村振兴起到了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人才队伍,从人才数量、结构和质量上精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成为涉农高校的历史责任、重要使命和重大机遇。2018年,山东省依托省内农业高等院校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政策期望以公费教育为切入点,破解市场配置优秀人才资源流动不畅,致力于解决乡村振兴涉农人才短板问题。文章介绍了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在深化农科生教育改革,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方面的有益探索和实践,以期为其他农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是北京农学院在近年的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介绍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都市型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以期寻找更加有效的途径来培养优秀的农业信息化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药用植物育种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农业院校培养药用植物育种专业人才的优势和可行性,以及存在问题和解决途径,以期为农业院校培养药用植物专业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