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研究基于1970 ~2009年且末绿洲变化特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选取影响该绿洲变化的9个社会经济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且末绿洲动态变化的驱动力因素,最后通过灰色GM(1,1)对未来20年的绿洲面积动态变化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影响且末绿洲动态变化的驱动力归纳为人口变化因素、经济发展因素和农业成产条件因素;灰色GM(1,1)模型对绿洲未来动态变化趋势预测得出,规划的近期水平年2010年和远期目标年2030年且末绿洲面积的预测结果分别为1 014.24和2 248.23 hm2,绿洲面积预测模型模型精度达到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且末绿洲生态安全及其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且末绿洲地处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生态脆弱区,气候极端干旱,降水稀少,蒸发剧烈.且末绿洲得益于车尔臣河浇灌,形成历史悠久的灌溉农业.近年来,由于人口剧增、大量开荒、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土壤盐渍化以及自身的自然灾害严重地困扰着且末绿洲及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且末绿洲实地考察、历年统计资料及生态环境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区域生态安全面临的挑战作了充分剖析,探讨了且末绿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及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应用突变理论为指导思想,从绿洲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复杂性角度出发,以且末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深入研究绿洲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特征与演化机制。分析结果表明:①对绿洲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应该看到系统从量变到质变,从渐变到飞跃性突变的特性;②在经历了30年的发展历程,绿洲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农牧民人均收入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需要看到的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正在一步步破坏其脆弱的生态系统;③一方面要预测和控制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发生巨涨落而导致的极端破坏性结果的出现;一方面要促进各种加速绿洲经济社会发展的利好因素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河西沙漠绿洲边缘农作物生产用水短缺,为了发展绿洲边缘的生态产业,对绿洲边缘种植的主要农作物玉米耗水量作了测试分析.采用植物热平衡茎流(Sap Flow System)计,对沙漠绿洲边缘沙地种植的主要农作物玉米整株茎流速率的日变化、季节变化规律及耗水量进行了测试,结果得出:玉米径流速率日变化呈现出单峰曲线峰值为14:00时为69.7303gm/hr.玉米在全生育期的茎流速率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平均值)为68.71gm/hr.以玉米密度为67500株/hm2计算茎流耗水量,在生长季节中玉米茎流速率高峰时期的6、7、8三个月蒸腾所需生理用水量为6478.2m3/hm2.5月和9月共用水160m3,全生育期需水量8878.2m3/hm2,比同样条件下种植药用黄芪植物多用水量4678.2 m3/hm2.另外玉米茎流速率与环境因子中的光量子密度(PFD)、大气温度(Tair)、相对湿度(RH)、水汽压亏缺(VPD)等有着及其密切的相关关系,经回归分析得出了玉米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回归方程,为沙漠绿洲边缘种植农作物玉米合理用水方案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新疆干旱内陆典型代表区域——焉耆盆地为研究对象,运用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对该区域种植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和产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焉耆盆地绿洲2006种植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以不可更新的工业辅助能为主。在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中,化肥对农业的产出影响较大;(2)该区域的能值利用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农业的科技投入水平较高;(3)系统的净能值产出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发达地区水平,表明系统具有较高的经济活力,农业系统整体功能较好,运转效率较高,能值回报率较高;(4)农业生产对整个区域生态系统的压力较轻,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较小,农业环境资源还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5)焉耆盆地种植业系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3,(3):F002-F002
5 农作物农田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是对农场或农村的农作物条田进行计算机管理 ,系统主要功能如下 :5 .1 作物条田数据管理(1)管理区分布数据管理 ;(2 )管理区内条田分布信息管理 ;(3)各条田基本状况信息管理 ;(4 )各条田种植作物情况数据管理 ;(5 )各条田施肥情况数据管理 ;(6 )各种土壤理化性状数据管理 ;(7)日降雨量数据维护。5 .2 查询统计和打印输出(1)条田总数及耕地面积统计 ;(2 )各种农作物品种、种植面积、施肥明细、实收单产等信息查询 ;(3)各年度作物产量统计 ;(4 )各类型土壤各年度的各理化性状查询 ;(5 )条田的主要障碍因…  相似文献   

7.
英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处理和开发利用秸秆,英国做了3个方面的工作:(1)农作物秸秆合理还田;(2)畜用农作物秸秆发展牛羊、生产畜产品;(3)工业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作建材、作类似固体燃料。为了更好地实施,英国政府颁布法令,拟于1992年起严禁在田间焚烧大量农作物秸秆。 据测算,英国每年生产农作物秸秆约1600万吨(主要是小麦1400.9万吨×0.75=1051万吨、大麦793.8万吨×0.65=516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世界农业的发展,概括起来有以下9项目标:(1)增加农作物产量;(2)提高农作物的品质,特别是营养价值;(3)提高农作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确立稳产的栽培方法;(4)提高农作物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5)谋求对农作物生产资料、特别是肥料和农药的改良和稳定供应;(6)谋求确定不同人种、不同环境的营养标准,制定世界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且末香蒜是新疆且末县地方蒜种,因其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和地处绿洲的天然区位优势,造就了一方水土优质、安全、纯天然无污染的高原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10.
南疆沙漠边缘的绿洲农区是我国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特别是棉花苗期和果树花果期,风沙造成幼苗死亡、茎倒枝折、落花落果,经济损失巨大,因此,开展南疆农作物风沙危害及防治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区域经济价值。本文通过回顾农田的风沙流结构特征,梳理了风沙对农作物的2种危害形式,概述了农作物风沙防护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现状;最后,指出了农作物风沙危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南疆的农作物类型及风沙环境特征,提出了未来南疆农作物风沙危害及防治研究重点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河西古浪县腾格里沙漠南缘新垦绿洲区农业生产、土地与水资源利用现状,区域种植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建设等内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项目区农业用地资源有限,水资源短缺,农作物品种单一产业结构简单,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小,严重制约了区域生态农业整体发展水平。为了改善绿洲边缘生态环境和发展新垦人工绿洲农业生产,提高区域土地利用效率,推广节水型生态农业,增加区域经济收益,采用在项目区增加种植经济植物、节水型农作物品种的种植面积,发展优质牧草和地膜种植面积,扩大养殖业等试验研究的方法和措施,调整区域产业种植结构,改革现行农田耕作技术,改善绿洲边缘生态环境,提高区域土地利用效率和增强土壤肥力,达到明显的经济效益,为沙漠绿洲边缘发展生态农业和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2000-2012年福建省粮食生产相关数据,总结福建省粮食生产的主要特点,应用计量经济方法,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对福建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福建粮食生产特点总结如下:耕地数量减少,人地关系恶化;生产规模偏小、从业人员老化;综合产能下降、发展后劲不足;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灾害频发等。模型分析结果表明:(1)粮食播种面积、化肥使用量与粮食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农村劳动力、成灾面积与粮食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在劳动力方面存在隐蔽性失业;(2)目前福建省粮食生产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最后,从提高粮食生产经营者素质、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促进农业技术应用创新等3个方面,提出了增强福建粮食生产综合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河西古浪县沙漠绿洲边缘土地合理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媛艳 《农学学报》2011,1(9):41-48
通过对河西古浪县腾格里沙漠南缘新垦绿洲区农业生产、土地与水资源利用现状,区域种植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建设等内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项目区农业用地资源有限,水资源短缺,农作物品种单一产业结构简单,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小,严重制约了区域生态农业整体发展水平。为了改善绿洲边缘生态环境和发展新垦人工绿洲农业生产,提高区域土地利用效率,推广节水型生态农业,增加区域经济收益,采用在项目区增加种植经济植物、节水型农作物品种的种植面积,发展优质牧草和地膜种植面积,扩大养殖业等试验研究的方法和措施,调整区域产业种植结构,改革现行农田耕作技术,改善绿洲边缘生态环境,提高区域土地利用效率和增强土壤肥力,达到明显的经济效益,为沙漠绿洲边缘发展生态农业和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比较优势理论方法,将作物单产、种植规模作为区域农作物比较优势测定指标的关键因子,分析了怒江州2000 ~2011年农产品的效率比较优势指数(EAI)、规模比较优势指数(SAI)、综合比较优势指数(AAI).结果表明,怒江州主要农作物均不具有效率优势,只有部分农作物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畜牧业具有一定的综合比较优势.据此,提出怒江州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将比较优势、区域资源禀赋结合起来,在确保生态优先,充分保障农民利益的前提下,整合农、林、牧业资源,挖掘牧业、林业发展空间,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提高林业产值,科学合理调整农产品布局,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农、林、牧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综合利用、区域特色明显的农业复合生产经营模式,依托区域立体气候特征明显等优势,构建怒江州农、林、牧业协调发展的立体生态农业格局,实现怒江州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良性循环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福建山区部分市(县)的调查,分析了当前山区闽台农业发展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深化与加快闽台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1)强化实验区组织建设的管理;(2)提高农民产销合作组织功能;(3)实现金融政策服务的突破创新;(4)完善台湾地区农民创业园区建设;(5)加强完善对台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16.
陈德  向东梅  石声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10139-10141,10143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民在市场交易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难以保障自身的合理收益.该研究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农产品市场等多个市场的相互关系,通过对比垄断情况下和完全竞争市场中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农产品流通服务商的经济决策,论述了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农产品流通服务商的垄断地位对农民经济利益产生的影响,阐明了农民在和各类经济主体进行交易时所处的弱势地位及其遭受的经济侵害.通过分析,进一步认识到了保护农民利益的必要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一是对生产资料提供者进行管制;二是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三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四是建立和完善对农民的生产补贴制度.  相似文献   

17.
头季稻收割前施促芽肥对再生稻出苗及产量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一季中稻地区的光温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产增收,以超级稻中浙优1号为材料,进行了头季稻收割前不同时期施用促芽肥对再生稻出苗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头季稻收割前8~12 d施促芽肥(尿素,225 kg/ha)对再生稻出苗及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收割前12 d施用促芽肥出苗最快,生育期长(69 d),有效穗数300.9万穗/ha、每穗总粒数84.13粒、每穗实粒数71.83粒、结实率85.38%和产量5208.89 kg/ha等性状均最高,可在一季中稻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的资源结构、种群结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对塔里木河上游阿克苏地区的典型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能流、物流和价值流的分析。结果显示,在能流方面,该区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产出水平和效率都处于较低水平;在物流方面,农田肥料投入单一,主要以化肥为主,并且化肥使用量已超出最适施肥量范围,已造成土壤养分严重失衡;在价值流方面,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价值流产投比不高,处于单纯的农作物生产阶段。分析表明造成该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功能低下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比重过大、生产力水平低、资金缺乏等因索。因此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农药污染税的内涵及其征收的可行性。以福建省农户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在分析农户农药污染税支付愿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给出提高农户农药污染税支付意愿的对策建议:(1)加强对农户农药安全使用技术的培训;(2)优化经销商行为;(3)提高农户的文化素质和环保意识;(4)优化农药的品种结构;(5)保持土地使用权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