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广西野生大豆的考察与收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野生大豆的抢救性收集和原生境保护区(点)建设,2008年9—10月以野生大豆分布较多的桂林市为重点考察区,辐射到周边,对桂林、柳州、贺州三市的10个县(区)30多个乡(镇)的野生大豆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在桂林市的8个县(区)22个乡(镇)均发现有野生大豆分布,考察共收集野生大豆种子200份,其中半野生大豆11份,2009年田间种植观察其表型性状。考察发现有新类型野生大豆以及新分布点,但由于城镇建设、公路建设、环境污染等原因,广西野生大豆的生存环境受到极大威胁,分布面积急剧减少甚至消失。因此,提出应对野生大豆优异资源加以发掘利用、加强广西野生大豆资源的考察和补充收集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强辽宁省野生大豆资源的抢救性收集和原生境保护区的建设,于2013年9月~10月和2014年9月~10月分别对辽宁省喀左县和盘山县进行了野生大豆资源的考察与收集。结果发现在盘山县的14个乡镇均发现有野生大豆的分布,而在喀左县的21个乡镇中只有11个乡镇发现有野生大豆分布,共收集到野生大豆资源225个居群,其中有半野生大豆15个居群,披针叶型野生大豆6个居群,于2015年种植于田间并进行表型性状鉴定评价。考察过程中发现有新类型野生大豆以及新的分布地点,但是由于城镇建设、公路建设、环境污染等人为因素破坏,对辽宁省这两个地区野生大豆的生长环境的保护面临着巨大挑战,野生大豆的分布范围也大大缩小甚至绝迹,尤其身处辽西北干旱气候的喀左县原本就分布较少的野生大豆资源,如今濒危状况更为严重。因此,提出了加强辽宁省野生大豆资源的考察和补充收集以及野生大豆优异资源发掘利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野生大豆资源考察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辉  张文明  胡晨  任冲  姚大年  张磊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787-11788
2006年9~10月对安徽省26个市(县)一年生野生大豆资源进行了考察,共收集野生大豆样本34份。通过考查分析可知,安徽省野生大豆分布范围广、类型多,生长的小环境各异,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并依此提出加强野生大豆资源考察和研究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江西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考察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江西省64个县(区)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考察。考察结果表明,48个县(区)有野生大豆存在,共搜集到202份种质资源,其中1份半野生。江西野生大豆分布范围广,类型多,生长的小环境各异,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了吉林省大豆育种工作的历史、成就。吉林省大豆育种工作始于1913年。建国后,在党的领导下,大豆育种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先后选育出106个大豆新品种,使生产上应用品种得到4~5次全面更换。大豆品种丰产性不断提高,抗病虫性增强,品质也不断提高。先后对国内外大豆品种资源进行了搜集、研究,率先进行野生大豆考察、收集研究,并发现了新类型,大大丰富了大豆基因库。生物技术和杂优利用研究也取得了新进展。最后对大豆育种工作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广西新收集野生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布特点,为今后挖掘野生大豆资源的优异性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08年9~10月收集的200份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进行种植,在生育期观察记载茸毛色、叶形、主茎类型等质量性状,分别进行赋值,然后计算Shannon-weaver和Simpson遗传多样性指数。【结果】野生大豆材料的11个质量性状的Shannon-weaver指数范围为0.0338~0.4320,Simpson指数范围为0.0300~0.5811,其中Shannon-weaver指数以泥膜类型最小,Simpson指数以粒色最小,而荚色的两类遗传多样性指数均最高。聚类结果将200份野生大豆材料聚为两大类,不同地区收集的材料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但部分地区内的野生大豆材料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分化。【结论】广西新收集的野生大豆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程度低,今后需继续对广西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进行收集和鉴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广西新收集野生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布特点,为今后挖掘野生大豆资源的优异性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08年9~10月收集的200份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进行种植,在生育期观察记载茸毛色、叶形、主茎类型等质量性状,分别进行赋值,然后计算Shannon-weaver和Simpson遗传多样性指数。【结果】野生大豆材料的11个质量性状的Shannon-weaver指数范围为0.0338~0.4320,Simpson指数范围为0.0300~0.5811,其中Shannon-weaver指数以泥膜类型最小,Simpson指数以粒色最小,而荚色的两类遗传多样性指数均最高。聚类结果将200份野生大豆材料聚为两大类,不同地区收集的材料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但部分地区内的野生大豆材料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分化。【结论】广西新收集的野生大豆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程度低,今后需继续对广西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进行收集和鉴定。  相似文献   

8.
桂西山区食用豆类种质资源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2-1994年考察桂西山区12县,共收集到食用豆类种质355份,包括大豆,蚕豆,粒用豌豆,绿豆,小豆,粒用豇豆,普通菜豆,利马豆,四棱豆,猫豆,刀豆,扁豆等13种,发现了野生大豆,野生小豆,野生绿豆,野生刀豆等野生资源,收集了一批具有特异优良的豆类种质。  相似文献   

9.
一年生野生大豆(Glycine soja)是栽培大豆(Glycine max)的近缘祖先种,具有高蛋白、繁殖系数大、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广等特性,是进行大豆品种改良、拓宽大豆品种遗传基础的重要资源。黑龙江省地处我国高寒地区,野生大豆资源丰富多样,在新种质创制方面蕴藏着巨大潜力。自1979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首次对黑龙江省寒地野生大豆资源进行全面搜集考察至今已有整整37a。在这期间,黑龙江省科技工作者对本省寒地野生大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针对黑龙江省寒地野生大豆资源考察、搜集的历史和分布现状及近年来取得的主要进展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概述,提出加强寒地野生大豆资源评价的深度和广度以有效利用,并提出合理建议以加强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0.
野生大豆抗旱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野生大豆抗旱性,发掘野生大豆抗旱种质资源,提高野生大豆抗旱种质资源的利用价值,需要合理鉴定与评价其抗旱性。在对400份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作了预备试验的基础上,选用20份野生大豆抗旱种质资源,通过成熟期的农艺性状综合表现和抗旱系数分析其抗旱性,发现野生大豆抗旱种质资源在不同生育期的抗旱性具有多样性,有些材料表现为全生育期抗旱,有些材料只在某个或几个生育期表现抗旱。同时,发现有些材料抗旱系数虽较小,但在对照条件下农艺性状表现好。  相似文献   

11.
中国野生大豆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年生野生大豆(Glycine soja)是栽培大豆的近缘野生种,具有蛋白含量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单株英数多等优点.自1978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率先在全国开展野生大豆种质搜集考察以来,迄今已有整整30年.这30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对中国野生大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中简要回顾了野生大豆资源考察、搜集的历史,并对最近10年取得的主要进展进行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2.
我国野生大豆(G.soja)种质资源及其种质创新利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我国是野生大豆的主要分布国家,分布十分广泛,其范围在北续约24~53°N,东经97°29’~134°E。野生大豆具有高蛋白、多花多荚和抗逆性强等特性,是重要的遗传资源。目前国家基因库搜集保存6500余份野生大豆种质,形态类型繁多,有许多稀有类型,如棕色、绿色皮,无泥膜,绿子叶等。野生与栽培大豆杂交进行种质导入的研究表明,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是创造大豆新种质的有效途径,它有以下几个优点:(1)野生大豆为栽培大豆提供有用性状或基因源;(2)提供野生种遗传种质,拓宽了大豆遗传背景;(3)野生和栽培大豆种间杂交基因重组,创造新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13.
2017年起浙江省全面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现已经收集到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合计达3 300余份,其中大豆地方品种和野生资源165份;全省11个市均收集到大豆种质资源,其中嘉兴和金华收集到的数量最多,分别为27和26份。大豆地方品种以黄粒为主,是食品加工的优质原料,生产的豆制品产量高、品质好,深受消费者喜爱。调查发现,野生大豆资源消失迅速,多数地方品种只有零星种植,浙江省大豆种质资源亟须保护。  相似文献   

14.
白花野生两型豆,为一年生豆科珍惜草本植物,在开展农作物品种资源普查时,在山东省彩蒙山一带发现的。该植物是野生大豆的变种。但与一般野生大豆具有明显区别,是具有地上结荚、地下结豆,茎两型、花两型、种两型的特异性状.在原生地高抗病虫害、再生能力强,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及生命力。综合植物学性状较其它野生豆表现极为优越珍贵。经查阅《中国植物图鉴》、《野生大豆资源考察》、《新日本植物图鉴》等典籍,都是紫花野生大豆.均无白花野生两型豆的记载,因而是极其宝贵的种质资源和野生植物资源。经过对白花野生两型豆进行系统调查观察,总结其形态特征、生态特性、生育状况和经济性状如下,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大豆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吉林省在大豆种质资源的收集、培育优良亲本、利用生物技术和野生大豆创造新种质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大豆品种资源研究及大豆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大豆品种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豆品种资源研究包括野生大豆考察和搜集。考察了山西省7个地区51个县市,搜集到野生大豆542份,均编目入国家品种资源库。栽培大豆经征集、观察、记载、整理、保存、编目入库2 272份,数量之多,居全国首位。经品质、抗逆性、抗病性鉴定,筛选出许多优异资源,如脂肪含量高达23%~24%,蛋白质含量45%~48%;耐旱、耐盐、耐酸雨;抗大豆花叶病、根腐病、孢囊线虫病。通过大豆品种资源的种内和种间杂交,探讨了其遗传变异规律,创造出84个栽培大豆新品系,其中,高抗大豆孢囊线虫的8个新品系,被国内20多个科研生产单位利用,产生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野生大豆创新出110个中间材料,可作饲草在汾河两岸种植,也可作纳豆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世界上野生植物资源丰富的同家之一,特有的野生植物有270类L7万种。其中野生大豆起源于我国,世界上90%以上的野生大豆资源分布在我国境内,并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目前我国国家基因库存世界上最多的野生大豆资源达到6500份。野生植物资源是不可替代的战略性储备资源。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可持续发展起着基础性支撑作用,已成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命脉,  相似文献   

18.
通过1998—2002年7次对云南省6个地州50多个县的野生荞麦资源进行系统地考察、收集,基本了解了云南野生荞麦资源的分布概况,云南野生荞麦资源有两个主要的分布中心(即滇西和滇中)。同时,考察中也发现了一些新种或新的生态类型(待鉴定)。  相似文献   

19.
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浙江省种质资源调查队5个调查小组自2017年3月—2019年4月对浙江省20个县境内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及利用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种质资源进行了收集,同时对浙江省其他县以征集的方式进行种质资源收集,全省范围内共收集和征集玉米地方品种资源61份。通过对收集到的玉米资源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发现浙江省玉米种质资源现今主要分布在29个县市,收集到的玉米以普通玉米地方种为主,有少量的糯玉米及爆裂玉米地方种质资源。通过对浙江省玉米地方种质资源进行初步鉴定,发现在粒色、轴色、株高、株型、食用品质、成熟期、分蘖性状、产量性状、抗逆性等方面有较高的多样性。我们发现了一批早熟、高产、高粒深的优异种质资源。地方玉米种质资源的收集与鉴定对玉米育种及改良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为浙江省玉米种质资源的发掘、应用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20.
1979年以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大豆野生大豆考察、收集、鉴定的基础上,开展了利用野生大豆(G.soja)种质选育大豆新品种的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