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斑节对虾幼虾在不同盐度下对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及桃拉综合症病毒(TSV)的敏感性.[方法]在8种不同盐度下对斑节对虾幼虾进行攻毒试验,采用投喂感染的方法人工感染WSSV和TSV,分析不同盐度对斑节对虾幼虾的抗病力的影响.[结果]人工感染WSSV组,当盐度为25时斑节对虾的存活率最高,为41.11%,与其他组差异极显著(P<0.01).人工感染TSV组,当盐度为25时斑节对虾的存活率为64.44%,与其他组差异极显著(P<0.01).当盐度为25时,斑节对虾对WSSV与TSV的抗病力最强,斑节对虾对TSV的敏感性不如WSSV的敏感性强.[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斑节对虾的抗病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由于感染白斑综合症(White spot syndrome,WSS)的患病对虾发病后很难治疗,应对的关键技术只能以防为主,了解养殖过程对虾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变化规律对于预防WSS的暴发尤为重要。利用高灵敏度的实时定量Taqman-PCR检查技术,检测滩涂半精养池塘斑节对虾在养殖过程中体内WSSV携带量及其变化与水质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养殖的斑节对虾体内携带WSSV并以潜伏感染形式存在,其平均携带量在105copy/g范围内,对虾处于高风险的养殖状态;WSSV在养殖过程中的变动趋势没有明显规律;WSSV携带量的变化与养殖过程水体常见理化因子的变化无显著相关关系。在斑节对虾滩涂池塘半精养模式中,养殖全程应根据各个阶段的特点进行科学管理,避免和切断外来传染源、优化和稳定养殖水体、提高虾体自身抗病抗逆能力,避免WSS暴发。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近年来辽宁地区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病害频发的问题,于2015年8月从辽宁省盘锦、营口地区26个发病的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中随机采集病虾样本,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和对虾桃拉综合征病毒(TSV),并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cation,LAMP)技术检测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的感染情况。结果表明:IHHNV和EHP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65.4%和34.6%,WSSV和TSV的检出率分别为19.2%和7.7%;EHP的检出率与对虾体型大小密切相关,在小虾样本中检出的阳性率高达100%,而大虾样本中均未检出;26份对虾样本中有7份样本同时携带EHP和IHHNV。研究表明,IHHNV和EHP是2015年8月辽宁地区凡纳滨对虾的主要流行病原,发病率可能与对虾生长缓慢、个体大小差异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凡纳滨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在广西的分布、流行特点及趋势,为研究制定广西对虾IHHN的综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广西凡纳滨对虾养殖情况,分别在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设立监测区,每个监测区设3-5个监测点,2010-2012年每年5月和9月进行两次采样,应用PCR对采集样品进行IHHNV检测,阳性产物送至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测序,并与NCBI数据库中的IHHNV序列进行比对。【结果】2010年共检测凡纳滨对虾298份,IHHNV阳性率62.1%;2011年共检测凡纳滨对虾300份,IHHNV阳性率44.3%;2012年共检测凡纳滨对虾299份,IHHNV阳性率32.1%;3年的检测结果均以北海市的IHHNV感染率最高。2010、2011和2012年虾苗和中成虾的IHHNV阳性率分别为49.6%和72.1%、35.5%和49.2%、27.3%和36.9%。2010、2011和2012年5月和9月的IHHNV阳性率分别为53.2%和71.8%、35.2%和50.6%、21.6%和37.0 %。【结论】2010-2012年IHHNV在广西凡纳滨对虾主要养殖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且中成虾IHHNV阳性率高于虾苗,每年9月的IHHNV阳性率高于5月,但广西近年通过严格控制亲虾品质及引进无病毒感染种苗,凡纳滨对虾品质已得到提升,IHHNV感染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饲料蛋白水平对F2代(针对饲料蛋白水平选育)斑节对虾幼虾生长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试验设 计7 个饲料蛋白质水平组(34%、36%、38%、40%、42%、44%、46%),对选育F2代斑节对虾幼虾(2.84依0.04 g)进行48 d 养殖。结果表明,F2代斑节对虾幼虾在38%饲料蛋白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为最高,且饵料系数最低;在34%饲 料蛋白组蛋白质效率最高,与36%、38%饲料蛋白组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40%及以上的各饲料蛋白水平组;成活 率表现为低蛋白组(34%~42%)显著高于高蛋白组(44%、46%)。斑节对虾常规营养成分受饲料蛋白水平影响,全虾粗 蛋白含量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呈现出上升趋势,但肌肉中各组的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全虾粗脂肪含量随着 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呈现下降的趋势。胃蛋白酶表现为34%饲料蛋白组最高,随着蛋白质含量的升高而呈现出先上 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波动,与肝脏蛋白酶的含量显示为波动互补的趋势;胃中淀粉酶的含量均高于肝脏,但胃淀粉酶 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胃和肝脏脂肪酶随着蛋白含量的升高总体表现为下降的趋势。综合生长数据、常规营养成分 和消化酶活力等指标得出,38%饲料蛋白水平较为适宜选育F2代斑节对虾幼虾生长,针对低蛋白水平饲料的选育是 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总结非洲斑节对虾的亲本促熟及育苗技术,包括基础设施准备、亲虾引进、亲虾暂养及促熟、亲虾产卵、幼体培育、育苗、室外标粗、病害预防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非洲斑节对虾的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斑节对虾免疫酶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后的发病情况和4种免疫酶活性的变化特征。通过对斑节对虾进行WSSV急性攻毒试验,发现在感染50h左右出现死亡高峰,感染60h后大部分死亡虾出现明显的白斑。血液酚氧化物酶(PO)、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在感染WSSV后都呈现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并在感染后60h左右,活性达到最大值。肝脏、肌肉组织中的ACP、SOD活性变化规律与其在血液中的变化类似,肝脏中的ACP、SOD活性明显高于肌肉组织中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和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均为需向OIE报告的虾类病毒,本研究于2014年对上海地区部分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WSSV和IHHNV的感染及共感染情况进行了跟踪、检测和人工感染分析。检测结果显示,WSSV和IHHNV平均单感染率分别为42.6%和38.5%,双病毒共感染率为20.5%,其中,IHHNV-WSSV共感染率与WSSV感染率呈正相关。病理和累计死亡率分析显示,尽管IHHNV-WSSV组的对虾累计死亡率比同一时间点WSSV组低,但是这两组濒死对虾鳃丝细胞的病变都很严重,病变程度无明显差异。免疫相关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分析表明,IHHNV-WSSV共感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比单纯WSSV感染激起更高和更快些的免疫应答,但是,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IHHNV-WSSV共感染表现出比WSSV单感染更长时间的免疫抑制。研究表明,虽然IHHNV-WSSV共感染可在一定时间范围和一定程度内降低对虾累计死亡率,但是共感染可造成病毒致病性的叠加和宿主更长时间的免疫保护低下,因此,IHHNV-WSSV共感染导致的损失可能比单病毒感染更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导了斑节对虾亲虾越冬和培育的有关生态条件。亲虾越冬时的水温应维持在20℃左右,在这种条件下存活率达80%以上。通过切除亲虾单侧眼柄性腺可以诱导成熟。手术亲虾的存活率达89.6%,成活率达41.3%.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斑节对虾选育中家系幼虾标粗合适的放养密度袁在室内、外分别按200、300、400尾/m2的密度养殖斑节对虾仔虾(PL15)40d,每两天以日投饲量的75%添加糖蜜和两种商品微生态制剂(利生菌王和BZT®碧水),比较两种微生物制剂对斑节对虾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及对水质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养殖密度上升袁,室内组和室外应用利生菌王组的斑节对虾特定生长率(SGR)和成活率(SR)呈下降趋势,室外应用BZT®碧水的斑节对虾SGR呈下降趋势,而SR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各试验组水体中的氨氮(NH4-N)、亚硝酸氮(NO2-N)、硝酸氮(NO3-N)和磷酸盐(PO43--P)均随养殖时间和养殖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其中200尾/m2组各指标最低,400尾/m2组最高。相同密度下,室内应用利生菌王的试验组的NO2-N浓度均低于BZT®碧水组,室内外应用利生菌王试验组的NH4-N浓度均高于BZT®碧水组。  相似文献   

11.
金青  蔡永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2,30(6):869-871,876
在总结梨树病毒病的主要危害和特点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梨树病毒种类,梨树病毒病防治,梨树病毒检测,茎尖脱病毒和脱病毒种苗快繁等研究进展,并探讨了我国梨树脱病毒技术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是由烟粉虱专性传播的毁灭性病害,为明确烟粉虱带毒率及其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和危害程度的影响,采用PCR检测方法对陕西和宁夏不同时间、不同区域、不同寄主作物上的烟粉虱带毒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5、6月番茄上的烟粉虱带毒率最高,均达到100%,9月次之,为90%,说明5、6、9月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高发时期;陕西关中地区、陕北地区、宁夏所采集的烟粉虱带毒率均在60%以上;对番茄、黄瓜、辣椒、茄子、豆角5种不同寄主作物上烟粉虱带毒率检测结果表明,番茄上的烟粉虱带毒率最高,为78%,说明番茄是带毒烟粉虱更喜食的寄主作物。烟粉虱广泛的分布区域、高携带双生病毒率和高种群密度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近年来危害不断加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咸阳市、商州市烟草病毒病毒原鉴定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1年在咸阳市,商州市采集了101个毒株,经过生物学测定,血清学反应(琼脂双扩散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电镜观察鉴定出5种为害烟草的病毒,它们是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蚀纹病毒(TEV),马铃薯Y病毒(PVY),烟草环斑病毒(TRSV),其中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黄瓜花叶病毒病和烟草蚀纹病毒病是当前生产上发病率较高,造成损失较大的3种病毒;同时,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和马铃薯Y病毒(PVY)的复合侵染也是当前生产上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建立快速检测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V)的RT-PCR方法,根据GenBank中HEV的HE基因和S基因设计了1对引物,在优化RT-PCR反应条件的基础上,成功的扩增出323bp的特异性条带。检测与HEV亲缘性较高的牛冠状病毒及猪的伪狂犬病毒均为阴性,最低可以检测到10个TCID50/100μl的病毒,说明该方法的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用此RT-PCR方法对感染HEV的小鼠和猪进行检测,结果能从发病动物的多种组织中检测到病原,其中以脑组织的检出率最高。因此,临床疑似病例检测时以脑组织为最佳检测样本。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低温胁迫下黄瓜花叶病毒与三生烟互作后CMV cp基因序列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植物RNA病毒的进化机制。用黄瓜花叶病毒北京甘蓝分离物(CMV-BG)侵染三生烟不同单株,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常温和低温)培养30 d后,对CMV cp基因进行克隆、序列测定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侵染低温组植物CMV的cp基因多态性(Pi=0.001 76)高于常温组(Pi=0.001 14),IFEL分析检测到低温组第48个氨基酸位点为正选择位点,初步表明低温胁迫有助于提高CMV-BG cp基因序列的多态性,温度胁迫是植物RNA病毒与宿主互作过程中基因序列变异的一种重要的作用力。  相似文献   

16.
百合是重要的切花品种之一,长期的无性繁殖造成病毒在其体内大量积累。介绍了侵染百合的常见病毒种类,并详细叙述了通过热处理、茎尖组织培养脱毒、化学处理、玻璃化超低温处理法等获得无病毒苗的方法,以及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四川烟草病毒病毒源植物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对四川主产烟区的20余种烟草病毒病毒源植物共计338个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许多作物和杂草上都携带有TMV(普通花叶病毒)、CMV(黄瓜花叶病毒)和PVY(马铃薯Y病毒)等烟草病毒,其中尤以蔬菜和杂革的带毒率高.在检测的样品中,病毒检出率较高的有番茄、茄子、黄果茄、莴苣、萝卜、辣椒、蚕豆、马铃薯、菊花、龙葵等,检出率分别为89%、88%、84%、83%、75%、67%、60%、54%、50%、50%.这些植物既是烟草病毒病的携带者和越冬寄主,又是蚜虫的中间寄主,是移栽后大田烟草病毒病的重要毒源.毒源植物及传毒介体是烟草病毒病防治的重要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一种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的脱毒快繁技术。以重庆南川种植的卷丹为材料,通过RT-PCR检测表明,其主要含百合斑驳病毒(Lily mottle virus, LMoV)和百合无症病毒(Lily symptomless virus, LSV)。采用38 ℃和4 ℃高低温交替处理卷丹珠芽,通过连续2次直剥1.0~1.5 mm的茎尖接种到10 mg/L病毒唑培养基中培养,检测脱毒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脱除LMoV和LSV病毒,脱毒率分别为86%和88%,茎尖成苗率均为90%。利用无毒幼苗外层鳞片在培养基(MS+1.5 mg/L 6-BA+0.2 mg/L NAA+30 g/L蔗糖)中进行组培效果最佳,芽诱导系数达6.35;不定芽在培养基(MS +2.5 mg/L 6-BA+0.3 mg/L NAA+30 g/L蔗糖)中增值最显著,增殖系数为3.39;鳞片在添加50 g/L蔗糖的继代培养基中生根效果最优,生根率为98.72%。可获取大量脱毒幼苗,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为重庆卷丹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甘薯病毒病脱毒及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茎尖分生组织脱毒培养技术是目前防治病毒病最有效的方法。阐述了我国甘薯病的田间症状及病原种类,并综述了茎尖分生组织脱毒及检测甘薯病毒常用的生物学、血清学、分子生物学等几种主要检测技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植物病毒-介体昆虫-寄主植物三者之间的互作关系,以前期经携带/未携带大麦黄矮病毒(BYDV)PAV菌株的禾谷缢管蚜危害的小麦为材料,研究后期取食的禾谷缢管蚜体内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保护酶和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乙酰胆碱酯酶(AchE)等解毒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与取食健康小麦(对照组)相比,取食前期经无毒禾谷缢管蚜危害后的小麦(蚜虫诱导组)后,禾谷缢管蚜体内POD、CAT、SOD、ACP、AKP活性均显著升高,分别升高206.9%、138.9%、161.7%、190.8%和138.9%,说明小麦受蚜虫危害后,对后期禾谷缢管蚜产生不利的影响,后期蚜虫通过升高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来适应这种影响;与取食健康小麦(对照组)相比,取食前期经有毒禾谷缢管蚜危害后的小麦(病毒和蚜虫诱导组)后,禾谷缢管蚜体内SOD、AKP活性均显著降低,分别降低27.8%和34.3%。且与蚜虫诱导组相比,病毒和蚜虫诱导组禾谷缢管蚜体内POD、CAT、SOD、ACP、AKP活性均显著降低。说明大麦黄矮病毒存在条件下,不仅抵消前期蚜虫危害导致的酶活性上升,还降低部分保护酶和解毒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