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水温和光照对乌原鲤耗氧率与临界窒息点的影响,为其人工繁育及规模化苗种培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密闭流水环境中,设3个水温梯度(14、19和24℃)和3个光照强度(10、500~600和1200~1300 lx),通过测定进、出水样溶解氧含量而计算乌原鲤鱼种耗氧率和临界窒息点。【结果】乌原鲤鱼种耗氧率与临界窒息点在14~19℃范围内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对应的平均耗氧率分别为0.19±0.07、0.22±0.06和0.29±0.07 mg/(g·h),临界窒息点则表现为24℃(1.5023 mg/L)19℃(1.4887 mg/L)14℃(1.2180 mg/L);乌原鲤鱼种耗氧率昼夜节律表现为:14℃水温条件下白天晚上,19℃水温条件下晚上白天,24℃水温条件下白天晚上。在冬季水温(13℃)条件下,光照强度10 lx时的乌原鲤鱼种平均耗氧率为0.15±0.06 mg/(g·h),光照强度为500~600 lx时的平均耗氧率为0.16±0.08 mg/(g·h),光照强度为1200~1300 lx时的平均耗氧率为0.16±0.07 mg/(g·h);对应的乌原鲤鱼种临界窒息点分别为1.7729、1.2316和1.1639 mg/L,乌原鲤临界窒息点与光照强度呈负相关,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适宜生长水温范围内,乌原鲤耗氧率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适当提高水温有利于促进其新陈代谢,提高生长速度;光照强度的变化对乌原鲤耗氧率与临界窒息点无明显影响,但黑暗条件下其临界窒息点较高。乌原鲤的高耗氧率和高临界窒息点直接限制其自然种群分布,也是造成其种群急剧减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西江流域卷口鱼线粒体D-loop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西江流域广西境内卷口鱼(Ptychidio jordani)种群的遗传变异情况,自广西境内6个江段采集了139尾样本,采用PCR与DNA测序技术分析其线粒体D-loop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历史动态;139条D-loop序列长度均为725 bp,碱基组成A+T (65.7%)远远高于C+G (34.3%),共检测到变异位点25个,转颠换比R值为11.5。139尾样本共定义23个单倍型。单倍型的NJ系统树以及网络结构图显示,23个单倍型间有2个明显分支,不同地理群体来源的单倍型混杂分布在2个分支中,未能观察到明显的地理聚群。6个群体遗传多样性较好,单倍型多样性Hd=0.71585~0.92063,核苷酸多样性Pi=0.00173~0.00668,遗传分化极其显著(遗传分化系数Fst=0.36737,P<0.001)。AMOVA分析表明,群体内变异占63.26%,群体间为36.74%。中性检验(Tajima’s D= –0.50322,P=0.34600;Fu’s Fs= –5.05210,P=0.08800)与核苷酸错配分布表明,西江流域卷口鱼种群近期内未经历过种群扩张。综上所述,西江流域广西境内的卷口鱼遗传多样性表现为高单倍型、低核苷酸多样性的特征,群体间不同程度的遗传分化表明水坝阻隔及捕捞因素可能促进其发生,而水利梯级开发可能是促进卷口鱼群体遗传分化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分析常用水体初级生产力测定方法所得结果之间的差异及原因,提高测定结果的可靠性,为基于水体初级生产力测定结果的科研及渔业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依据。2014年7月、10月分别在同一水域,通过浮游植物生物量法、黑白瓶法、叶绿素a法同步测定水体初级生产力,将测定结果统一在C(碳)单位水平进行比较,结合分析其他不同营养水平水体初级生产力测定结果的差异。分析结果,水域为贫营养型水体,3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均以叶绿素法测定结果最高,浮游植物生物量法次之,黑白瓶法最低。叶绿素法的测定结果平均比浮游植物生物量法高42.81%,比黑白瓶法高173.75%,浮游植物生物量法测定结果平均比黑白瓶法高91.68%。收集到的其他6种营养类型水域测得的水体初级生产力结果表现出与本研究相似的趋势,叶绿素法测定结果平均比浮游植物生物量法高40.28%,比黑白瓶法高171.38%,叶绿素法与黑白瓶法的初级生产力测定结果之比相近。影响水体初级生产力的因素复杂,为避免测定结果误差过大,可通过同步开展多种方法测定、重复测定、增加不同季节和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测定,综合多种因素来选取合理值。  相似文献   
4.
为量化评估增殖放流鱼类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价值,根据广西2013年度中央财政渔业资源保护项目增殖放流鱼类的品种、规格、数量,利用鱼类的生长特征参数、自然死亡系数和捕捞死亡系数,通过巴拉诺夫产量方程估算增殖放流鱼类的回捕量以及水生生物营养转换传递参数、成本参数和市场价格。结果显示,该项目增殖放流鱼类回捕的直接经济效益为10 293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25;回捕的放流鱼类从水域中提取氮127.9 t,磷25.6 t,碳汇输出1 874.5 t;回捕放流鱼类及存留鱼类共消耗水域底栖动物44 327.2 t;年度放流总生态价值5 775万元。调查结果表明,开展鱼类增殖放流能产生较好的渔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利于维护渔业生态环境健康。  相似文献   
5.
2004、2005年在面积分别为26亩(15亩=1hm2,下同)和19亩的2个池塘进行大弹涂鱼养殖试验。2004年5月和2005年5月分别放养体长2~3cm的鱼苗15.2万尾和28万尾。经过精心管理,分别收获规格为40~45尾/kg的商品鱼2987kg和5305kg,亩产93.3~117.9kg,成活率达80.9%~84.2%,投入产出比1:1.75~2.04,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从网箱患柱形病的斑点叉尾鮰病灶中分离到一株细菌(YZ130310),经回归感染试验证实其具有高度致死性.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其主要特征为:革兰氏阴性,菌体细长、两端钝圆、弯曲或直的杆状,菌落浅黄色,边缘不整齐呈根须状;氧化酶、过氧化氢酶阳性,分解酪素和明胶,不分解纤维素、几丁质、酪氨酸、七叶灵和淀粉,硝酸盐还原阳性,吲哚和葡萄糖产气阴性.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YZ130310与GenBank上登录的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e)ATCC 49512株的16S rRNA序列同源性最高,其相似性达99.6%;在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菌株YZ130310与柱状黄杆菌(AY095342)聚为一支.综合形态及生理生化特点和分子生物学的分类鉴定结果,菌株YZ130310可鉴定为柱状黄杆菌(F Columnare).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菌株YZ130310对头孢哌酮等7种药物敏感,对阿米卡星和氧氟沙星2种药物中度敏感,对头孢氨苄等7种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7.
如何发展山区农业机械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西南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地区,区域优势特色农业新格局近年来已逐渐形成,优质水稻、食用菌、水果、干果、名优茶、高山蔬菜、笋竹林、畜禽、水产养殖等优质高效农业发展迅速,农业主导产业日益显现。近年来,随着中央、地方继续加大三农扶持力度,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然而浙西南地区因山区的地理环境、人为因素、单一分散的家庭经营方式等原因,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发展浙西南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是值得深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水稻机插育秧技术的完善,水稻机插面积迅速扩大。机械插秧替代人工插秧,较好地解决了种粮大户因劳动力不足而延误季节的问题。为进一步节省水稻机插成本,提高种粮效益,庆元县2008年在该县竹口镇的富民粮食专业合作社开展了水稻机插秧硬地育秧试验示范,利用室内水泥场地代替传统的田间育秧,培育出符合机插要求的标准壮秧。从生产实践看,水稻机插硬地育秧技术符合水稻生产向省力简化、节本增效发展的要求,适合工厂化大规模大面积育秧。  相似文献   
9.
调查重要增殖放流鱼类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在左江和右江的生长特征,分析近年赤眼鳟在广西水域的生长参数水平,为赤眼鳟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增殖工作提供参考。利用随机采集的鱼类获得其生长特征参数,分析鱼类体长生长、体质量生长、生长速度及其加速度参数等研究赤眼鳟在左江和右江的生长异同,以及与其他研究成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左江和右江赤眼鳟生长特征参数总体水平较低。左江赤眼鳟的渐近体长、渐近体质量、生长速度参数、体长生长速度、体质量生长速度分别比右江赤眼鳟高14.81%、72.99%、16.67%、38.25%、52.35%。左江和右江赤眼鳟渐近体长、渐近体质量、体长生长速度、体质量生长速度分别比广西历史调查结果低56.95%、91.49%、94.72%、73.54%。为充分利用赤眼鳟的生产性能,维护水域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左江和右江赤眼鳟合理起捕标准应为3龄以上体质量为250 g以上个体。  相似文献   
10.
方斑东风螺室内人工育苗试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方斑东风螺的人工育苗技术,进行了室内人工育苗试验。采用降温干运法将亲螺从湛江水产学院运回试验基地,控制培育池水深25-30cm,海水比重1.017,水温28-30℃,保持充气和流水刺激,投喂新鲜的蟹肉和鱼肉。收集亲螺产出的卵囊,冲洗消毒后放入孵化池孵化。培育单细胞藻类作东风螺幼体的饵料,用蟹肉和鱼肉培育稚螺。试验共孵化出幼体550万粒,培育出5.5-17.5mm的稚螺40万粒,培育成活率为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