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104例TIA患者(TIA组)颈部血管内膜厚度,观察粥样硬化斑块发生部位、形态,并设同期颈椎病患者94例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结果 TIA组患者颈部动脉内膜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IA组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及内膜增厚是诱发TIA的危险因子之一,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做为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检测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部血管的病变特点及TIA与颈部大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100例诊断为TIA的患者为TIA组,69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测量受试者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颅外段、椎动脉颅外段及双侧锁骨下动脉管腔内径及血流速度、斑块部位、形态、大小及性质,有无管腔狭窄及其狭窄程度。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组、颈内动脉系统TIA组及对照组斑块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动脉系统TIA组锁骨下动脉起始处斑块发生率低于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组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监测TIA患者颈部动脉病变的可靠方法,对预防TIA发生、发展及TIA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部大动脉彩色超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TIA患者110例(TIA组),其中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55例,颈动脉系统TIA 46例,设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2组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椎动脉(VA)、颅外段和锁骨下动脉(SubA)斑块部位、大小等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TIA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系统TIA患者CCA、ICA粥样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P0.05);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SubA粥样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颈动脉系统TIA患者(P0.05)。结论 TIA发病与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间关系的评定价值。方法选取确诊为TIA患者60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颈动脉超声诊断仪检查颈总动脉(CCA)、颈外动脉(ECA)、颈内动脉(ICA),对比2组颈动脉斑块情况,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并计算斑块总积分,观察CCA、ICA、ECA斑块好发部位。结果观察组颈动脉正常率低于对照组,斑块形成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颈动脉IMT及斑块总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斑块好发部位依次为CCA、ICA、ECA。结论颈动脉超声可发现早期CAS病变,具有无创、简便、重复性好等特点,对TIA及缺血性脑卒中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一种常见病,据我国六城市调查资料显示发病率为180/10万,TIA患者约有1/3发展为脑梗死[1]。目前治疗药物主要使用脑血管扩张剂或扩容剂、抗血小板聚集剂、钙拮抗剂和抗凝剂,而在溶栓治疗方面目前的报道较少。笔者应用东菱精纯克栓酶(batroxobin,DF-521)治疗TIA3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组60例,均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会议制订的TIA诊断标准[2],经头颅CT检查排除脑梗死。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1.72±7.2)岁,其中颈内动脉系统TIA11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19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心肌梗死误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以晕厥为首发临床症状的22例心肌梗死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中,误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8例,误诊为急性左心衰竭4例,误诊为癫痫发作2例,误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例,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例,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2例。22例经临床分析、心电图检测、心肌酶以及超声检查确诊为心肌梗死:14例为急性下壁心梗,其中5例伴有右心室心肌梗死;正后壁2例;下壁与正后壁1例;3例为前壁心肌梗死;2例为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结论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极易被误诊;对于原因不明的晕厥,应常规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同时进行相关心肌酶学检测,从而降低误诊率,提高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以湖北、四川、美国、马拉维4产区23个白肋烟样品为供试材料,对8个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化学成分间存在相关性,因子分析提取得到3个主因子,即燃烧-氮因子、碳-烟碱因子、碳-氮因子,累计贡献率达87.581%;聚类分析为白肋烟的评价和分类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降纤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TIA患者随机分为降纤酶治疗组(43例)和复方丹参—阿司匹林对照组(43例)。采用TCD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48h内、2周内TIA发作被控制及转为脑梗死的例数为分别为32、10、1例;对照组则为分别为20、20、3例,以治疗组的疗效为优(P<0.01)。治疗组应用降纤酶后,血流速增快与血流速缓慢者组的平均流速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以治疗组更为明显(P<0.01或0.05);同时应用降纤酶治疗后,患者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凝聚率、纤维蛋白原含量都有明显的下降(P<0.01)。结论应用降纤酶治疗TIA起效快、效果好、安全性高;通过TCD技术可为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疗效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小中风,医学上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以看作是一种脑中风的前兆。发生短暂性脑缺血的人,未来中风的概率会比一般人高出许多倍,若本身又有脑中风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则更要提高警觉。天麻杏鲍菇鸡汤对于预防小中风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以毛竹材为研究对象,从竹黄至竹青逐层制备厚度为1 mm的薄竹篾,通过环境扫描电镜(ESEM)、X-射线衍射(XRD)仪等对其梯度结构的力学性能、化学成分和维管束分布进行表征;利用聚类分析和响应面法对影响力学性能的主要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竹黄至竹青的维管束占比逐渐增加,化学成分中纤维素和木质素质量分数增高3%和5%,半纤维素质量分数下降4%,纤维素结晶度呈先增后降并趋于稳定的变化规律.聚类分析毛竹材力学强度与化学成分和维管束分布存在线性关系,呈梯度分布;响应面分析各因素对毛竹材抗拉强度的影响顺序由大到小为维管束占比、结晶度值、木质素质量分数,且模型预测误差值低于1.83%,为竹基复合材料体系配比和结构设计的优化提供基础理论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多元统计分析棉花品质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薛春善  尹景本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247-5249
[目的]探讨棉花纤维品质的基本动态与总体特征。[方法]以黄河流域区试的17个杂交春棉品种为材料,对其纤维品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与多元方差分析。[结果]各项纤维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麦克隆值>黄度>纺纱指数>比强度>纤维长度>反射率>伸长率>整齐度。前3个主成分方差累积贡献率达90.84%,第1主成分、第2主成分、第3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9.10%、25.36%和16.38%,依次为纤维品质综合因子、伸长率因子和整齐度因子。按纤维品质的相似度,聚类分析将17个杂交春棉品种划分为4大类。[结论]第Ⅰ类为优质棉品种,第Ⅱ类为亚优质棉品种,第Ⅲ、Ⅳ2类为中质棉品种。  相似文献   

12.
空心莲子草总黄酮的提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空心莲子草的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不同条件下,提取空心莲子草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并以芦丁为对照品,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空心莲子草中黄酮化合物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溶剂条件下,75%乙醇温度为100℃时的提取效果最好,其黄酮含量高达2.18%;80%甲醇温度为100℃时的提取效果较好,空心莲子草黄酮含量最高,达1.98%;80%丙酮温度为100℃时,空心莲子草中黄酮含量最高,达1.99%。[结论]最佳提取条件为75%乙醇,温度为100℃。  相似文献   

13.
甘蔗创新种质的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3份甘蔗创新种质和2个对照种的13个性状进行因子分析,前4个公因子方差累计贡献率达90.21%,反映了原变量的绝大部分变异信息,以前4个公因子得分为综合指标,采用非加权组平均法进行系统聚类,在欧氏距离为2.69时可将参试材料聚为4类,其中Ⅰ类和Ⅱ类综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4.
潘志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3,(12):5408-5409
对6个沙棘品种的叶片形态特征进行主成分、聚类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的叶片形态特征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主成分分析选出了2个主成分,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69.633%,长宽比、叶宽分别是第1、2主成分的主导因子;在聚类分析基础上,用逐步判别分析选出了对沙棘品种叶片形态分类有显著影响的面积、长度、宽度、周长、长宽比及形态因子参数,同时建立了部分变量的1个判别能力较高的判别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适应证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分析13例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分水岭脑梗死伴有颈动脉硬化狭窄患者而行CEA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原有的脑缺血症状完全缓解(2例术后1 d拔除橡皮片后出现颈部血肿),其中腔隙性脑梗死4例、分水岭性脑梗死3例、未发现明显脑梗死灶3例;2例术后1周内再次出现TIA症状,但次数比术前明显减少、症状轻微;1例术中出现脑卒中。总有效率92.3%(12/13)。结论CEA是治疗颈动脉严重狭窄所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对分水岭脑梗死、TIA疗效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育种材料之间的品质差异,筛选适宜的推广品种,对29份樱桃番茄杂交组合的14个品质相关指标进行测量,运用描述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对樱桃番茄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番茄红素的变异系数最大,达到59%;横径的变异系数最小,仅为11%。主成分分析将14个品质指标简化为5个因子,累积贡献率达79.05%。结合聚类分析,筛选出决定番茄综合品质的6个指标——单果重、糖酸比、硬度、果形指数、VC和番茄红素。综合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综合品质得分较高的组合。聚类分析将材料分为6类,结合判别分析构建了樱桃番茄品质判别函数,模型交叉验证显示正确判别率达到79.3%。此研究为樱桃番茄的品质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陈娟  王卫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421-14422,14464
设计了一种基于挤压方式的山核桃破壳机械。特殊设计的螺旋碾桶和轧辊配合,实现山核桃破壳。选择轧楞倾角、碾桶螺距和轧辊转速为正交试验的3个因素,并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轧楞倾角为15°、轧辊转速20 r/m in和碾桶螺距为2倍栅格宽度为其最优组合。试验结果表明,该设备破壳率99.4%、碎仁率为0.6%,改善了破壳质量,并提升了山核桃破壳机械化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8.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BS366育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套袋自交结实率的遗传模型进行判别和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表明: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BS366的自交结实率受2对主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比较高,达到了63.66%~85.23%,不同组合和世代间具有一定差异;多基因遗传率0.49%~18.45%,说明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性受主基因控制,环境因素影响相对较小,环境方差占总方差的14.29%~26.85%,因此在转育新不育系时可以对不育性进行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液内溶血磷脂酸浓度与奥扎格雷钠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关系.方法选择TIA患者60例,分别检测其血液内LPA浓度,根据其血液内LPA浓度将其分为LPA浓度升高组(39例)和LPA浓度正常组(21例).2组患者应用奥扎格雷钠80 mg/d进行治疗,随访1个月,观察TIA患者的发作频率以及发展成为脑梗死的发病率.结果经过1个月的奥扎格雷钠治疗,LPA浓度升高组的39例TIA患者中,平均发作次数为(1.60±0.39)次,共有5例发展成为脑梗死,发病率为12.82%;而LPA浓度正常的21例TIA患者中,平均发作次数为(2.45±0.56)次,有7例发展成为脑梗死,发病率为33.33%.结论奥扎格雷钠治疗高血浓度LPA的TIA患者疗效明显优于低血浓度LPA患者.  相似文献   

20.
对75个参试杉木亲本进行巢式交配设计,14年生时,测定其树高、胸径等生长性状,分析了它们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效应及其遗传差异;估计了调查性状的加性遗传方差,显性遗传方差、组间环境方差、组内环境方差、半同胞表型协方差、全同胞表型协方差、半同胞相关系数、全同胞相关系数、雄亲遗传力、雌亲遗传力和雄亲+雌亲遗传力等遗传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