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高原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72个玉米杂交种的百粒重、出籽率、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秃尖等7个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产量作用最大的是穗粗(r=0.788 2,p=0.452 6),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其次是百粒重(r=0.729 4,p=0,370 3)、行粒数(r=0.476 4,p=0.348 0)和穗长(r=0.528 2,p=0.089 9)。性状间百粒重与穗粗(r-0.657 3)和出籽率(r=0.392 4)、穗行数与秃尖(r=0.369 0)、行粒数与穗长(r=0.703 3)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认为在高原玉米育种工作中,增大穗粗,提高百粒重和行粒数并注重其他性状的选择,是获得高原玉米高产的科学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不同产量要素对玉米自交系产量的影响,选择113份玉米自交系材料,对其穗重、穗长、穗粗、秃尖长、百粒重、轴重、轴粗、籽粒含水量、穗行数、行粒数等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分析、通径分析和聚类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穗重、行粒数、轴重、穗长、穗粗与小区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6,0.58,0.35,0.30和0.30;穗行数和含水量与小区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均为0.20;秃尖与小区产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0。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小区产量与各产量性状的灰色关联度排序为穗重>行粒数>穗长>轴重>穗粗>秃尖>穗行数>轴粗>含水量。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大小依次为穗重>行粒数>轴粗>穗长>含水量>轴重>秃尖>穗粗。通过聚类分析可以把113份玉米自交系分成4类,其中第一类30个自交系;第二类80个自交系;第三类2个自交系;第四类有1个自交系。综上所述,9个性状对玉米产量影响大小分别为:穗重>行粒数>穗长>轴重>穗粗>轴粗>穗...  相似文献   

3.
对6个春玉米杂交种的7个穗部性状与单株产量间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穗长、百粒重、穗粗、秃尖长、行粒数、出籽率、穗行数.除穗长、百粒重与单株产量的相关达到显著正相关外,其余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均未达显著水平.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百粒重、穗行数、穗长、行粒数、出籽率、秃尖长、穗粗.其中百粒重、穗行数和穗长对单株产量的直接效应相对较大.因此,提高百粒重,增加穗行数和穗长,并兼顾其它性状是春玉米获得高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32份玉米组合农艺性状与产量多重比较,分析影响性状的遗传因子,选择最有效的育种方法。【方法】 选用4个玉米自交系为测验种,8个自交系为被测系,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32份组合。测定玉米杂交种穗长、穗粗、产量、轴粗、粒长、百粒重、穗行数、秃尖长、生育期等11个农艺性状,并采用变异性、相关性、通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 参试材料的11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7.31%~69.85%;穗粗、百粒重、行粒数和穗长对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744 2、0.733 0、0.621 6和0.634 8),秃尖长与产量间呈负相关(r=-0.012 6);穗行数、穗长、百粒重、穗高、茎粗、轴粗、株高本身的直接效应对产量有正向作用,秃尖长、轴粗、行粒数本身的直接效应对产量有负向作用;对产量贡献大小排序为穗行数因子>穗长因子>百粒重因子>籽粒长因子。32份材料可划分为4 个类群,依据各类群的特点进行品种选育。【结论】 在玉米育种材料筛选时,果穗行粒多、果穗轴粗和秃尖小的育种材料,要关注百粒重,并与其他性状间的关联,充分挖掘种质资源潜力,选育出优异的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5.
玉米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及相互关系,本文以9个玉米品种为材料,分析穗高系数、穗位叶面积、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出籽率的变异系数及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和通径系数。结果表明:秃尖长在玉米品种选育过程中的变异程度大,选育潜力也较大;各性状与玉米单株产量的相关性从大到小依次为穗长穗位叶面积行粒数穗行数穗粗百粒重;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对产量的直接贡献的大小依次为穗长行粒数穗行数穗位叶面积穗粗百粒重。在选择时,要协调好各性状之间的关系,着重于穗长、穗位叶面积、行粒数、穗行数、穗粗、百粒重的选择,可放宽秃尖长、穗高系数和出籽率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影响玉米产量效应因子的多元回归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影响玉米子粒产量的因素很多。试验采用Statistica AX5.5软件对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粗、穗长、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和出籽率等10个效应因子与玉米子粒产量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株高、穗粗、穗长、秃尖长、百粒重和出籽率对玉米产量有显著效应,它们对子粒产量的相对作用大小依次为穗粗〉百粒重〉株高〉秃尖长〉穗长〉出籽率。  相似文献   

7.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沧州生态类型区主要农艺性状在玉米产量构成中的相对重要性,以自主选育的128个玉米杂交组合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区组品比试验,进行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相关分析中,产量与穗长、穗粗、行粒数和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行数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中,穗粗、穗长和千粒质量对产量均有显著的正影响,秃尖对产量有显著负影响。综合说明通过适当增加穗长、穗粗、行粒数和千粒质量,减小秃尖,有利于玉米杂交种整体产量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鲜食糯玉米产量性状育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2009~2015年江苏省糯玉米区域试验参试组合的产量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株高、穗长、穗粗和行粒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秃尖长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穗位高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秃尖长、行粒数和穗行数与产量的回归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穗粗和千粒鲜重与产量的回归系数达到显著水平;直接通径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秃尖长行粒数穗行数千粒鲜重穗粗鲜出籽率株高穗长穗位高。由此可知,在选育高产糯玉米新品种时要特别注意对秃尖长的负选择,对行粒数和穗行数的正选择。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20092015年江苏省糯玉米区域试验参试组合的产量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株高、穗长、穗粗和行粒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秃尖长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穗位高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秃尖长、行粒数和穗行数与产量的回归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穗粗和千粒鲜重与产量的回归系数达到显著水平;直接通径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秃尖长>行粒数>穗行数>千粒鲜重>穗粗>鲜出籽率>株高>穗长>穗位高。由此可知,在选育高产糯玉米新品种时要特别注意对秃尖长的负选择,对行粒数和穗行数的正选择。  相似文献   

10.
荃玉9号(F_1)是由玉米自交系Y3052和18-599杂交获得,并通过国家审定的高赖氨酸、强优势玉米杂交种。构建了高赖氨酸玉米杂交种荃玉9号F_(2∶3)群体,共240个家系,并对该群体的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秃尖长、穗粗、轴粗、粒深、百粒重和单株产量共9个穗部性状的变异系数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百粒重外其余穗部性状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秃尖长变异系数最大,其次是单株产量。单株产量与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粒深呈极显著正相关,对单株产量影响最大的前3位穗部性状为行粒数、粒深和穗粗。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协调利用产量性状杂种优势,了解杂交种及其亲本产量性状对产量影响的相对重要性,为杂交种及亲本自交系产量性状的改良提供参考。选用4个优良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为试验材料,研究10个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杂交种与亲本自交系产量性状以及产量与其他性状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除母本自交系的秃尖长、杂交种的轴粗差异不显著外,杂交种和亲本自交系各产量性状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不同杂交种及不同性状的中亲优势和超高亲优势均存在差异,小区产量、秃尖长和穗粒质量的杂种优势较大,穗行数、穗长、百粒质量的杂种优势较小。杂交种的穗行数、籽粒长、小区产量与母本自交系呈极显著正相关,杂交种的秃尖长、穗行数与父本自交系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母本自交系的穗粒质量、穗行数与小区产量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父本自交系的籽粒长和行粒数与小区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杂交种的穗粗、秃尖长、行粒数、轴粗与小区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鲜食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试验对鲜食糯玉米的10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小区鲜穗产量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小区鲜穗产量与单穗重、穗长、穗粗、行粒数、轴粗、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15、0.523、0.443、0.392、0.364和0.341;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15。在诸多性状中,对小区鲜穗产量直接作用最大的性状是单穗重,效应为0.4518;其次是轴粗,效应为0.3681;其它性状依次是百粒重、穗粗、穗位高、穗长、株高、秃尖长、行粒数、穗行数。  相似文献   

13.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30个不同产量水平玉米品种为试材,将产量与1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穗粗、穗行数、出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与空秆率和倒伏率呈极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直接绝对作用大小依次为倒伏率>空秆率>出籽率>株高>穗位高>穗行数>穗粗>百粒重>秃尖长>生育期>穗长,其中出籽率、株高、穗粗、百粒重、生育期为正向作用,倒伏率、空秆率、秃尖长、穗行数、穗位高和穗长为负向作用。在高产玉米品种选育中应增强抗倒性、降低空秆率、提高出籽率。适当增加百粒重和穗粗,降低穗位高。  相似文献   

14.
不同玉米组合穗部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个玉米组合的7个穗部性状与产量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7个玉米穗部性状中,秃尖的变异系数最大,为65.03%;穗粗、穗长、出籽率、穗重与产量呈正相关,穗行数、秃尖、百粒重与产量呈负相关;穗重、穗行、秃尖三个自变量对产量的影响可以建立线性数学模型y=1.354+0.859x1-0.005x2-0.074x3,其中穗重对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大。综上所述,在杂交玉米组合的筛选过程中应首先关注玉米穗重,在此基础上兼顾穗行、秃尖、穗粗、出籽率等其他性状建立适当的性状指标评价系统,才能实现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5.
夏玉米主要穗部性状与单株产量之间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33个夏玉米杂交组合的7个穗部性状与单株产量间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出籽率、百粒重与单株产量的相关达到显著水平。进一步进行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穗长>出籽率>百粒重>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秃尖长。因此,增加穗长、提高出籽率和百粒重,并兼顾其它性状是夏玉米获得高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糯玉米主要穗部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自育的20个檑玉米杂交种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鲜穗采收期和成熟期产量、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等穗部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出耔率、穗长、百粒重性状对鲜穗产量作用大。通径分析显示各性状对鲜穗产量作用大小顺序为:行粒数〉百粒重〉穗行数〉穗粗〉出籽率。在完熟期,穗粗、着粒深、百粒重对干籽粒产量贡献较大,进一步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干耔粒产量作用排序为:百粒重〉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出耔率〉秃尖长〉着粒深。  相似文献   

17.
以河南省种植的20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对12个数量性状进行遗传变异、相关性、主成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2个数量性状遗传变异较为丰富,变异幅度为1.08%~87.06%,变异系数秃尖长最高为87.06%,生育期最低为1.08%;相关分析表明穗粗(r=0.487 7**)、出籽率(r=0.475 2**)与小区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r=-0.435 6**)、秃尖长(r=-0.792 2**)与小区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集中所有数量性状的主要信息,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为81.33%,对小区产量贡献大小次序为秃尖长因子百粒质量因子轴粗因子生育期因子穗长;通径分析表明百粒质量、穗行数、穗位高、穗粗、出籽率、行粒数对小区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其中百粒质量(p=0.697 0)对小区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其次是穗行数(p=0.498 1),而生育期、穗长、轴粗、秃尖长、株高的直接通径系数为负值。选育高产玉米品种时首先选择遗传变异较大的数量性状是十分重要的,并注重各数量性状之间的协调发展,以便选育出性状优异的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8.
11个玉米主要性状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个自育玉米自交系为主要对象,采用Griffing方法 4(模型I)组配出55个杂交组合,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玉米单株产量相关的性状,按相关性由高到低依次是穗长、穗粗、千粒质量、出籽率、穗行数、穗位高、轴粗、行粒数、株高、秃尖、茎粗,其中穗长、穗粗、千粒质量及出籽率均达到极显著相关,穗行数达到显著相关,其余性状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通径分析表明:各测试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按大小依次是穗行数、行粒数、穗长、株高、轴粗、茎粗、秃尖长、穗位高、千粒质量、出籽率、穗粗,其中穗行数、行粒数、穗长这3个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选用适宜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种植的21个玉米杂交种为供试材料,通过对各杂交种产量、综合农艺性状的分析,选出了垦单5号和天农703等品种各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好,产量最高。通过对产量、单穗粒重、穗行数、行粒数等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单穗粒重(r=0.8484**),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其次是含水率(r=0.6068*),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株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等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呈正相关,性状之间株高与穗位高(r=0.7248**),穗粗与含水率和单穗粒重(r=0.7090**,r=0.7554**),含水率与单穗粒重(r=0.8084**)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指出提高单穗粒重,增加穗粗、穗长、穗行数并兼顾其它农艺性状是提高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选用吉林省14个主推玉米新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通过其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之间关系,分析高产玉米新品种产量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玉米棒三叶叶面积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玉米根系在玉米吐丝期至蜡熟期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穗部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行粒数、粒深、出子率、穗长、百粒重、穗粗、穗行数,其中穗长、行粒数、粒深、百粒重、出子率对单株产量的重要性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