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武汉上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根据保护区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对保护区进行了规划,将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保护湿地生态系统自然状态下演替和繁衍;缓冲区-管理和控制不良因素对核心区的影响;实验区-小规模配套保护建设,明确了各功能分区的主要任务。介绍了基础设施项目布局,对保护区如何开发利用提出了利用原则和措施并就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在武汉上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根据保护区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对保护区进行了规划,将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明确了各功能分区的主要任务,并对保护区如何开发利用提出了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阐明天津市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群落及其物种多样性特征,以及群落组织化水平和物种的复杂性、丰富程度,通过调查保护区植物种类、密度、盖度、频度等数量特征,分析其重要值及植物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在没有人为干扰的生态环境中,保护区共有植物153种(除人工种植物种外),隶属43科113属,其中草本植物为主要组成成分,共136种,占总种数的88.89%。对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3个区域物种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物种丰富度Marglef指数表现为:实验区核心区缓冲区;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呈现: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Simpson指数呈现: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物种均匀度Pielou指数呈现: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综合研究结果可见:核心区具有较高的生物物种多样性,具有保护价值。未来应进一步强化保护措施,提高湿地保护区综合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4.
盱眙县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调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自然保护和地方经济发展双赢,根据自然保护区调整准则,于2014年对盱眙县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分区进行了调整:保护区总面积调整为33.41 km2,比始建的少7.59 km2;划定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面积分别为3.52、12.47、11.89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分别为12.63%、44.73% 、42.64%.调整后湿地保护区的功能得到加强,并有效减弱了人为活动的干扰,更有利于优化保护区的管理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类型多样,生物资源丰富,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保护区为保护升金湖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物种生存和进化提供了有利场所,特别是为白鹤、白头鹤、东方白鹳等珍稀濒危鸟类提供了一块重要的越冬地和停歇地,保护区不仅是长江中下游区域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重要水源地,也是保护和研究我国一些特有珍稀物种的重要生境,是我国华东地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区域少有的生物基因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6.
对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9个采样点27个样本的底栖动物调查分析,采用BI指数进行水质评价。保护区湿地核心区检出底栖动物35种,水质评价为清洁至轻污染;缓冲区、试验区各检出底栖动物18种,水质评价为中污染至重污染。  相似文献   

7.
王进琼  邓茂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244-20245,20255
在正确识别若尔盖高原湿地保护区保护中存在的众多问题的基础上,从保护湿地、发挥湿地生态功能、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和科学管理湿地的角度出发,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指导下把若尔盖湿地保护区划分为3个生态功能区:实验区、缓冲区、核心区。根据各生态功能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保护与修复对策,提出若尔盖湿地保护区保护工作重点,尽快实施湿地分区对于巨大的碳储存库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乃至对全球环境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进行调查,分析了该区域1995年功能分区及存在的问题,以及2015年功能分区调整的意义与不足。提出了对该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调整的思路,建议将有野生大鲵栖息区域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调整到核心区外围,将可以通过生态恢复进行大鲵种群恢复的区域划分为实验区,将主城区、集镇等人口密集区域或农田毗邻河段划出保护区,为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的调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贵州道真大沙河自然保护区是以银杉、黑叶猴等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本文对该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稀有性、代表性、生态功能、生态脆弱性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并对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提出了建议。评价认为,大沙河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特有珍稀植物银杉现存分布数量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具高度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我国特有植物起源和分布中心及珍稀濒危植物多度中心之一,同时该保护区除了具有较强的生态服务功能外,也具极强的生态脆弱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衡水湖自然保护区现状,提炼出了适宜的生态评价因子,对该保护区进行了合理的生态功能分区;在此分区的基础上,对衡水湖自然保护区环境承载力进行了客观分析,进而确定了该保护区的环境容量,这对于该保护区旅游设施的规划和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饲料中有效能是供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同动物所用的有效能体系不同,目前大多数动物采用消化能、代谢能体系,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发现最能反映饲料有效能的是净能体系.无论哪种体系,采用合理的测定技术准确测定饲料中的有效能值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饲料有效能值的准确测定可以实现动物所需能量的精确供给,减少养殖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综述了几种有效能评价体系的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12.
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对贫困生帮助很大,同时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提出贫困生认定工作仍需要进一步采取各种相关配套措施,以推动和保障贫困生资助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3.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年代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直隶农务学堂诞生,经几易其名,于1958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至今。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创办了《北直农话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更名为《直隶农务官报》,中华民国七年(1918)改出《农学月刊》,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易名为《河大农刊》,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更名为《河北通俗农刊》,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易名为《河北农林学刊》,1948年更名为《河北农学院研究专刊》,1959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至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前身诸刊都与现时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各刊之间联系紧密,连续性、继承性强。因此,《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的创刊时间应追溯至1905年创办的《北直农话报》。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客源市场生态旅游消费的潜在特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就长沙市居民对湖南金洞生态旅游开发的意向等问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生态旅游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旅游新时尚,有着极大的开发空间,指出生态旅游的开发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开发的产品要以休闲度假类的大众产品为主,开发生态旅游都市客源市场还要多种渠道并用,尤其是要注重媒体的宣传.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设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古代创造了麦草覆盖生产韭 黄及泥碗护苗等传统设施农业技术,至今仍然受到农民欢迎,在 甘肃省中部应用面积约5万多hm2。建国后,甘肃设施农业获得 了新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引进应用北京改良式 温室阶段,时间在20世纪50-60年代;第二个阶段为塑料拱棚 与地膜覆盖栽培阶段,时间在20世纪70-80年代:第三阶段为  相似文献   

16.
利用已构建的过表达拟南芥(Arabidopsis)GEF7基因植株,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并与野生型植株进行对比分析,对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的幼苗表型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幼苗的根长比野生型对照明显增加;其子叶形态、数目和幼苗形态等方面均有异常表型,表明GEF7基因的功能与根的发育有关,并参与调控植物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7.
施用SODm增效剂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设置不同SODm增效剂施肥量梯度,研究SODm增效剂对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水稻干物质积累与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SODm增效剂分别较普通肥处理和复混肥处理可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6.8%和5.04%。施用SODm增效剂可以显著提高水稻抽穗前后干物质生产,以及抽穗后物质转运效率,相对于普通肥处理增产8.4%。  相似文献   

18.
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对山茱萸浸提液中山茱萸多糖的酶水解法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浸提液的中有效成分马钱苷含量进行了HPLC法分析。结果表明,山茱萸多糖浸提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1∶5,浸提时间4 h,浸提温度80℃,果胶酶添加量0.55 g/L。用HPLC法测定出的山茱萸浸提液中马钱苷平均含量为0.512 ...  相似文献   

19.
结合河北省玉米生产机械化现场演示会情况 ,简析了影响玉米收获机械发展因素 ,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切花菊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个切花菊品种为材料,通过对离体叶片进行50℃高温胁迫后,采用电导法、电阻抗图谱法测定电导率、电阻,并对大田栽培植株进行田间高温胁迫试验,比较品种间的耐热性。结果表明:电导法测得的50℃直接相对电导率、修正相对电导率和电阻抗图谱法测得的胞外电阻在品种间有明显差异,但与田间高温胁迫法测定的热害指数不完全一致。电导法和电阻抗图谱法都可以作为测定切花菊耐热性的方法,但需要结合田间耐热性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