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银杏外种皮中提取的银杏酚酸和白果酚有杀虫、杀菌作用。银杏酚酸和银杏黄素、银杏异黄素混合物对致病性真菌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且有抗过敏、抗炎等作用。同时测定了银杏外种皮中萜内酯的含量和微量元素、氨基酸、蛋白质的含量。结果表明 :银杏外种皮有综合利用和开发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银杏外种皮综合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从银杏外种皮中提取的银杏酚酸和白果酚有杀虫,杀菌作用,银杏酚酸和银杏黄素、银杏异黄素混合物对致病性真菌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有抗过敏,抗炎等作用。同时测定了银杏外皮中萜内酯的含量和微量元素,氨基酸,蛋白质的含量。结果表明:银杏外种皮有综合利用和开发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不同工艺提取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酸及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强  黄胜海  张琰 《现代农业科技》2009,(24):326-326,328
利用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对SC-CO2萃取和甲醇回流萃取银杏果外种皮中的银杏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SC-CO2萃取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酸操作简便,萃取率和萃取纯度较高,无溶剂残留,环境污染小,优于传统的溶剂萃取法,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测定银杏品种"马铃"的3个品系(编号27、33和36)银杏果鲜重及外种皮的干重,绘出银杏种子的生长曲线;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个品系外种皮在不同生长期的银杏酸含量.结果表明:银杏果生长曲线为典型的单"S"型,总银杏酸及其单品白果新酸(C13:0)、白果酸(C15:1)、十七烷-烯银杏酸(C17:1)含量在不同生长期不同品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且在不同生长期内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不同生长期银杏外种皮中总银杏酸含量与银杏外种皮的干重变化存在负的弱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17.  相似文献   

5.
银杏外种皮浸出液对樱花树虫害防治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浓度银杏外种皮的浸出液为材料,进行了浸出液对樱花树生长过程中主要虫害防治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外种皮中所含的银杏酚酸和白果酚有杀虫、杀菌作用,其浸出液对蚜虫具有显著的防治作用,对红蜘蛛和介壳虫的防治作用也较明显。用银杏外种皮配制的药剂作农药,喷洒樱花树后,并不影响樱花树新梢的生长。因此,银杏外种皮浸出液完全可作为一种既环保又便宜的植物源农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  相似文献   

6.
银杏酸的分离、鉴定及对5种蔬菜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外种皮采用体积分数为70%乙醇回流提取得到含活性成分银杏酸的粗提物,用乙醚、质量分数为5%Na2CO3、质量分数为5%的NaOH萃取分离,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银杏酸同系物;采用HPLC进行定量、纯度测定,用LC/MS对其中的银杏酸进行定性鉴定.实验测得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酸含量为3.12%;银杏酸同系物纯度为86.7%;平均回收率为97.3%,RSD为1.3%(n=5).HPLC和LC/MS图谱表明该方法获得的银杏酸同系物无其他杂质峰,纯度高.银杏酸对甘蓝黑斑病菌抑制作用较强,EC50为24.80 mg/mL.  相似文献   

7.
银杏外种皮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法辅助提取和传统的溶剂浸提法对银杏外种皮黄酮等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再用溶剂法分离纯化黄酮、白果酸和白果酚。结果表明,传统溶剂浸提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剂95%乙醇,料液比1∶30,60℃恒温水浴浸提2 h;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剂80%乙醇,料液比1∶8,浸提30 min。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最佳工艺条件下,银杏外种皮黄酮得率为7.84%。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银杏不同部位黄酮、内酯和银杏酸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研究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雌树不同部位中,叶的黄酮和内酯含量高于其他部位,外种皮中银杏酸含量高于其他部位;雄树不同部位中,叶的黄酮和内酯含量高于树枝,树枝的银杏酸含量高于叶。综上所述,雌雄银杏的不同部位黄酮、内酯和银杏酸的含量有一定的差异,应对其不同部位进行合理利用从而加快银杏产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一萍  李小平  梁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290-19290,19307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测定银杏外种皮中银杏内酯C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ODSC18柱(250.0 mm×4.6 mm);以乙腈∶水=40∶6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10 nm。以银杏内酯C标准品为对照,采用外标法定量测定。[结果]银杏外种皮中银杏内酯C含量为0.043%;该方法平均回收率为101.06%,RSD为2.25%。[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可靠,便于操作,为银杏外种皮中银杏内酯C含量的测定以及进一步开发银杏外种皮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银杏外种皮提取液对农作物病原菌抑制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银杏外种皮乙醇提取液进行了室内抑菌和盆栽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相当于0.20g·mL-1的银杏外种皮提取液对水稻纹枯病、黄瓜炭疽病菌和番茄青枯病菌有明显的抑制生长作用,2.0mg·mL-1的银杏外种皮提取液能明显减少盆栽番茄因青枯病而导致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薛菲  沈敏  康贻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180-3181
以壳聚糖为主要原料,配制不同的保鲜液,对白果进行保鲜处理,结果表明:2%壳聚糖+0.5%山梨酸钾+0.2%柠檬酸组合配方的保鲜效果最佳,在高温高湿条件下,霉变期比CK延迟2 d;正常储藏条件下,该处理的失重比其他处理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2.
以文献计量学方法, 统计分析了1989~1995年间《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收录的银杏研究文献, 探讨了银杏研究的年代分布、主题分布和期刊分布, 初步总结了当前国内银杏研究的现状, 并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银杏盆景的观赏价值及其制作技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集形美、叶美、果美于一身,是制作盆景的珍稀树种;银杏盆景在制作上有其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14.
银杏树作为成都常见的城市绿化美化树种,其叶片的衰老、脱落对城市景观、环境、交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探明成都银杏树秋季落叶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合理发挥银杏树的综合效益,以四川大学校内丰富的银杏树资源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土壤pH、土壤表层温度对落叶的影响,通过对银杏树不同部位叶片图片的RGB值测定,分析了银杏树落叶时间及空间规律。结果表明:秋季银杏叶片正常的衰老、脱落与土壤的pH、土壤表层温度显著相关。在试验区土壤pH5.8~6.3时,随着土壤pH的增大,银杏树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逐渐下降,而其落叶率在逐渐增长,且pH5.8~6.1落叶率的增长速度比pH6.1~6.3增长速度快;试验期间,试验区土壤表层温度基本在17.0~20.5℃,随着土壤表层温度的升高,落叶率在不断增长;同时通过对不同区域银杏树叶片相片的RGB值分析发现:银杏树叶片在衰老、脱落过程中叶绿素逐渐降解,叶色逐渐变黄,且就同一棵银杏树来说叶片首先从下部开始衰老、脱落。不同部位叶片衰老、脱落受土壤表层温度、土壤pH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基本规律一致,即银杏树中部、下部叶片衰老程度随着土壤表层温度的增大而提速,随土壤pH的增大也在逐渐提速,而银杏树上部叶片的衰老、脱落与土壤表层温度、土壤pH相关性不显著。研究成果可以用于城市银杏绿化区域,尤其是主要行道银杏树的落叶时间调节,优化城市银杏的绿化与景观效果,降低其对交通等方面的不利影响,提高城市银杏栽种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5.
银杏的景观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闻治江 《现代农业科技》2009,(22):226-226,228
银杏是我国特有的植物物种,其寿命长、经济价值较高,景观效果好,在我国城市绿化和景观建设中应用广泛,但也存在一些不恰当的景观应用方式。从银杏的特性入手,对银杏的景观作用进行分析,以明确其景观应用的形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银杏离体培养生产次生代谢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银杏是原产我国的重要药用植物,主要含黄酮类和银杏内酯类等药用成分.由叶片提取药用成分受到含量低、提取工艺复杂、成本高等问题的限制.通过离体培养生产黄酮和银杏内酯近年取得了一定进展,对影响愈伤组织诱导、固体继代培养和液体悬浮培养愈伤组织生长和代谢产物含量的因素,如基本培养基、植物激素、矿质元素、有机营养和有机附加物、褐变抑制剂、培养条件等有了较深入了解.银杏的发根培养也在近年取得了成功.该文从上述几个方面对银杏的组织和细胞培养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7.
该试验以北京地区银杏雄花芽为材料,探索利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碱人工诱导花粉染色体加倍的方法和可能性.用浓度为0.1%、0.2%、0.3%、0.4%、0.5%、0.6%的秋水仙碱溶液,分别对水培和自然非离体条件下诱导雄配子染色体加倍的方法进行了探索,比较了两种情况下不同处理浓度和处理方法诱导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自然非离体状态下棉浸法处理得到了大花粉,但得率较低,最高为7%,若进一步加大药液处理浓度或适当延长处理时间,将有可能较大幅度提高大花粉得率;水培条件下的棉浸法和注射法处理均未得到大花粉,其原因和适宜的诱导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以正常花粉作对照,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简称LSCM)对经秋水仙碱处理诱导出的大花粉进行了DNA含量的定量测定,初步确认该试验诱导的大花粉是一种二倍体花粉.   相似文献   

18.
银杏观叶新品种叶片解剖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银杏观叶新品种筒状叶银杏、金条叶银杏、黄叶银杏叶片解剖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个新品种叶片与银杏原种结构相同,均由上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下表皮构成。上、下表皮及栅栏组织均只有一层生活细胞,维管柬与粘液道交替排列。但3个新品种叶片气孔密度、栅栏组织厚度、维管柬粗度等较原种有不同程度变异。另外,观察到下表皮上较为普遍双气孔与三气孔集生现象。  相似文献   

19.
模拟酸雨胁迫对银杏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模拟酸雨(pH2.0、3.0、4.0、5.6)胁迫对银杏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质膜透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pH≤3.0的模拟酸雨对银杏生理特性的影响更为强烈,各个梯度的模拟酸雨胁迫均促使银杏叶片SOD活性和CAT活性急剧上升后稳定在一个较高水平,MDA含量呈先升后降的态势,电解质渗透率在酸雨胁迫后期呈缓慢下降趋势。由此说明,pH 3.0为酸雨对银杏叶片的隐性临界伤害点,也说明银杏能够对酸雨胁迫迅速作出反应,通过长期的酸雨胁迫可能获得某些耐酸的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20.
银杏不同营养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季节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不同时期银杏根、茎、叶中8种主要元素的含量分析,研究了不同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不同器官中各元素浓度随器官生长发育而呈现规律性变化,叶、枝、梢的需养期具有重叠的特点,5月初到6月中旬是各种器官需养的关键期.6月中旬到7月上旬叶片中各种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相对稳定,是叶分析的最佳时期.平均而言,不同器官中N,P,K含量均是N>K>P,叶中含N最高,枝中含P,K最高,根中N,P,K含量均相对较低;微量元素各器官中均是Fe>Mn>Zn,根中Fe,Mn和Zn的含量最高,且变幅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