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叶用银杏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1个银杏雌性品种和4个雄株类型的单株无性系,随机区组排列,对叶产量性状及其与叶产量的相关性,叶黄酮、内酯含量进行了研究.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品种间的平均叶厚、叶面积、单叶鲜重和叶黄酮、内酯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较好品种的叶面积、叶重、叶黄酮、内酯含量分别是较弱品种的2.04、2.71、2.05和2.17倍;雌雄株间叶产量性状、黄酮含量、内酯含量无差异,证明银杏品种或类型间叶产量性状、黄酮、内酯含量均存在遗传变异,这种变异与雌雄株无关.初步提出了叶用银杏品种选择的项目和标准,并筛选出了安陆1号等优良叶用品种.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性别、树龄、树冠部位的银杏(Ginkgo biloba L.)叶片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0年树龄树冠下部叶黄酮含量最高,达到0.335g/kg,其上、中、下不同树冠部位叶黄酮含量的变化规律为下部叶>上部叶>中部叶;20年树龄银杏叶黄酮含量变化规律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不同性别、不同树龄的银杏叶黄酮含量差异不大,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因此,以采收叶片为栽培目的的银杏园,应该根据不同树龄,对不同树冠部位进行修剪,以提高叶黄酮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戴余军  江德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859-8860
[目的]为银杏叶用品种选择在产量和质量水平上提出初步标准。[方法]采用31个银杏雌性品种(品系)和4个雄株类型的单株无性系,随机区组排列,研究叶产量性状及其与叶产量的相关性,叶黄酮、内酯含量。[结果]各品种间在平均叶厚、叶面积、单叶鲜重、叶黄酮和内酯含量在0.05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较好品种的叶面积、叶重、叶黄酮、内酯含量分别是较弱品种的2.04、2.47、2.45、2.01倍;雌雄株间叶产量性状、黄酮、内酯含量无差异,证明银杏品种(品系)或类型间叶产量性状、黄酮、内酯含量均存在遗传变异,这种变异与雌雄株无关。在银杏雌雄群体内选择是有效的。[结论]初步提出了叶用银杏品种选择的项目和标准,并筛选出了安陆1号等优良叶用品种;将选择的优良品种或变异在生产上加以推广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准确地选择黄酮、内酯含量高的银杏叶用家系。[方法]以一年生控制授粉的银杏杂交子代苗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杂交子代的黄酮、内酯含量,通过方差分析研究银杏杂交子代药用质量指标的变异情况。[结果]家系间叶片总黄酮含量差异极显著(F=82.99,Pr<0.0001),平均值是13.63 mg/g,变异系数是20.09%;家系间叶片银杏总内酯含量差异极显著(F=33.48,Pr<0.0001),平均值是6.86 mg/g,变异系数是25.82%;家系间单株生物量差异极显著(F=11.63,Pr<0.0001),平均值是4.81 g,变异系数是19.45%;家系间叶片单株有效经济产量有极显著差异(F=14.46,Pr<0.0001),平均值是20.25 mg,变异系数是34.14%。通过聚类分析初步筛选出优良的叶用家系8个。[结论]生态因子和不同种源、品种、采叶时间、树龄、采叶部位、加工方法影响银杏叶黄酮和内酯含量。  相似文献   

5.
银杏种仁黄酮与内酯含量变化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银杏4个良种(马铃5号、马铃9号、金坠13号、金坠17号)不同采收时期的银杏种子为试验材料,对银杏种仁中的黄酮、内酯含量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各种物质变化规律表现出相似性。在种子发育及采后层积过程中,不同时期银杏种仁的黄酮含量呈现减少—增加—减少的趋势,并与胚的生长及种子的萌发能力呈负相关;各品种种仁中内酯的含量变化均为前期减少,9月10日至2月20日基本稳定在0 5%~0 6%之间。研究发现银杏种仁内可能存在某种抑制物质,它不仅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还抑制幼苗特别是胚根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对银杏实生苗接种VAM真菌,叶面喷施N、P肥及干旱胁迫处理,测定银杏生长及黄酮苷和萜类内酯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增施N、P肥能显著改善银杏植株N、P供应,增加银杏苗叶量和干重,显著提高银杏叶萜类内酯含量,而对银杏黄酮苷含量影响较小;干旱胁迫降低银杏叶水势和萜类内酯含量,对银杏黄酮苷含量没有影响,接种VAM真菌能减轻干旱胁迫的负影响,显著提高银杏萜类内酯含量。银杏萜类内酯的生物合成代谢与银杏生长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叶用银杏品种黄酮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银杏31个雌株品种和4个雄株类型叶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雌株品种和雄株类型之间叶黄酮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叶黄酮含量最优品种马铃2号是最弱品种的2.07倍;雌雄株间叶黄酮含量无差异,证明银杏品种或类型间叶黄酮含量存在的遗传变异与雌雄株无关,在银杏雌雄群体内选择是有效的。将选择的优良品种或变异在生产上加以推广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银杏叶黄酮、萜内酯含量的季节性变化及适采期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掌握银杏叶品质和产量的形成规律,对银杏叶黄酮、萜内酯含量的季节性变化及适宜采收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月份前,银杏新梢幼叶中黄酮含量最高,达到2.74%;随叶龄增大黄酮含量迅速降低,到6月中旬达到最低,为1.05%;7~9月银杏叶黄酮含量有所增加。银杏萜内酯含量和单叶干重随叶龄增大而增加,到8~9月处于最高水平,分别为0.25%~0.26%和0.30%~0.32%。根据研究结果确定了贵州市中  相似文献   

9.
陕西主要叶用银杏生长特性指标与内酯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0个银杏雌雄无性系优良品种进行生长指标与内酯的相关性分析,运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及因子分析法研究与银杏内酯含量有关的树体形态指标和叶生长指标,求得与内酯相关最优的回归模型.确定了与内酯存在较强相关性的4个主成分,即第1主成分叶质量因子,第2主成分叶产量因子,第4主成分干物质因子,第5主成分树形因子.为银杏叶用品种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银杏叶斑病病叶中黄酮含量的变化。[方法]选择患不同程度银杏叶斑病的银杏病叶,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叶中黄酮,同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叶中黄酮含量,探讨黄酮在叶斑病致病过程中含量变化规律,确定患叶斑病叶片是否适合采摘再利用,同时也为阐明黄酮在叶斑病致病过程中是否可能起到抵抗病原菌侵染作用提供初步研究。[结果]随着叶斑病患病程度的加深,叶片上侵染面积的增大,叶中黄酮含量有所增加;但当损伤达到一定程度时,黄酮含量不再增加。[结论]患病程度轻的银杏叶片具有采摘再利用的价值,同时因为黄酮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说明黄酮含量升高可能是银杏叶抵抗叶斑病病原菌侵染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银杏叶黄酮积累变化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银杏资源,采用分光光度法对不同时期、不同树龄的银杏叶黄酮含量以及落叶期生物量进行比较分析和测定.结果表明:调查期间黄酮含量积累变化呈"马鞍形",即4月和7月中下旬出现两个高峰且7月含量最高,6月中旬含量最低;黄酮含量随树龄的增加而减少,以树龄12 a左右时含量减少最快;随着树龄增长,植株生物量逐渐升高,但5~8 a树龄的年平均增长率18.89%,其值最大,22~30 a树龄的年平均增长率1.4%,其值最小,且幼叶明显高于老叶.因此,银杏幼叶黄酮含量高,5~8 a树龄的年平均增长率高;最佳采叶期在7月末,对银杏叶中有效成分的利用达到最大,从而更好的开发利用银杏资源.  相似文献   

12.
银杏雌雄株间多种同工酶和磷酸腺苷含量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银杏优良品种"佛手"为材料,研究了银杏雌雄株间同工酶和腺苷酸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银杏雄株中ATP、ADP含量高于雌株,AMP含量则低于雌株;SOD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在雌雄株间不存在差异,POD同工酶谱带有明显而稳定的差异,雌株有5条谱带,雄株有3条谱带,可作为银杏性别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成年银杏雌雄株非花果期形态学差异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寻成年雌雄银杏形态学差异,调查了成年银杏雌雄株花芽发育形态,短、长枝叶片形态指标,春、秋季叶片叶绿素质量比的变化以及气孔密度的表观特征.结果表明:银杏雌花芽呈尖锐圆锥形,雄花芽呈饱满半球形;同性别银杏单株间形态特征差异不显著,具有相对稳定性;雌株短枝、长枝叶片叶长、叶宽、叶基夹角、叶面积和叶形指数都分别显著小于雄株对应枝条上相应叶片形态特征,而叶柄显著大于雄株叶柄;春季,雌株短枝、长枝叶片叶绿素质量比分别高于雄株17.48%,31.03%;秋季,雌株短枝、长枝叶片叶绿素质量比分别低于雄株6.25%,21.82%;春季雌株较雄株浓绿,秋季雄株较雌株晚黄;雌株短枝、长枝叶片的气孔密度都分别显著高于雄株相应的短枝、长枝上的叶片气孔密度.研究结果证明:银杏叶片表观特征与性别分化关联密切;非花果期鉴定成年银杏性别,可依据花芽形态特征、银杏叶片叶色、叶绿素质量比、气孔密度的差异来初步鉴别.  相似文献   

14.
银杏雄株叶片和花粉主要类黄酮成分含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江苏省46个银杏实生雄株(系)叶片和花粉类黄酮化合物主要成分及其含量,为合理开发利用银杏雄株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HPLC技术分析不同株系叶片和花粉甲醇(乙醇)-盐酸水解溶液中主要黄酮苷元的含量,并采用三因子法计算总黄酮苷含量。【结果】不同银杏雄株叶片和花粉的黄酮含量存在较大差异,通过设定黄酮苷元和总黄酮含量的选择域值,发现扬州有4个品系(扬州03、04、10、20)、泰州有2个品系(泰州08、13)、徐州有2个品系(徐州04、09)符合叶用标准,扬州有10个品系(扬州02、03、04、08、09、10、12、15、18、20)符合花粉用标准。银杏雄株叶片和花粉均含有槲皮素、山奈酚和异鼠李素3种黄酮苷元,但含量不同,叶片中三者差别不大,而花粉中以山萘酚为主,花粉总黄酮平均含量约为叶片的1.42倍。【结论】通过黄酮苷元和总黄酮含量的分析,根据设定的选择指标,可以得到优良的叶用或花粉用单株供生产利用,为银杏雄株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的叶籽银杏和普通银杏的大枝为试材,分析了管胞的双壁厚、径向直径、弦向直径和微纤丝角的径向变化趋势,并对叶籽银杏和普通银杏雌株间管胞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叶籽银杏管胞双壁厚、径向直径较普通银杏大,且差异达显著水平,叶籽银杏微纤丝角小于普通银杏;叶籽银杏同普通银杏一样早晚材间管胞各个特征指标(双壁厚、径向直径、弦向直径等)存在明显差别,且差异显著;叶籽银杏各管胞各形态指标径向变化趋势与普通银杏基本一致。对管胞特征综合分析后认为,叶籽银杏木材密度较普通银杏小,且质地较疏松,但叶籽银杏径向生长速度较普通银杏快。  相似文献   

16.
邓振山  李军  苏永杰  雷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5735-5737
[目的]保护银杏资源,寻找生产黄酮类物质的内生菌。[方法]以健康银杏叶片、树根为材料,通过组织块分离法和划线分离法分离银杏内生菌;再以银杏黄酮类提取液为对照,对各发酵液进行薄层层析(TLC)分析,用Al(NO3)3-NaNO2为黄酮类物质特异性显色剂。[结果]共筛选出8株内生菌。薄层层析检测表明,菌株07-Y8的发酵产物有1条层析带,与银杏黄酮类提取液的层析带迁移率相当。[结论]菌株07-Y8内生菌能分泌黄酮类或其类似化合物,这为银杏黄酮类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以银杏叶为材料,用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不同品种净光合速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银杏品种净光合速率和黄酮含量差异均很明显,黄酮含量与净光合速率之间有联系,但彼此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明显。总体来看,净光合速率高的品种,其黄酮含量也高,因此在净光合速率高的银杏中选择叶用品种较合适。  相似文献   

18.
孑遗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L.)雌雄株水分生理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材料与方法1.1生境及其自然环境试验地位于四川盆地西缘的四川省都江堰市灵岩山,为山地。研究地点地处31°01’N,103°36'E,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均温为12.5℃。1月平均气温4.6℃,7月平均气温24.7℃。降水充沛,年均降雨量为1200-1800mm,云雾多、日照少,年均日照时数900h,年均相对湿度为75%-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